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微课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让教师能够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的教与学活动。在文学常识教学中应用微课时,教师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学常识。
关键词:微课;语文教学;文学常识;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G4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9)18-0074-01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的传授形式也产生了各种可能。现在的学生多是出生在二十一世纪的新人类,成长于科学技术和信息产业快速发展与日益完善的大环境中。随着自媒体的蓬勃发展,智能化手机的普及,学生通过网络获得信息的手段也更加多样。再单纯靠口头传授和黑板书写知识的方式,很难满足学生被信息时代培育起来的获取信息的高感官体验需求,微课的运用正好能对这种教学方式起到平衡和互补作用。微课的运用能使教师的教学意图更加明晰,教学内容更加集中,其所用时间少、效率高,正切合教师们优化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需求。另外,以微课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也更符合当下学生的喜好,学生更容易接受。因此,教师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勇于尝试,大胆实践,充分挖掘微课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方面的作用。对于语文教学来说,运用微课进行文学常识教学尤其值得积极尝试和大胆实践。
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文学常识在语文教学内容中占很大的比重。初中语文常识分为文体知识、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涵盖了语基、阅读和写作三大方面,直接关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文学常识是学生学习语文最应该掌握的基本内容,文学常识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等。但当前文学常识教学的随意性、无序性、盲目性和简单化等,使语文教学陷入低效甚至无效的窠臼,阻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与人文素养的培育。当前的文学常识教学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形式:第一,死记硬背式。即要求学生把相关的知识点牢牢地记背下来,无讲析、无举例、无训练。第二,提纲归纳式。即为学生做一些知识点的梳理和分类,用提纲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较前一种多了些知识的整理和归纳,实质还是和前一种相似。第三,蜻蜓点水式。即对文学常识的讲授没有系统合理的规划,随意性很大,不重视拓展和延伸,只是点到即止。
微课的运用对于改变低效无趣的文学常识教学现状具有很大的优势,不仅与教学内容契合度高,而且可以丰富和延展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应积极应用微课开展文学常识教学,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文学常识。
1.微课技术和文学常识教学内容契合度高
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运用微课技术,因为知识点以微课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意味着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少了,所以理论性较强、不需要太多师生互动交流就能推进知识理解的教学内容,更适合用微课技术来展示。而文学常识大多都是讲述性较强的理论性知识,如作家、作品、年代以及诗歌流派类型等。另外,微课的特点是短小精悍、针对性强,因此微课在教学运用中承载的一般都是较细小单一的问题,知识涉及的范围也宜小,这种特点和文学常识的特点相似度很高。文学常识虽然涉及面很广,但是大多数知识点都比较单一、零碎并且可以拆分,很适合运用微课进行教学。
2.微课技术能丰富和拓展文学常识的教学内容
文学常识因为理论性较强,所以也相对枯燥,多数教师在课堂上大多只是简单地讲一遍教学内容,谈不上丰富和拓展内容。对于初中生来说,文学常识教学这一内容好像似有若无,存在感很低。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对文学常识的识记和积累重视不够,掌握情况也不尽如人意,不利于学生文学和文化素养的提升。微课技术的引进可以大大地丰富和拓展教学内容。首先,可以借助微课的视频、声音、图示、动画等,把枯燥、呆板的教学内容生动活泼地演示出来,将理论性强的抽象知识变得形象具体可感。其次,微课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拉近知识和学生认知的距离,创设出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学习情境。最后,微课的信息容量大,能对必要的知识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让学生能由此及彼地建立起知识点之间的关联体系。
总之,微课在文学常识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很大的优势,适当巧妙地运用微课进行教学可以打破传统教授方法的局限,改变当前低效无趣的教学现状,提升学生学习文学常识的热情,提高学生理解和掌握的效率。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辅助形式,在文学常识教学中的运用还需要教师不断尝试,大胆实践,扬长避短,将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梁增红.文学常识教学误区辨析[J].江苏教育,2013(06).
[2]张卫.文学常识教学现状及试题走向分析[J].中学语文教学,2014(04).
[3]宋志红.不可忽略语文知识与文学常识教学[J].中学语文教学,2013(08).
[4]鄺振星.文学常识有效教学的现状与策略研究[D].广州大学,2015.
