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八讲 与孩子一起玩的艺术之:分离
分离之痛—新的依恋,周而复始
最近,正是大学新生报到的日子。校园里很热闹,新考上大学的孩子们显然对新环境充满了好奇,稚气未脱的脸上挂着一丝兴奋和紧张。与孩子们的兴奋呈对比的是围绕在孩子身边的父母,他们的脸上多半都弥漫着忧伤和不安。我亲眼看到一位母亲搂着比自己高半头的儿子的肩膀,边走边嘱咐着什么,时不时的还用手绢擦着眼泪。这样的场景让我想到了一个词——分离。
其实,分离无时无刻不伴随在我们左右。我们可能会和朋友分手,可能会经历父母的离去,也有可能因为某种意外和我们身体的某个部位分开——可以说,在生活中,你能承担多少分离,就意味着你有多坚强。
因为,分离和痛是分不开的。有时,我们会因为痛而分离,比如牙齿有了病变,疼痛难忍,拔掉才会不痛;人身处危险的环境,只有离开了,才会有安全感。这样的分离虽然过程中仍然会痛,但却是人们期待的。当然,我们也会因为分离而痛。孩子丢失自己心爱的玩具会哭;人们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会慌;心没有了依靠感会空——这时,我们会痛斥分离,于是,就会伴随一个愿望出现:“如果能永远不分开该多好!”
因为依恋过,所以分离时会痛;为了让分离时不太痛,人们会为自己寻找新的依恋。周而复始,人生如是。我想,那位送孩子上大学的母亲,她和她的儿子在不久的将来,都会为自己找到新的人生。
即将入园的宝宝们
在九月,有一类人群也要面临分离,这类人群尤其值得我们关注。他(她)们年龄幼小,在对外界环境没有任何的了解,自我意识还没有树立起来的时候,就要离开父母,走出家庭,独自去应对广阔的世界了。他(她)们就是即将要入幼儿园的宝宝们。
我经常会听到家长们抱怨:“我的孩子还在家里时就吵着不去幼儿园,怎么也不出门。”“我的孩子一到幼儿园就哭,有时一哭就一整天。老师怎么哄都哄不好。”“我的孩子到幼儿园后不和小朋友玩,老是一个人呆着。”等等这些表现,在心理学里,我们都称作“分离焦虑”。
对于一个两三岁的孩子来说,他们适应环境的能力还没有培养起来,而这时就要让他们离开父母,独自长时间的去面对陌生的环境和人,对安全的不确定感必然会让他们产生害怕、恐慌的情绪,这时孩子往往不太会用语言来表达情绪,他们表达恐慌情绪的方式多半都是:哭着喊着不去幼儿园,说幼儿园不好。有的孩子去幼儿园很长时间了,还会尿裤子。还有的孩子用不说话,谁也不搭理的方式来化解心里的不安。
孩子在刚入园时有分离焦虑的表现属于正常现象。但如果在大多数的孩子已经适应的情况下自己的孩子仍然无法在幼儿园里正常的生活,那作为家长就要提高警惕了,要想办法帮助孩子化解分离焦虑,如果幼儿园这个时期对分离焦虑不能顺利度过的话,会直接影响到上小学以至未来的生活状态。
帮助宝宝安全处理分离焦虑的小游戏
引起孩子难以度过分离焦虑的原因有很多,由于篇幅有限,不能一一赘述,下面,我还是介绍一些能帮助孩子处理分离的小游戏,当然这些小游戏需要家长带领孩子一起完成。
了不起的小熊 首先,家长要有一颗理解孩子的心,当孩子对去幼儿园有排斥时,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体谅孩子的心情,这样就不会出现急躁情绪了。同时,在家里时,可以找一些故事书,故事的主题多半都和独立、勇敢等相关。
