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无法阻止的城市化进程和小农经济之间的矛盾,老一代人和年轻人之间割裂的土地情怀,不同发展下的的个人与群体的孤独,也从侧面反映出城市化发展之下新旧的碰撞,也在某种程度上揭露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关系。封建与新观念的碰撞,以决绝的死亡来进行追问亦或是沉思,人的异化在一定程度上被揭露出来,发展进程中的晕影也在推动着反思与自我否定,使自身发掘不合理之处。
关键词:城市化;异化;土地
一、“街仔镇”发展的异化
街仔镇就是典型的小城镇,它的发展与其变化中的异化更加带有完整的悲剧色彩。与西方社会资本发展到较高水平的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中不同,台湾甚至整个大陆地区的相当长的时间里,经济转型都带有“东方特色”,小农经济与工业文明并存、互不认可,借由外来力量或是由上而下的政策进行强制化的经济发展,终于达到一个现代化的发展状态。《溺死一只老猫》中街仔镇清泉村中来搞旅游开发的都市代表-大老板、银行高级职员、议员等,遭到了以阿盛伯为代表的村民反对,但最后也是以城市文明胜利而告终。小城镇则更能体现这种矛盾与冲突,或者说是这种问题的直接体现。
这里就不免要谈及“异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生产及其产品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可是异化现象必须与某一段的历史条件、社会关系以及背景结合起来才可以更好理解。在《溺死一只老猫》中要修建游泳池与阿盛伯和村民这些乡土文化的代表之间的矛盾,总会引起新旧势力的不同博弈,在“民权初步”阶段,阿盛伯成为清泉村的代表,成为维护乡土、反抗现代社会的代表,但不善言辞的他还在村民大会上据理力争。总之,两种文明与经济之间的矛盾都会产生一群“异端”,又不可避免。
二、“清泉村”发展的异化
清泉村象征着赖以生存的土地,它也在发生着不同的变化,由满目的翠绿变成其他老一代原本不想看见的样子,但又因为世代生活在这里,所以无法离开,也不会离开。“故土,热土难移,本乡本土———土地始终是支配人们想象的核心。因此,当全球化成为基本的语境之后, `乡土’不知不觉地转化为`本土’的象征。” (p104)清泉村也是随着商业文明的冲击,土地将要由种田吃饭变成休闲娱乐的地方,这种是老一代人所不能够理解的。《溺死一只老猫》恰好是这方面关注自身发展问题的作品。阿盛伯是这样回答的“因为我爱这一块土地,和这上面的一切东西”。阿盛伯就是那个固守的人,这种骄傲仿佛是宗教般的虔诚,就像文中所说“忠于一种信念,整个人就像神的阶段升华”,这也就是对于乡土的崇拜。
人对于乡土的崇拜到底可以到什么地步,或许最后就像阿盛伯那样在泳池里一样,寂静的死去。土地不再是单纯的“赖以生存”的地方,这种“赖以生存”是那种对于土地的终极热爱,现在的我们大多还是不能理解的,但可以想象得到。阿盛伯的清泉村土地在他眼里是如此的可爱,为它奔走,在警察逮捕的时候,主动送上门。其实盖泳池而引起的争端中最終还是因为在“龙目”上动土,由此惊扰风水。我们可能会想到阿盛伯的行为有多么荒谬,甚至说道:“清泉的人不稀罕通车,我们有一双腿就够了。我们只关心我们的田,我们的水……”。“出生地的认同,是人之常情” (P26),所以历来故土就是我们舍不去的情结,是刻在我们骨子里的印记,我们有时会厌弃我们家乡的变化:这块土地上的异化,我们有时是不期待有些变化,例如像阿盛伯那样的,只是他的决定更决绝一些。资本主义经济文明带来的对于小农经济的刺激,例如清泉村,像许多发展中的土地商业化一样:会改变。它的这种状况恰巧我们也碰到了,河北定州事件,钱塘江口癌症村事件 (P7— 9),特别是坞里村农妇韦东英,简直就是另一个“阿盛伯”。因为不是绝对的好和坏可以来定义的。矛盾中的土地发展也总是很复杂:人文气息会变淡,商业气息会加浓。
