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家与科学家联手,曾经成就过两个著名的企业:联想和方正!然而在这两个企业的故事中,率先谢幕的,却都是科学家倪光南和王选……人们对这两个故事共同的解说词就是:企业家和科学家需要不同的素质,科学家往往不适合成为企业的最高领导者。而刘玠,中国工程院院士,是科学家;同时他又是鞍钢总经理,是企业家。而“双肩背”的刘玠成功了!倪光南和王选不能完成的任务,刘玠为什么能完成?科学家与企业家这两个角色之间如何才能统一?
当领导,重在实战经历
刘玠认为:一个人的经历很重要,自己是从基层一步步干起来的,从普通的技术人员开始,有过各级领导岗位上锻炼的经历。来鞍钢之前,他是武汉钢铁公司的常务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凭借他在武钢热连轧技术改造中的成果,他被授予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头衔。
所以,他认为这两个身份并不矛盾:“我首先是院士,其次国家给了权力,让我来管理企业,而正因为自己有了权力,又能促使我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更好地实现技改。因为我更能理解技术人员的心态,为他们创造条件,给他们搭建一个充分发展的舞台。这两个身份并不是矛盾的。反过来说,我假如不是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我可能做不出‘平改转’和用别人1/2的投资来建‘1780工程’的‘技改’决策。”也就是说,刘玠正因为能把技术经验和管理经验相结合,二者才实现了相得益彰。
“比如,我们的‘1780热连轧工程’,我之所以敢说准备用40亿就拿下来,是因为我这个院士的专业就是热连轧技术,我们可以主要核心设备从国外引进,其它配套全是国内自己制造。
“可以说,技改我是内行,但在其中我又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技术人员。如果我只是一个技术人员,我可能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我要做的,是把握大的方向,同时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一个人再能干,再精力充沛,也只是一个人,需要依靠企业全体员工的配合和努力,才能有所成就。所以我还必须具备领导力,推动大家更好地执行,来达到我们的目标。”刘玠对此坚定果断。
管理理论研究表明:优秀领导者或企业家与个体素质有关,而与是否技术出身无关。刘玠的实践经历也证明了这一点。
领导的工作主要是影响别人,而不只是本人单独干得很好。在技改的过程及其它决策当中,刘玠无疑是主导者。但他这个主导者,会不会过于迷恋自己的技术权威,而对别人意见听而不闻?在鞍钢的技改决策中,有好几次都是这样的情况:大家对刘玠的想法持怀疑态度,这样做能行吗?国际上可没有这样的先例呀!最终的结果都证明了刘玠是正确的,大家才知道刘玠看似冒险的举措,其实是经过精算之后的冒险,并非过度自信或独断专行。鞍钢还有一个很好的决策机制,特别是在凝聚鞍钢人希望的“1780工程”中,“老板”兼“专家”的刘玠,居然只是项目负责人王明仁属下的三电组(计算机和仪表控制)组长!
管理者必备的另外一个重要素质,应该是有远见卓识,敢于冒险也敢于承担责任。
在鞍钢,决策过程通常是这样的:刘玠将一个已经被企划或有关部门充分论证的议题抛给党政联席会,让大家讨论。意见难免不一致、僵持,乃至不欢而散。这时的刘玠是清醒的,他会适时地宣布散会。他有足够的耐心等待下一次联席会。这期间他会频繁地和主要成员沟通,寻找他的支持者。他相信并小心维护多数人的原则,哪怕为此削弱他的个人权威,但他也不会匍匐在多数人的脚下。下一次联席会上,你会看到成员中多了一些专家,这种类似“专家听证会”的方式,强化了专业分析,无疑使决策方案的天平巧妙地滑向同为“专家”的刘玠。鞍钢自主知识产权的1700热轧线就是这么来的。 人们当时的疑虑在于:鞍钢刚走出一条与国外技术合作的路子,有必要一下子扔掉洋拐棍吗?几十亿的投资,如果技术上不能闯关,谁来承担这个责任?
