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住户对于住房提出的新要求使得建筑行业进行了一场变革,该行业开始愈加重视起建筑结构稳定性的问题,并从设计、施工等各个阶段给予了重视。本文就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设计为入手点,试探讨设计中出现的若干问题,并总结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抗震性能;设计问题;建筑结构;稳定性;探析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受人们显著改善的生活水平影响,建筑业在发展中迎来了巨大的机遇,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开始投入建设高层建筑,以此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然而,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地质条件各有差异,并不是所有地区都具有稳定的地壳结构,一些地区频发地震类灾害,而建筑物层数增加所带来的结构脆弱性却是固有的,一旦这类建筑遭遇地震灾害,便会使居住其中的人们面临生命危险。因此,当前的建筑必须重视起抗震性能的设计,以“牢固”和“稳定”为抗震设计方向,最大限度地为人们的生命提供安全保障。
一、问题一——对建筑地点的选择
建筑物是建立在地基上的,而地基时土地的一部分,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各有差异,如黄土高原地区的土质较为松软,云贵地区因喀斯特地貌而在地质条件上较为脆弱,四川地区则在两个板块的接触边界其地质活动非常频繁,而黑龙江地区则位于稳定的地壳板块上极少发生地震。对于地质灾害频发的地区,建筑物在施工前要正确选择恰当的地点,即设计中建筑物场地应该位于立于抗震设计的区域,或是场地具有较高的抗震性,或是不会发生土地液化、地质元素分布均匀的地区。这样可以避免地震造成的地表错动与地裂给地面上的建筑物结构造成损坏。也就是说,在施工初期,施工方便应该采取一些抗震设计,加强地基的稳定性;在施工中,施工人员也要借助科学技术来稳定地表,以免地震时地面出现滑坡或地裂。
二、问题二——对建筑平面布置的科学安排
建筑是否采用了高规则性的平面设置,对于建筑的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为建筑设计平面布置方案时,应严格遵循“高抗震性”的设计原则。具体说来有三点:其一是建筑主体应该具有足够强的抗压性,其侧方向的受力结构不会在剪力的持续作用下发生变形,而是以均匀受力的状态承担主体结构的稳定性;其二是对建筑物主体作抗侧力结构的布置时,应保证建筑物主体在抗侧力结构所在一侧的分布强度是一支的,即所在侧的各个部分在受力上都是均匀的;其三建筑物主体在布置抗侧力结构时,应保证该侧力结构在刚度上与周边内的结构体系是相等的,并在抗扭刚度上也有很高的数值。
以我国大部分建筑为例,除了一些有特殊立意的建筑外,我国大部分建筑均具有鲜明的对称性,这种设计不仅是为了美观与施工简便,也是一种对建筑平面的规则性设计。这一类型的建筑在面对地震时,可以将接收到的能量均匀分配在整个建筑上,冲击力也被均匀分配到建筑物两端,而本身在建筑物两端做好的抗震设计便可以发挥作用,对建筑物结构提供强力的保护。
三、问题三——对建筑结构体系的合理选择
对于建筑结构设计而言,最为核心的内容便是建筑结构体系,对该体系的选择是否恰当,直接与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挂钩。若要选择最适宜的结构体系,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要对基本的图纸进行详细且明确的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结构体系放在一起进行分析,以验证二者之间的相合性。这是因为二者如果相合性良好,那么可以实现建筑结构对地震作用途径的合理传递,简单的说,便是在地震时,通过抗震设计使建筑结构将地震带来的冲击力分散开来,避免建筑结构被摧毁,减少因地震带来的损失。若问详细的操作方法,便是在设计结构体系时,将房间的主受力点分配在主梁之上,以便垂直重力可以最快速、最直接地到达受力点;在为屋内的各种结构进行分配时,也应采取竖向布置方案,同样可以有效保持竖向应力给构建带来的稳定性,减少冲击力带来的破坏。另外,还应明确建筑的整体结构,在进行抗震设计的过程中要保持其连续性与贯通性,一旦垂直方向发生了结构变化,那么变化后的结构依然要保证受力的均匀性。
