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热昏是广泛流行于浙江江苏一带的吴侬语系曲艺讽刺形式,又名“小锣书”,俗称“卖梨膏糖的”,始于清光绪年间。小热昏本意是指一个人发烧神志不清胡言乱语,后发展为一种马路说唱艺术。2006年杭州小热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关键词:传统艺术;小热昏;地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小热昏的发展历史
(一)小热昏一词来历及含义
杭州城是一座历史文化传承连续、传统民间美术发达的城市。从小我们就在老师的口中知道古杭州拥有种类多样的民间美术传统,例如杭州小热昏、南词、浦江乱弹、海宁皮影戏、绍兴莲花落等等。
作为一个杭州人,笔者从小就从家里老人嘴中得知杭州小热昏是流传于江浙沪一带的传统曲艺谐谑形式,是一种吴语说唱艺术。小热昏起源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宋元时期宁波便已经有了“说诨话”,这种表演形式距今已经有四五百年的历史,另一种也是比较可信的说法是小热昏最早起源于清末杭州街头的“说朝报”。朝报即当时临安府(今杭州)的地方小报,因当时技术所限印刷质量较差,卖报人为了招揽潜在顾客,就手持一面小锣,在大路上边敲边喊新闻,因此小热昏又名“小锣书”。随后,吃门腔饭的(说书人的诨名)又将说朝报改为“说新闻、唱朝报”,自编自导自演。
由于形式风趣幽默,内容取材于杭州市民身边的市井日常生活中的故事,唱词使用本地方言且通俗易懂,唱腔又来源于当时流行的民歌小曲,小热昏很快便被民众接纳。小热昏用地道的杭州方言演唱,一般以紅绳铜锣或三巧板伴奏,常用曲调,有“三巧赋”“五更”等流行小调。其演唱没有固定的演出地点,一般都在集市人流密集处演唱。而且演出时间也不固定,在一边唱了两三个钟头,听曲人气不减,继续唱下去,如果听众稀少,那就换个地方,因而小热昏表演者也自嘲跑码头。那个年代老百姓普遍缺少文体娱乐活动,因江南杭州一带水体发达且人口分布也较为散漫,因此表演者们演出地点多集中在渡船码头、汽车火车站点以及定期举办的农村大集市上。
(二)小热昏的发展历程
1905年,杜宝林先生又将这种“小锣书”的形式运用于梨膏糖的售卖上,一改往日里卖糖艺人们那种单纯唱支小曲的销售方式,将原先机械复读的喊新闻发展成为风趣地描述老百姓日常生活市井故事的节目。其通过不断摸索,逐步形成了“锣先锋、卖口、说唱、长篇”等众多的表演形式,因多数情节都体现了对当时世道的不满情绪,经常招致官府衙门官差的刁难和追赶,为逃避邢责,故将这种形式用杭州方言取名为“小热昏”,
“热昏”是杭州方言中的一个用来形容温度高低的词汇,《中国戏曲曲艺词典》中写:“‘热昏’本义是贬义词,但有时也把故作胡言乱语的笑谈和匪夷所思的笑话称作热昏,不是贬义。”由于小热昏的灵感来源起初来自于“说朝报”的喊新闻,内容多是来自于社会各个阶层,尤其是中下层老百姓的家长里短、市井新闻,最贴合听众的情感需求,并且因其讽刺的元素,成为为百姓代言及出口气的窗口,用艺术的手段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深受听众追捧。
二、小热昏的传承
(一)开山鼻祖杜宝林
在1928年(民国17年),浙江六艺书局出版的《杭俗遗风·补辑》中就收录了词条“小热昏”,其中注释就有杜宝林先生在杭州表演的记载。杜宝林先生虽然受自身文化水平局限,但是作为小热昏开山祖师,他十分擅长吸收其他戏曲的长处,加入更多吴语系方言和口技技巧等元素,使得小热昏在当时十分流行。
前后几年中,杜宝林先生自编自演的《家庭恶产》二十四本,每每唱到伤心处,观众无不捶胸顿足,说到幽默处,整场都欢声笑语,体现出非凡的功力。杜宝林后来应聘长期在“大世界共和厅小舞台”献艺,其中部分骨灰级粉丝成了他的门徒。通过杜宝林及其门徒的努力,杭州小热昏这种曲艺形式的影响逐渐扩散到杭州周边。可是转折往往就是猝不及防,艺术造诣逐渐成熟的杜宝林先生英年早逝,年仅40便与世长辞,并未将小热昏带入全盛且本人未留下其创作、表演的任何手稿、影像资料,十分可惜。
(二)师徒传承历史
