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在创造性研究中,由于其概念的复杂和多样性,研究者对创造性的内涵尚未形成一致认识。同时,创造性人格作为创造性人才培养的核心成分,也受到了研究者的普遍关注,但已有研究成果丰富却繁杂,缺少系统性梳理。因此,文章围绕创造性的内涵和创造性人格两个方面展开,在分析创造性内涵的基础上,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创造性人格的实证研究成果,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创造性;创造性人格;人格类型;人格特质
一、“创造性”的内涵
21世纪这个信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人的智慧和创造性成了核心竞争力。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成为学术界的重要研究课题,受到了普遍关注。教育作为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基本途径,自然承担了这项重要任务。近些年,学者们对此高度重视,积极开展各项研究,极大地推动了创造性人才培养的研究进展。作为教育者,要想顺利地完成培养创造性人才这项任务,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教育要培养的创造性究竟是什么?
“创造”对应于英文单词“create”,指人们产生富有创造性产品的活动。“创造性”源于英文单词“creativity”。为了准确地理解“创造性”的内涵,先了解一下国外研究者对于“creativity”的定义。Plucker和其同事指出创造力是能力、过程和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个体通过这种交互作用可以生产出被社会认可的新颖又有价值的产品。Runco认为“creativity”是一种基于个体、情境和文化因素,生成新颖且有用的想法、行为和产品的能力。Martinsen指出,“creativity”并不是单一的能力、特质或偏好,而是个体的个性特征、动机、知识与智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以看到,研究者倾向于认为创造性并不是由某种因素独立构成的,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国内有研究者认为,创造性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使个体可以运用先前的知识解决新情境下的问题;也有研究者认为,创造性是一种改变,在现有状态的基础上发生新的转变;还有研究者认为,创造性是对创造本质特性的规定,即新颖性、独特性和价值性。目前对创造性的理解,得到普遍认同的是林崇德的观点。他基于对创造性发展历程的分析,将创造性定义为: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的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意义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他认为,创造性的培养,需要依赖创造性教育,针对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两方面进行。在教育领域,研究者普遍认为创造性是多种多样的,并不是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针对创造性的构成要素,有研究者提出教育要培养的创造性,应当包含创造的动机和志向、创造的能力和创造的个性特征三个方面。
综合以上国内外研究者的观点,我们可以发现,创造性并不是一种单纯的能力或者特性,而是由个体的知识、智力、个性特征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构成的。
二、创造性人格研究现状
在创造性人才培养的研究中,研究者也在试图回答“什么样的人是具有创造性的”,并围绕个体的智力、思维、动机、人格特征等方面展开了系列探究。其中,创造性人格作为影响个体创造性的重要因素,是个体的创造性与成就之间的桥梁,具有领域普遍性和跨时间的一致性,成为研究者较为关注的话题。基于文献分析发现,关于创造性人格的研究,研究者主要采用了两種方法:一种关注人格类型,根据已有的人格类型理论,分析人格类型与创造性之间的关系;另一种则关注人格特质,探究与创造性相关的个体心理和行为特征。下文从这两个角度对创造性人格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1.人格类型研究
人格类型研究常用的理论模型有:艾森克人格三因素模型、大五人格理论和荣格心理类型理论。
(1)艾森克人格三因素模型与创造性