比如我就看到过一本故事里讲到一只小熊,本来很胆小,后来在妈妈的鼓励下,独自走出树洞,又独自去找食物,结交了很多朋友的经过。家长们在孩子要上幼儿园或者已经上幼儿园时期,经常给孩子讲讲这些故事,并边讲边问问孩子:“故事里的主人公是不是很了不起呀!”“如果你是故事里的主人公,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呢?”等等。这样的提问的目的是不断让孩子和故事里的主人公发生连接,形成孩子心目中的榜样,内化成孩子的一个客体,一旦孩子在幼儿园或者任何地方出现困难时,这个内化的客体就会自动的蹦出来激励孩子不退缩。这也是培养良好意志品质的方法。
有魔力的钟表 其次,要给孩子一个承诺。比如送到幼儿园之后,可以让孩子看看幼儿园的钟表,告诉孩子,这个钟表有魔力,当时针、分针分别走到哪里的时候,爸爸妈妈就会出现,来接你了,如果走不到哪里,爸爸妈妈是不会出现的。
以这种游戏的说法可以让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幼儿园里来。而且让孩子觉得等待是有期限的,孩子就不会觉得紧张了。这也是培养延迟满足的好方法。当然,前提是父母一定要说话算话,一定要在说好的时间内去接孩子,不然,孩子会对环境失去信任,分离焦虑会更加严重。
能说出秘密的画板 再有,每天把幼儿园接回来后,要鼓励孩子多讲讲幼儿园里发生的事情,家长只是听,不要打断或者教训孩子,因为孩子在幼儿园里积攒的压力需要释放,这样,第二天才会有能量再次到幼儿园里去。如果孩子语言表达的能力有限,回家后,可以让孩子画画,画出幼儿园里一天的生活,这时,家长要陪在孩子身边,看看孩子会画些什么,问问孩子画里的内容,如果孩子画里的内容里表现出了一些情绪,要让孩子表达出来。
这样的做法,可以让孩子逐渐用语言来表达情绪,这对处理包括分离在内的各种情绪有很大的帮助,此时学会了,受益终生。
总之,分离是一种痛,更是成长的开始。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在分离中长大。
分离之痛—新的依恋,周而复始
最近,正是大学新生报到的日子。校园里很热闹,新考上大学的孩子们显然对新环境充满了好奇,稚气未脱的脸上挂着一丝兴奋和紧张。与孩子们的兴奋呈对比的是围绕在孩子身边的父母,他们的脸上多半都弥漫着忧伤和不安。我亲眼看到一位母亲搂着比自己高半头的儿子的肩膀,边走边嘱咐着什么,时不时的还用手绢擦着眼泪。这样的场景让我想到了一个词——分离。
其实,分离无时无刻不伴随在我们左右。我们可能会和朋友分手,可能会经历父母的离去,也有可能因为某种意外和我们身体的某个部位分开——可以说,在生活中,你能承担多少分离,就意味着你有多坚强。
因为,分离和痛是分不开的。有时,我们会因为痛而分离,比如牙齿有了病变,疼痛难忍,拔掉才会不痛;人身处危险的环境,只有离开了,才会有安全感。这样的分离虽然过程中仍然会痛,但却是人们期待的。当然,我们也会因为分离而痛。孩子丢失自己心爱的玩具会哭;人们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会慌;心没有了依靠感会空——这时,我们会痛斥分离,于是,就会伴随一个愿望出现:“如果能永远不分开该多好!”