丁友生,男,杭州人,是杜宝林先生的第二代嫡传弟子,自他伊始,朱克勤、赵文生、俞笑飞等第三代“小热昏”艺人开始在杭州及周边地区开花落叶。而俞笑飞曾任杭州市、浙江省第一届曲艺工作者协会主席并在离开舞台后潜心于创作戏曲的工作当中去。其嫡传弟子安忠文便是杭州市家喻户晓的小热昏表演明星,在其艺术生涯的60多年中为杭州观众贡献无数令人难以忘怀的表演。
1958年,在故宫怀仁堂,安文忠根据曾任浙江省文联主席的顾锡东创作的文学作品《比媳妇》改编的戏曲,为中央部门领导表演并收获一致好评。“我叫安忠文,来自浙江省,手拿三巧板,专唱小热昏……”在表演结束时他即兴用小热昏作自我介绍,给周恩来、董必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其后安忠文先生在2008年被国务院命名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杭州小热昏的代表性传承人。
1960年的徐长根出生于曲艺世家,是安忠文先生的儿子,杭州小热昏第五代嫡传弟子。他更为人所熟知的是艺名——徐筱安。徐先生在戏曲创作上继承了他父亲的才华,代表作《婚礼变奏曲》荣获全国人口文化奖,其他作品也连续斩获杭州政府文艺奖三次,杭州市“五个一工程”奖两次,浙江省奖累计五次。
周志华先生是继徐筱安先生之后,杭州小热昏的第六代传承人并且与安忠文先生同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其在1986年“江浙沪著名滑稽演员大客串”中被评为“十八笑星”。2012年4月8日,周志华在杭州剧院自编自导自演举行了《开心不开心——周志华从艺50周年曲艺专场》,这是杭州小热昏曲艺史上第一个规格如此之高的个人专场。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专程前往祝贺。在共计三个小时的演出中,周志华先生带来了自己获得中国曲艺个人最高荣誉的牡丹奖的作品《永远是个拆迁户》。 三、小热昏的发展现状
与笔者同时代的家里有老杭州人可能都有同样的回忆,就是每天晚上九点半钟等杭州电视台明珠频道准时播报的半个钟头的新闻节目《阿六头说新闻》,里面的两位主持人便是杭州小热昏第五、六代传人徐筱安和周志華,《阿六头说新闻》在内容形式、语言风格及主持表演上都能看到杭州小热昏中的精髓,在文化传承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得文化小热昏不会遇到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无人继承的窘境,反而使杭州人热情高涨。其自2004年元旦开播后收视率稳步增长。
随后在9点播出的《我和你说》更是超越了传统新闻节目的严肃刻板形象,用杭州话主持的节目以及节目最后的一段戏曲表演,使得杭州人看了更有自豪感。如今在杭州著名历史文化景点——拱宸桥旁小河口路边老台门中,便是杭州小热昏戏曲表演馆——开心茶馆的所在地(图1),每周六晚上六点都会有老开心徐筱安表演。而在南宋便已是御街的清河坊,自然有杭州小热昏的痕迹,卖梨膏糖的老爷子自小就在清河坊一带跟随家里人卖梨膏糖,如今有了自己的店面便久在此处扎下了根,每当天气晴好游客如梭时便取出家藏小锣以及三巧板演唱。
机缘巧合之下笔者曾听闻周志华先生讲述他的学艺之路,从1961年在杭州师范学校放弃学业,为了学习小热昏,从销售梨膏糖做起,并且随后成功进入杭州曲艺团,拜师并跟随陈锦林先生深入社会进行表演,走遍了了浙江省周边多个省份一路卖艺谋生。笔者深深地为他们那个年代的人为了个人志向、地域文化坚持而感动。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一群人在,杭州地域文化才得以不断传承,并且借助他们的个人才华生生不息,与时俱进,让我们这个年代出生的年轻人也能够了解、学习、领悟、传承杭州小热昏这一地域文化戏剧。
参考文献:
[1]魏勤,杜亚雄.杭州“小热昏”初探[J].文化艺术研究,2009(1).
[2]陈萍.“小热昏”艺术的历史腔调与思潮:从艺术电视共荣看发展脉搏[J].戏剧之家,2015(5).
[3]沈嘉禄.小热昏唱卖梨膏糖[J].上海戏剧,2007(11).
[4]杨华生.滑稽“独角戏”的来龙去脉[J].上海戏剧,1980(6).
[5]徐筱安.浅谈杭州“小热昏”的过去与现在[J].曲艺,2014(8).
[6]张怡.从创演谈小热昏的保护与传承[J].音乐大观,2013(4).
[7]徐筱安.对于保护、传承杭州小热昏的思考[J].曲艺,2015(12).