三、村里年轻人的异化
从快速发展的各个层面来说,这样给“安土重迁”的老一代带来一种类似于“文化瓦解”,就是说不能在这样一个时刻发展的商业社会里找到归属感,从而“文化流浪”,就是说不能接受新文化带来的人的思想发展从而与新一代的产生文化隔膜。《溺死一只老猫》中都以做一个“街仔”为荣,这样就可以挺起胸膛堂堂正正的做人,家里人都以女儿嫁到街仔镇为荣,男子娶到“街仔镇”的女人欣喜。顺着这样的关系下去,人的发展就是一代人不能理解一代人的想法和做法,例如大陆的8090后被称作“垮掉的一代”,我们原本的发展方向与上几代人所预想的发展方向与发展方式不同以后,会引起他们“主流”想法的批判,我们没有经历过,所以显得很吊儿郎当,但等到最后还是会理解的。村里的年轻人笑阿盛伯也只是依据他们的看法与形成的世界观,虽然他们的神态与言语都让人感到“世风日下”,但还是能从其中找到一丝理解。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阿盛伯就是结合历史、出身这种背景下的总和,我们能看到、感受到,但我们却很少能理解到。“从社会关系的总和去理解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就是具体的、历史的,不仅不同时代的人们有不同的本质,而且同一时代处于不同关系的人们也有不同的本质”【2】阿盛伯是《溺死一只老猫》的代表,其他村民在经历了恐吓威胁之后,也纷纷放弃了这种坚持,打了退堂鼓,选择与最后的抉择又是不一样的,因为我们绝大多数人也会与村民相同。R.沙赫特说“在现代社会中,不用异化概念加以议论的领域,几乎没有”【3】所以好像村里的年轻人也是异化的,在阿盛伯脱光了衣服跳下去死了被抬出以后,依旧止不住铁网下那银铃般的笑声。
这一层接着一层的异化,也在反映着处于矛盾双方发展着的过程中带来的冲击与巨大变化,而《溺死一只老猫》中的阿盛伯就是处在这样一种矛盾转型中的划时代形象。
参考文献:
【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15.
【2】王金福.马克思两种异化观之比较[ J].理论探讨, 1997(6):61.
【3】R.沙赫特主编的《异化问题论文集》1970年第LIX页。
关键词:城市化;异化;土地
一、“街仔镇”发展的异化
街仔镇就是典型的小城镇,它的发展与其变化中的异化更加带有完整的悲剧色彩。与西方社会资本发展到较高水平的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中不同,台湾甚至整个大陆地区的相当长的时间里,经济转型都带有“东方特色”,小农经济与工业文明并存、互不认可,借由外来力量或是由上而下的政策进行强制化的经济发展,终于达到一个现代化的发展状态。《溺死一只老猫》中街仔镇清泉村中来搞旅游开发的都市代表-大老板、银行高级职员、议员等,遭到了以阿盛伯为代表的村民反对,但最后也是以城市文明胜利而告终。小城镇则更能体现这种矛盾与冲突,或者说是这种问题的直接体现。
这里就不免要谈及“异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生产及其产品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可是异化现象必须与某一段的历史条件、社会关系以及背景结合起来才可以更好理解。在《溺死一只老猫》中要修建游泳池与阿盛伯和村民这些乡土文化的代表之间的矛盾,总会引起新旧势力的不同博弈,在“民权初步”阶段,阿盛伯成为清泉村的代表,成为维护乡土、反抗现代社会的代表,但不善言辞的他还在村民大会上据理力争。总之,两种文明与经济之间的矛盾都会产生一群“异端”,又不可避免。
二、“清泉村”发展的异化
