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植保技术助力农产品质量安全

来源 :新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lei8214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农业的发展已进入一个新阶段,农业的新形势给植保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业技术指导部门以绿色植保为指导思想,采取了积极有效措施,推行农作物病虫无害化治理,安全控制病虫危害,促进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节本增效明显。二是农产品安全性提高,生态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应用绿色植保技术,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
  一、从源头抓起,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1.加强农药市场管理,全面禁用高毒农药 为了加强对我地区高毒管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全市各农药经营单位,凡经营高毒农药的,必须到当地农药管理部门登记备案,并认真做好流向记录。各级农药管理部门经常检查流向记录,对未做流向记录的,责令其改正,逾期不改的,按照《辽宁省农药管理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查处。从生产源头上有效地控制了高毒农药的使用。
  2.加强病虫测报、科学指导用药 植保部门在加强测报队伍建设的同时,通过可视化预报等测报手段,努力提高测报准确率,适时指导病虫防治,同时科学合理推荐药剂使用配方,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保证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病虫安全控害的重要性,引导农民科学用药、安全用药。
  3.建立植保机防队,实施统防统治 为科学用药、合理用药,近年我们推广了植保机防队为主体的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目前全市建立完善了专业合作社型、农民协会型、种植大户型、村级组织及基层农技部门型、国营农场型等不同规模植保专业化防治组织500个,专业机防队从业人员3500人,争取拥有机动、电动防控机械3000台,大中型防控机械300台,总计日防作业能力达到5万亩次。大大提高了防治效果和农药利用率。
  二、抓示范区建设,提高病虫害防治水平
  为了从生产源头上确保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和农产品安全生产,我们在全市建立了无农药污染的绿色防控示范区,通过示范区教育和指导农民控制或减少生产过程中农药的不合理使用行为,以保障生产过程中既能有效地控制病虫危害,又使得农药的使用规范化、标准化,从而控制农药污染。
  1.强化管理,保证示范区各种技术措施的落实 每个示范区都实行统一管理,建立档案,坚持每户一档,对示范户用药品种、时间、次数,生产中的每项管理措施都详细登记造册记录入档,作为产品认证的依据。物资由农业技术部门统一采购供应,从产品质量好的企业引进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从货源上保证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要求,保证示范区不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制定病虫害安全控害技术方案,对示范户进行技术培训,按不同的示范区作物举办培训班,结合示范区以往病虫发生情况拟定产品目标,对整个生产季节的生产技术和病虫害防治对象、时间、次数、用药等进行了科学的规划。
  每个示范区设置一名技术人员进行日常管理和技术指导,调配所用化肥、农药等物资,管理档案,对发生的病虫害经会诊后由技术人员开方处理,示范户自己做主用药的取消示范区户的资格,产品质量不予认证,确保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
  对于示范区的作物在生产季节中都要定期抽查检测,按示范区面积平均取点抽样,产品上市前每个示范户的产品各抽检一次,通过反复检测为产品认证确立了依据。
  2.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示范户的自身技术水平 根据示范区的各种作物情况安排了生产技术培训班,主要内容是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安全用药技术,常见农药的种类及使用方法,主要病虫害发生种类、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等。利用植保站的电话随时解答农户无公害生产中的问题,真正做到每个示范户保证有一个明白人,每户都有一张明白纸,蔬菜示范区每个棚都挂一张相应的蔬菜病虫害安全控害技术规程。农户反应这样的培训大大充实了农药应用的技术措施,提高了群众的农药使用水平。
  3.以物理防治为基础,加强栽培管理 以物理防治为基础,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植物抗病性,减轻化学防治压力。对于磷翅目蔬菜上的主要害虫,如棉铃虫、菜青虫、黏虫、草地螟、甜菜夜蛾等利用杀虫灯诱杀成虫,设置阻虫网和黄板阻杀诱杀白粉虱、蚜虫、美洲斑潜蝇等。对于黄瓜霜霉病、黑星病,青椒、茄子灰霉病主要采用控制棚室温湿度技术,具体措施是地膜覆盖、滴灌、高温闷棚等综合管理调控措施,尽量不使用化学农药,避免因药剂喷雾而增加棚内湿度,增加病菌繁殖有利条件,导致发病率增加。根据发病情况,使用烟雾剂熏蒸闷棚过夜的方法来辅助治疗这些常发性病虫害,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
  4.严格用药品种限定用药次数,推广科学的用药技术 示范区蔬菜常发生的病虫害有20多种,市场上用于防治的农药品种多达100种以上,有的以假乱真,有的以次充好,我们通过大量的田间试验和查阅有关资料,向农民推荐新技术、新药剂。同时提出要针对防治对象严格用药品种和用药量,每次用药的单剂不超过两种,尽量不使用复配剂,在特殊条件下可使用1种复配剂,有效地控制了蔬菜病虫为害。
  5.示范区取得的成效 减少用药次数和用药量,降低防治成本。在蔬菜主要病虫害中等偏重发生的情况下,通过准确预报、科学指导无公害蔬菜示范区,全程平均用药防治5~6次,每次用药品种不超过2种,平均每亩每次防治用药款12元左右,即有效控制了蔬菜的病虫为害,比一般棚菜全程防治用药少8次左右,每亩节约防治成本近100元。
  提高了示范区农民的植保技术素质,通过建立安全控害示范区,使农民对农药的使用、栽培管理技术有了新的提高,认识到高毒农药不等于防治效果最高的药,并对高毒农药、伪劣农药的危害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极大增强了环保意识,有效地遏制了伪劣农药的销售使用,增强了植保系统推广新农药、新技术的能力。
  通过应用绿色植保技术,提高了农民防病治虫的水平,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保证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其他文献
【摘 要】“小老师”是大老师的得力助手,是学生心中的榜样。在教育教学中,老师如何树立“小老师”的威信,发挥“小老师”的作用。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进行阐述。  【关键词】 小老师 大作为  “小孩子最好的先生,不是我,不是你,是小孩子自己队伍里最进步的小孩子。”  ——陶行知  如果我们平时注重培养一批优秀的“小老师”,那么我们的教育教学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学生请教“小老师”属于同学与同
数学课程改革的要点就是要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和应用,逐步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感受数学创造的乐趣。那么,如何优化课堂教学,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中的问题情境,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见解。  一、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创新兴趣  创新都是在强烈的创新意识下产生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先决条件,教师要想方设法点燃
教育部《走进新课程》一书在论述教学观与学生观时指出: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所谓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关系成为: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在这样的课堂上,“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被教会,而不是自己学会,更不用说会学了。而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
体验式英语课堂教学能给学生带来新的感觉、新的刺激,以便在体验中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去体验、去交流、去发现、去创新。
新课改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勇于尝试,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兴趣,努力改变体育课堂教学结构,焕发体育课的生机与活力,寻求一种孩子们
南宋学者朱熹说过:“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同样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也不能操之过急,要逐步地提高。指导学生写生活日记就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何指导学生写生活日记?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的体会是:深观察、勤思考、多练笔。  一、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体验  文章是社会生活客观事物的反映。作者要反映社会生活,就必须对它进行观察。而对于在校的中职生来讲,生活是一种相对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