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

来源 :新华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liver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中学体育教学生一直沿用传习式教学。上课总是一个模式,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着做。学生总是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许多中学生在校学习了十多年体育,出了校门仍然不懂如何锻炼自己的身体,增强自己的体质。因此,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不再适应时代的需要。学校体育要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关键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
  那么体育教学中,到底能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呢?
  1 组织指挥能力的培养组织指挥也是一种艺术,这方面能力强的人,可以将几十个人,乃至成千上万人的集体行动指挥得井并有条。这种能力不光是在学校开展体育活动或其他集体活动时必不可少的,就是将来学生离开学校走向社会也是必需的。
  对学生组织指挥能力的培养,可以利用上课时间分成两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是体育骨干的培养。是把他们培养成教师的助手,把力所能及的事尽量交给他们完成。在体育教学中,队列口令是组织教学强有力的手段,能起到动员的作用,它可以振奋学生的精神,培养学生严格的组织纪律性。但在刚开始时,学生认为它简单容易掌握,思想上很不重视。为了检查督促学生认真学习队列口令和领做徒手操的能力。我把每个学生各节课进行队列口令和领做徒手操的效果列为他们平时成绩的一部分,在学期结束前逐个考核,根据他们喊队列口令和领操的正确熟练程度给予评分。对此,学生平时练习都很积极,事先他们都会认真准备,周密安排,效果比效好。
  2 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身体的能力。才能使学生养成终身锻炼身体的习惯。要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首先要求教师认真教好大纲中规定的基础知识、技术、技能,只有让学生熟练地掌握各项基础知识、技术、技能,才会有自我锻炼的能力。其次教会学生懂得身体活动时人体生理机能变化的规律,从而知道锻炼时运动量必须由小到大,运动强度须由弱到强,不能一下子就投入到大运动量、大强度的体育活动中去。
  每次体育锻炼必须有准备部分。让学生将教过的徒手操通过自己的努力重新组合编排成套时自己做准备。改变某些传统的教学观念。旧的教学观念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教授知识技术,学生学习知识技术。传授知识技术,忽视能力的培养。现代教育学认为,教学的任务包括传授知识技术和能力培养,教学中应对两者兼顾而不可偏废。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就是要反对注入式提倡启发式,反对单一法提倡双通道,教学过程中不能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而只凭主观的愿望进行,而应采用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和指导学生多思、多问、多实践。这样才有利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性相结合,有利于学生较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3 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体育教学的重要特点是理论联系实际,并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要使教学取得预期的效果,启发学生重视以正确的理论知识去指导实践十分重要,这是衡量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不断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必需探索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勇于创新的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在教学中,对学生提出“练”、“看”、“想”、“议”的要求。让学生在练习时,认真按照教师讲解示范的动作要领进行练习,注意观察(“看”)教师的示范和同伴的动作,以便进行正误对比。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想”)想一想自己的动作和别人的动作做得如何再进行交流(“议”),在练习时同学问相互观摩取长补短。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体育教学应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如教学中,教师通过竞赛法、评比法等形式,给学生创设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情境,运用“小群体学习法”使学生把“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有机地结合,自己创建新的练习手段和方法,变被动机械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进而引导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地学习,逐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体育能力的培养是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是增强全民体育意识和人口素质的需要,是达到学生强身健体终身受益的需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因此,体育教学应充分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兴趣、个性发展与体育能力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中学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新突破。
其他文献
体育课的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进行各种身体练习的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同时还是感情交流的过程。既要通过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也要发展学生的智力,还要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教育培养。使学生掌握“三基”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各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有各自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就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在体育教育教学中,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原则,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呢?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从
期刊
【摘要】思想政治课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中起着重要作用。笔者尝试在高二哲学常识教学中运用故事与实例,将深奥的哲理知识运用具体生动的例子表达出来,引导学生领悟其中道理。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首先,利用例子导入新课,引人入胜;其次,利用例子辅助教学,生动形象;再次,利用例子培养学生,提高能力。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寓教于乐    思想政治课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期刊
【摘要】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关键词】科学探究;培养;能力    在新《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束丙如教授主编,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杜和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的第三节)就安排了一个重
期刊
【摘要】在语言练习中,通过师生对话巧妙地运用逆向思维的答问,让学生进一步感知疑问词的用法,一改往常老师问学生的惯例,让学生问老师,并且可以问学生自己想知道的事情,这不仅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导思想,更实现了真实的语言交际,并且在实际的操作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困惑;反思;逆向思维
期刊
【摘要】新课程理念的探究教学是一种有效的和操作性较强的数学方式,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交流欲望达到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培养情感三方面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物理课堂;探究教学    1 深刻理解探究教学的内涵及意义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所谓探究教学,是指在课堂中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主动参与而获得思维发展和情感体验的教
期刊
1 物理演示实验具有形象真实、生动有趣的特点,能为学生在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前营造出活生生的物理情景。使学生感受倍深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动作记忆效率比语言文字记忆效率要高好几倍。“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成绩优秀的物理尖子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具有很强的“悟性”,这种“悟性”源于对日常生活丰富的感性认识。对物理学习有障碍的人,其最大的障碍不在于智力因素,
期刊
1 三维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反复朗读,感知内容,体会美,理清思路,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1.2 过程与方法;  a 培养学生运用反复、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能力。  b 培养学生品味语言美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品味生活情趣的能力。  2 重点难点  反复朗读,感知内容,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3 教学过程  3.1 课前准备: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课前
期刊
1 问题的提出 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学体育教学大纲》明确要求:在体育教学中一是掌握体育知识、技能二是发展身体素质规律。在体育教学中,以知识、技能为体系进行教学,同时发展身体素质训练,可以促进学生体育技术、技能的提高。如果在初中毕业班的体育教学中,采取应付升学考试的做法,l不仅完全违背了体育教学大纲的宗旨,而且还由于集中强化专项训练,造成“欲速则不达”的效果,影响青少年身体健康发展。如何把体育教学的
期刊
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是党中央、国务院向基础教育战线提出的一项紧迫任务。“人才”之首是“人”的素质,而科学的思维方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又是构成人才素质的核心因素,是学生能否成才的首要问题。因此,作为新世纪的校长,要着眼于迎接21世纪世界性的经济、科技竞争的挑战,抓好学校管理工作,为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为培养具有创造力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期刊
1 中学生英语听力障碍深入调查分析,笔者把取证的材料整后得出结论,目前中学生英语听力障碍主要来自三个方面:语言上的障碍;心理上的障碍;内容上的障碍。  1.1 语言上的障碍。英语是一门语言,语言的学习有其内在的规律。英语语言中的连读、弱读、失去爆破、重音转移、音变等都会影响语流的变化,使学生无法听懂英语国家人讲的地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