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生活,并不贵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erg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天早上,阴雨绵绵,我在公交站等车,有个年轻女子吸引了我的目光。
  只见她打着伞蹲在几株盛开的月季花前,用手机给花朵拍照。她的神情专注,望着面前鲜红的带着雨滴的月季花,一抹淡淡的微笑漾在嘴角。她一连拍了几张,又来回变换着角度,继续选取美艳的花朵。
  落雨的天气,总会让人心情低落,情绪一如阴沉的天空,有些压抑。可是我想,对那雨中拍照的女子来说,她此时的心情一定是明媚晴朗的,只因她有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一颗感受美的心灵。
  仔细想来,生活中能给我们带来快乐的事物,并不一定都是昂贵的。就像这女子路遇的一朵花,给她带来了快乐和喜悦。
  我的朋友小李是一个心灵手巧、喜欢做手工的人,因为善于感知美,如今的她,左手是凡俗的生活,右手是诗和玫瑰,让人欣羡。在她家里,到处是她手工做的花卉,有洁白的栀子花,优雅的莲花,还有艳丽的玫瑰。这些花卉在她形態各异的花瓶里静静“绽放”,不仅装点了房间,也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可是谁又知道,那些栀子花和莲花都是用田间地头再寻常不过的棉花壳做成的,那些玫瑰也是用彩色丝袜做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就是这些一文不名的材质,竟然做出了那些惟妙惟肖、姿态万千的花朵。在这个世界上,快乐的、美的生活不是只有住大房子、开好车、周游世界、不停地消费。有时,只要有颗善于感知幸福的心,你就会发现那些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快乐无处不在,好生活一点儿也不贵。
  有一次,朋友送我一本诗集。翻开看,那些诗句精美,让人赞叹。我不禁想,作者该有一颗怎样热爱生活、诗意盎然的心才能写出这样的诗歌,他的生活也定像诗一样美。朋友说,作者平时的工作是在猪场养猪,这些诗歌都是他在工作间隙写下的。
  那一刻,我惊讶无比。在那样的劳作环境里,心里竟然还会有诗歌流淌,换作我,做不到。文友说,这位作者写诗好多年了,诗歌给他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让他感觉活得非常充实。虽然工作艰苦,但只要有一张纸、一支笔,他就感觉很幸福。
  我感叹诗人对生活的要求是如此简单,对幸福的感觉是这样敏锐。
  我的文友小李是位勤奋写作的姑娘。这些年,她的业余时间都用来写作,发表了许多为人称道的好作品。有次,我和她聊天,她告诉我说,平时忙于写作的她,业余难得有空闲时间,以至于她觉得,如果哪天晚上一边磕着瓜子,一边看电视,这样休闲的生活,简直幸福爆满。
  我笑了起来,她的幸福指数真是太低了,快乐对她来说真是太容易实现了。
  在生活里,幸福和金钱有关吗?有时关系密切,有时又没有多少关联。这就像宋代无门慧开禅师在一首诗偈里所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在红尘之中,懂得知足常乐,感恩惜福,你会发现,好生活俯拾皆是,一点儿也不贵。
其他文献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合理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观念也很难变成实际的教育效果。小学
原苏联出产的Э—1003、Э—1004;Э—1003A、Э—1004A;以及Э—1251、Э—1252等各型挖掘机,起升动臂的絞車位于迴轉平台的下面,在使用中由于密封結构的失效,蝸輪箱中的油
7月 8、9两日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军国主义史研究》课题组主办的“日本的战争责任学术讨论会”在北京举行 ,围绕日本学者关于侵华士兵的社会调查专著《战争罪责》(广西
(2010年8月山西五台山)第六届全国分析哲学学术研讨会将于2010年8月在山西五台山举行,会议由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分析哲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和科学技术
苏联时代的哲学就是为官方意识形态服务的这种观点在当下很流行。对这一观点进行批评就是《20世纪下半叶俄罗斯的哲学家——肖像集》一书的主要任务。本书于2009年由俄罗斯科
圆明园是著名的皇家园林。自雍正帝以后,园居渐成宫廷风尚,尤其是咸丰帝更是常年住在圆明园,几乎以此为宫。因为住在集中西园林之萃、景色宜人的圆明园,要比住在宏伟壮观、气象森
戊戌变法是一场中国人自强的运动,中国人不想亡国灭种的自救运动。通过一百多年的历史使我们明白了,武装推翻旧政权是革命,用改革的方法改变旧体制也是革命,戊戌变法是一场伟
本文着重论述了北洋政府于1912年10月在长春召开的第一次东蒙古王公会议的背景、内容、经过及其影响。第一次东蒙古王公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北洋政府统治在哲里木盟的正式确立
伐区岔綫的拆轉和新綫的鋪設工作量很大。根据一九六四年調查,岔綫修建工作量約占木材生产中全部准备工作量的40%,使用劳力約占全部木材生产工人的5%。为了减少伐区准备作业
“五四”激进派对儒学及传统文化所采取的态度称为“激情评判”。在“五四”特定的文化语境中 ,因历史的重负和历史与现实的复杂关系 ,“激进派”对儒学不能不采取“激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