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是一个三方互动对话的过程,其中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通过物我交流融合,达到长进和提高,吸纳和整合进而形成新的经验。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经验、体验、思维方式存在差异,各自对话的结果必然也会有差异。那在这一过程中如何提升三方“对话”的质量呢?是否需要教师进行刻意控制?既然是尊重学生的主体体验,那么是否就意味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体验随意解读文本?如若不然,又该如何解读文本?这些是我在教学实践中一直思考的命题。现以《半截蜡烛》教学中的课堂片断为例。
【片段一】
师:请大家轻声读读伯诺德夫人说的话。(“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想想要将哪个字眼读出来进行强调呢?(学生试读后思考)
生1(重读“亮”字):她想说油灯亮,目的是要将蜡烛换下来。
生2(重读“灯”字):强调突出“灯”,才能将蜡烛吹熄。
生3(重读“瞧”字):强调“瞧”,目的是吸引德国军官注意,转移对蜡烛的注意力。
生4(重读“先生”):强调先生,让德国军官分神,表示对其很尊重。
师:大家的朗读处理都很在理。虽然处理方式有所区别,但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那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生5:保住那半截蜡烛。
生6:避免敌人的怀疑,巧妙地引开敌人的注意。
师:不错。这就是我们的朗读目标。围绕这个目标,你根据自己的方式来朗读吧。
【赏析】这个环节中教师抓住了课文重点,通过朗读指导,让学生进行文本解读,并与文本展开对话。更巧妙的是,学生在自读自悟中领会到题眼,读出了文本的主题所在,为下一步对人物性格的挖掘做了很好的铺垫。
【片段二】
师:课文中的绝密情报最终没有落入敌人之手,他们一家也免遭毒手。那么到底是谁拯救了一切?
生1(毫不犹豫):小女儿杰奎琳。
师:有其他想法吗?(生思考)
生2:我觉得杰克的功劳更大。
生3:我觉得母亲的功劳最大。
师:现在有三种意见。一种是杰奎琳,一种是杰克,还有一种认为母亲功不可没。你的想法没错,但要有充分的根据。你根据什么,这样判断呢?请速读后找出来讨论。(学生速读后交流)
生4:我认为成功应该是属于全家的配合默契,缺少哪一个都不行。儿子杰克如果当时恐慌,也会引起敌人注意,导致危险。
生5:妈妈的功劳很大。她一直镇定自若,轻轻把蜡烛吹灭,争取了时间。
生6:妈妈当时就从厨房取出了一盏油灯,为后面小女儿杰奎琳取走蜡烛,提供了条件。
师:大家能够联系上下文的情节,思路非常清晰。我想,能不能想得更远一点。比如两个孩子怎么会这样镇定呢?
生7:那是受到母亲的影响和教育形成的。
生8:母亲能想出将情报藏在蜡烛里,本身这就是个绝妙的主意。
师:大家说得很在理。那么试想一下,如果没有杰奎琳灵活地拿走蜡烛,后果将会非常危险。大家用一个说法,既能够概括全家人的功劳,也能突出杰奎琳的重要。
生9:全家人都功不可没,而小女儿杰奎琳则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赏析】在这段课堂对话中,教师循着学生思想的脉络,一步步点拨探析,让学生抓住文本中的关键问题,进行自主解读,这首先就是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体现了对学生多元解读的辨证统一性。
【片段三】
师:现在如果将这个故事改编成一部电影,想象一下,你会看到哪个镜头?哪里出现最多?
生1:“半截蜡烛”,那是故事的主线,也是故事的关键所在。
生2:我认为是钟。它就在墙上挂着,而且声音越来越响亮,伯诺德夫人和孩子的心都跳得越来越快。
生3:我看到的是德国军官那张可怕阴冷的脸。伯诺德夫人害怕他们发现蜡烛里的秘密。
师:不错。大家都是很有创意的导演。虽然镜头不一样,但大家都在表达一个东西。想想是什么?