艾森克人格三因素模型包含三个维度:外倾性、神经质和精神质。其中外倾性表现为内、外倾的差异;神经质表现为情绪稳定性的差异;精神质则表现为独立、冷酷、怪异等人格特点。艾森克认为,精神质得分高者容易出现不同寻常的想法,认知风格更加灵活,所以具有高创造性。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其他实证研究的支持。Stavridou和Furnham的调查研究中,被试完成了凯根发散性思维测试,结果显示,被试的发散思维测试成绩与精神质得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Merten和Fischer的研究发现有创造性的作家和艺术家在精神质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普通人。Schuldberg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在艾森克人格量表得分和创造性测试成绩进行相关分析,发现被试的精神质得分与创造性成绩具有正相关。
此外,研究者发现,艾森克人格的其他维度与创造性也存在相关。刘晓玲选用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和威廉姆斯创造性倾向测验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创造性倾向总分与外倾性和神经质呈正相关;冒险性和想象力与精神质呈正相关。有研究者提出,艾森克的三个维度都能够促进创造性。外倾性有助于个体在创造性思维测试中的表现,也能促进其在社会互动性任务中的表现;神经质与艺术家的创造性有关,它允许艺术家有较强的情绪敏感性,使其能够用丰富的情感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精神质允许个体对另类的思想和知识有更强的包容性,并以独特的方式组合呈现。
但是,也有研究者未发现精神质与创造性之间的相关。Reuter等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柏林智力结构测验测量个体的图形、语言和数字创造力,结果发现,被试的精神质得分与其创造力测验成绩并无相关。近期有一项关于精神质与创造性关系的元分析研究,对32项有关精神质与创造性关系的研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精神质与创造性存在较强的相关,但是两者的关系会受到创造性测试和艾森克问卷类型的影响。
(2)大五人格模型与创造性
大五人格模型是塔佩斯基于卡特尔的人格特质提出的,包括开放性、外倾性、尽责性、宜人性和神经质五个相对稳定的人格因素。根据以往研究结果,开放性与创造性的关系得到了较为广泛和一致的验证。Feist和Gregory对创造性与五项人格关系进行元分析,结果发现,开放性对个体创造性预测的效应量最大。Soldz和Vaillant持续45年的追踪研究发现,开放性与其创造性有显著正相关,而且具有时间一致性。Wolfradt和Pretz分析了Gough创造性倾向量表与五项人格的关系,发现创造性的最佳预测因子是开放性。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开放性对创造性的预测不受任务类型的影响,开放性可以显著预测个体的发散性思维、日常创造性、创造性成就、创造性自我概念和领域创造性能力。开放性得分高的个体,往往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想象力,对不熟悉的经验和信息也会持开放的态度,完成创造性任务时,能够对无关复杂信息进行更有效的整合,对个体的创造性起着催化剂的作用。 Feist和Gregory的研究发现外倾性对创造力的预测力排第二,仅次于开放性。Furnham和Bachtiar对比了五项人格和智力因素对创造性的预测力,发现五项人格对发散思维的预估方差解释率占47%,开放性和外倾性是两个显著的预测变量。研究表明,当对创造力的评估采用群体性发散思维测试时,外倾性与个体创造性之间显著的相关。Kandler等人的研究也发现,当采用同伴评价作为创造性的测量方式时,个体的外倾性与创造性会有较强的相关。外倾性得分高的个体,倾向于做出冒险行为,乐于表达和分享他们的想法,在群体交流和互动中容易得到周围人的支持和认可,进而激发其创造性。此外,也有研究者认为,情绪状态会影响个体的创造性表现。积极情绪更有利于其创造性表现,外倾性高的个体更容易经历积极情绪,所以外倾性能够促进个体的创造性表现。
对于尽责性、宜人性、神经质与创造性的關系,相关研究结果却并不一致。对于尽责性,有研究表明其与个体的创造性表现无关。也有研究者采用故事编写作为创造性评估的方式,发现创造习惯与尽责性存在负相关。Chen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发现尽责性对个体的日常创造力有中等程度的正向影响。King,Walker和Broyles提出了一种双通路模型来解释人格与创造力之间的关系:一条路径是,高开放性和高创造能力导致个体有高的创造性成就;另一条路径则是,低创造能力者如果相信自己有创造性,可以凭坚持和认真,不断尝试去完成创造性的成就。McCrae和Costa将宜人性高的个体描述为“富有同情心和善良的”。宜人性高的个体为避免冲突发生,会倾向于趋同,而创造性个体往往有独立的想法,不易顺从他人。所以有研究表明,宜人性对个体的创造性具有负面影响。但有研究发现,宜人性与个体的创造力之间没有相关。Batey和Fumham基于对以往大量研究的分析发现,宜人性与创造性的关系受到创造性任务的影响,低宜人性与高艺术和科学创造力有关,高宜人性与高日常创造力有关。对于神经质,研究者认为,其与创造性的关系也受到创造性活动领域的影响。对于科学家来说,情绪稳定有助于冷静思考、专心研究,高神经质则会对其创造性起负向作用;对于艺术家来说,高神经质能够使其对情绪刺激保持敏感,有助于艺术和情感的表达,做出创造性的艺术作品。
(3)荣格心理类型理论与创造性
