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分析:哲学家罗素在《人类的知识》中写道,一个人求知的历程,就像是一个登山者靠近一座被雾霭笼罩的高山,一开始他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轮廓,所有的东西都无法看清,慢慢走近时,这座山的各个部分才渐渐地清晰起来。围绕核心概念进行科学学习的小学阶段,学生就是那个登山者,他们对科学概念的认识,特别是抽象概念的理解就像那座神秘的高山一样,需要拨开层层云雾才能登上山顶,一览究竟。
情境与描述:以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为例,其中有一个关键的抽象名词——物质,它是本单元的核心概念,理解和掌握“物质”概念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物质世界”的基础。根据学科的不同,“物质”概念的具体指称有所不同,大概念是指在人们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又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由于过于抽象,初中科学也并未直接引入物质的定义,对“物质”解释成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等微粒构成,继而详细介绍了这些微粒以及组成物质的各种元素。由于分子、原子、离子和元素对小学生来讲是一个不能理解的概念,小学科学课中并未出现此类字眼,那么小学生如何理解“物质”的含义,教师又该如何呈现并帮助学生建构呢?且看一段在执教单元起始课时引入物质概念的教学实录。
课题:《我们周围的物质》
认识教室内的物质
(1)引导:请你看看我们科学教室里有哪些物体?它是由什么材料做的?(学生回答)
小结:这些都是可以直接观察到的物体。(板书:直接观察)
(2)[PPT出示]:有哪些物质是间接观察到的?
提问:有直接观察到的东西,那有没有间接观察到的呢?(板书:间接观察)
追问:空气是不是间接观察到的?
(3)[PPT出示]:刚才大家举例的这些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物体,它们有没有共同之处?(都由微粒或物质构成)
小结:像这样直接观察或者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我们在科学上叫“物质”。(板书:物质)
例举间接观察到的物质
(1)引导:刚才说的空气是间接观察到的物质,还有哪些也是间接观察到的?(学生回答)
(2)提问:声音、火、电、光,它们是物质么?
(3)建议小组讨论,要求学生列出证据和理由。(强调它们也实际存在。)
反思与讨论:
乍一看,这是一段平淡无奇的课堂导入,教师从身边的事物着手直截了当得将物质的概念“强加”于学生的头脑中,一个抽象的概念能在教师简明扼要的活动中建构吗?看似简单粗糙的方法是否真的有效?学生会对“物质”有怎样深入的理解?我将用抽象概念建构的几个原则进行阐述。
找寻抽象概念建构的始发点,由具体到抽象
从学生的认知规律来看,一般都是从具体的事物逐步过渡到抽象的概念。在本案例中,物体是非常具体的,有形状、大小、气味、颜色等可以直接凭感官体验的特征。而物质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研究的是其很本质的东西,如各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基本性质,这些内容绝大部分要到中学的化学课中才学习,故小学生很难把握物质的真正含义。
让学生说说教室里有哪些物体对六年级学生而言是非常简单容易的事情,这比直接告诉他们物质是什么要更容易接受,在学生列举了教室里的和间接观察到的物体后,教师再提出物质的概念就像一座桥梁把学生的脑海中对具象的认识联结到幻象中,他们突然发现,物质不再变得那么不可捉摸,而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是那么难以理解的深层次的概念,它一直存在于我们的周围。“物质”就好像不曾联系但一直在身边的旧友,突然跑到了学生的面前,友好地向他们招了招手。
善用抽象概念建构的方法,举证归纳法
人类在认识事物过程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中,会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特征抽象出来,加以概括,才会形成概念,概念是抽象概括出来的。请学生举例教室里的物体的出发点并不在于学生是否认得,因为哪怕是幼儿园的孩子也能准确说出物体的名称,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找出不同例子的共有的属性、特征,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概括等思维方法,从众多共有属性、特征中抽象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形成概念。
具体地说,概念的形成就好像是一个空杯子,必须要往里面加入一滴又一滴的水,等到杯子满了,概念已经悄然占据了你的大脑。所以教师让学生举例教室里的物体,桌子、椅子、电灯、窗户等等,包括间接观察到的空气、声音、火、电、光,它们都像是一滴滴水珠,当这些小水滴占满了学生脑中原本空空的杯子后,在教师对学生循循善诱,归纳出这些小水滴的共同特征之后,抽象的“物质”好像主动跑进了他们的脑中,成了自己的一部分。
架起抽象概念建构的联结点,已学概念起作用
我们的学生并不是脑袋空空地进入学习情境的,他们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就已经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认识。美国当代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对“物质”,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不难发现,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对“物体”是容易理解的,这也是为什么他们能轻而易举说出教室里各种物体名称的原因,那么如何将“物体”与“物质”联结起来?