风险是有的,刘玠不糊涂。但他想的是:一个大型企业如果单靠引进,没有技术创新的能力,落后将是永远的。于是人们看到,在“1700工程”投产试车的那天,是刘玠亲自下达试车令,因为这是个关键时刻,即使失败,也应该是自己站出来承担责任。
刘玠还认为:这些年来自己之所以在技术上有所建树,特别是在冶金工厂的环境中,任何成绩都是团队合作的成果,所以要处理好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有成绩不能忘大家,有困难个人要挑担子。与同志们坦诚相处,是自己成功的关键。
这就是刘玠,钢铁业工程在外人看起来几同天书,于他,却是妙趣横生的钢铁世界。部件与部件、系统与系统之间用什么方式发生联系,永远是他感兴趣的话题。他徜徉其中,神思奋飞。他具有洞察力,对技术发展走向高度敏感。从一定意义上说,善于向别人学习,善于依靠团队;有一种激情,锲而不舍的精神。同时他又是具有远见卓识,胸怀远大理想的企业家。权力只是他的舞台,而奥妙无穷的工程才是他的内心世界。
当领导,重在实战经历
刘玠认为:一个人的经历很重要,自己是从基层一步步干起来的,从普通的技术人员开始,有过各级领导岗位上锻炼的经历。来鞍钢之前,他是武汉钢铁公司的常务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凭借他在武钢热连轧技术改造中的成果,他被授予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头衔。
所以,他认为这两个身份并不矛盾:“我首先是院士,其次国家给了权力,让我来管理企业,而正因为自己有了权力,又能促使我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更好地实现技改。因为我更能理解技术人员的心态,为他们创造条件,给他们搭建一个充分发展的舞台。这两个身份并不是矛盾的。反过来说,我假如不是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我可能做不出‘平改转’和用别人1/2的投资来建‘1780工程’的‘技改’决策。”也就是说,刘玠正因为能把技术经验和管理经验相结合,二者才实现了相得益彰。
“比如,我们的‘1780热连轧工程’,我之所以敢说准备用40亿就拿下来,是因为我这个院士的专业就是热连轧技术,我们可以主要核心设备从国外引进,其它配套全是国内自己制造。
“可以说,技改我是内行,但在其中我又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技术人员。如果我只是一个技术人员,我可能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我要做的,是把握大的方向,同时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一个人再能干,再精力充沛,也只是一个人,需要依靠企业全体员工的配合和努力,才能有所成就。所以我还必须具备领导力,推动大家更好地执行,来达到我们的目标。”刘玠对此坚定果断。
管理理论研究表明:优秀领导者或企业家与个体素质有关,而与是否技术出身无关。刘玠的实践经历也证明了这一点。
领导的工作主要是影响别人,而不只是本人单独干得很好。在技改的过程及其它决策当中,刘玠无疑是主导者。但他这个主导者,会不会过于迷恋自己的技术权威,而对别人意见听而不闻?在鞍钢的技改决策中,有好几次都是这样的情况:大家对刘玠的想法持怀疑态度,这样做能行吗?国际上可没有这样的先例呀!最终的结果都证明了刘玠是正确的,大家才知道刘玠看似冒险的举措,其实是经过精算之后的冒险,并非过度自信或独断专行。鞍钢还有一个很好的决策机制,特别是在凝聚鞍钢人希望的“1780工程”中,“老板”兼“专家”的刘玠,居然只是项目负责人王明仁属下的三电组(计算机和仪表控制)组长!
管理者必备的另外一个重要素质,应该是有远见卓识,敢于冒险也敢于承担责任。
在鞍钢,决策过程通常是这样的:刘玠将一个已经被企划或有关部门充分论证的议题抛给党政联席会,让大家讨论。意见难免不一致、僵持,乃至不欢而散。这时的刘玠是清醒的,他会适时地宣布散会。他有足够的耐心等待下一次联席会。这期间他会频繁地和主要成员沟通,寻找他的支持者。他相信并小心维护多数人的原则,哪怕为此削弱他的个人权威,但他也不会匍匐在多数人的脚下。下一次联席会上,你会看到成员中多了一些专家,这种类似“专家听证会”的方式,强化了专业分析,无疑使决策方案的天平巧妙地滑向同为“专家”的刘玠。鞍钢自主知识产权的1700热轧线就是这么来的。 人们当时的疑虑在于:鞍钢刚走出一条与国外技术合作的路子,有必要一下子扔掉洋拐棍吗?几十亿的投资,如果技术上不能闯关,谁来承担这个责任?
风险是有的,刘玠不糊涂。但他想的是:一个大型企业如果单靠引进,没有技术创新的能力,落后将是永远的。于是人们看到,在“1700工程”投产试车的那天,是刘玠亲自下达试车令,因为这是个关键时刻,即使失败,也应该是自己站出来承担责任。
刘玠还认为:这些年来自己之所以在技术上有所建树,特别是在冶金工厂的环境中,任何成绩都是团队合作的成果,所以要处理好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有成绩不能忘大家,有困难个人要挑担子。与同志们坦诚相处,是自己成功的关键。
这就是刘玠,钢铁业工程在外人看起来几同天书,于他,却是妙趣横生的钢铁世界。部件与部件、系统与系统之间用什么方式发生联系,永远是他感兴趣的话题。他徜徉其中,神思奋飞。他具有洞察力,对技术发展走向高度敏感。从一定意义上说,善于向别人学习,善于依靠团队;有一种激情,锲而不舍的精神。同时他又是具有远见卓识,胸怀远大理想的企业家。权力只是他的舞台,而奥妙无穷的工程才是他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