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直以来,火灾高危单位都是消防监管的关键,通过将火灾高危单位的消防监管工作落实到位,不仅可以确保火灾高危单位稳定运行,而且为单位业主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基于此,本文主要介绍了火灾高危单位的有关知识,而且分析了火灾高危单位消防监管要点,以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关键词:火灾高危单位;消防监管
就火灾高危单位来看,通常是指一些火灾事故发生几率相当高的单位,还有发生火灾事故容易导致重大财产损失以及人员伤亡的单位。该类型场所往往具有诸多特征,比如:处置扑救困难、损失相当大以及发生火灾后伤亡很大等等。充分掌握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的现状,加强消防监管,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特大火灾发生的几率,而且是火灾高危单位有关人员必须要深入研究和分析的问题。
一、火灾高危单位的有关介绍
(一)基本含义
火灾高危单位,简单来说,主要是指发生火灾的危险性相当大,容易造成群体性死伤的关于火灾事故的场所以及单位,在消防工作中该类型单位属于安全防范的重点性单位,但是与普通的消防监管重点单位有很大差异,是消防安全管理的关键。在实践中因为消防监管的重点性单位在很多方面有所不同,比如:规模,还有危险性等等,在进行监管时不可以结合单一的标准来防控,但是有些单位有着相当高的火灾危险性,比如:超高层建筑物,还有大型商厦等等,一旦发生火灾,不仅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而且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务必要对该类型火灾高危单位的消防监管引起高度重视。
(二)界定方法
就火灾高危单位的界定来讲,需要正确区别其性质和类型,根據各个要素作出判断,主要包括单位的规模大小,还有物品的储量和体量等等,以确定火灾高危单位的实际范围[1]。比如:针对人口较为密集的场所,需要正确认识到其容易出现群体性死伤类事故的特点,结合展会以及大型市场等场所的最大人口流量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判定,确定火灾高危单位的一般范畴。又比如:针对具有易燃易爆类物质的单位,需要清楚认识到该类型单位存储物品的很有可能造成火灾和爆炸事故发生的特征,必须要结合易燃易爆类物品的具体储量情况作出合理的判定,而且确定火灾高危单位的一般范畴。
二、火灾高危单位消防监管要点
(一)实施严格管理
就火灾高危单位来讲,需要始终坚持“高于一般,严于一般”的基本工作要求,从硬软件切入,认真贯彻落实严格管理措施,真正做到人防、物防以及技防的有机结合。从原则的角度来看,必须要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消防机构来监管高危单位的消防安全,每年至少监督检查两次。并且高危单位应该设立消防工作归口管理部门,不管是消防安全责任人还是消防安全管理人员,都必须要顺利通过消防培训考核,并且持有培训合格证书才可以正式上岗。同时,高危单位需要加大防火巡查以及检查频次,营业时防火巡查应该是每隔两个小时检查一次,有些特殊场所必须要实行昼夜防火巡查,比如:医院,还有学校等等。实行健全的用火用电管理制度,将动火审批制度真正落实到位。员工必须要掌握工作环境的火灾危险性,了解一些主要灭火器材的使用方式以及安全疏散位置,懂得如何组织逃生,知道如何迅速科学组织人员疏散。此外,就单位建筑平面布置来讲,应该有利于灭火以及防火,加大消防通道以及回车场的宽度,针对人员比较密集的场所,必须要制定有效的逃生避难措施,而且清楚明确且公示所有区域的最大容纳人数。
(二)合理设立专门的消防管理机构与管理机制
对于火灾高危单位而言,要想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必须要科学制定消防安全管理责任体制,具体来讲,必须要将以下几点工作落实到位。第一,需要在单位内部设立独立的消防管理工作机构,成立专班,明确专门负责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做好火灾高危单位的平时消防管理工作。第二,建立和健全逐级消防安全责任管理制度,清楚明确岗位消防安全职责,确定岗位职责以及工作任务。第三,合理制定工作办法[2]。比如:每个星期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工作例会,每个月都形成本单位的消防安全情况报告,而且向相关部门进行报备。若是同一栋建筑中两个或者超过两个单位使用,比如:商业综合体或者高层写字楼等等,必须要通过书面的方法确定自身的消防管理安全职责,也要建立联合消防安全小组,还可以向物业委托开展统一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三)组建一支专职的消防安全管理团队
通过组建一支专职的消防安全管理团队,可以确保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正常进行。首先,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企业因为具有可燃物资的厂房以及仓库等等,要想确保消防安全,应该遵循“全面覆盖”的原则,组建专职的消防团队,而针对一些火灾高危单位,比如:大型商业综合体或者地下广场等等,必须要组建消防联勤专职团队,工作是以火灾高危单位的灭火救援为主[3]。同时,对于公共聚集性的火灾高危单位来说,必须要每个楼层、每个区域合理设置消防执勤工作点,确保所有执勤工作点的消防安全执勤人员不能少于两名。除此之外,必须要为专职消防团队以及消防联勤专职团队配备必需的消防安全装备器材,单位还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建立消防器材库,配备完善的消防装备器材,主要包括防烟防毒面具,还有高压细水灭火设备等等,应该定期或者不定期对消防装备器材全面维护与检查,以确保消防装备器材具有一定的可用性。
(四)积极运用先进的消防安全技术
