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博物馆着眼中美竞争
就在陈东升2013年为纪念嘉德创办20周年而撰写的《一槌定音》里,他如此描绘万林艺术博物馆:“博物馆坐落在武汉大学校园的中心位置,珞珈山西侧,毗邻六一纪念亭、李四光雕像等人文景点,远远看去周围参天的古树围绕和掩映下露出非常现代的建筑身影,慢慢走近,它的外形仿若天外飞来的一块石头,不知何时悄悄来到这里,平添一种超现实的感觉。这里与图书馆、桂园、樱园、梅园相邻,与中心湖相伴,它的对面为校内最大的一片草地,是武大最美的地方,博物馆的落成会使这里成为武大未来的人文活动中心,开启莘莘学子对艺术的欣赏之旅。”
这座博物馆由陈东升出资1亿元捐建。博物馆开馆时,他还会再捐赠一批价值约3000万元的艺术品给博物馆,启动博物馆的馆藏建设。
据悉,捐赠的作品主要有两大块,一块是与武大的历史、传统有关的艺术品;一块是当代绘画作品。博物馆以陈东升的父亲陈万林先生的名字命名,既缅怀先辈,又符合武汉大学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教育氛围。
笔者在开馆展前有机会专访了陈东升,他提到了自己的母校情结:大学毕业时,他曾专门背来石匠的工具,在武大校园里的珞珈山顶的一块巨石上,亲手刻下了一个“始”字,寓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块石头虽历经风雨但至今犹在。
在他看来,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学生在大学里的首要任务是学习文化知识,其次是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一种批判精神:第三要陶冶人文情怀。人文情怀来自文化积累,所以陈东升先生捐给母校一座美术馆,希望美术馆里的艺术展览和各种艺术类的学术活动在无形中影响青年学生,成为莘莘学子情操陶冶、人文情怀培育的阵地。
在专访中,他特地比较了中国和美国的高等教育的不同。他指出,美国的大学都有博物馆,有的博物馆还是艺术的重镇。相形之下,中国的大学里却很少有博物馆。
显然,在这个中美展开全面竞争的世纪,他是从中美竞争的角度来考虑他的捐献的,力图以他的捐赠来弥补中国大学的不足。
飞来石融入山形水界
博物馆建筑的设计灵感,就来自那块刻着“始”字的石头——博物馆的总体造型就像一块“飞来石”:建筑总长度为78米,前端悬挑跨度达48米,放眼望去整个建筑的大半楼体都处于悬空状态。总建筑面积约8410.3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三层,高达28米。建筑的外立面完全是用铝合金一块块人工浇铸、敲打,拼接而成,这种凹凸的手工感使之像一块从天外飞来的巨大陨石。
博物馆的建筑由著名建筑师朱锫担纲设计。他在谈起博物馆的设计时强调了3个字:
“藏”:为了最大限度减小和自然环境的冲突,借助地段现状台地、林地的特点,将博物馆大部分功能“藏”在自然地形之下,大大减小了地面上的体量;
“隐”:整个设计最大限度地保护了主要树林,不仅能提供阴凉,建筑也因为它们的存在而时“隐”时现,人们永远看到的是它的局部而不是整体;
“融”:漫反射的表面材料可以捕捉它周边的自然环境,树林及天空,使建筑自然地“融”入自然环境之中。
此外还有一个词一“石韵”:借山石之形,写自然之韵。他认为:“山形水界”是武汉大学校园的自然环境特征,而万林博物馆就坐落在校园的中心。它的建筑形式应反映整个校园山水特征,地段,地形的自然特征,从而实现平衡周边建筑,树林,山石,地形的诉求。
他特别强调博物馆作为举办各种文化活动的公共空间,为此规划了一条连接户外与室内的动线。在户外:既保持地段的原有特征同时,塑造出以树林、台地、景观共同编织出的户外公共空间。借助自然地形的台地,在主入口方位设置的平缓、舒展的台阶沿地形从下而上,构成自然的室外剧场。而在室内:建筑内部空间是外部空间向内延伸的一部分,人们沿着平缓的Z字形坡道缓步而上,途经室外剧场,入口前的小广场,门厅,一层展厅,二层展厅,最终到达屋顶,远望珞珈山,图书馆。室内外连续及相似的空间经验,让人们强烈地感知到建筑没有内外边界,展览没有空间边界,活动没有时间边界。
