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可以看出阅读能力在日常生活当中的使用是非常广泛。其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以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当中,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语文阅读。在课堂以及课下的过程当中指导关于学习阅读的知识,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关键词:阅读能力;小学语文教学;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50-159
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基础阶段。在目前看来,我国现阶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学阶段,这种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仅仅只是课堂的参与者,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法的教学质量和效率低下,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没有办法去培养学生的良好语文自主阅读能力。所以,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语文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创新优质的语文阅读课堂,培养学生的良好语文阅读习惯。本篇文章就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展开了研究和分析,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1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习惯
如果想要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就一定要让小学生学会好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要注意在课堂当中要以学生为本,把语文阅读作为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第一,教师应该给学生树立好榜样,注重自身的阅读素质培养,然后去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意识,拓展语文的教学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教材,而且要把语文的阅读学习拓展到现实生活当中。只有在语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之下,才能够有效的培养语文的阅读习惯。其实对于目前的小学生来说,间接性的阅读教学并不是很适合小学生本身的发展,甚至有时候会激发小学生對语文阅读的厌倦心理。所以,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采取科学合理的角度模式指导学生进行语文阅读,选择学生能够接受的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其实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不仅仅是指学生在阅读语文文章时的习惯,其实还包括了在语文课堂之前的预习习惯,平常的生活当中读书的习惯,在进行阅读时边读边思考的习惯等等,其实阅读习惯是在日常生活当中逐渐积累的,能够提高学生的总和阅读思考能力。比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这一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对文章导读部分进行简单的了解,把握文章的大致意思,对课后习题进行了解,然后再引导学生对全篇文章进行细致的阅读,在阅读的时候要带着问题去阅读,有目的性的进行阅读,教师也要注意在阅读当中鼓励学生进行阅读,让学生自主展开联想,让学生自主的感知作者的感情变化,从而增强学生对文章的阅读理解。第二,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在阅读的过程当中进行标注和思考,在重点的句子当中进行标记,并写出自己在阅读当中的感受和想法,也可以把在阅读当中不理解的句子标记出来。在第一遍的阅读之后,语文教师要及时的对课文当中标记的句子进行解读,对不理解的句子进行深入的讲解,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去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水平。
2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方法
2.1阅读方法的探讨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需要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与技巧。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是必要的,小学生对世界的认知不强,对外物的好奇程度很大,而看书刚好可以满足他们的对世界的渴望。在小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注意对学生阅读的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如果想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素质,就应该讲究一定的方法技巧,在学习生活中,教师首先应该引导学生去阅读,潜移默化的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教师要注重阅读方法的教学,即使在课堂上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阅读,也应该给学生一些阅读的时间,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时刻接触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日常的课堂阅读,提升他们的阅读水平。对于阅读,使用一些方法并没有坏处,通过想象将阅读内容与现实生活或其他事物联系起来,就可大大增强阅读内容的趣味性 提高我们的学习积极性,如:在阅读课文《春》的过程中,可将其与学过的关于春天的诗词联系起来,既增强我们的学习能力,也锻炼了我们的阅读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善于把内容或语言文字与生活经历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更好的融入到文章之中,提升阅读水平。
2.2注重减轻学生压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越来越看重学生的教育,人们的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但也导致许多不好的影响,小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就学校来说,一些学校偏向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没有注意到学习的本质,更没有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过于看重成绩的提高和教学任务的完成,这是不正确的做法。在这种教学背景下,学校及教师应该转变态度,以合理的方法进行教学。阅读就是一个既能促进学生成绩提高,又能促进学生身心成长的学习行为。在课后的时间,教师不应该布置大量的书面作业,过多的作业可能会提高学生的成绩有所帮助,但对于年龄尚小的小学生来说,学习知识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成绩提高,这样也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减少作业量,把一些时间让给阅读,阅读所获得的成效要远大于作业,养成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水平,这对学生将来的学习不仅有帮助,也通过阅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2.3注重家校合作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场所,而家长是孩子们的第一个老师,家庭这个环境的氛围十分重要,家庭的教育对孩子一生都会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对于学校来说,与家长做好交流合作是必要的,小学生一般都处在一个多变的状态,在他们身上具有可塑性,但也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学校和家长应该一起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在课堂上,由于教学限制,并不适合去阅读,课后的阅读就需要家长做好工作,并不是监督孩子们阅读,就是起到正确引导的作用,家长要明白孩子在课外时间去阅读,并不是浪费时间,阅读也是学习,家长应该摆正态度,鼓励孩子阅读。在家长空闲的时间,也应该参与阅读之中,为孩子作好榜样,营造一个浓厚的阅读氛围。在周末时间,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去图书馆看书,一个充满书香气息的环境,可以激情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小学生的生活离不开教师和家长,老师教授阅读的方法技巧,在课后家长要营造一个阅读的环境。希望教师和家长能一起努力,互相配合,让孩子们从小养成爱阅读、会阅读的习惯。
结束语
总而言之,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的培养方法多种多样,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以小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这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小学生未来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也能够丰富小学生的精神文化世界。教师做好指导工作,使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学习到知识。只有学生和教师共同配合,才能够使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更好的体现。
参考文献
[1]王丽娜,谈强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策略和方法探究[J].小学语文,2019,(577),233—237.
[2]李文博,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阅读教学,2018,(286),978—988.