荣格心理类型理论将心态分为内倾和外倾,将心理功能分为思维、情感、感觉和直觉,两个维度进行组合,得到八种人格类型。对荣格人格类型的测量,一般会使用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Myers-BriggsType Indicator,简称MBTI)和科塞人格气质量表(Keirsey Temperament Sorter)。这两种测量工具均是基于荣格划分的人格类型制定的,包含外倾一内倾、感觉一直觉、思维一情感、判断一感知四个维度。
Scott,Kenneth和Glenn采用MBTI和科顿适应一创新量表探究人格类型与创新认知风格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个体的创新认知风格与直觉和感知维度有显著正相关。其他研究者使用MBTI,也验证了同样的结果。Cheng,Kim和Hull使用科塞人格气质量表,发现创新认知风格与直觉有正相关;创新能力与感知有正相关。由于感觉型个体关注事实本身和细节,直觉型个体比较信任自己的第六感,具有更强的冒险性、好奇心和想象力;判断型个体喜欢井然有序的感觉,感知型的个体则喜欢变化,愿意接纳各种可能性。所以,直觉型和感知型更容易表现出创造性。国内研究者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MBTI和威廉斯创造性倾向量表,探究人格类型与个体创造力倾向之间的关系。结果不仅验证了直觉型个体更具创造性,同时还发现外倾型个体比内倾型个体更具有创造性。内倾者更愿意关注自身的感受,而外倾者更愿意去尝试新事物,迎接外界的挑战,具有冒险性,表现出更强的创造性。Wang等的研究也证实了外倾和感知与其学术创造力有正相关,还发现情感与其学术创造力呈负相关。在思维一情感维度中,情感型个体在决策时更倾向于主观评价,而思维型个体会将决策过程建立在客观逻辑分析的基础上,所以与情感丰富的个体相比,思维缜密的个体更能表现出学术创造性。
2.人格特质研究
研究者倾向于认为具有创造性的个体应具有一些相似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并希望通过研究能够归纳出这些共同的特质。综合国内外关于人格特质的研究,发现主要有四种研究思路:分析已被认定有创造性的个体身上所具有的特质;调查比较高低创造性者,发现高创造性者的特质;了解他人认为的高创造性者应具备的特质;对以往研究者的发现进行分析提炼。基于这四种研究思路,将收集到的关于创造性人格特质的研究结果进行汇总整理,见表1。
三、总结与展望
本文基于对创造性内涵的分析,从人格类型和人格特质两个角度对创造性人格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期望能够为今后的创造性研究提供参考。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解决。
第一,在国内创造性研究中,很少有研究者会在使用时对概念进行明确界定,甚至出现多个概念混用的情况。比如,近年来,创新教育也掀起了一波热潮,以“创新”为关键词的研究大量涌现。很多研究者在使用时,并未将“创新”和“创造”进行辨析区分。这种情况不仅会增加研究本身的难度,而且不利于研究结果的辐射和实践转化。本文仅围绕创造性的内涵进行了简要的阐述,研究中还有其他一些相关概念,比如创新素养、创新潜能、创新能力等,在使用中其内涵并不明晰,需要进一步阐释界定,以便更好地促进相关研究。
第二,近期有研究表明,人格类型与创造性的关系并不是绝对的,会受到创造性评估方式的影响。但是本文在梳理人格类型与创造性的关系时,更关注两者间的普遍性联系,并未系统地考虑评估方式对两者关系的影响。所以进一步的研究可以将创造性的评估方式作为调节变量,分析不同创造性评估方式下人格类型与创造性的关系。
第三,本文没有利用具体的数据得出与创造性最相关的人格特质是哪些。未来可以采用元分析的方法,通过效应量的计算,对与创造性相关的人格特质进行更精确的比较。
第四,以往创造性人格的研究方法以文献分析法和调查法为主。然而,创造性人格是个体在完成创造性活动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并且个体在创造性活动中的表现并不是由其人格特征独立决定,而是与其智力、知识、环境等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人格特征在与其他因素发生交互后可能会发生改变,所以说创造性人格特征的表现具有情境性。文献分析法和调查法都脱离了创造性情境,会导致人格特征与创造性活动的分离,未来研究如果能够采用有效的测量方法,对个体在创造性活动过程中实时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进行分析,相信会得到更有价值的结果。
关键词:创造性;创造性人格;人格类型;人格特质
一、“创造性”的内涵
21世纪这个信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人的智慧和创造性成了核心竞争力。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成为学术界的重要研究课题,受到了普遍关注。教育作为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基本途径,自然承担了这项重要任务。近些年,学者们对此高度重视,积极开展各项研究,极大地推动了创造性人才培养的研究进展。作为教育者,要想顺利地完成培养创造性人才这项任务,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教育要培养的创造性究竟是什么?
