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解读,生成教学智慧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tyuiopgfd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是一个三方互动对话的过程,其中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通过物我交流融合,达到长进和提高,吸纳和整合进而形成新的经验。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经验、体验、思维方式存在差异,各自对话的结果必然也会有差异。那在这一过程中如何提升三方“对话”的质量呢?是否需要教师进行刻意控制?既然是尊重学生的主体体验,那么是否就意味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体验随意解读文本?如若不然,又该如何解读文本?这些是我在教学实践中一直思考的命题。现以《半截蜡烛》教学中的课堂片断为例。
  【片段一】
  师:请大家轻声读读伯诺德夫人说的话。(“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想想要将哪个字眼读出来进行强调呢?(学生试读后思考)
  生1(重读“亮”字):她想说油灯亮,目的是要将蜡烛换下来。
  生2(重读“灯”字):强调突出“灯”,才能将蜡烛吹熄。
  生3(重读“瞧”字):强调“瞧”,目的是吸引德国军官注意,转移对蜡烛的注意力。
  生4(重读“先生”):强调先生,让德国军官分神,表示对其很尊重。
  师:大家的朗读处理都很在理。虽然处理方式有所区别,但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那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生5:保住那半截蜡烛。
  生6:避免敌人的怀疑,巧妙地引开敌人的注意。
  师:不错。这就是我们的朗读目标。围绕这个目标,你根据自己的方式来朗读吧。
  【赏析】这个环节中教师抓住了课文重点,通过朗读指导,让学生进行文本解读,并与文本展开对话。更巧妙的是,学生在自读自悟中领会到题眼,读出了文本的主题所在,为下一步对人物性格的挖掘做了很好的铺垫。
  【片段二】
  师:课文中的绝密情报最终没有落入敌人之手,他们一家也免遭毒手。那么到底是谁拯救了一切?
  生1(毫不犹豫):小女儿杰奎琳。
  师:有其他想法吗?(生思考)
  生2:我觉得杰克的功劳更大。
  生3:我觉得母亲的功劳最大。
  师:现在有三种意见。一种是杰奎琳,一种是杰克,还有一种认为母亲功不可没。你的想法没错,但要有充分的根据。你根据什么,这样判断呢?请速读后找出来讨论。(学生速读后交流)
  生4:我认为成功应该是属于全家的配合默契,缺少哪一个都不行。儿子杰克如果当时恐慌,也会引起敌人注意,导致危险。
  生5:妈妈的功劳很大。她一直镇定自若,轻轻把蜡烛吹灭,争取了时间。
  生6:妈妈当时就从厨房取出了一盏油灯,为后面小女儿杰奎琳取走蜡烛,提供了条件。
  师:大家能够联系上下文的情节,思路非常清晰。我想,能不能想得更远一点。比如两个孩子怎么会这样镇定呢?
  生7:那是受到母亲的影响和教育形成的。
  生8:母亲能想出将情报藏在蜡烛里,本身这就是个绝妙的主意。
  师:大家说得很在理。那么试想一下,如果没有杰奎琳灵活地拿走蜡烛,后果将会非常危险。大家用一个说法,既能够概括全家人的功劳,也能突出杰奎琳的重要。
  生9:全家人都功不可没,而小女儿杰奎琳则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赏析】在这段课堂对话中,教师循着学生思想的脉络,一步步点拨探析,让学生抓住文本中的关键问题,进行自主解读,这首先就是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体现了对学生多元解读的辨证统一性。
  【片段三】
  师:现在如果将这个故事改编成一部电影,想象一下,你会看到哪个镜头?哪里出现最多?
  生1:“半截蜡烛”,那是故事的主线,也是故事的关键所在。
  生2:我认为是钟。它就在墙上挂着,而且声音越来越响亮,伯诺德夫人和孩子的心都跳得越来越快。
  生3:我看到的是德国军官那张可怕阴冷的脸。伯诺德夫人害怕他们发现蜡烛里的秘密。
  师:不错。大家都是很有创意的导演。虽然镜头不一样,但大家都在表达一个东西。想想是什么?