清泉村象征着赖以生存的土地,它也在发生着不同的变化,由满目的翠绿变成其他老一代原本不想看见的样子,但又因为世代生活在这里,所以无法离开,也不会离开。“故土,热土难移,本乡本土———土地始终是支配人们想象的核心。因此,当全球化成为基本的语境之后, `乡土’不知不觉地转化为`本土’的象征。” (p104)清泉村也是随着商业文明的冲击,土地将要由种田吃饭变成休闲娱乐的地方,这种是老一代人所不能够理解的。《溺死一只老猫》恰好是这方面关注自身发展问题的作品。阿盛伯是这样回答的“因为我爱这一块土地,和这上面的一切东西”。阿盛伯就是那个固守的人,这种骄傲仿佛是宗教般的虔诚,就像文中所说“忠于一种信念,整个人就像神的阶段升华”,这也就是对于乡土的崇拜。
人对于乡土的崇拜到底可以到什么地步,或许最后就像阿盛伯那样在泳池里一样,寂静的死去。土地不再是单纯的“赖以生存”的地方,这种“赖以生存”是那种对于土地的终极热爱,现在的我们大多还是不能理解的,但可以想象得到。阿盛伯的清泉村土地在他眼里是如此的可爱,为它奔走,在警察逮捕的时候,主动送上门。其实盖泳池而引起的争端中最終还是因为在“龙目”上动土,由此惊扰风水。我们可能会想到阿盛伯的行为有多么荒谬,甚至说道:“清泉的人不稀罕通车,我们有一双腿就够了。我们只关心我们的田,我们的水……”。“出生地的认同,是人之常情” (P26),所以历来故土就是我们舍不去的情结,是刻在我们骨子里的印记,我们有时会厌弃我们家乡的变化:这块土地上的异化,我们有时是不期待有些变化,例如像阿盛伯那样的,只是他的决定更决绝一些。资本主义经济文明带来的对于小农经济的刺激,例如清泉村,像许多发展中的土地商业化一样:会改变。它的这种状况恰巧我们也碰到了,河北定州事件,钱塘江口癌症村事件 (P7— 9),特别是坞里村农妇韦东英,简直就是另一个“阿盛伯”。因为不是绝对的好和坏可以来定义的。矛盾中的土地发展也总是很复杂:人文气息会变淡,商业气息会加浓。
三、村里年轻人的异化
从快速发展的各个层面来说,这样给“安土重迁”的老一代带来一种类似于“文化瓦解”,就是说不能在这样一个时刻发展的商业社会里找到归属感,从而“文化流浪”,就是说不能接受新文化带来的人的思想发展从而与新一代的产生文化隔膜。《溺死一只老猫》中都以做一个“街仔”为荣,这样就可以挺起胸膛堂堂正正的做人,家里人都以女儿嫁到街仔镇为荣,男子娶到“街仔镇”的女人欣喜。顺着这样的关系下去,人的发展就是一代人不能理解一代人的想法和做法,例如大陆的8090后被称作“垮掉的一代”,我们原本的发展方向与上几代人所预想的发展方向与发展方式不同以后,会引起他们“主流”想法的批判,我们没有经历过,所以显得很吊儿郎当,但等到最后还是会理解的。村里的年轻人笑阿盛伯也只是依据他们的看法与形成的世界观,虽然他们的神态与言语都让人感到“世风日下”,但还是能从其中找到一丝理解。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阿盛伯就是结合历史、出身这种背景下的总和,我们能看到、感受到,但我们却很少能理解到。“从社会关系的总和去理解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就是具体的、历史的,不仅不同时代的人们有不同的本质,而且同一时代处于不同关系的人们也有不同的本质”【2】阿盛伯是《溺死一只老猫》的代表,其他村民在经历了恐吓威胁之后,也纷纷放弃了这种坚持,打了退堂鼓,选择与最后的抉择又是不一样的,因为我们绝大多数人也会与村民相同。R.沙赫特说“在现代社会中,不用异化概念加以议论的领域,几乎没有”【3】所以好像村里的年轻人也是异化的,在阿盛伯脱光了衣服跳下去死了被抬出以后,依旧止不住铁网下那银铃般的笑声。
这一层接着一层的异化,也在反映着处于矛盾双方发展着的过程中带来的冲击与巨大变化,而《溺死一只老猫》中的阿盛伯就是处在这样一种矛盾转型中的划时代形象。
参考文献:
【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15.
【2】王金福.马克思两种异化观之比较[ J].理论探讨, 1997(6):61.
【3】R.沙赫特主编的《异化问题论文集》1970年第LIX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