[8]林化.小热昏,杭州街头一道淡去的风景[N].浙江工人日报,2015-11-30.
作者单位:
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关键词:传统艺术;小热昏;地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小热昏的发展历史
(一)小热昏一词来历及含义
杭州城是一座历史文化传承连续、传统民间美术发达的城市。从小我们就在老师的口中知道古杭州拥有种类多样的民间美术传统,例如杭州小热昏、南词、浦江乱弹、海宁皮影戏、绍兴莲花落等等。
作为一个杭州人,笔者从小就从家里老人嘴中得知杭州小热昏是流传于江浙沪一带的传统曲艺谐谑形式,是一种吴语说唱艺术。小热昏起源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宋元时期宁波便已经有了“说诨话”,这种表演形式距今已经有四五百年的历史,另一种也是比较可信的说法是小热昏最早起源于清末杭州街头的“说朝报”。朝报即当时临安府(今杭州)的地方小报,因当时技术所限印刷质量较差,卖报人为了招揽潜在顾客,就手持一面小锣,在大路上边敲边喊新闻,因此小热昏又名“小锣书”。随后,吃门腔饭的(说书人的诨名)又将说朝报改为“说新闻、唱朝报”,自编自导自演。
由于形式风趣幽默,内容取材于杭州市民身边的市井日常生活中的故事,唱词使用本地方言且通俗易懂,唱腔又来源于当时流行的民歌小曲,小热昏很快便被民众接纳。小热昏用地道的杭州方言演唱,一般以紅绳铜锣或三巧板伴奏,常用曲调,有“三巧赋”“五更”等流行小调。其演唱没有固定的演出地点,一般都在集市人流密集处演唱。而且演出时间也不固定,在一边唱了两三个钟头,听曲人气不减,继续唱下去,如果听众稀少,那就换个地方,因而小热昏表演者也自嘲跑码头。那个年代老百姓普遍缺少文体娱乐活动,因江南杭州一带水体发达且人口分布也较为散漫,因此表演者们演出地点多集中在渡船码头、汽车火车站点以及定期举办的农村大集市上。
(二)小热昏的发展历程
1905年,杜宝林先生又将这种“小锣书”的形式运用于梨膏糖的售卖上,一改往日里卖糖艺人们那种单纯唱支小曲的销售方式,将原先机械复读的喊新闻发展成为风趣地描述老百姓日常生活市井故事的节目。其通过不断摸索,逐步形成了“锣先锋、卖口、说唱、长篇”等众多的表演形式,因多数情节都体现了对当时世道的不满情绪,经常招致官府衙门官差的刁难和追赶,为逃避邢责,故将这种形式用杭州方言取名为“小热昏”,
“热昏”是杭州方言中的一个用来形容温度高低的词汇,《中国戏曲曲艺词典》中写:“‘热昏’本义是贬义词,但有时也把故作胡言乱语的笑谈和匪夷所思的笑话称作热昏,不是贬义。”由于小热昏的灵感来源起初来自于“说朝报”的喊新闻,内容多是来自于社会各个阶层,尤其是中下层老百姓的家长里短、市井新闻,最贴合听众的情感需求,并且因其讽刺的元素,成为为百姓代言及出口气的窗口,用艺术的手段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深受听众追捧。
二、小热昏的传承
(一)开山鼻祖杜宝林
在1928年(民国17年),浙江六艺书局出版的《杭俗遗风·补辑》中就收录了词条“小热昏”,其中注释就有杜宝林先生在杭州表演的记载。杜宝林先生虽然受自身文化水平局限,但是作为小热昏开山祖师,他十分擅长吸收其他戏曲的长处,加入更多吴语系方言和口技技巧等元素,使得小热昏在当时十分流行。
前后几年中,杜宝林先生自编自演的《家庭恶产》二十四本,每每唱到伤心处,观众无不捶胸顿足,说到幽默处,整场都欢声笑语,体现出非凡的功力。杜宝林后来应聘长期在“大世界共和厅小舞台”献艺,其中部分骨灰级粉丝成了他的门徒。通过杜宝林及其门徒的努力,杭州小热昏这种曲艺形式的影响逐渐扩散到杭州周边。可是转折往往就是猝不及防,艺术造诣逐渐成熟的杜宝林先生英年早逝,年仅40便与世长辞,并未将小热昏带入全盛且本人未留下其创作、表演的任何手稿、影像资料,十分可惜。
(二)师徒传承历史
丁友生,男,杭州人,是杜宝林先生的第二代嫡传弟子,自他伊始,朱克勤、赵文生、俞笑飞等第三代“小热昏”艺人开始在杭州及周边地区开花落叶。而俞笑飞曾任杭州市、浙江省第一届曲艺工作者协会主席并在离开舞台后潜心于创作戏曲的工作当中去。其嫡传弟子安忠文便是杭州市家喻户晓的小热昏表演明星,在其艺术生涯的60多年中为杭州观众贡献无数令人难以忘怀的表演。
