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求知欲

来源 :中国大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h1848668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政治制度史的课堂教学,革除以历史朝代为单元的块块式旧体例,建立起以制度系列为单元的条条式新体例。讲究史料运用艺术、逻辑推导艺术与结论表述艺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具体问题。在以上三个方面下了一番工夫,以满足学生与学员的求知欲,从而获得了受到普遍欢迎与广泛好评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国政治制度史;课堂教学;教学体例改革;讲授艺术创新;基本观点分析;满足求知欲
  中国政治制度史是立于研究性角度独立开设出来的一门课程。中国政治制度史的课堂教学,在三个方面下了一番工夫:第一,改革教学体例;第二,创新讲授艺术;第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确立起一个中心:满足学生与学员的求知欲。本文对这三个方面分别论述。
  一、革除以历史朝代为单元的块块式旧体例,建立起以制度系列为单元的条条式新体例
  中国政治制度史旧式教学的缺点,突出表现在教学体例上。这种旧体例以历史朝代为单元,进行块块式的讲授。因而跳不出中国通史传统教学的窠臼,充其量只能算作中国通史政治制度部分的连缀与扩展。这种旧体例容易造成教学内容累赘重复,制度沿革脉络不清。中国政治制度史课堂教学需要先从教学体例改革入手。
  中国政治制度史课堂教学新体例有五个要点:第一,建立以制度系列为单元的、各个制度系列跨越历史朝代与时期的基本结构。第二,每个制度系列分为若干个制度项,以制度项为基本单位进行讲授。第三,每个制度系列各从众多的制度项中选择出典型,进行重点讲授。第四,通过典型制度项的利弊分析,显示出各个制度系列演进的必然性。第五,归纳出每个制度系列的演进规律,揭示实质与原因。概括起来说,这种新体例是以制度系列为单元,进行条条式的讲授。现对这一新体例进行具体说明。
  中国政治制度史课堂教学的新框架是由皇权、宰相设置、中央行政机构设置、地方行政机构设置等8个系列构成的。各个制度系列都纵跨着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各个制度系列按顺序先后展开讲授。各个制度系列怎样讲授?下面单举宰相设置系列为例进行说明。
  宰相设置系列分解为夏商西周王辅佐大臣制、春秋战国相制、秦西汉丞相制、东汉录令仆射制等14个制度项,讲授时以保持各个制度项的完整性与连续性为原则,突破朝代藩篱。例如,秦西汉丞相制上起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创立,下迄西汉哀帝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废止,跨着秦代与西汉两个朝代。清军机大臣制上起清世宗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创立,下迄清溥仪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废止,跨度不足一个朝代。
  宰相设置系列的制度项中,前期以秦西汉丞相制为典型,这种宰相设置以1人(间或以2人)行使宰相权力,属于独任型。中期以隋唐三省长官制为典型,这种宰相设置以6人至7人组成班子,行使宰相权力,属于群任型。后期以明内阁大学士制为典型,这种宰相设置不设宰相职位,宰相权力由朝廷部门官员若干人差遣行使,属于差任型。对这3个典型制度项进行重点讲授。
  先对独任型进行分析。独任型的宰相权力集中于宰相1人(间或2人)手中,容易造成权臣控制皇帝的局面。为了解除这种对皇权的威胁,势必对宰相权力进行分割。宰相权力分割的结果,便是群任型的产生。再对群任型进行分析。群任型宰相权力分散于宰相班子(6至7人)各成员,每位宰相所掌握相权减小,宰相权力分割的目的是达到了。但是,群任型选任宰相的范围狭小,任免方式板滞。皇帝对宰相选任范围扩大、任免方式灵活的必然结果,便是差任型的产生,宰相职位由实变虚。
  这样,宰相设置系列演进规律就顺理成章地归纳出来了:由独任型演进到群任型,再由群任型演进到差任型。这一演进规律所反映出来的实质有两个,一是宰相权力的削弱,二是宰相职位的变虚。造成这一演进规律的原因,在于相权的行使与相位的设置都是为皇权服务的,相权削弱与相位变虚是皇权强化的必然结果。
  这种新体例的特点是点、线、面的结合与统一。每个制度系列的演进呈线型,脉络清晰。每个制度项是各制度系列中的点,各点显示出本制度系列演进的阶段性。全部8个制度系列汇织交融成面,从而呈现出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全貌。
  这种新体例的主要优点,是能够归纳与推导出各个制度系列的演进规律。把历史事实讲清楚,这仅是低层次教学的任务。在充分占有历史资料的基础上,揭示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才能达到高层次教学的目的。按这种新体例进行讲授,制度系列不再杂乱无章。令人心服地感到,政治制度同世界上任何事物一样,具有自身的演进规律。
  二、讲究史料运用艺术、逻辑推导艺术与结论表达艺术
  新的教学体例需要新的讲授艺术进行表达。中国政治制度史课堂教学在进行教学体例改革的同时,进行讲授艺术的创新,讲究史料运用艺术、逻辑推导艺术与结论表达艺术。