泰康空间关注前沿
5月的开馆展由泰康空间艺术总监唐听策划。创办于2003年的泰康空间有两大职责,首先是为泰康人寿建立一个具有美术史意义的收藏系统,为未来建立泰康的美术馆奠定藏品基础;其次是致力于建立一个高学术水准的平台,通过支持和资助有创造性的艺术家的创作及展览项目,推动当代艺术在本土的发展。十多年来,他们始终深入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前沿现场,以实践行动影响和推动艺术生态的健全发展。
唐昕向笔者透露,她所率领的策展团队一开始就把目光瞄准了那些最具实验性的年轻艺术家,开出了一张年轻艺术家的名单,其中包括胡向前、李郁+刘波、刘窗、马秋莎、王思顺、王郁洋、徐文恺(阿角)、赵赵。他们试图通过这些艺术家的新作,呈现这一代艺术家艺术创作的美学样貌。这些年轻艺术家的新媒介创作,有装置、行为、录像、生成艺术(generative art)等,从媒介的角度尝试发现艺术家关于艺术语言、关于媒介本体的创作思考。
摄影类藏品首次曝光
同时,他们还设计了一条纵向的历史线索,涵盖了从上世纪30年代至今各个时期的作品,艺术家和作品的选择都既具有代表性,反映了艺术家和作品在艺术史上的重要性,同时又具有特殊性,一些展览作品呈现了当时艺术创作主流声音之外的艺术实践。
这些作品一方面呈现了时代背景与艺术创作之间的紧密关系,另一方面又揭示了艺术家在回应、适应时代背景的同时保持作为个体创作者的主体性探索的努力。
有趣的是,从20世纪30年代到2010年之前的参展作品,媒介都是油画与摄影。策展团队希望通过作品的选择和历史跨度,让公众在观看展览的同时,可以对这两种艺术媒介在中国的发展、变化、每一时期的重要特点,有一个大体脉络的了解。而其中的摄影类藏品,更是泰康首次向外界集中公开展示。
就在陈东升2013年为纪念嘉德创办20周年而撰写的《一槌定音》里,他如此描绘万林艺术博物馆:“博物馆坐落在武汉大学校园的中心位置,珞珈山西侧,毗邻六一纪念亭、李四光雕像等人文景点,远远看去周围参天的古树围绕和掩映下露出非常现代的建筑身影,慢慢走近,它的外形仿若天外飞来的一块石头,不知何时悄悄来到这里,平添一种超现实的感觉。这里与图书馆、桂园、樱园、梅园相邻,与中心湖相伴,它的对面为校内最大的一片草地,是武大最美的地方,博物馆的落成会使这里成为武大未来的人文活动中心,开启莘莘学子对艺术的欣赏之旅。”
这座博物馆由陈东升出资1亿元捐建。博物馆开馆时,他还会再捐赠一批价值约3000万元的艺术品给博物馆,启动博物馆的馆藏建设。
据悉,捐赠的作品主要有两大块,一块是与武大的历史、传统有关的艺术品;一块是当代绘画作品。博物馆以陈东升的父亲陈万林先生的名字命名,既缅怀先辈,又符合武汉大学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教育氛围。
笔者在开馆展前有机会专访了陈东升,他提到了自己的母校情结:大学毕业时,他曾专门背来石匠的工具,在武大校园里的珞珈山顶的一块巨石上,亲手刻下了一个“始”字,寓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块石头虽历经风雨但至今犹在。
在他看来,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学生在大学里的首要任务是学习文化知识,其次是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一种批判精神:第三要陶冶人文情怀。人文情怀来自文化积累,所以陈东升先生捐给母校一座美术馆,希望美术馆里的艺术展览和各种艺术类的学术活动在无形中影响青年学生,成为莘莘学子情操陶冶、人文情怀培育的阵地。
在专访中,他特地比较了中国和美国的高等教育的不同。他指出,美国的大学都有博物馆,有的博物馆还是艺术的重镇。相形之下,中国的大学里却很少有博物馆。