1958年,在故宫怀仁堂,安文忠根据曾任浙江省文联主席的顾锡东创作的文学作品《比媳妇》改编的戏曲,为中央部门领导表演并收获一致好评。“我叫安忠文,来自浙江省,手拿三巧板,专唱小热昏……”在表演结束时他即兴用小热昏作自我介绍,给周恩来、董必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其后安忠文先生在2008年被国务院命名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杭州小热昏的代表性传承人。
1960年的徐长根出生于曲艺世家,是安忠文先生的儿子,杭州小热昏第五代嫡传弟子。他更为人所熟知的是艺名——徐筱安。徐先生在戏曲创作上继承了他父亲的才华,代表作《婚礼变奏曲》荣获全国人口文化奖,其他作品也连续斩获杭州政府文艺奖三次,杭州市“五个一工程”奖两次,浙江省奖累计五次。
周志华先生是继徐筱安先生之后,杭州小热昏的第六代传承人并且与安忠文先生同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其在1986年“江浙沪著名滑稽演员大客串”中被评为“十八笑星”。2012年4月8日,周志华在杭州剧院自编自导自演举行了《开心不开心——周志华从艺50周年曲艺专场》,这是杭州小热昏曲艺史上第一个规格如此之高的个人专场。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专程前往祝贺。在共计三个小时的演出中,周志华先生带来了自己获得中国曲艺个人最高荣誉的牡丹奖的作品《永远是个拆迁户》。 三、小热昏的发展现状
与笔者同时代的家里有老杭州人可能都有同样的回忆,就是每天晚上九点半钟等杭州电视台明珠频道准时播报的半个钟头的新闻节目《阿六头说新闻》,里面的两位主持人便是杭州小热昏第五、六代传人徐筱安和周志華,《阿六头说新闻》在内容形式、语言风格及主持表演上都能看到杭州小热昏中的精髓,在文化传承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得文化小热昏不会遇到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无人继承的窘境,反而使杭州人热情高涨。其自2004年元旦开播后收视率稳步增长。
随后在9点播出的《我和你说》更是超越了传统新闻节目的严肃刻板形象,用杭州话主持的节目以及节目最后的一段戏曲表演,使得杭州人看了更有自豪感。如今在杭州著名历史文化景点——拱宸桥旁小河口路边老台门中,便是杭州小热昏戏曲表演馆——开心茶馆的所在地(图1),每周六晚上六点都会有老开心徐筱安表演。而在南宋便已是御街的清河坊,自然有杭州小热昏的痕迹,卖梨膏糖的老爷子自小就在清河坊一带跟随家里人卖梨膏糖,如今有了自己的店面便久在此处扎下了根,每当天气晴好游客如梭时便取出家藏小锣以及三巧板演唱。
机缘巧合之下笔者曾听闻周志华先生讲述他的学艺之路,从1961年在杭州师范学校放弃学业,为了学习小热昏,从销售梨膏糖做起,并且随后成功进入杭州曲艺团,拜师并跟随陈锦林先生深入社会进行表演,走遍了了浙江省周边多个省份一路卖艺谋生。笔者深深地为他们那个年代的人为了个人志向、地域文化坚持而感动。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一群人在,杭州地域文化才得以不断传承,并且借助他们的个人才华生生不息,与时俱进,让我们这个年代出生的年轻人也能够了解、学习、领悟、传承杭州小热昏这一地域文化戏剧。
参考文献:
[1]魏勤,杜亚雄.杭州“小热昏”初探[J].文化艺术研究,2009(1).
[2]陈萍.“小热昏”艺术的历史腔调与思潮:从艺术电视共荣看发展脉搏[J].戏剧之家,2015(5).
[3]沈嘉禄.小热昏唱卖梨膏糖[J].上海戏剧,2007(11).
[4]杨华生.滑稽“独角戏”的来龙去脉[J].上海戏剧,1980(6).
[5]徐筱安.浅谈杭州“小热昏”的过去与现在[J].曲艺,2014(8).
[6]张怡.从创演谈小热昏的保护与传承[J].音乐大观,2013(4).
[7]徐筱安.对于保护、传承杭州小热昏的思考[J].曲艺,2015(12).
[8]林化.小热昏,杭州街头一道淡去的风景[N].浙江工人日报,2015-11-30.
作者单位:
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