材料可以作为这二者的中介,它比物体抽象,比物质具体,是小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概念,也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东西,如木材、玻璃、塑料、金属等。三年级上册《我们周围的材料》单元中我们已经学过材料的含义,因此当教师提出说说物体材料的时候,学生是能接受的,他们在潜意识中已经形成了一条逻辑路径:物体-材料-物质。除此之外,本教学案例中还有一个没有明说却隐含的概念——微粒,“微粒”的含义在四年级上册《溶解》单元中已经学到并得到多次应用与解释,相信学生有一个非常深刻的印象,它再次承担起了材料与物质之间新的联结:材料→微粒←物质。可以发现,科学概念的建构从小学到初中直至将来,都不是孤立存在而是有根深蒂固的联系。作为科学教师,我们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使学生自动联想起原有的经验、已经学习的概念,引导学生真正建构起符合他们当前认知水平的深层次的概念,真正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回归抽象概念建构的初衷,指向概念的本质
抽象概念的建构还要尽量指向概念的本质,即更为抽象的概括。正如前文提到,为了配合小学生的理解,抽象概念的诠释往往做了适当的降低,即向形象化靠拢,而抽象概念之所以重要,是由于它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概括了事物最为本质的特征和最关键的属性。学生掌握一个科学概念,实质上就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可以说,抽象概念越抽象,即越“大”,学生理解的思维层次就越高,获得的科学知识也越广,进一步思考和想象的空间也就越大。
例如“物质”概念不能简单解释成“物体”概念的“缩小版本”,因为在学生眼中,“物体”缩小仍旧是“物体”,就像石头敲碎成沙子一样,并没有在学生脑中抽象化,它指向的还是一个表面的、低层次的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即使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婴儿,也是能感知“物体”的,所以在解释“物质”概念时应当摒弃“宏观”论,转向“微观”的视角。这样,学生才能在以后的科学学习中理解整个宇宙万物都是由“物质”构成的,并有可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去理解和研究“物质”的各种问题,显然这样的解释获得的经验和价值更大。当然,抽象概念的呈现和建构必须考虑学生的发展水平,不能一味地将科学概念抽象化。
随着小学升到初中,科学知识越来越深奥的同时,科学概念也由具体变得越来越抽象,这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科学学习的必经之路,我们的课堂应该在科学概念的引领下开展,引导学生用各种方法形成概念,在具体概念向抽象概念的形成中,在小概念向大概念的形成中发展科学素養。
(作者单位:余姚市东风小学教育集团东江校区)
情境与描述:以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为例,其中有一个关键的抽象名词——物质,它是本单元的核心概念,理解和掌握“物质”概念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物质世界”的基础。根据学科的不同,“物质”概念的具体指称有所不同,大概念是指在人们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又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由于过于抽象,初中科学也并未直接引入物质的定义,对“物质”解释成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等微粒构成,继而详细介绍了这些微粒以及组成物质的各种元素。由于分子、原子、离子和元素对小学生来讲是一个不能理解的概念,小学科学课中并未出现此类字眼,那么小学生如何理解“物质”的含义,教师又该如何呈现并帮助学生建构呢?且看一段在执教单元起始课时引入物质概念的教学实录。
课题:《我们周围的物质》
认识教室内的物质
(1)引导:请你看看我们科学教室里有哪些物体?它是由什么材料做的?(学生回答)
小结:这些都是可以直接观察到的物体。(板书:直接观察)
(2)[PPT出示]:有哪些物质是间接观察到的?
提问:有直接观察到的东西,那有没有间接观察到的呢?(板书:间接观察)
追问:空气是不是间接观察到的?
(3)[PPT出示]:刚才大家举例的这些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物体,它们有没有共同之处?(都由微粒或物质构成)
小结:像这样直接观察或者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我们在科学上叫“物质”。(板书:物质)
例举间接观察到的物质
(1)引导:刚才说的空气是间接观察到的物质,还有哪些也是间接观察到的?(学生回答)
(2)提问:声音、火、电、光,它们是物质么?