  生1:渲染紧张的情绪。
  生2:突出当时情况很危急,扣人心弦。
  【赏析】这段和学生的对话,非常开放,而且从学生的个体理解出发,充分体现了非预期和创造性。同时,教师在对话中展示出丰厚的教育智慧,也让学生用多元化的视角来看待自己的理解,更加相信自己对语文文本的理解,这样无形中增加学生在课堂阅读中的主体地位。
  有人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道理,在学生心目中,也可以有不同的文本解读。而这就是多元解读的基础和意义所在。在这节课堂阅读中,教师能够把握学生个体主观心理的反应,又能够让其主观与文本的隐蔽信号产生契合,带有一定的客观性。两个片段中,当学生进行自我的理解交流后,教师分别作了这样的引导:“虽然咱们处理方式不同,但有一点相同的,想想是什么”“虽然镜头不一,风格有别,但我意图都一样的”。显然,这是教师旨在通过一种价值引领,让学生进入一个大一统的状态中,既多元化解读,又兼收并蓄,而后提炼出统一观点,在文本对话中实现“主观”与“客观”的辩证统一。
  (责编 张亚莎)
其他文献
纵观当前的小语教学,在教学目标的设立上,一般只有课文总目标,没有课时目标,课时教学缺少明确的任务,课文和课时目标的表述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目标过大,缺乏针对性;目标过多,没有重点;目标过高,忽视差异性;目标不集中,缺少整体性等,影响了教学模式、教学策略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导致教学质量不高。那么怎样才能使预设的教学目标有效引领师生的教与学呢?下面,我以《和我们一起享受春天》的教学目标为例来谈谈自己对
要想实现有效的教学对话,教师的话题设计很重要。教师作为对话教学的主导者,一定要精心设置话题,在平等的对话中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触击、情与情的融合,让学生走进文本的情境,受到熏陶,实现自身的价值。在实践中,教者如何巧妙设置话题,为学生构建一个有效和谐的对话平台呢?我就《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教学谈谈几点思考。  一、中心话题——课堂对话之抓手  一堂课是否成功在于课堂的话题是否有效。中心话题是核心,是抓手
目前,绝大部分的课是以教师来决定学习起点的,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起点。笔者认为尊重学生,要从找准学生的真实学习起点出发,这样才能够让我们的学生学有所得,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达到预设的教学效果。  一、关注细节,促语言规范  在通读全文的时候,我们设计这样一个朗读训练——  A.“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
说理性课文没有散文那撼动人心的语言,没有小说那扣人心弦的情节,其大多是通过质朴、简约的语言,平常、普通的例子来说明一定的道理。很多教师在处理这类教材时,常常忽视课堂中语言的训练,易上成思品课。因此,教学时需要根据说理性课文的语言特点,精心选择具有规律性的适合学生认知程度的语言现象作为训练内容,用一个语言点来深化对文本的认识,以一个训练点来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度,进行方法的传授。  一、聚焦关键点,牵一
一句句真情的告白还在心中激荡,一声声感激的话语还在耳边回响,一首动听的《鲁冰花》歌曲满载着孩子们对父母的爱,伴随着这些结束了这堂口语交际课——《我和爸爸妈妈》。从听课教师“太感人了!”“真精彩!”这一句句肯定的话语中,从孩子们那依恋、不舍离去的目光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与其说这是一堂口语交际课,不如说它是一次心灵的沟通,是一次情感的交流,是思维与思维的碰撞,是爱心与爱心的置换。  这堂口
语文教学流派众多,千头万绪,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甚至还有一点莫衷一是之感。在多年的实践与摸索中,我深感语文课堂要简单而有深度。我理解的简单是头绪简单、目标简单、媒体简单;深度则是思维有深度、体味感情有深度、深入而浅出。那如何打造简单而有深度的课堂呢?语文教学实践和近期的课题研究告诉我:关注“三心”,提炼菁华。“三心”就是文本的核心价值,教学的中心议题,训练的倾向重心。下面就
都市的拥挤繁忙、山涧的细水长流、夏日暴雨的迅疾、春日和风的舒缓……世间万物都有它的节奏,是节奏让一切变得更美好。  节奏是生活的主旋律,主导着生活,亦主导着课堂。因此,要想让高效语文课堂更有活力,就必须注意节奏的把握和安排,否则就会像于漪老师说的:“如果四十分钟都是一个调子,平铺直叙,像流水般地淌、淌、淌,学生也会感到乏味,打不起精神。”那么,怎样做才能真正把握好课堂的节奏,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呢?
《最后的姿势》讲述的是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时,谭千秋老师在教学楼坍塌的瞬间张开双臂,护住四名学生,而自己却献出了宝贵生命的感人事迹,讴歌了他恪尽职守、舍己救人的精神。文章以质朴的语言,采用直接描写、侧面描写和环境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从多个角度展开描写。  新课标对第三学段的阅读要求是:“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立足文本
小学语文自主课堂并不是要求教师成为一个彻底的“旁观者”,而是需要教师以一种充满智慧的姿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全程参与。在适当的时机介入到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过程中去,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点拨和调控作用,激发学生更深入、持久地展开自主阅读和合作探究。  一、对话不明时适时点拨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和沟通情感的必经途径。但受到学生已有知
《聂将军与两个日本小姑娘》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描写的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真实故事,按照“救出——照料——送归——谢恩”的顺序,形象地展现了聂荣臻将军的慈善心肠和宽广胸襟,深刻地表现了中日两国人民珍视友好往来的美好情怀。对本课的教学,如何让学生理解“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这一重点,同时又突破“聂将军被日本人称为 ‘中日友谊的使者’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