  史料是中国政治制度史的肌肉与血液,离开史料就不会有中国政治制度史课堂教学。但是,史料一般都是很枯燥的,必须讲究运用艺术,才能防止课堂沉闷僵化。中国政治制度史课堂教学精选有代表性的史料,进行口语化、风趣化的表达。例如,从《史记·吕不韦列传》中精选出吕不韦贩国家的史料,揭露中国地主阶级贪婪权力的本性。从《左传》中精选出崔杼弑齐庄公的史料,引出春秋战国相制的产生。这两处史料都变成故事,用现代汉语形象地、生动地表述出来。精选代表性史料,具有举一反三的功效。史料运用口语化与风趣化,在很大程度上活跃了课堂,引人入胜。如果需要对史料原文进行分析,则进一步从中选出最精辟的部分加以板书。例如,《史记·陈丞相世家》中陈平与汉文帝关于宰相职责的对话是很长的,全部板书出来便显不出史料内容的重点。把这段史料变成故事,讲到“节骨眼”上板书出陈平关于宰相职责的著名对答:“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其职焉。”然后分析这段对答,归纳出宰相的职责——抓内政与外交的总纲。   在课堂教学中,逻辑推导具有最强的捉获学生心灵的力量。中国政治制度史课堂教学的逻辑推导包括两种。一种是某个问题的逻辑推导,这种逻辑推导在一节课内完成。例如,讲授历代选任宰相的标准,先分别讲述管仲临终前为齐桓公安排宰相继任人、汉高祖临终前为吕后安排宰相、刘基劝阻明太祖更换宰相的三段对话。这三处史料分别出自《史记·齐太公世家》、《史记·高祖本纪》与《明史·刘基传》。一边讲授,一边摘要板书出管仲、汉高祖与刘基三人关于选任宰相的标准。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历代选任宰相的共同标准——相德、相才、相器。这种逻辑推导在一节课内扣住学生的心弦。另一种是一个制度系列的逻辑推导,这种逻辑推导需要若干节课才能完成。例如,讲授皇权系列,分为六个阶段:秦代、西汉与东汉前期的皇权确立,东汉中期到魏晋南北朝因外戚干政与霸府禅代而出现的皇权低潮,隋代与唐代前期的皇权强化,唐代后期到五代时期因宦官废立与藩镇篡弑而再度出现的皇权低潮,北宋到明代与清代前期的皇权绝对化,清代后期的皇权衰败。在此基础上推导出皇权演进的规律:皇权演进经历了三次高潮与两次低潮,皇权三次高潮一次比一次更强化,皇权强化是皇权演进的总趋势。这种逻辑推导在若干节课内把学生的心灵贯通起来。尽管一个制度系列分若干节课完成,但是仍然一气呵成。
  不论史料的运用,还是逻辑的推导,最后都要落到结论上来。结论的概括要求明确,而最明确的表达方式便是公式化。中国政治制度史课堂教学中的各种结论,一般都用公式进行表达。其中运用公式最多的是常科考试系列。常科考试系列分为科目设置与级层划分两个部分。科目设置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每届考试开设若干个科目,叫做多科型,用a1+a2+a3+…+an表示。另一种是每届考试仅开设一个科目,叫做单科型,用a1表示。科目演进规律是由多科型演进到单科型,用下图
  (a1+a2+a3+…+an)→a1
  表示。产生这种演进的原因,在于随着皇朝时代由盛变衰,常科考试选取的人才类型越来越单一。级层划分也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每届考试仅在中央一个级层举行,叫做一级型,用 表示。另一种是每届考试在中央
  与高级地方两个级层举行,叫做二级型,用 表
  示。级层划分的演进规律是由一级型演进到二级型,用下图
  表示。产生这种演进的原因,在于随着考试方法的不断改进,常科考试的功效越来越大。一方面是科目设置越
  来越单一,用 表示;另一方面是考试功效越来越大,
  用 表示。二者之间形成二律背反,用下图
  表示。这种演进的必然结果,便是清德宗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科目内容被废除了,考试形式却被保留下来了。考试形式经过改进与发展,成为近代与现代的考试制度。常科考试的演进过程头绪繁多,错综复杂,凭借公式就能进行清晰明确的讲授。
  以上是中国政治制度课堂教学的三种主要讲授艺术的创新。此外,还使用一些小的讲授技巧。例如典故的解释,当讲授秦武王任命樗里疾为宰相时,解释“智囊”一词的起源,这时,学生往往神飞眉动。典故的解释,在课堂上具有画龙点睛的妙用。又如对民间传说的订正,在讲述明太祖诛杀功臣的时候,先讲述明太祖借举行庆功宴之机把全部功臣一举炸掉的民间传说。正当学生把心提到喉咙口的时候,话锋一转,告诉学生这个传说并不真实。学生紧张的心情陡然降落,接着冷静地讲述与分析朱元璋诛杀功臣的动机、措施以及表现出来的统治阶级的残忍性。这样一虚一实地讲授,课堂气氛便波澜起伏,妙趣横生。
  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具体问题
  中国政治制度史是一座既含量丰富又质地优良的历史宝藏,马克思主义哲学则为发掘开采这座宝藏提供了一套系统而科学的思想工具。这套思想工具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分析方法,使古老而悠久的历史遗产化腐朽为神奇。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具体问题,分为多个层面,现举其中三个进行论述。
  政治制度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兴衰与社会的治乱。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对各个制度项的利弊得失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估,这是一个层面的分析。例如,运用从正反两个方面看问题的基本观点,对科举考试制进行分析。科举考试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即使对这种优良的政治制度,也应当既看到它的积极方面,又看到它的消极方面。科举考试制以严密的考试组织、严格的考试规则与极高的社会信度,为各个朝代选拔出一大批治国、治政与治军的人才,形成左右着国家兴衰与社会治乱的局势的巨大合力。同时,由于科目设置的偏颇与考试内容的陈旧僵化,造成科学技术人才的严重亏乏,这成为中国在明代中期以后被腾飞起来的欧洲所超越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到了清代晚期,现代化的大势在世界范围内开始形成,而通过科举考试制选拔出来的人才却仍然抱残守缺,使中国越来越陷入被动挨打的危困境地。又如,运用事物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走向它的反面的基本观点,对绝对皇权制进行分析。继隋代与唐代消除了外戚干政与霸府禅代之后,北宋进一步消除了宦官废立与藩镇篡弑,四大威胁全都消除,从而把皇权推向极端——绝对皇权制。然而,绝对皇权制造成了两个后果,一是全国的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二是中央的权力高度集中于皇帝个人。由此导致地方力量的薄弱与边防力量的空虚,随之而来的便是对外屈辱局面的出现。