“创造”对应于英文单词“create”,指人们产生富有创造性产品的活动。“创造性”源于英文单词“creativity”。为了准确地理解“创造性”的内涵,先了解一下国外研究者对于“creativity”的定义。Plucker和其同事指出创造力是能力、过程和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个体通过这种交互作用可以生产出被社会认可的新颖又有价值的产品。Runco认为“creativity”是一种基于个体、情境和文化因素,生成新颖且有用的想法、行为和产品的能力。Martinsen指出,“creativity”并不是单一的能力、特质或偏好,而是个体的个性特征、动机、知识与智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以看到,研究者倾向于认为创造性并不是由某种因素独立构成的,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国内有研究者认为,创造性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使个体可以运用先前的知识解决新情境下的问题;也有研究者认为,创造性是一种改变,在现有状态的基础上发生新的转变;还有研究者认为,创造性是对创造本质特性的规定,即新颖性、独特性和价值性。目前对创造性的理解,得到普遍认同的是林崇德的观点。他基于对创造性发展历程的分析,将创造性定义为: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的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意义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他认为,创造性的培养,需要依赖创造性教育,针对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两方面进行。在教育领域,研究者普遍认为创造性是多种多样的,并不是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针对创造性的构成要素,有研究者提出教育要培养的创造性,应当包含创造的动机和志向、创造的能力和创造的个性特征三个方面。
综合以上国内外研究者的观点,我们可以发现,创造性并不是一种单纯的能力或者特性,而是由个体的知识、智力、个性特征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构成的。
二、创造性人格研究现状
在创造性人才培养的研究中,研究者也在试图回答“什么样的人是具有创造性的”,并围绕个体的智力、思维、动机、人格特征等方面展开了系列探究。其中,创造性人格作为影响个体创造性的重要因素,是个体的创造性与成就之间的桥梁,具有领域普遍性和跨时间的一致性,成为研究者较为关注的话题。基于文献分析发现,关于创造性人格的研究,研究者主要采用了两種方法:一种关注人格类型,根据已有的人格类型理论,分析人格类型与创造性之间的关系;另一种则关注人格特质,探究与创造性相关的个体心理和行为特征。下文从这两个角度对创造性人格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1.人格类型研究
人格类型研究常用的理论模型有:艾森克人格三因素模型、大五人格理论和荣格心理类型理论。
(1)艾森克人格三因素模型与创造性
艾森克人格三因素模型包含三个维度:外倾性、神经质和精神质。其中外倾性表现为内、外倾的差异;神经质表现为情绪稳定性的差异;精神质则表现为独立、冷酷、怪异等人格特点。艾森克认为,精神质得分高者容易出现不同寻常的想法,认知风格更加灵活,所以具有高创造性。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其他实证研究的支持。Stavridou和Furnham的调查研究中,被试完成了凯根发散性思维测试,结果显示,被试的发散思维测试成绩与精神质得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Merten和Fischer的研究发现有创造性的作家和艺术家在精神质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普通人。Schuldberg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在艾森克人格量表得分和创造性测试成绩进行相关分析,发现被试的精神质得分与创造性成绩具有正相关。