在有关技术日益发展的背景下,消防安全管理理念不断更新,管理措施也不断优化[4]。作为火灾高危单位,必须要合理运用有关系统,比如:消防安全远程监控系统,还有智能火灾报警系统等等。并且需要在火灾高危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中普遍应用各种先进的科技产品,主要包括楼层显示器以及自动报警逃生门等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火灾高危单位必须要充分考虑到自身的具体情况,正确选用最新的消防安全技术,而且做好有关的技术管理以及技术应用培训,将消防工作中先进消防技术的重要作用全面发挥出来,使高危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得到大大的提高。
(五)重视消防安全培训
对于火灾高危单位来说,必须要注重消防安全培训,需要积极投入足够的人力资源以及物力资源。第一,需要聘请一些优秀的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管理的人员,到本单位定期开展相应的知识讲座,培训内容要精心设计,不能脱离火灾高危单位的具体情况[5]。第二,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消防安全培训手段和方法,重视实践操作培训,比如:定期或者不定期开展有意义的消防安全演练活动等等。第三,提高对消防安全培训的重视程度,让消防安全培训工作成为日常工作之一,应该严格督促火灾高危单位有关人员积极加强个人的消防安全意识,不能将消防安全看作是可有可无的工作。
结语:
总而言之,在经济建设日益推进的背景下,我国消防主管部门需要完成更多的消防任务。很多单位,尤其是火灾高危单位,因为没有认真落实消防责任以及内部消防基础设施管理不先进等等多方面原因,导致火灾发生的数量越来越多,强化火灾高危单位消防监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绝对不能忽视火灾高危单位的消防监管工作,应该善于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和积极推广有效的方法,为推动国家以及社会稳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敬民.火灾高危单位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对策[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6(02):53-55.
[2]王伟.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现状及监管措施[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4(08):101-102.
[3]蒲雄.如何做好火灾高危单位消防监督管理[J].管理观察,2014(12):176-177.
[4]张元祥,刘沐炎.火灾高危单位消防管理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3,32(08):920-922.
[5]王建刚.火灾高危单位消防监管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3,32(03):332-334.
关键词:火灾高危单位;消防监管
就火灾高危单位来看,通常是指一些火灾事故发生几率相当高的单位,还有发生火灾事故容易导致重大财产损失以及人员伤亡的单位。该类型场所往往具有诸多特征,比如:处置扑救困难、损失相当大以及发生火灾后伤亡很大等等。充分掌握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的现状,加强消防监管,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特大火灾发生的几率,而且是火灾高危单位有关人员必须要深入研究和分析的问题。
一、火灾高危单位的有关介绍
(一)基本含义
火灾高危单位,简单来说,主要是指发生火灾的危险性相当大,容易造成群体性死伤的关于火灾事故的场所以及单位,在消防工作中该类型单位属于安全防范的重点性单位,但是与普通的消防监管重点单位有很大差异,是消防安全管理的关键。在实践中因为消防监管的重点性单位在很多方面有所不同,比如:规模,还有危险性等等,在进行监管时不可以结合单一的标准来防控,但是有些单位有着相当高的火灾危险性,比如:超高层建筑物,还有大型商厦等等,一旦发生火灾,不仅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而且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务必要对该类型火灾高危单位的消防监管引起高度重视。
(二)界定方法
就火灾高危单位的界定来讲,需要正确区别其性质和类型,根據各个要素作出判断,主要包括单位的规模大小,还有物品的储量和体量等等,以确定火灾高危单位的实际范围[1]。比如:针对人口较为密集的场所,需要正确认识到其容易出现群体性死伤类事故的特点,结合展会以及大型市场等场所的最大人口流量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判定,确定火灾高危单位的一般范畴。又比如:针对具有易燃易爆类物质的单位,需要清楚认识到该类型单位存储物品的很有可能造成火灾和爆炸事故发生的特征,必须要结合易燃易爆类物品的具体储量情况作出合理的判定,而且确定火灾高危单位的一般范畴。
二、火灾高危单位消防监管要点
(一)实施严格管理
就火灾高危单位来讲,需要始终坚持“高于一般,严于一般”的基本工作要求,从硬软件切入,认真贯彻落实严格管理措施,真正做到人防、物防以及技防的有机结合。从原则的角度来看,必须要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消防机构来监管高危单位的消防安全,每年至少监督检查两次。并且高危单位应该设立消防工作归口管理部门,不管是消防安全责任人还是消防安全管理人员,都必须要顺利通过消防培训考核,并且持有培训合格证书才可以正式上岗。同时,高危单位需要加大防火巡查以及检查频次,营业时防火巡查应该是每隔两个小时检查一次,有些特殊场所必须要实行昼夜防火巡查,比如:医院,还有学校等等。实行健全的用火用电管理制度,将动火审批制度真正落实到位。员工必须要掌握工作环境的火灾危险性,了解一些主要灭火器材的使用方式以及安全疏散位置,懂得如何组织逃生,知道如何迅速科学组织人员疏散。此外,就单位建筑平面布置来讲,应该有利于灭火以及防火,加大消防通道以及回车场的宽度,针对人员比较密集的场所,必须要制定有效的逃生避难措施,而且清楚明确且公示所有区域的最大容纳人数。