关键词:微课;语文教学;文学常识;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G4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9)18-0074-01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的传授形式也产生了各种可能。现在的学生多是出生在二十一世纪的新人类,成长于科学技术和信息产业快速发展与日益完善的大环境中。随着自媒体的蓬勃发展,智能化手机的普及,学生通过网络获得信息的手段也更加多样。再单纯靠口头传授和黑板书写知识的方式,很难满足学生被信息时代培育起来的获取信息的高感官体验需求,微课的运用正好能对这种教学方式起到平衡和互补作用。微课的运用能使教师的教学意图更加明晰,教学内容更加集中,其所用时间少、效率高,正切合教师们优化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需求。另外,以微课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也更符合当下学生的喜好,学生更容易接受。因此,教师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勇于尝试,大胆实践,充分挖掘微课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方面的作用。对于语文教学来说,运用微课进行文学常识教学尤其值得积极尝试和大胆实践。
一、文学常识教学现状
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文学常识在语文教学内容中占很大的比重。初中语文常识分为文体知识、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涵盖了语基、阅读和写作三大方面,直接关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文学常识是学生学习语文最应该掌握的基本内容,文学常识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等。但当前文学常识教学的随意性、无序性、盲目性和简单化等,使语文教学陷入低效甚至无效的窠臼,阻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与人文素养的培育。当前的文学常识教学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形式:第一,死记硬背式。即要求学生把相关的知识点牢牢地记背下来,无讲析、无举例、无训练。第二,提纲归纳式。即为学生做一些知识点的梳理和分类,用提纲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较前一种多了些知识的整理和归纳,实质还是和前一种相似。第三,蜻蜓点水式。即对文学常识的讲授没有系统合理的规划,随意性很大,不重视拓展和延伸,只是点到即止。
二、在文学常识教学中应用微课的优势
微课的运用对于改变低效无趣的文学常识教学现状具有很大的优势,不仅与教学内容契合度高,而且可以丰富和延展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应积极应用微课开展文学常识教学,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文学常识。
1.微课技术和文学常识教学内容契合度高
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运用微课技术,因为知识点以微课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意味着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少了,所以理论性较强、不需要太多师生互动交流就能推进知识理解的教学内容,更适合用微课技术来展示。而文学常识大多都是讲述性较强的理论性知识,如作家、作品、年代以及诗歌流派类型等。另外,微课的特点是短小精悍、针对性强,因此微课在教学运用中承载的一般都是较细小单一的问题,知识涉及的范围也宜小,这种特点和文学常识的特点相似度很高。文学常识虽然涉及面很广,但是大多数知识点都比较单一、零碎并且可以拆分,很适合运用微课进行教学。
2.微课技术能丰富和拓展文学常识的教学内容
文学常识因为理论性较强,所以也相对枯燥,多数教师在课堂上大多只是简单地讲一遍教学内容,谈不上丰富和拓展内容。对于初中生来说,文学常识教学这一内容好像似有若无,存在感很低。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对文学常识的识记和积累重视不够,掌握情况也不尽如人意,不利于学生文学和文化素养的提升。微课技术的引进可以大大地丰富和拓展教学内容。首先,可以借助微课的视频、声音、图示、动画等,把枯燥、呆板的教学内容生动活泼地演示出来,将理论性强的抽象知识变得形象具体可感。其次,微课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拉近知识和学生认知的距离,创设出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学习情境。最后,微课的信息容量大,能对必要的知识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让学生能由此及彼地建立起知识点之间的关联体系。
三、结语
总之,微课在文学常识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很大的优势,适当巧妙地运用微课进行教学可以打破传统教授方法的局限,改变当前低效无趣的教学现状,提升学生学习文学常识的热情,提高学生理解和掌握的效率。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辅助形式,在文学常识教学中的运用还需要教师不断尝试,大胆实践,扬长避短,将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梁增红.文学常识教学误区辨析[J].江苏教育,2013(06).
[2]张卫.文学常识教学现状及试题走向分析[J].中学语文教学,2014(04).
[3]宋志红.不可忽略语文知识与文学常识教学[J].中学语文教学,2013(08).
[4]鄺振星.文学常识有效教学的现状与策略研究[D].广州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