其次,应考虑到结构体系的整体强度,即设计人员针对某些薄弱的区域,对该处进行高强度的抗震设计,以此来提高该处及建筑物整体的稳定性。而建筑物中的结构框架,则要设计时考虑到内外因素对节点构造带来的破坏,因此可以为房柱顶端与房梁进行塑性分散,以便增加薄弱区域的抗震性能。原因是结构体系的关键是建筑整体结构的稳定与协调,个别区域出现问题将会影响结构整体的抗震能力,抗震设计中最应注重对重力的分配,以便某处受到冲击力时能由其他部分共同承接,避免建筑物的崩塌。
最后,结构体系必须具备足够的承载力与变形力,这样在地震发出冲击波时,结构体系可以更好地分散与消耗这些冲击力。而建筑若要具备这种承载力与变形力,最好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这种结构可以发挥出更高的塑性内力重分布能力,最大限度地吸收地震时产生的能量,减少整体结构出现的损毁。
四、具体方案
首先,应该在抗震设计中明确建筑结构对地震力量吸收的具体布局,即在设计中使梁、柱与支墙三者轴向同在一个平面中,共同构成一个具有双向抗侧力结构的体系。在发生地震时这个结构将会发生弯剪性破坏,确保建筑结构的完整。
其次,要对建筑物结构中的梁柱等构建进行三级设防,以“节点强构件弱”“柱强梁弱”以及“剪强弱弯”的原则来实现最佳的柱轴压缩比和柱截面尺寸。
最后,要根据所在区域的地质特点来制定抗震设防标准,设置多道抗震防线,提高建筑抗震性能。
结语:
建筑物的稳定性一直是建筑行业努力的一个重要方向,对地点和结构体系的选择、对平面的配置都是抗震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总结了相应的应对策略,以供他人参考。
参考文献:
[1]方小丹,魏琏.关于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若干问题的讨论[J].建筑结构学报,2011(12).
[2]倪广林.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若干思考[J].山西建筑,2010(27).
[3]伍兰.试论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问题及改良方案[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03).
[4]古力铭.关于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若干问题的讨论[J].四川水泥,2015(06).
[5]葛洋.试论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若干问题[J].江西建材,2015(19).
【关键词】抗震性能;设计问题;建筑结构;稳定性;探析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受人们显著改善的生活水平影响,建筑业在发展中迎来了巨大的机遇,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开始投入建设高层建筑,以此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然而,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地质条件各有差异,并不是所有地区都具有稳定的地壳结构,一些地区频发地震类灾害,而建筑物层数增加所带来的结构脆弱性却是固有的,一旦这类建筑遭遇地震灾害,便会使居住其中的人们面临生命危险。因此,当前的建筑必须重视起抗震性能的设计,以“牢固”和“稳定”为抗震设计方向,最大限度地为人们的生命提供安全保障。
一、问题一——对建筑地点的选择
建筑物是建立在地基上的,而地基时土地的一部分,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各有差异,如黄土高原地区的土质较为松软,云贵地区因喀斯特地貌而在地质条件上较为脆弱,四川地区则在两个板块的接触边界其地质活动非常频繁,而黑龙江地区则位于稳定的地壳板块上极少发生地震。对于地质灾害频发的地区,建筑物在施工前要正确选择恰当的地点,即设计中建筑物场地应该位于立于抗震设计的区域,或是场地具有较高的抗震性,或是不会发生土地液化、地质元素分布均匀的地区。这样可以避免地震造成的地表错动与地裂给地面上的建筑物结构造成损坏。也就是说,在施工初期,施工方便应该采取一些抗震设计,加强地基的稳定性;在施工中,施工人员也要借助科学技术来稳定地表,以免地震时地面出现滑坡或地裂。
二、问题二——对建筑平面布置的科学安排