(3)建议小组讨论,要求学生列出证据和理由。(强调它们也实际存在。)
反思与讨论:
乍一看,这是一段平淡无奇的课堂导入,教师从身边的事物着手直截了当得将物质的概念“强加”于学生的头脑中,一个抽象的概念能在教师简明扼要的活动中建构吗?看似简单粗糙的方法是否真的有效?学生会对“物质”有怎样深入的理解?我将用抽象概念建构的几个原则进行阐述。
找寻抽象概念建构的始发点,由具体到抽象
从学生的认知规律来看,一般都是从具体的事物逐步过渡到抽象的概念。在本案例中,物体是非常具体的,有形状、大小、气味、颜色等可以直接凭感官体验的特征。而物质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研究的是其很本质的东西,如各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基本性质,这些内容绝大部分要到中学的化学课中才学习,故小学生很难把握物质的真正含义。
让学生说说教室里有哪些物体对六年级学生而言是非常简单容易的事情,这比直接告诉他们物质是什么要更容易接受,在学生列举了教室里的和间接观察到的物体后,教师再提出物质的概念就像一座桥梁把学生的脑海中对具象的认识联结到幻象中,他们突然发现,物质不再变得那么不可捉摸,而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是那么难以理解的深层次的概念,它一直存在于我们的周围。“物质”就好像不曾联系但一直在身边的旧友,突然跑到了学生的面前,友好地向他们招了招手。
善用抽象概念建构的方法,举证归纳法
人类在认识事物过程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中,会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特征抽象出来,加以概括,才会形成概念,概念是抽象概括出来的。请学生举例教室里的物体的出发点并不在于学生是否认得,因为哪怕是幼儿园的孩子也能准确说出物体的名称,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找出不同例子的共有的属性、特征,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概括等思维方法,从众多共有属性、特征中抽象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形成概念。
具体地说,概念的形成就好像是一个空杯子,必须要往里面加入一滴又一滴的水,等到杯子满了,概念已经悄然占据了你的大脑。所以教师让学生举例教室里的物体,桌子、椅子、电灯、窗户等等,包括间接观察到的空气、声音、火、电、光,它们都像是一滴滴水珠,当这些小水滴占满了学生脑中原本空空的杯子后,在教师对学生循循善诱,归纳出这些小水滴的共同特征之后,抽象的“物质”好像主动跑进了他们的脑中,成了自己的一部分。
架起抽象概念建构的联结点,已学概念起作用
我们的学生并不是脑袋空空地进入学习情境的,他们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就已经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认识。美国当代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对“物质”,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不难发现,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对“物体”是容易理解的,这也是为什么他们能轻而易举说出教室里各种物体名称的原因,那么如何将“物体”与“物质”联结起来?
材料可以作为这二者的中介,它比物体抽象,比物质具体,是小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概念,也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东西,如木材、玻璃、塑料、金属等。三年级上册《我们周围的材料》单元中我们已经学过材料的含义,因此当教师提出说说物体材料的时候,学生是能接受的,他们在潜意识中已经形成了一条逻辑路径:物体-材料-物质。除此之外,本教学案例中还有一个没有明说却隐含的概念——微粒,“微粒”的含义在四年级上册《溶解》单元中已经学到并得到多次应用与解释,相信学生有一个非常深刻的印象,它再次承担起了材料与物质之间新的联结:材料→微粒←物质。可以发现,科学概念的建构从小学到初中直至将来,都不是孤立存在而是有根深蒂固的联系。作为科学教师,我们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使学生自动联想起原有的经验、已经学习的概念,引导学生真正建构起符合他们当前认知水平的深层次的概念,真正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回归抽象概念建构的初衷,指向概念的本质
抽象概念的建构还要尽量指向概念的本质,即更为抽象的概括。正如前文提到,为了配合小学生的理解,抽象概念的诠释往往做了适当的降低,即向形象化靠拢,而抽象概念之所以重要,是由于它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概括了事物最为本质的特征和最关键的属性。学生掌握一个科学概念,实质上就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可以说,抽象概念越抽象,即越“大”,学生理解的思维层次就越高,获得的科学知识也越广,进一步思考和想象的空间也就越大。
例如“物质”概念不能简单解释成“物体”概念的“缩小版本”,因为在学生眼中,“物体”缩小仍旧是“物体”,就像石头敲碎成沙子一样,并没有在学生脑中抽象化,它指向的还是一个表面的、低层次的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即使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婴儿,也是能感知“物体”的,所以在解释“物质”概念时应当摒弃“宏观”论,转向“微观”的视角。这样,学生才能在以后的科学学习中理解整个宇宙万物都是由“物质”构成的,并有可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去理解和研究“物质”的各种问题,显然这样的解释获得的经验和价值更大。当然,抽象概念的呈现和建构必须考虑学生的发展水平,不能一味地将科学概念抽象化。
随着小学升到初中,科学知识越来越深奥的同时,科学概念也由具体变得越来越抽象,这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科学学习的必经之路,我们的课堂应该在科学概念的引领下开展,引导学生用各种方法形成概念,在具体概念向抽象概念的形成中,在小概念向大概念的形成中发展科学素養。
(作者单位:余姚市东风小学教育集团东江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