  旧制度衰败,新制度产生,新制度取代旧制度,中国政治制度史处于从未停止的新旧交替之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揭示政治制度新旧交替的原因,这是又一个层面的分析。例如,对皇权衰败原因的分析,民国总统制取代自秦代至清代的皇帝制,这是一次质变。这次新旧交替是从皇权衰败开始的。皇权衰败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前一个是外部原因,后一个是内部原因。哪一个是根本的呢?课堂教学运用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基本观点进行分析。皇权衰败是中国社会自身性质发生变化的必然结果。欧洲资本主义势力的外部入侵,以及随之而来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入,则对中国皇权的衰败起了催化剂的作用。资本主义势力入侵的外部条件是通过中国社会性质变化的内部根据而发生作用的。因此,在皇权衰败的两个原因中,中国社会性质变化是根本的。中国社会性质变化又表现为三个方面,即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农民革命运动的此起彼伏、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与革命运动的高涨。在这三个内部原因中,哪一个是最根本的呢?课堂教学运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基本观点进一步分析。封建自然经济是皇权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自然经济解体,使皇权失去了自身存在的经济基础,这是皇权衰败的最根本的原因。不论农民革命运动,还是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与革命运动,都是自然经济解体这个经济基础变化在上层建筑的政治领域里的表现。
  中国政治制度史体现着我们民族在国家管理、社会治理中的智慧与创造,而这些智慧与创造又受到时代的局限。同所有的历史遗产一样,中国政治制度史既蕴藏着若干精华,又混杂着若干糟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吸收精华、剔除糟粕的基本观点,对这份丰厚的历史遗产进行鉴别、提炼与剥离,这是另一个层面的分析。例如,用相德、相才与相器三条标准,为各个朝代选拔出许多政绩卓著、彪炳青史的优秀宰相。从中提炼出操行、才干与器量,作为现代领导者缺一不可的素质。对这种优良制度中的精华,作为正面教益加以吸收,就会使现代干部队伍建设更具有民族特色。又如皇帝独裁,在许多朝代酿成了重大的祸患与灾难。直到现代社会,在某些单位或部门中,仍然残存着诸如个人专断与家长作风等遗毒。对这种弊病制度中的糟粕,作为反面鉴戒加以肃清,就会变废为宝,有助于现代科学民主决策的体制健全与作风养成。
  [“中华民族古代国家的制度设施——治国方略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学术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陈立民]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以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为例,系统分析、研究与实践了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中的国际化精英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融合中法两国工程师培养教育,定位于国际通用工程师培养,坚持以学生为本、以融合为手段和国内外企业深度合作,构建适合于本土的国际教育平台,形成了我国多元化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中的一种研究与实践模式。  关键词:国际化;通用工程师;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纵观近一二十年世界高等工程教育改革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教学实例,阐述了运用任务法和提问法来引导学生注重方法论,从而进一步获得能力。  关键词:能力;方法论;任务;提问;第二语言习得概论 课程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目前已经达到共识,是以培养能力为主。本文所思考的是,怎样才能获得能力?教师在其中应该起什么作用?本人认为,能力的获得不是一个孤立的单向的过程,它是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基础上,通过教师对学生进行方法论的引导,并经由学生的亲
期刊