建筑是否采用了高规则性的平面设置,对于建筑的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为建筑设计平面布置方案时,应严格遵循“高抗震性”的设计原则。具体说来有三点:其一是建筑主体应该具有足够强的抗压性,其侧方向的受力结构不会在剪力的持续作用下发生变形,而是以均匀受力的状态承担主体结构的稳定性;其二是对建筑物主体作抗侧力结构的布置时,应保证建筑物主体在抗侧力结构所在一侧的分布强度是一支的,即所在侧的各个部分在受力上都是均匀的;其三建筑物主体在布置抗侧力结构时,应保证该侧力结构在刚度上与周边内的结构体系是相等的,并在抗扭刚度上也有很高的数值。
以我国大部分建筑为例,除了一些有特殊立意的建筑外,我国大部分建筑均具有鲜明的对称性,这种设计不仅是为了美观与施工简便,也是一种对建筑平面的规则性设计。这一类型的建筑在面对地震时,可以将接收到的能量均匀分配在整个建筑上,冲击力也被均匀分配到建筑物两端,而本身在建筑物两端做好的抗震设计便可以发挥作用,对建筑物结构提供强力的保护。
三、问题三——对建筑结构体系的合理选择
对于建筑结构设计而言,最为核心的内容便是建筑结构体系,对该体系的选择是否恰当,直接与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挂钩。若要选择最适宜的结构体系,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要对基本的图纸进行详细且明确的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结构体系放在一起进行分析,以验证二者之间的相合性。这是因为二者如果相合性良好,那么可以实现建筑结构对地震作用途径的合理传递,简单的说,便是在地震时,通过抗震设计使建筑结构将地震带来的冲击力分散开来,避免建筑结构被摧毁,减少因地震带来的损失。若问详细的操作方法,便是在设计结构体系时,将房间的主受力点分配在主梁之上,以便垂直重力可以最快速、最直接地到达受力点;在为屋内的各种结构进行分配时,也应采取竖向布置方案,同样可以有效保持竖向应力给构建带来的稳定性,减少冲击力带来的破坏。另外,还应明确建筑的整体结构,在进行抗震设计的过程中要保持其连续性与贯通性,一旦垂直方向发生了结构变化,那么变化后的结构依然要保证受力的均匀性。
其次,应考虑到结构体系的整体强度,即设计人员针对某些薄弱的区域,对该处进行高强度的抗震设计,以此来提高该处及建筑物整体的稳定性。而建筑物中的结构框架,则要设计时考虑到内外因素对节点构造带来的破坏,因此可以为房柱顶端与房梁进行塑性分散,以便增加薄弱区域的抗震性能。原因是结构体系的关键是建筑整体结构的稳定与协调,个别区域出现问题将会影响结构整体的抗震能力,抗震设计中最应注重对重力的分配,以便某处受到冲击力时能由其他部分共同承接,避免建筑物的崩塌。
最后,结构体系必须具备足够的承载力与变形力,这样在地震发出冲击波时,结构体系可以更好地分散与消耗这些冲击力。而建筑若要具备这种承载力与变形力,最好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这种结构可以发挥出更高的塑性内力重分布能力,最大限度地吸收地震时产生的能量,减少整体结构出现的损毁。
四、具体方案
首先,应该在抗震设计中明确建筑结构对地震力量吸收的具体布局,即在设计中使梁、柱与支墙三者轴向同在一个平面中,共同构成一个具有双向抗侧力结构的体系。在发生地震时这个结构将会发生弯剪性破坏,确保建筑结构的完整。
其次,要对建筑物结构中的梁柱等构建进行三级设防,以“节点强构件弱”“柱强梁弱”以及“剪强弱弯”的原则来实现最佳的柱轴压缩比和柱截面尺寸。
最后,要根据所在区域的地质特点来制定抗震设防标准,设置多道抗震防线,提高建筑抗震性能。
结语:
建筑物的稳定性一直是建筑行业努力的一个重要方向,对地点和结构体系的选择、对平面的配置都是抗震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总结了相应的应对策略,以供他人参考。
参考文献:
[1]方小丹,魏琏.关于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若干问题的讨论[J].建筑结构学报,2011(12).
[2]倪广林.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若干思考[J].山西建筑,2010(27).
[3]伍兰.试论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问题及改良方案[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03).
[4]古力铭.关于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若干问题的讨论[J].四川水泥,2015(06).
[5]葛洋.试论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若干问题[J].江西建材,20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