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4年,AECT发展了教育技术的定义和研究范围,给教育技术作了新的明确的阐述:“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这个定义表明教育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旨在增进教育效果的技术方法的总和。
中学教育若要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适应社会新形势发展的用人需求,就必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观念、考核手段等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和更新。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更新教学观念
师生教与学的更新,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学生对课本的学习兴趣本来就不是很高,又在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往往被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所扼制。而从教育学理论我们得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对授课的接受程度将直接体现教学效果。而采取教育技术的多媒体教学将变单纯的说教为情景的熏陶,是一种以图文声像并茂的方式提供知识、示范练习、边演示边讲解的多层次启发性教学方法。这种启发式教学必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其次,学生们面临走向社会挑战,所以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基本上不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教师可引导他们上网进行再次学习,通过互联网实现教师、媒体、学生的自主交流,使学习向完全个性化的目标靠近。在网上学生可以继续向教师提问,对课堂内容进行讨论研究。在这种方式下,学生完全成了学习的主动者,其学习的效果则不言而喻。
利用教育技术手段,采用新兴的科技,教师也面临着再学习。教师要重新学习多媒体教学的各项技能,这就对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改变课堂上重言语表达教学内容的传统角色,课前要组织设计、制作、处理教学信息,课堂上应胜任操作、控制教学信息,协调媒体之间及师生之间的关系,做好质疑答题,并积极消除学生注意力过于转移或过多依赖媒体等不利因素。实际上,教师充当了控制者、组织者和协调者等多种角色。利用教育技术手段,教师还可以与更多的同行进行交流。比如教师可以通过上网与同行互通有无,及时获得最新的教学辅助资料、参考文献、也可为学生提供课外指导。利用计算机技术手段,还可以将教师从繁重的备课中解脱出来。教师可以通过学科工具平台和教育软件通过多媒体来写教案,教师通过电子备课系统可以拿到最好的特级教师的教案,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需要组合出自己风格的教案,从而将节省出的大量的重复劳动的时间花在学生的辅导上,更好地充当“先行组织者”。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更新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的更新,必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目前,我国实行的课堂授课方式,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尤其是那些主修课程及必修课程更是如此。现在的中学大都是有悠久历史的学校,教师虽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这种授课方式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不会改变的。但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面向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这种教学方式必将有所突破,使中学教育效率获得大幅提升。
我与地理科教师曾作过调查,对于地理中“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教学,对水平相近的两个班级进行比较:甲班采用的是传统的黑板教授方法,仅以板书的形式加以讲解;对乙班则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对所有内容采用现场演示教法学。结论得出:在他们相同试题的考试中乙班有百分之九十的同学可以较好地解答,而甲班仅有百分之六十的同学可以较好地完成。
面对信息社会,学生要学的知识更多、更广,利用该教学模式能促进学生当堂吸收知识。另外,教师使用的CAI课件,完全依据教师的讲稿及本人的意愿和要求选择编制内容,这样更有利于教师充分展示自己独特的教学魅力,也更易于学生接受。这种计算机辅佐的教学模式,必将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也必将有助于提高自身的社会竞争力。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更新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更新,将进一步开拓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互联网络为中小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途径,创造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的学习环境。从教育科学的视角看,现代社会所必须的信息已经远远超出了个人所能掌握的知识限度。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育框架再也无法适应这一知识爆炸的冲击。现在施行的课程内容,多是依据各门学科系统知识进行组织。具体地说,就是实现课程内容的压缩与精选。在知识爆炸的今天,重要的不再是向学生灌输大量的现成知识,而是为学生揭示知识的结构——经过精选的高质量的综合知识,并依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加以组织。这种教学内容的更新,必将极大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学生接受的不再是单一知识,更多是各学科的知识体系,这对于学生来说,教师不再仅是“授学生以鱼”,而更多地是“授学生以渔”,教材不再是唯一的知识传递中心,它仅是本学科知识的压缩与精选,以多种媒体组合的教学资源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进入课堂和学生的认知体系。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更广泛地涉猎学科空间,甚至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各学科的最新知识。从信息时代来看,社会所要求的不再是单一知识复制型人才,它们更注重人才对知识的自我理解能力、自我创新能力和自我学习的能力。所以,对教学内容的更新,将会大大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计算机引进中小学校园,这对中小学素质教育具有划时代意义。随着计算机在教育活动中的应用范围的拓宽,文字、数据、图像和声音等信息媒体作为一个集成体由计算机来处理,把计算机带入了一个声、文、图集成的广泛的应用领域,我们利用计算机可能充分实现“人机对话”、“人机交流”。我们不但可以利用它高效、高质地管理教学,而且还可以利用它轻松自在地组织教学,并且让学生实践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计算机所模拟的这些探索性学习环境因其真实、生动、安全等特点,使传统教学方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主动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望尘莫及。
胡启立在《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几个问题》中指出:信息化是当今世界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未来的教育评价体系当中,一个地区和学校教育技术应用的程度是评价这个地区这个学校综合实力和质量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教育进行大刀阔斧改革的时代,运用教育技术手段,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将是教育发展的趋势,对社会要求的应用型人才的检测不再是单一的知识迁移,更多的是知识的理解和知识的建构能力。一所中学,若想在新形势下继续保持较高的社会竞争力,就必须尽快的在教育教学改革中运用教育技术手段。实践将证明,谁最早运用教育技术手段,谁就必将走在教育的最前列。
