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GUO YUWEN CHINESE LANGUAGE

来源 :中国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itney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中古音梗、曾两摄韵尾,大多数人认为它们跟通、江、宕等三个韵摄韵尾相同,都收[-η](阳声)与[-k](入声)韵尾。日本学者桥本万太郎(1970)认为梗摄中有部分韵类是收舌面音韵尾,另一部分和曾摄一样仍收舌根音韵尾。他从“内部构拟”的结构观点出发,认为声母既有“明、泥、日、疑”,则韵尾亦当有相对的四个鼻音韵尾,他以客家话等方言为旁证。薛凤生(1999)的观点则不一样,他从音位学的角度认为梗、曾两摄都收舌面音韵尾,他的理由是:
第四届汉语语法化问题国际学术讨论会于2007年8月20-22日在北京语言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和北京语言大学联合举办,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承办,商务印书馆协办。来自中国内地、台湾、香港以及美国、法国、日本、新加坡的70余名学者出席会议,提交论文64篇。会议开幕式21日上午举行,由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党总支书记程娟教授主持,北京语言大学党委副书记赵曼先生、
期刊
为进一步支持语言学研究.推动语言学研究更好地为社会需要服务,语文出版社决定设立“语言学出版基金”,资助语言学学术著作的出皈。
陕北甘泉、延长方言中,中古入声字在读字时完全舒声化,口语中部分字仍保留入声读法。本文列举今方言读入声的字,从韵母、声调两个角度与绥德、清涧等方言进行比较,归纳了陕北话入声字演变的类型和规律,讨论了保留入声字的语言环境,并对这两个方言的归属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中国语文》2004年第1期所刊余乃永先生《“華”字新解》一文(以下简称《新解》),依据《说文》所列“粤”字的或体“荂”,以及“荂、瓠”的谐声关系,得出“华”(华)字本指葫芦科植物之花。笔者阅读该文之后,颇有疑惑,今特撰此文,以就正于方家和余先生。
“胡同”的语音形式是g(k)ong dong,语源意义为“连通、深远”,古代文献中就有这样一组语音形式和语源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联绵词“洚洞、鸿洞(鸿同)、鸿絧、预洞、洪洞、洪同、洪絧、虹洞、港洞、後衕”等,可看作“胡同”的同族词。汉藏语系诸语言中又有与“巷”的“聚居”和“道路”二义对应的同源词。由此设想:“巷”的演变途径似为“glong→gong“巷(衖)”long“弄(衖、[彳弄示])”→gong dong→ga dong“胡同”→dong“衕”。
2006年5月22日,“2005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这是教育部、国家语委首次向社会发布年度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赵沁平发表了书面讲话。他指出,关注社会语言生活,掌握语言国情,是现代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教育部、国家语委陆续与相关部委和高等院校共建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及各个分中心,对平面媒体、有声媒体、网络媒体、教育教材以及海外华语等的语言状况进行分析研究;成立“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课题组,
本文调查了近20种语言中的动宾饰名复合词,初步肯定其优势语序为OVN型(如英语和德语)和NVO型(如越南语和泰语),汉语的OVN型复合词(如“纸张粉碎机”)体现了语言的共性;而汉语的个性在于VON型复合词(如“碎纸机”和“抽油烟机”)。本文不同意端木三(Duanmu,1997)和冯胜利(2004)的观点,即认为汉语OVN型复合词的成因与重音和韵律等音系因素有关;也不同意何元建(2004)等对OVN型复合词的形式分析。本文认为,从形式上分析,OVN型复合词的成因应归结为“去动词化”,而从功能上分析,也有“核
第十四届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年会暨第十届中国境内语言暨语言学国际研讨会于2006年5月25日至29日在台北举行,由台湾中研院语言学研究所主办。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名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台湾中研院语言学研究所所长郑锦全、台湾中研院副院长曾志朗、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会长张洪年、台湾语言学会副会长赖惠玲等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致辞。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新当选会长沈家煊教授在开幕式上做了题为“句子生成的方式——移位还是糅合?”的就任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