此外,研究者发现,艾森克人格的其他维度与创造性也存在相关。刘晓玲选用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和威廉姆斯创造性倾向测验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创造性倾向总分与外倾性和神经质呈正相关;冒险性和想象力与精神质呈正相关。有研究者提出,艾森克的三个维度都能够促进创造性。外倾性有助于个体在创造性思维测试中的表现,也能促进其在社会互动性任务中的表现;神经质与艺术家的创造性有关,它允许艺术家有较强的情绪敏感性,使其能够用丰富的情感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精神质允许个体对另类的思想和知识有更强的包容性,并以独特的方式组合呈现。
但是,也有研究者未发现精神质与创造性之间的相关。Reuter等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柏林智力结构测验测量个体的图形、语言和数字创造力,结果发现,被试的精神质得分与其创造力测验成绩并无相关。近期有一项关于精神质与创造性关系的元分析研究,对32项有关精神质与创造性关系的研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精神质与创造性存在较强的相关,但是两者的关系会受到创造性测试和艾森克问卷类型的影响。
(2)大五人格模型与创造性
大五人格模型是塔佩斯基于卡特尔的人格特质提出的,包括开放性、外倾性、尽责性、宜人性和神经质五个相对稳定的人格因素。根据以往研究结果,开放性与创造性的关系得到了较为广泛和一致的验证。Feist和Gregory对创造性与五项人格关系进行元分析,结果发现,开放性对个体创造性预测的效应量最大。Soldz和Vaillant持续45年的追踪研究发现,开放性与其创造性有显著正相关,而且具有时间一致性。Wolfradt和Pretz分析了Gough创造性倾向量表与五项人格的关系,发现创造性的最佳预测因子是开放性。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开放性对创造性的预测不受任务类型的影响,开放性可以显著预测个体的发散性思维、日常创造性、创造性成就、创造性自我概念和领域创造性能力。开放性得分高的个体,往往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想象力,对不熟悉的经验和信息也会持开放的态度,完成创造性任务时,能够对无关复杂信息进行更有效的整合,对个体的创造性起着催化剂的作用。 Feist和Gregory的研究发现外倾性对创造力的预测力排第二,仅次于开放性。Furnham和Bachtiar对比了五项人格和智力因素对创造性的预测力,发现五项人格对发散思维的预估方差解释率占47%,开放性和外倾性是两个显著的预测变量。研究表明,当对创造力的评估采用群体性发散思维测试时,外倾性与个体创造性之间显著的相关。Kandler等人的研究也发现,当采用同伴评价作为创造性的测量方式时,个体的外倾性与创造性会有较强的相关。外倾性得分高的个体,倾向于做出冒险行为,乐于表达和分享他们的想法,在群体交流和互动中容易得到周围人的支持和认可,进而激发其创造性。此外,也有研究者认为,情绪状态会影响个体的创造性表现。积极情绪更有利于其创造性表现,外倾性高的个体更容易经历积极情绪,所以外倾性能够促进个体的创造性表现。
对于尽责性、宜人性、神经质与创造性的關系,相关研究结果却并不一致。对于尽责性,有研究表明其与个体的创造性表现无关。也有研究者采用故事编写作为创造性评估的方式,发现创造习惯与尽责性存在负相关。Chen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发现尽责性对个体的日常创造力有中等程度的正向影响。King,Walker和Broyles提出了一种双通路模型来解释人格与创造力之间的关系:一条路径是,高开放性和高创造能力导致个体有高的创造性成就;另一条路径则是,低创造能力者如果相信自己有创造性,可以凭坚持和认真,不断尝试去完成创造性的成就。McCrae和Costa将宜人性高的个体描述为“富有同情心和善良的”。