中学教育若要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适应社会新形势发展的用人需求,就必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观念、考核手段等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和更新。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更新教学观念
师生教与学的更新,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学生对课本的学习兴趣本来就不是很高,又在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往往被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所扼制。而从教育学理论我们得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对授课的接受程度将直接体现教学效果。而采取教育技术的多媒体教学将变单纯的说教为情景的熏陶,是一种以图文声像并茂的方式提供知识、示范练习、边演示边讲解的多层次启发性教学方法。这种启发式教学必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其次,学生们面临走向社会挑战,所以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基本上不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教师可引导他们上网进行再次学习,通过互联网实现教师、媒体、学生的自主交流,使学习向完全个性化的目标靠近。在网上学生可以继续向教师提问,对课堂内容进行讨论研究。在这种方式下,学生完全成了学习的主动者,其学习的效果则不言而喻。
利用教育技术手段,采用新兴的科技,教师也面临着再学习。教师要重新学习多媒体教学的各项技能,这就对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改变课堂上重言语表达教学内容的传统角色,课前要组织设计、制作、处理教学信息,课堂上应胜任操作、控制教学信息,协调媒体之间及师生之间的关系,做好质疑答题,并积极消除学生注意力过于转移或过多依赖媒体等不利因素。实际上,教师充当了控制者、组织者和协调者等多种角色。利用教育技术手段,教师还可以与更多的同行进行交流。比如教师可以通过上网与同行互通有无,及时获得最新的教学辅助资料、参考文献、也可为学生提供课外指导。利用计算机技术手段,还可以将教师从繁重的备课中解脱出来。教师可以通过学科工具平台和教育软件通过多媒体来写教案,教师通过电子备课系统可以拿到最好的特级教师的教案,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需要组合出自己风格的教案,从而将节省出的大量的重复劳动的时间花在学生的辅导上,更好地充当“先行组织者”。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更新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的更新,必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目前,我国实行的课堂授课方式,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尤其是那些主修课程及必修课程更是如此。现在的中学大都是有悠久历史的学校,教师虽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这种授课方式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不会改变的。但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面向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这种教学方式必将有所突破,使中学教育效率获得大幅提升。
我与地理科教师曾作过调查,对于地理中“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教学,对水平相近的两个班级进行比较:甲班采用的是传统的黑板教授方法,仅以板书的形式加以讲解;对乙班则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对所有内容采用现场演示教法学。结论得出:在他们相同试题的考试中乙班有百分之九十的同学可以较好地解答,而甲班仅有百分之六十的同学可以较好地完成。
面对信息社会,学生要学的知识更多、更广,利用该教学模式能促进学生当堂吸收知识。另外,教师使用的CAI课件,完全依据教师的讲稿及本人的意愿和要求选择编制内容,这样更有利于教师充分展示自己独特的教学魅力,也更易于学生接受。这种计算机辅佐的教学模式,必将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也必将有助于提高自身的社会竞争力。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更新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更新,将进一步开拓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互联网络为中小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途径,创造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的学习环境。从教育科学的视角看,现代社会所必须的信息已经远远超出了个人所能掌握的知识限度。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育框架再也无法适应这一知识爆炸的冲击。现在施行的课程内容,多是依据各门学科系统知识进行组织。具体地说,就是实现课程内容的压缩与精选。在知识爆炸的今天,重要的不再是向学生灌输大量的现成知识,而是为学生揭示知识的结构——经过精选的高质量的综合知识,并依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加以组织。这种教学内容的更新,必将极大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学生接受的不再是单一知识,更多是各学科的知识体系,这对于学生来说,教师不再仅是“授学生以鱼”,而更多地是“授学生以渔”,教材不再是唯一的知识传递中心,它仅是本学科知识的压缩与精选,以多种媒体组合的教学资源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进入课堂和学生的认知体系。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更广泛地涉猎学科空间,甚至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各学科的最新知识。从信息时代来看,社会所要求的不再是单一知识复制型人才,它们更注重人才对知识的自我理解能力、自我创新能力和自我学习的能力。所以,对教学内容的更新,将会大大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计算机引进中小学校园,这对中小学素质教育具有划时代意义。随着计算机在教育活动中的应用范围的拓宽,文字、数据、图像和声音等信息媒体作为一个集成体由计算机来处理,把计算机带入了一个声、文、图集成的广泛的应用领域,我们利用计算机可能充分实现“人机对话”、“人机交流”。我们不但可以利用它高效、高质地管理教学,而且还可以利用它轻松自在地组织教学,并且让学生实践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计算机所模拟的这些探索性学习环境因其真实、生动、安全等特点,使传统教学方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主动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望尘莫及。
胡启立在《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几个问题》中指出:信息化是当今世界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未来的教育评价体系当中,一个地区和学校教育技术应用的程度是评价这个地区这个学校综合实力和质量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教育进行大刀阔斧改革的时代,运用教育技术手段,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将是教育发展的趋势,对社会要求的应用型人才的检测不再是单一的知识迁移,更多的是知识的理解和知识的建构能力。一所中学,若想在新形势下继续保持较高的社会竞争力,就必须尽快的在教育教学改革中运用教育技术手段。实践将证明,谁最早运用教育技术手段,谁就必将走在教育的最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