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给大家讲一个“笑话”,我在讲《梅岭三章》一课时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革命先辈陈毅吗?课堂上出现了这样的声音:
——不知道。
——是我们村那个开小卖部的吧。
哈哈……
此时,我心中不觉一震,孩子们心中有革命先辈的影子吗?他们的“德”到底在哪儿?课后,我进行了深入的反思: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学生的观念、价值取向、生活追求也随之发生变化,一些灰色的思想道德观念,逐渐滋生蔓延开来, 一些学生存在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相互攀比的思想,学生们吃苦耐劳精神差,艰苦奋斗精神不强,这些在家的“小皇帝”、 “掌上明珠”在校不愿参加公益劳动,甚至存在花钱雇人替自己做清洁,做作业的现象。长此以往,现在培养出来的学生不成了四体不勤,五俗不分的寄生虫了吗?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发出强烈的号召: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势在必行。时下,胡锦涛主席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在此,我愿和大家一起探讨如何以人为本,通过道德建设提升学生文明程度的问题。
——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强课堂主阵地。
学生的主要时间在课堂,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也主要在课堂。实施德育教育,就必须充分利用课堂这一特定的环境,作为新型教师,我们应大胆创新,改变传统的“以教材为中心,以知识落实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努力构建“以学生终身发展为中心,德育与智育并重”的新教学模式,认真探索,力求在各自的学科教学中融入思想品德教育内容,搭建起全员的、全方位的课程德育教育平台,积极实施素质教育,让学校德育工作“活”起来。
中学的思想品德课程是对广大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直接渠道,品德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回归生活,学生只有通过课堂引导,通过课外实践,才能将道德知识、道德体验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在生活的联系中获得整体的发展。所以,我们的政治老师可带领学生走入农村,进行一些关于“环境”“法制”等宣传活动,让同学们受益,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其实,不仅政治课,任其他学科的教师也能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制定并体现学科德育目标,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做到细、实、活。我在语文教学中就注意到了这一点,如在讲《黄河颂》一文中,当同学们被诗人光未然那种歌颂黄河的气势打动时,我迅速展出了近些年来黄河被破坏的一组照片,同学们都触目惊心,心中不由发出感慨,纷纷表示要保护黄河,保护我们的家园。
除此之外 ,学校还可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由音乐老师牵头,学校成立鼓乐队、管乐队、演唱组;由美术老师牵头,学校成立美术兴趣小组、书法兴趣小组;由体育老师牵头,学校成立了田径队、篮球队、排球队等,另外,学校还有计算机兴趣小组、生物、理化兴趣小组等等。学生通过参加兴趣小组活动,不但学习了知识和技能,丰富了业余生活,更陶冶了情趣,提升了道德品质素养。
——践行科学发展观、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君子之道,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同样,“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而要实现和谐,必须脚踏实地,狠抓“养成”,缺乏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是不可想象的。
今天的学生明天就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主力。因而,开展养成教育系列活动,对中小学生进行的民族精神、理想信念、道德品质与文明行为、遵纪守法、心理健康教育及和谐文明教育是当务之急。我们应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确立了初一年级主抓养成教育、初二年级主抓青春期教育、初三年级主抓理想前途教育这一模式,从起始年级开始,展开大规模的养成教育活动,围绕我们自己的养成教育实施细则,通过主题班会,学生学习,并制定实施计划。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校內外规范意识增强,并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践行科学发展观、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建设的方方面面,具体思想道德建设方面,主要是通过优美的校园环境,对学生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我们姚官屯乡中学的做法值得给大家引荐。我校始终紧紧围绕“用严格的制度约束人,用严格的舆论引导人,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优美的环境约束人,用多样的活动激励人,用典型的事例带领人”六大原则,以班主任管理为核心,以班级考核为龙头,以学生校内外言行规范为突破口,运用主题班会、演讲比赛、团队志愿服务活动等形式,注重学生的一言一行,狠抓养成教育,从而养成学生文明礼貌的良好习惯,全面提升校风学风,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践行科学发展观、关注学生心理。
初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心理尚未发展成熟,独立意识增强,辨别是非能力低,情绪自控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弱,容易出现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因此,学校可成立心理咨询室、开设“知心信箱”、网上心理交流平台等,疏导学生的心理困惑与烦恼。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深懂得:教育需要非凡的气度、教师需要高远的境界,让教育充满思想、让思想充满智慧,用智慧创新教育、用和谐培育心灵。“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蹲下身子,静下心来,专注于学生、倾心于教育,把平凡的事情做好,把枯燥的事情做出“彩”。
只要我们尝试了,我们就收获了……
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会看到在学生身上所体现出的良好精神风貌:他们是文明的,每一个人走进学校都会驻足问好、整洁愉快的迎接每一天;珍惜保护环境,使花草茁壮,让环境整洁;他们懂得怎样爱学校、爱集体,努力培养自己对一项工作的责任;他们知道如何培养自己,主动参与,无论是课堂上,还是活动中,人人表现踊跃;他们肯于吃苦、有良好的队风队纪,间操队列亮出了风采;他们学会了怎样学习,在各项竞赛中崭露头角,敢于争先……从一个个细微之处,从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生命中绽放绚丽的道德教育之花,润泽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让文明在学生心中驻足!
