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氯化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gus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研究丁苯酞氯化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为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依达拉奉注射液,对照组为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氯化钠联合依达拉奉能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丁苯酞注射液 依达拉奉
  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从而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脑血管病。急性脑梗死起病急骤,病情发展快,致残、致死率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发病<6小时的患者,溶栓治疗疗效显著,但多数患者就诊时往往超过溶栓时间窗,错过了最佳溶栓时间。对于不能溶栓的患者,抢救缺血半暗带、减轻再灌注损伤是治疗的关键。丁苯酞氯化钠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药物,作用于脑梗死过程中的多个病理环节[1-4],依达拉奉的一种自由基清除剂,能有效的抑制脂质的过氧化和清除氧自由基起到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我院收治的50例应用丁苯酞氯化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龄(45~78)岁,平均(57.36±3.57)岁。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程度等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均符合1995年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梗死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确诊[4]。入组标准:(1)发病时间<48小时;(2)年龄35~80岁;(3)头颅CT排除脑出血;(4)签署知情同意书接受本研究。排除标准:(1)严重的意识障碍;(2)严重的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者,恶性肿瘤,严重感染等;(3)严重精神疾病、痴呆患者;(4)有出血倾向疾病患者;(5)丁苯酞注射液、依达拉奉禁忌患者;(6)依从性差,家属及患者不合作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保护血管内皮稳定斑块、营养神经、活血等治疗,对照组为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吉林省博大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992),将30mg依达拉奉加入100ml的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2次/天,共治疗14天。观察组为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0041,规格为25mg/100ml)25mg静脉滴注,2次/天,依达拉奉用法同前,共治疗14天。
  1.4 观察指标
  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
  1.5 疗效标准
  基本痊愈:NIHSS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以上,病残程度0级;显著进步:NIHSS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1~3级;进步:NIHSS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效:NIHSS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小于18%或增多。总有效率=(基本治愈例数+显著进步例数+进
  步例数)/总例数×100%。NIHSS评分越低,表明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越好。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2%,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6%,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疗效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兩组治疗前后患者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Barthel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损涉及了多个病理生理环节,能量代谢障碍、兴奋性神经介质释放、钙过量内流、氧自由基反应等一系列缺血性代谢紊乱连锁反应是导致缺血性脑损害的中心环节[5],急性脑梗死的病灶由中心的缺血区和周围环绕的缺血半暗带组成,缺血区的神经元发生了不可逆性损伤,缺血半暗带仍有部分血液供应,神经元受损,若此时恢复缺血半暗带的血流,损伤依然可逆,神经细胞仍然可以存活并且恢复功能。对于超过溶栓时间窗的患者,抢救缺血半暗带、减轻再灌注损伤是治疗的关键。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是人工合成的左旋芹菜甲素,对急性脑梗死的药理作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6]:提高脑血管内皮因子NO和前列环素PGI2的含量,减少谷氨酸的释放,降低细胞内钙离子超载,改善线粒体功能,改善呼吸链复合酶IV功能,增加脑细胞内三磷酸腺苷ATP和磷酸肌酸含量,调整脑能量代谢,也有促进侧支循环开放的功能。   依达拉奉是一种神经保护剂,对氧自由基进行有效清除,有较高的血脑屏障通透性,能够透过血脑屏障从而修复受损的脑组织,抑制血管脂质过氧化,达到有效的减轻神经功能障碍、减轻脑水肿的效果[7]。
  本研究成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2%,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6%(P<0.05),说明丁苯酞氯化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与庄源、魏广宽的研究结果一致[8]。
  综上所述,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丁苯酞氯化钠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有显著的疗效,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熊杰,冯亦璞.丁基苯酞对线粒体呼吸链复合酶活性的影响[J].药学学报.1998,31(4):241-245.
  [2]林建峰,冯亦璞.丁基苯酞对局部脑缺血大鼠神经元迟发性损伤及细胞内钙的影响[J].药学学报.1996,31(3):166-170.
  [3]刘小光,冯亦璞.丁基苯酞对局部脑缺血大鼠行为和病理改变的影响[J].药学学报.1995,30(12):869-873.
  [4]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各类脑血管病的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5]彭玲,冀建伟.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22):43-44.
  [6]鄢学芬,唐瑾,黄叶宁,等.丁苯酞的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8,28(17):1398-1500.
