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时代文化自信是立足于新时代历史方位,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自信,文化自信具有深刻的内涵,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根本源泉,革命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历史渊源,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文化自信的主体内容。在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要坚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精神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美好精神生活期待。
关键词:新时代;文化自信;实现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①这就要求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會主义中,文化自信不仅具有深厚的实践基础,而且具有深厚的时代根基和丰富的时代内涵。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时代意涵
(一)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根本源泉
在中国历史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对于保障中华文明传承、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形成和丰富民族精神、维护民族独立和反抗外来侵略、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确立民族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提高制度性话语权有着重大意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目的就在于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增强文化自信,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信心、自觉和自信。进一步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彰显出更为深沉、更为广泛、更具历史延续性的文化自信。②
(二)革命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历史渊源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新时代要增强文化自信,必须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要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呈现出更加鲜明的中国特色③,就必须将革命文化的优良传统与新的时代结合,不断传承革命文化,重温革命精神,并将其融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大大增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凝聚力④,使我们更加从容地应对外来文化的挑战。党的革命文化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提供了优质的文化基因,成为引领其发展的精神旗帜。
(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文化自信的主体内容
历史和现实表明,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⑤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当代中国的新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目标,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作为一种价值理念,它塑造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道德基础;作为一种理想信念,它指明人们为之奋斗的理想和目标;作为一种精神纽带,它统一人们思想、维系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稳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题中之义,是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精神支撑。
二、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实现路径
(一)坚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体现和根本要求。文化自信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自信的根本,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改革创新的建设文化的结合,是党和人民历经艰辛探索、矢志不移坚定文化自信的结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⑥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文化自信拥有了更加强大的精神基础,这种广泛而深厚的自信赋予了中华民族面向世界的从容姿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强调文化自信,必须从根本上确保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发挥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为此,我们要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增强话语底气,提升话语能力,创新宣传理念,站在新起点,用新观念新思路新手段,破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实现过程中的难题,宣传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的价值观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一元主导的地位,确保马克思主义发挥其在多元中立主导、多样中谋共识、多变中把方向的引领作用,坚定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发展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是文化自信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重要的是增强核心价值观的自信,形成并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三)创新精神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美好精神生活期待
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要政治论断,提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只有坚定文化自信,勇于改革创新,才能推动新时代文化发展开创新局面,进而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因此,坚定文化自信要持续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成为增强文化自信的着力点。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运行机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与科技融合发展新机制,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专业化和社会化运营新模式。创造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以丰富的精神食粮满足人民美好精神生活的期待。
注释:
1.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党建研究》,2017年11月1 日。
2.王尚君;刘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探析》,《毛泽东思想研究》2018年3月25日。
3.陈一收:《 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自信》,《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年7月20日。
4.张妙:《革命文化的内涵及实践意义》,《长江丛刊-2018年3月15日。
5.梁远海:《文化自信在大学的自觉实践》,《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4月25日。
6.王尚君;刘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探析》,《毛泽东思想研究》,2018年3月25日。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党建研究,2017
[2]刘波.习近平新时代文化自信思想的时代意涵与价值意蕴[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8
[3]陈生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
[4]王尚君;刘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探析[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8
[5]唐志龙.文化自信推动“双创”实现的价值审视[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8
[6]许门友;许旸.习近平文化建设思想的逻辑理路及其实践[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8
(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新时代;文化自信;实现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①这就要求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會主义中,文化自信不仅具有深厚的实践基础,而且具有深厚的时代根基和丰富的时代内涵。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时代意涵
(一)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根本源泉
在中国历史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对于保障中华文明传承、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形成和丰富民族精神、维护民族独立和反抗外来侵略、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确立民族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提高制度性话语权有着重大意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目的就在于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增强文化自信,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信心、自觉和自信。进一步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彰显出更为深沉、更为广泛、更具历史延续性的文化自信。②
(二)革命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历史渊源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新时代要增强文化自信,必须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要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呈现出更加鲜明的中国特色③,就必须将革命文化的优良传统与新的时代结合,不断传承革命文化,重温革命精神,并将其融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大大增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凝聚力④,使我们更加从容地应对外来文化的挑战。党的革命文化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提供了优质的文化基因,成为引领其发展的精神旗帜。
(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文化自信的主体内容
历史和现实表明,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⑤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当代中国的新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目标,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作为一种价值理念,它塑造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道德基础;作为一种理想信念,它指明人们为之奋斗的理想和目标;作为一种精神纽带,它统一人们思想、维系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稳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题中之义,是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精神支撑。
二、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实现路径
(一)坚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体现和根本要求。文化自信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自信的根本,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改革创新的建设文化的结合,是党和人民历经艰辛探索、矢志不移坚定文化自信的结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⑥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文化自信拥有了更加强大的精神基础,这种广泛而深厚的自信赋予了中华民族面向世界的从容姿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强调文化自信,必须从根本上确保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发挥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为此,我们要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增强话语底气,提升话语能力,创新宣传理念,站在新起点,用新观念新思路新手段,破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实现过程中的难题,宣传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的价值观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一元主导的地位,确保马克思主义发挥其在多元中立主导、多样中谋共识、多变中把方向的引领作用,坚定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发展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是文化自信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重要的是增强核心价值观的自信,形成并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三)创新精神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美好精神生活期待
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要政治论断,提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只有坚定文化自信,勇于改革创新,才能推动新时代文化发展开创新局面,进而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因此,坚定文化自信要持续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成为增强文化自信的着力点。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运行机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与科技融合发展新机制,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专业化和社会化运营新模式。创造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以丰富的精神食粮满足人民美好精神生活的期待。
注释:
1.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党建研究》,2017年11月1 日。
2.王尚君;刘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探析》,《毛泽东思想研究》2018年3月25日。
3.陈一收:《 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自信》,《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年7月20日。
4.张妙:《革命文化的内涵及实践意义》,《长江丛刊-2018年3月15日。
5.梁远海:《文化自信在大学的自觉实践》,《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4月25日。
6.王尚君;刘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探析》,《毛泽东思想研究》,2018年3月25日。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党建研究,2017
[2]刘波.习近平新时代文化自信思想的时代意涵与价值意蕴[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8
[3]陈生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
[4]王尚君;刘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探析[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8
[5]唐志龙.文化自信推动“双创”实现的价值审视[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8
[6]许门友;许旸.习近平文化建设思想的逻辑理路及其实践[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8
(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