显然,在这个中美展开全面竞争的世纪,他是从中美竞争的角度来考虑他的捐献的,力图以他的捐赠来弥补中国大学的不足。
飞来石融入山形水界
博物馆建筑的设计灵感,就来自那块刻着“始”字的石头——博物馆的总体造型就像一块“飞来石”:建筑总长度为78米,前端悬挑跨度达48米,放眼望去整个建筑的大半楼体都处于悬空状态。总建筑面积约8410.3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三层,高达28米。建筑的外立面完全是用铝合金一块块人工浇铸、敲打,拼接而成,这种凹凸的手工感使之像一块从天外飞来的巨大陨石。
博物馆的建筑由著名建筑师朱锫担纲设计。他在谈起博物馆的设计时强调了3个字:
“藏”:为了最大限度减小和自然环境的冲突,借助地段现状台地、林地的特点,将博物馆大部分功能“藏”在自然地形之下,大大减小了地面上的体量;
“隐”:整个设计最大限度地保护了主要树林,不仅能提供阴凉,建筑也因为它们的存在而时“隐”时现,人们永远看到的是它的局部而不是整体;
“融”:漫反射的表面材料可以捕捉它周边的自然环境,树林及天空,使建筑自然地“融”入自然环境之中。
此外还有一个词一“石韵”:借山石之形,写自然之韵。他认为:“山形水界”是武汉大学校园的自然环境特征,而万林博物馆就坐落在校园的中心。它的建筑形式应反映整个校园山水特征,地段,地形的自然特征,从而实现平衡周边建筑,树林,山石,地形的诉求。
他特别强调博物馆作为举办各种文化活动的公共空间,为此规划了一条连接户外与室内的动线。在户外:既保持地段的原有特征同时,塑造出以树林、台地、景观共同编织出的户外公共空间。借助自然地形的台地,在主入口方位设置的平缓、舒展的台阶沿地形从下而上,构成自然的室外剧场。而在室内:建筑内部空间是外部空间向内延伸的一部分,人们沿着平缓的Z字形坡道缓步而上,途经室外剧场,入口前的小广场,门厅,一层展厅,二层展厅,最终到达屋顶,远望珞珈山,图书馆。室内外连续及相似的空间经验,让人们强烈地感知到建筑没有内外边界,展览没有空间边界,活动没有时间边界。
泰康空间关注前沿
5月的开馆展由泰康空间艺术总监唐听策划。创办于2003年的泰康空间有两大职责,首先是为泰康人寿建立一个具有美术史意义的收藏系统,为未来建立泰康的美术馆奠定藏品基础;其次是致力于建立一个高学术水准的平台,通过支持和资助有创造性的艺术家的创作及展览项目,推动当代艺术在本土的发展。十多年来,他们始终深入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前沿现场,以实践行动影响和推动艺术生态的健全发展。
唐昕向笔者透露,她所率领的策展团队一开始就把目光瞄准了那些最具实验性的年轻艺术家,开出了一张年轻艺术家的名单,其中包括胡向前、李郁+刘波、刘窗、马秋莎、王思顺、王郁洋、徐文恺(阿角)、赵赵。他们试图通过这些艺术家的新作,呈现这一代艺术家艺术创作的美学样貌。这些年轻艺术家的新媒介创作,有装置、行为、录像、生成艺术(generative art)等,从媒介的角度尝试发现艺术家关于艺术语言、关于媒介本体的创作思考。
摄影类藏品首次曝光
同时,他们还设计了一条纵向的历史线索,涵盖了从上世纪30年代至今各个时期的作品,艺术家和作品的选择都既具有代表性,反映了艺术家和作品在艺术史上的重要性,同时又具有特殊性,一些展览作品呈现了当时艺术创作主流声音之外的艺术实践。
这些作品一方面呈现了时代背景与艺术创作之间的紧密关系,另一方面又揭示了艺术家在回应、适应时代背景的同时保持作为个体创作者的主体性探索的努力。
有趣的是,从20世纪30年代到2010年之前的参展作品,媒介都是油画与摄影。策展团队希望通过作品的选择和历史跨度,让公众在观看展览的同时,可以对这两种艺术媒介在中国的发展、变化、每一时期的重要特点,有一个大体脉络的了解。而其中的摄影类藏品,更是泰康首次向外界集中公开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