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索在自我血糖监测(SMBG)中是使用第一滴血还是第二滴血更为合适。
方法招募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1型或2型糖尿病患者,对其进行空腹或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后2 h的血糖测定,分别测第一滴和第二滴指尖血糖以及同步的静脉血糖。通过比较三者之间的差异,以期得到最适合临床操作的血糖测定方式。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符合正态或非正态分布的数据,两两组间比较采用LSD方法。
结果共对526例患者测定血糖值802组,其中空腹血糖526组,OGTT 2 h血糖276组。整体分析526组空腹血糖和276组OGTT 2 h以及全部802组的第一滴血、第二滴血与静脉血的血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3.229,F=0.612,χ2=1.065,均P>0.05)。将空腹血糖和OGTT 2 h血糖根据血糖浓度分层,发现血糖<5 mmol/L和≥5~10 mmol/L两组的第一滴血、第二滴血与同组静脉血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1.328,χ2=8.764,均P<0.05)。血糖≥10~15 mmol/L和≥15~20 mmol/L两组的第一滴血、第二滴血与静脉血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988、1.367,均P>0.05)。而≥20~25 mmol/L和≥25~30 mmol/L两组第一滴血、第二滴血与静脉血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572、3.201,均P<0.05)。
结论第一滴血与第二滴血均可进行SMBG来反映即时静脉血糖值。而当血糖小于10 mmol/L时,第一滴血测定值更接近实际血糖值;当血糖大于20 mmol/L时,第二滴血测定值更为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