收稿日期:2012-12-27
——不知道。
——是我们村那个开小卖部的吧。
哈哈……
此时,我心中不觉一震,孩子们心中有革命先辈的影子吗?他们的“德”到底在哪儿?课后,我进行了深入的反思: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学生的观念、价值取向、生活追求也随之发生变化,一些灰色的思想道德观念,逐渐滋生蔓延开来, 一些学生存在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相互攀比的思想,学生们吃苦耐劳精神差,艰苦奋斗精神不强,这些在家的“小皇帝”、 “掌上明珠”在校不愿参加公益劳动,甚至存在花钱雇人替自己做清洁,做作业的现象。长此以往,现在培养出来的学生不成了四体不勤,五俗不分的寄生虫了吗?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发出强烈的号召: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势在必行。时下,胡锦涛主席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在此,我愿和大家一起探讨如何以人为本,通过道德建设提升学生文明程度的问题。
——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强课堂主阵地。
学生的主要时间在课堂,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也主要在课堂。实施德育教育,就必须充分利用课堂这一特定的环境,作为新型教师,我们应大胆创新,改变传统的“以教材为中心,以知识落实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努力构建“以学生终身发展为中心,德育与智育并重”的新教学模式,认真探索,力求在各自的学科教学中融入思想品德教育内容,搭建起全员的、全方位的课程德育教育平台,积极实施素质教育,让学校德育工作“活”起来。
中学的思想品德课程是对广大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直接渠道,品德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回归生活,学生只有通过课堂引导,通过课外实践,才能将道德知识、道德体验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在生活的联系中获得整体的发展。所以,我们的政治老师可带领学生走入农村,进行一些关于“环境”“法制”等宣传活动,让同学们受益,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其实,不仅政治课,任其他学科的教师也能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制定并体现学科德育目标,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做到细、实、活。我在语文教学中就注意到了这一点,如在讲《黄河颂》一文中,当同学们被诗人光未然那种歌颂黄河的气势打动时,我迅速展出了近些年来黄河被破坏的一组照片,同学们都触目惊心,心中不由发出感慨,纷纷表示要保护黄河,保护我们的家园。
除此之外 ,学校还可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由音乐老师牵头,学校成立鼓乐队、管乐队、演唱组;由美术老师牵头,学校成立美术兴趣小组、书法兴趣小组;由体育老师牵头,学校成立了田径队、篮球队、排球队等,另外,学校还有计算机兴趣小组、生物、理化兴趣小组等等。学生通过参加兴趣小组活动,不但学习了知识和技能,丰富了业余生活,更陶冶了情趣,提升了道德品质素养。
——践行科学发展观、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君子之道,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同样,“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而要实现和谐,必须脚踏实地,狠抓“养成”,缺乏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是不可想象的。
今天的学生明天就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主力。因而,开展养成教育系列活动,对中小学生进行的民族精神、理想信念、道德品质与文明行为、遵纪守法、心理健康教育及和谐文明教育是当务之急。我们应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确立了初一年级主抓养成教育、初二年级主抓青春期教育、初三年级主抓理想前途教育这一模式,从起始年级开始,展开大规模的养成教育活动,围绕我们自己的养成教育实施细则,通过主题班会,学生学习,并制定实施计划。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校內外规范意识增强,并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践行科学发展观、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建设的方方面面,具体思想道德建设方面,主要是通过优美的校园环境,对学生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我们姚官屯乡中学的做法值得给大家引荐。我校始终紧紧围绕“用严格的制度约束人,用严格的舆论引导人,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优美的环境约束人,用多样的活动激励人,用典型的事例带领人”六大原则,以班主任管理为核心,以班级考核为龙头,以学生校内外言行规范为突破口,运用主题班会、演讲比赛、团队志愿服务活动等形式,注重学生的一言一行,狠抓养成教育,从而养成学生文明礼貌的良好习惯,全面提升校风学风,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践行科学发展观、关注学生心理。
初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心理尚未发展成熟,独立意识增强,辨别是非能力低,情绪自控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弱,容易出现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因此,学校可成立心理咨询室、开设“知心信箱”、网上心理交流平台等,疏导学生的心理困惑与烦恼。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深懂得:教育需要非凡的气度、教师需要高远的境界,让教育充满思想、让思想充满智慧,用智慧创新教育、用和谐培育心灵。“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蹲下身子,静下心来,专注于学生、倾心于教育,把平凡的事情做好,把枯燥的事情做出“彩”。
只要我们尝试了,我们就收获了……
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会看到在学生身上所体现出的良好精神风貌:他们是文明的,每一个人走进学校都会驻足问好、整洁愉快的迎接每一天;珍惜保护环境,使花草茁壮,让环境整洁;他们懂得怎样爱学校、爱集体,努力培养自己对一项工作的责任;他们知道如何培养自己,主动参与,无论是课堂上,还是活动中,人人表现踊跃;他们肯于吃苦、有良好的队风队纪,间操队列亮出了风采;他们学会了怎样学习,在各项竞赛中崭露头角,敢于争先……从一个个细微之处,从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生命中绽放绚丽的道德教育之花,润泽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让文明在学生心中驻足!
收稿日期:2012-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