  [7]程冉冉,李焰,周燕,等.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OD﹑MDA的影響[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1):2974-2975.
  [8]庄源,魏广宽.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0):144-145.
  通讯作者:田文艳(1972-),女,河北保定人,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脑血管病的基础研究与内科治疗。E-mail:[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探讨分析并观察布林佐胺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患儿的治疗提供科学支持和理论指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接受青光眼治疗的患者64例,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2人,所有表光眼患者中包括术后残余表光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高眼症患者。其中对实验组的患者采用布林佐胺进行治疗,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马来酸噻吗洛尔治疗。记录两组患儿在治
期刊
【摘 要】 全身放疗在骨髓移植中主要有二大作用:①免疫抑制作用:破坏骨髓细胞和细胞免疫能力,减少骨髓同种移植的免疫反应;②联合化疗的抗癌作用,参与破坏恶性肿瘤细胞,这二种机理根据疾病的种类和患者的情况不同在联合作用的基础上各自所占的比重不同。  【关键词】 全身放疗 作用  【Abstract】 the general radiotherapy in bone marrow transplanta
期刊
【摘 要】 急性跟腱断裂在临床上较常见,治疗方式包括保守治疗、传统切开缝合、微创缝合等方式,传统切开缝合手术切口并发症发生率高,经皮微创易损伤腓肠神经,跟腱吻合器费用较高,卵圆钳微创缝合短期疗效可靠,但长期疗效有待观察。目前对急性跟腱断裂的治疗尚无统一标准,合适的治疗方案和专业的康复训练能使患者获得良好的功能  【关键词】 急性 跟腱 治疗 修复  随着全民运动意识的提高,使跟腱成为人体最易发生损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皮瓣移植修复手外伤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手外伤组织缺损患者60例,以皮瓣移植修复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回顾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本次实施腹部带蒂皮瓣29例、中指尺侧及环指挠侧岛状皮瓣10例、手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8例、手指掌侧推进皮瓣8例、V-Y皮瓣2例、足背复合组织游离皮瓣2例及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究可手术非小细胞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数和病灶大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0例可手术非小细胞患者,根据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分为N0、N1、N2、N3组,根据病灶大小分为D1、D2、D3组,比较七组患者的术后死亡率及2年生存率。结果:手术共切除淋巴结195枚,转移淋巴结71枚,N0、N1、N2、N3组患者术后死亡率呈现N0N2>
期刊
【摘 要】 目的:掌握高血压合并脑出血病人的临床特点,有效的预防脑出血的发生,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方法:对起病方式、患病年龄、并发症、病死率等进行分析。结果:患病高发年龄在48~68岁,死亡67例,占39.9%,病死率与年龄成正比。结论:脑出血是高血压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并有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避免脑出血的发生主要措施是防治高血压病。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临床  脑出血是原发性、非
期刊
【摘 要】 种植义齿修复治疗目前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牙列缺损或缺失的修复,但是由于种植区骨量不足,大大降低了种植修复的成功率,因而限制了种植义齿的适用范围,是目前种植外科医师所面临的主要难题。其中,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技术能有效地解决骨量不足的问题,来恢复牙槽骨的高度和丰满度,提高种植修复的远期成功率。而屏障膜在引导骨再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决定了GB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真空负压袋固定技术和低温热塑体膜固定技术在胸部肿瘤患者治疗摆位精度的作用价值。方法:将60例患者固定方式分为两组,一组30例使用真空负压袋固定,另一组30例采用胸腹低温热塑体膜固定技术,比较两组中心点移位情况。结果:两组x轴、y轴方向移位范围无明显差异(P>0.05),z轴有明显差异(P0.05),z组轴方向移位范围有明显差异(P<0.05)。  3 讨论  放疗就是放射治疗
期刊
【摘 要】 目的 编制甲亢患者报告的PRO量表,考评其信度与效度,为甲亢临床疗效评价提供新方法。 方法 通过文献查阅,病例访谈,专家咨询等方法,形成条目池,筛选优化条目,预调查,形成初量表,现场调查、收集数据,采用SPSS15.0软件分析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结果 初步形成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治疗领域36个条目组成的甲亢患者报告的PRO量表,4个领域的克朗巴赫系数分别为0.688、0.65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实验选择了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5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25例;对照组选择异丙托溴铵雾化液治疗,观察组选择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