生1:渲染紧张的情绪。
生2:突出当时情况很危急,扣人心弦。
【赏析】这段和学生的对话,非常开放,而且从学生的个体理解出发,充分体现了非预期和创造性。同时,教师在对话中展示出丰厚的教育智慧,也让学生用多元化的视角来看待自己的理解,更加相信自己对语文文本的理解,这样无形中增加学生在课堂阅读中的主体地位。
有人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道理,在学生心目中,也可以有不同的文本解读。而这就是多元解读的基础和意义所在。在这节课堂阅读中,教师能够把握学生个体主观心理的反应,又能够让其主观与文本的隐蔽信号产生契合,带有一定的客观性。两个片段中,当学生进行自我的理解交流后,教师分别作了这样的引导:“虽然咱们处理方式不同,但有一点相同的,想想是什么”“虽然镜头不一,风格有别,但我意图都一样的”。显然,这是教师旨在通过一种价值引领,让学生进入一个大一统的状态中,既多元化解读,又兼收并蓄,而后提炼出统一观点,在文本对话中实现“主观”与“客观”的辩证统一。
(责编 张亚莎)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经验、体验、思维方式存在差异,各自对话的结果必然也会有差异。那在这一过程中如何提升三方“对话”的质量呢?是否需要教师进行刻意控制?既然是尊重学生的主体体验,那么是否就意味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体验随意解读文本?如若不然,又该如何解读文本?这些是我在教学实践中一直思考的命题。现以《半截蜡烛》教学中的课堂片断为例。
【片段一】
师:请大家轻声读读伯诺德夫人说的话。(“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想想要将哪个字眼读出来进行强调呢?(学生试读后思考)
生1(重读“亮”字):她想说油灯亮,目的是要将蜡烛换下来。
生2(重读“灯”字):强调突出“灯”,才能将蜡烛吹熄。
生3(重读“瞧”字):强调“瞧”,目的是吸引德国军官注意,转移对蜡烛的注意力。
生4(重读“先生”):强调先生,让德国军官分神,表示对其很尊重。
师:大家的朗读处理都很在理。虽然处理方式有所区别,但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那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生5:保住那半截蜡烛。
生6:避免敌人的怀疑,巧妙地引开敌人的注意。
师:不错。这就是我们的朗读目标。围绕这个目标,你根据自己的方式来朗读吧。
【赏析】这个环节中教师抓住了课文重点,通过朗读指导,让学生进行文本解读,并与文本展开对话。更巧妙的是,学生在自读自悟中领会到题眼,读出了文本的主题所在,为下一步对人物性格的挖掘做了很好的铺垫。
【片段二】
师:课文中的绝密情报最终没有落入敌人之手,他们一家也免遭毒手。那么到底是谁拯救了一切?
生1(毫不犹豫):小女儿杰奎琳。
师:有其他想法吗?(生思考)
生2:我觉得杰克的功劳更大。
生3:我觉得母亲的功劳最大。
师:现在有三种意见。一种是杰奎琳,一种是杰克,还有一种认为母亲功不可没。你的想法没错,但要有充分的根据。你根据什么,这样判断呢?请速读后找出来讨论。(学生速读后交流)
生4:我认为成功应该是属于全家的配合默契,缺少哪一个都不行。儿子杰克如果当时恐慌,也会引起敌人注意,导致危险。
生5:妈妈的功劳很大。她一直镇定自若,轻轻把蜡烛吹灭,争取了时间。
生6:妈妈当时就从厨房取出了一盏油灯,为后面小女儿杰奎琳取走蜡烛,提供了条件。
师:大家能够联系上下文的情节,思路非常清晰。我想,能不能想得更远一点。比如两个孩子怎么会这样镇定呢?
生7:那是受到母亲的影响和教育形成的。
生8:母亲能想出将情报藏在蜡烛里,本身这就是个绝妙的主意。
师:大家说得很在理。那么试想一下,如果没有杰奎琳灵活地拿走蜡烛,后果将会非常危险。大家用一个说法,既能够概括全家人的功劳,也能突出杰奎琳的重要。
生9:全家人都功不可没,而小女儿杰奎琳则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赏析】在这段课堂对话中,教师循着学生思想的脉络,一步步点拨探析,让学生抓住文本中的关键问题,进行自主解读,这首先就是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体现了对学生多元解读的辨证统一性。
【片段三】
师:现在如果将这个故事改编成一部电影,想象一下,你会看到哪个镜头?哪里出现最多?
生1:“半截蜡烛”,那是故事的主线,也是故事的关键所在。
生2:我认为是钟。它就在墙上挂着,而且声音越来越响亮,伯诺德夫人和孩子的心都跳得越来越快。
生3:我看到的是德国军官那张可怕阴冷的脸。伯诺德夫人害怕他们发现蜡烛里的秘密。
师:不错。大家都是很有创意的导演。虽然镜头不一样,但大家都在表达一个东西。想想是什么?
生1:渲染紧张的情绪。
生2:突出当时情况很危急,扣人心弦。
【赏析】这段和学生的对话,非常开放,而且从学生的个体理解出发,充分体现了非预期和创造性。同时,教师在对话中展示出丰厚的教育智慧,也让学生用多元化的视角来看待自己的理解,更加相信自己对语文文本的理解,这样无形中增加学生在课堂阅读中的主体地位。
有人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道理,在学生心目中,也可以有不同的文本解读。而这就是多元解读的基础和意义所在。在这节课堂阅读中,教师能够把握学生个体主观心理的反应,又能够让其主观与文本的隐蔽信号产生契合,带有一定的客观性。两个片段中,当学生进行自我的理解交流后,教师分别作了这样的引导:“虽然咱们处理方式不同,但有一点相同的,想想是什么”“虽然镜头不一,风格有别,但我意图都一样的”。显然,这是教师旨在通过一种价值引领,让学生进入一个大一统的状态中,既多元化解读,又兼收并蓄,而后提炼出统一观点,在文本对话中实现“主观”与“客观”的辩证统一。
(责编 张亚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