(二)合理设立专门的消防管理机构与管理机制
对于火灾高危单位而言,要想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必须要科学制定消防安全管理责任体制,具体来讲,必须要将以下几点工作落实到位。第一,需要在单位内部设立独立的消防管理工作机构,成立专班,明确专门负责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做好火灾高危单位的平时消防管理工作。第二,建立和健全逐级消防安全责任管理制度,清楚明确岗位消防安全职责,确定岗位职责以及工作任务。第三,合理制定工作办法[2]。比如:每个星期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工作例会,每个月都形成本单位的消防安全情况报告,而且向相关部门进行报备。若是同一栋建筑中两个或者超过两个单位使用,比如:商业综合体或者高层写字楼等等,必须要通过书面的方法确定自身的消防管理安全职责,也要建立联合消防安全小组,还可以向物业委托开展统一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三)组建一支专职的消防安全管理团队
通过组建一支专职的消防安全管理团队,可以确保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正常进行。首先,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企业因为具有可燃物资的厂房以及仓库等等,要想确保消防安全,应该遵循“全面覆盖”的原则,组建专职的消防团队,而针对一些火灾高危单位,比如:大型商业综合体或者地下广场等等,必须要组建消防联勤专职团队,工作是以火灾高危单位的灭火救援为主[3]。同时,对于公共聚集性的火灾高危单位来说,必须要每个楼层、每个区域合理设置消防执勤工作点,确保所有执勤工作点的消防安全执勤人员不能少于两名。除此之外,必须要为专职消防团队以及消防联勤专职团队配备必需的消防安全装备器材,单位还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建立消防器材库,配备完善的消防装备器材,主要包括防烟防毒面具,还有高压细水灭火设备等等,应该定期或者不定期对消防装备器材全面维护与检查,以确保消防装备器材具有一定的可用性。
(四)积极运用先进的消防安全技术
在有关技术日益发展的背景下,消防安全管理理念不断更新,管理措施也不断优化[4]。作为火灾高危单位,必须要合理运用有关系统,比如:消防安全远程监控系统,还有智能火灾报警系统等等。并且需要在火灾高危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中普遍应用各种先进的科技产品,主要包括楼层显示器以及自动报警逃生门等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火灾高危单位必须要充分考虑到自身的具体情况,正确选用最新的消防安全技术,而且做好有关的技术管理以及技术应用培训,将消防工作中先进消防技术的重要作用全面发挥出来,使高危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得到大大的提高。
(五)重视消防安全培训
对于火灾高危单位来说,必须要注重消防安全培训,需要积极投入足够的人力资源以及物力资源。第一,需要聘请一些优秀的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管理的人员,到本单位定期开展相应的知识讲座,培训内容要精心设计,不能脱离火灾高危单位的具体情况[5]。第二,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消防安全培训手段和方法,重视实践操作培训,比如:定期或者不定期开展有意义的消防安全演练活动等等。第三,提高对消防安全培训的重视程度,让消防安全培训工作成为日常工作之一,应该严格督促火灾高危单位有关人员积极加强个人的消防安全意识,不能将消防安全看作是可有可无的工作。
结语:
总而言之,在经济建设日益推进的背景下,我国消防主管部门需要完成更多的消防任务。很多单位,尤其是火灾高危单位,因为没有认真落实消防责任以及内部消防基础设施管理不先进等等多方面原因,导致火灾发生的数量越来越多,强化火灾高危单位消防监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绝对不能忽视火灾高危单位的消防监管工作,应该善于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和积极推广有效的方法,为推动国家以及社会稳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敬民.火灾高危单位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对策[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6(02):53-55.
[2]王伟.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现状及监管措施[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4(08):101-102.
[3]蒲雄.如何做好火灾高危单位消防监督管理[J].管理观察,2014(12):176-177.
[4]张元祥,刘沐炎.火灾高危单位消防管理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3,32(08):920-922.
[5]王建刚.火灾高危单位消防监管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3,32(03):332-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