因为依恋过,所以分离时会痛;为了让分离时不太痛,人们会为自己寻找新的依恋。周而复始,人生如是。我想,那位送孩子上大学的母亲,她和她的儿子在不久的将来,都会为自己找到新的人生。
即将入园的宝宝们
在九月,有一类人群也要面临分离,这类人群尤其值得我们关注。他(她)们年龄幼小,在对外界环境没有任何的了解,自我意识还没有树立起来的时候,就要离开父母,走出家庭,独自去应对广阔的世界了。他(她)们就是即将要入幼儿园的宝宝们。
我经常会听到家长们抱怨:“我的孩子还在家里时就吵着不去幼儿园,怎么也不出门。”“我的孩子一到幼儿园就哭,有时一哭就一整天。老师怎么哄都哄不好。”“我的孩子到幼儿园后不和小朋友玩,老是一个人呆着。”等等这些表现,在心理学里,我们都称作“分离焦虑”。
对于一个两三岁的孩子来说,他们适应环境的能力还没有培养起来,而这时就要让他们离开父母,独自长时间的去面对陌生的环境和人,对安全的不确定感必然会让他们产生害怕、恐慌的情绪,这时孩子往往不太会用语言来表达情绪,他们表达恐慌情绪的方式多半都是:哭着喊着不去幼儿园,说幼儿园不好。有的孩子去幼儿园很长时间了,还会尿裤子。还有的孩子用不说话,谁也不搭理的方式来化解心里的不安。
孩子在刚入园时有分离焦虑的表现属于正常现象。但如果在大多数的孩子已经适应的情况下自己的孩子仍然无法在幼儿园里正常的生活,那作为家长就要提高警惕了,要想办法帮助孩子化解分离焦虑,如果幼儿园这个时期对分离焦虑不能顺利度过的话,会直接影响到上小学以至未来的生活状态。
帮助宝宝安全处理分离焦虑的小游戏
引起孩子难以度过分离焦虑的原因有很多,由于篇幅有限,不能一一赘述,下面,我还是介绍一些能帮助孩子处理分离的小游戏,当然这些小游戏需要家长带领孩子一起完成。
了不起的小熊 首先,家长要有一颗理解孩子的心,当孩子对去幼儿园有排斥时,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体谅孩子的心情,这样就不会出现急躁情绪了。同时,在家里时,可以找一些故事书,故事的主题多半都和独立、勇敢等相关。
比如我就看到过一本故事里讲到一只小熊,本来很胆小,后来在妈妈的鼓励下,独自走出树洞,又独自去找食物,结交了很多朋友的经过。家长们在孩子要上幼儿园或者已经上幼儿园时期,经常给孩子讲讲这些故事,并边讲边问问孩子:“故事里的主人公是不是很了不起呀!”“如果你是故事里的主人公,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呢?”等等。这样的提问的目的是不断让孩子和故事里的主人公发生连接,形成孩子心目中的榜样,内化成孩子的一个客体,一旦孩子在幼儿园或者任何地方出现困难时,这个内化的客体就会自动的蹦出来激励孩子不退缩。这也是培养良好意志品质的方法。
有魔力的钟表 其次,要给孩子一个承诺。比如送到幼儿园之后,可以让孩子看看幼儿园的钟表,告诉孩子,这个钟表有魔力,当时针、分针分别走到哪里的时候,爸爸妈妈就会出现,来接你了,如果走不到哪里,爸爸妈妈是不会出现的。
以这种游戏的说法可以让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幼儿园里来。而且让孩子觉得等待是有期限的,孩子就不会觉得紧张了。这也是培养延迟满足的好方法。当然,前提是父母一定要说话算话,一定要在说好的时间内去接孩子,不然,孩子会对环境失去信任,分离焦虑会更加严重。
能说出秘密的画板 再有,每天把幼儿园接回来后,要鼓励孩子多讲讲幼儿园里发生的事情,家长只是听,不要打断或者教训孩子,因为孩子在幼儿园里积攒的压力需要释放,这样,第二天才会有能量再次到幼儿园里去。如果孩子语言表达的能力有限,回家后,可以让孩子画画,画出幼儿园里一天的生活,这时,家长要陪在孩子身边,看看孩子会画些什么,问问孩子画里的内容,如果孩子画里的内容里表现出了一些情绪,要让孩子表达出来。
这样的做法,可以让孩子逐渐用语言来表达情绪,这对处理包括分离在内的各种情绪有很大的帮助,此时学会了,受益终生。
总之,分离是一种痛,更是成长的开始。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在分离中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