[3]赵霞,浅谈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策略[J].小学语文,2019,(178),75—78.
关键词:阅读能力;小学语文教学;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50-159
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基础阶段。在目前看来,我国现阶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学阶段,这种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仅仅只是课堂的参与者,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法的教学质量和效率低下,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没有办法去培养学生的良好语文自主阅读能力。所以,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语文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创新优质的语文阅读课堂,培养学生的良好语文阅读习惯。本篇文章就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展开了研究和分析,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1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习惯
如果想要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就一定要让小学生学会好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要注意在课堂当中要以学生为本,把语文阅读作为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第一,教师应该给学生树立好榜样,注重自身的阅读素质培养,然后去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意识,拓展语文的教学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教材,而且要把语文的阅读学习拓展到现实生活当中。只有在语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之下,才能够有效的培养语文的阅读习惯。其实对于目前的小学生来说,间接性的阅读教学并不是很适合小学生本身的发展,甚至有时候会激发小学生對语文阅读的厌倦心理。所以,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采取科学合理的角度模式指导学生进行语文阅读,选择学生能够接受的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其实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不仅仅是指学生在阅读语文文章时的习惯,其实还包括了在语文课堂之前的预习习惯,平常的生活当中读书的习惯,在进行阅读时边读边思考的习惯等等,其实阅读习惯是在日常生活当中逐渐积累的,能够提高学生的总和阅读思考能力。比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这一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对文章导读部分进行简单的了解,把握文章的大致意思,对课后习题进行了解,然后再引导学生对全篇文章进行细致的阅读,在阅读的时候要带着问题去阅读,有目的性的进行阅读,教师也要注意在阅读当中鼓励学生进行阅读,让学生自主展开联想,让学生自主的感知作者的感情变化,从而增强学生对文章的阅读理解。第二,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在阅读的过程当中进行标注和思考,在重点的句子当中进行标记,并写出自己在阅读当中的感受和想法,也可以把在阅读当中不理解的句子标记出来。在第一遍的阅读之后,语文教师要及时的对课文当中标记的句子进行解读,对不理解的句子进行深入的讲解,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去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水平。
2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方法
2.1阅读方法的探讨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需要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与技巧。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是必要的,小学生对世界的认知不强,对外物的好奇程度很大,而看书刚好可以满足他们的对世界的渴望。在小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注意对学生阅读的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如果想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素质,就应该讲究一定的方法技巧,在学习生活中,教师首先应该引导学生去阅读,潜移默化的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教师要注重阅读方法的教学,即使在课堂上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阅读,也应该给学生一些阅读的时间,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时刻接触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日常的课堂阅读,提升他们的阅读水平。对于阅读,使用一些方法并没有坏处,通过想象将阅读内容与现实生活或其他事物联系起来,就可大大增强阅读内容的趣味性 提高我们的学习积极性,如:在阅读课文《春》的过程中,可将其与学过的关于春天的诗词联系起来,既增强我们的学习能力,也锻炼了我们的阅读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善于把内容或语言文字与生活经历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更好的融入到文章之中,提升阅读水平。
2.2注重减轻学生压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越来越看重学生的教育,人们的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但也导致许多不好的影响,小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就学校来说,一些学校偏向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没有注意到学习的本质,更没有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过于看重成绩的提高和教学任务的完成,这是不正确的做法。在这种教学背景下,学校及教师应该转变态度,以合理的方法进行教学。阅读就是一个既能促进学生成绩提高,又能促进学生身心成长的学习行为。在课后的时间,教师不应该布置大量的书面作业,过多的作业可能会提高学生的成绩有所帮助,但对于年龄尚小的小学生来说,学习知识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成绩提高,这样也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减少作业量,把一些时间让给阅读,阅读所获得的成效要远大于作业,养成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水平,这对学生将来的学习不仅有帮助,也通过阅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2.3注重家校合作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场所,而家长是孩子们的第一个老师,家庭这个环境的氛围十分重要,家庭的教育对孩子一生都会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对于学校来说,与家长做好交流合作是必要的,小学生一般都处在一个多变的状态,在他们身上具有可塑性,但也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学校和家长应该一起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在课堂上,由于教学限制,并不适合去阅读,课后的阅读就需要家长做好工作,并不是监督孩子们阅读,就是起到正确引导的作用,家长要明白孩子在课外时间去阅读,并不是浪费时间,阅读也是学习,家长应该摆正态度,鼓励孩子阅读。在家长空闲的时间,也应该参与阅读之中,为孩子作好榜样,营造一个浓厚的阅读氛围。在周末时间,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去图书馆看书,一个充满书香气息的环境,可以激情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小学生的生活离不开教师和家长,老师教授阅读的方法技巧,在课后家长要营造一个阅读的环境。希望教师和家长能一起努力,互相配合,让孩子们从小养成爱阅读、会阅读的习惯。
结束语
总而言之,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的培养方法多种多样,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以小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这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小学生未来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也能够丰富小学生的精神文化世界。教师做好指导工作,使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学习到知识。只有学生和教师共同配合,才能够使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更好的体现。
参考文献
[1]王丽娜,谈强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策略和方法探究[J].小学语文,2019,(577),233—237.
[2]李文博,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阅读教学,2018,(286),978—988.
[3]赵霞,浅谈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策略[J].小学语文,2019,(178),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