摘 要:本文以“自动化专业实践初步”专业实践基础课程建设为案例,探索高校新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方式。该课程以实验教学项目为主线,采用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边讲边练和自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自动化初级工程师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促进其工程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实践基础课;自动化;教学方法  一、问题的提出  长安大学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高校,自动化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关于课程问题的问卷调查,发现高职院校课程存在选择优化不够、系统性不够、匹配性不够、纯理论讲授比重大、学生参与度低、缺乏职业岗位针对性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树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科学选择与组织课程内容、加强实践以突出能力培养、实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和校企合作开发课程5项高职课程改革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调查;原因;对策  依据教育部《201
期刊
摘 要:基于课堂教学特定的教学任务和时空条件,可以将大学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教学模式区分为理解探究、模仿探究和独立探究三个层次,其中,“理解探究”以对教材中的探究成分的认识和理解为主要目的;“模仿探究”以对教材中的典型探究成分的模仿操作和训练为主要内容;“独立探究”以独立、完整地完成探究的全过程为特征。这三个层次的探究同时也构成了大学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的三个环节。当前,落实大学研究性教学模式需要着力
期刊
摘 要:本文以科学活动观指导高校“结构化学”课程的实施为例,阐述了如何综合运用“挑战性问题”、“知识框架图”、“口头汇报”、“书面报告”等手段实施“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并重”的教学过程,力图解决“结构化学”课程教学现状中的若干难题。旨在指导学生建立自己的“结构化学”乃至整个化学一级学科的知识框架体系,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分子模拟研究的初步技能。  关键词:科学活动观;
期刊
摘 要:本文研究秦曾煌教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国家级精品教材《电工学》(第一版—第七版)48年的建设与发展历程,详细阐述和总结了编写一本高质量的电工学教材应正确处理好“继承与更新”、“内容多与学时少”、“教与学”和“学与用”四个关系。  关键词:电工学;精品教材;教材建设  高等学校教材是培养专业人才和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的重要工具,既要打好理论基础,又要反映国内外科学技术发展的先进水平,同时
期刊
摘 要:实施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积极应对,也是国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福州大学从准确定位多元人才培养目标、完善各类人才培养方案、探寻开放式多元化育人模式、构建柔性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四个方面实现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关键词:地方高校;多样化;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  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人的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也是多样化的,多样性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显著特点
期刊
摘 要:本文认为,WTO案例是“案例教学”的最佳素材之一,目前常用的6种类型的“案例教学法”并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纯粹案例教学法”,论证了其教学模式的优势,并介绍了西南政治大学的实践。  关键词:WTO;案例教学法;初探  一、法学院研究生教育的目标  我们认为,法学院研究生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法律思维的能力,包括法律理解、事实归纳及法律适用。法律理解
期刊
摘 要:高校公共基础课程作为培养大学生综合素养的课程,应当在学生发展理论指导下,强化学生本位的课程理念,构建适应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结构,采取有效的课程实施方略,如采取统一要求、分层次分类别教学的个性化教学组织模式,教学过程要立足于为学生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有效参与学习的机会。  关键词:公共基础课程;学生发展理论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其根本意义在于培养人格健全和全面发展的人。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