宜人性高的个体为避免冲突发生,会倾向于趋同,而创造性个体往往有独立的想法,不易顺从他人。所以有研究表明,宜人性对个体的创造性具有负面影响。但有研究发现,宜人性与个体的创造力之间没有相关。Batey和Fumham基于对以往大量研究的分析发现,宜人性与创造性的关系受到创造性任务的影响,低宜人性与高艺术和科学创造力有关,高宜人性与高日常创造力有关。对于神经质,研究者认为,其与创造性的关系也受到创造性活动领域的影响。对于科学家来说,情绪稳定有助于冷静思考、专心研究,高神经质则会对其创造性起负向作用;对于艺术家来说,高神经质能够使其对情绪刺激保持敏感,有助于艺术和情感的表达,做出创造性的艺术作品。
(3)荣格心理类型理论与创造性
荣格心理类型理论将心态分为内倾和外倾,将心理功能分为思维、情感、感觉和直觉,两个维度进行组合,得到八种人格类型。对荣格人格类型的测量,一般会使用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Myers-BriggsType Indicator,简称MBTI)和科塞人格气质量表(Keirsey Temperament Sorter)。这两种测量工具均是基于荣格划分的人格类型制定的,包含外倾一内倾、感觉一直觉、思维一情感、判断一感知四个维度。
Scott,Kenneth和Glenn采用MBTI和科顿适应一创新量表探究人格类型与创新认知风格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个体的创新认知风格与直觉和感知维度有显著正相关。其他研究者使用MBTI,也验证了同样的结果。Cheng,Kim和Hull使用科塞人格气质量表,发现创新认知风格与直觉有正相关;创新能力与感知有正相关。由于感觉型个体关注事实本身和细节,直觉型个体比较信任自己的第六感,具有更强的冒险性、好奇心和想象力;判断型个体喜欢井然有序的感觉,感知型的个体则喜欢变化,愿意接纳各种可能性。所以,直觉型和感知型更容易表现出创造性。国内研究者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MBTI和威廉斯创造性倾向量表,探究人格类型与个体创造力倾向之间的关系。结果不仅验证了直觉型个体更具创造性,同时还发现外倾型个体比内倾型个体更具有创造性。内倾者更愿意关注自身的感受,而外倾者更愿意去尝试新事物,迎接外界的挑战,具有冒险性,表现出更强的创造性。Wang等的研究也证实了外倾和感知与其学术创造力有正相关,还发现情感与其学术创造力呈负相关。在思维一情感维度中,情感型个体在决策时更倾向于主观评价,而思维型个体会将决策过程建立在客观逻辑分析的基础上,所以与情感丰富的个体相比,思维缜密的个体更能表现出学术创造性。
2.人格特质研究
研究者倾向于认为具有创造性的个体应具有一些相似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并希望通过研究能够归纳出这些共同的特质。综合国内外关于人格特质的研究,发现主要有四种研究思路:分析已被认定有创造性的个体身上所具有的特质;调查比较高低创造性者,发现高创造性者的特质;了解他人认为的高创造性者应具备的特质;对以往研究者的发现进行分析提炼。基于这四种研究思路,将收集到的关于创造性人格特质的研究结果进行汇总整理,见表1。
三、总结与展望
本文基于对创造性内涵的分析,从人格类型和人格特质两个角度对创造性人格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期望能够为今后的创造性研究提供参考。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解决。
第一,在国内创造性研究中,很少有研究者会在使用时对概念进行明确界定,甚至出现多个概念混用的情况。比如,近年来,创新教育也掀起了一波热潮,以“创新”为关键词的研究大量涌现。很多研究者在使用时,并未将“创新”和“创造”进行辨析区分。这种情况不仅会增加研究本身的难度,而且不利于研究结果的辐射和实践转化。本文仅围绕创造性的内涵进行了简要的阐述,研究中还有其他一些相关概念,比如创新素养、创新潜能、创新能力等,在使用中其内涵并不明晰,需要进一步阐释界定,以便更好地促进相关研究。
第二,近期有研究表明,人格类型与创造性的关系并不是绝对的,会受到创造性评估方式的影响。但是本文在梳理人格类型与创造性的关系时,更关注两者间的普遍性联系,并未系统地考虑评估方式对两者关系的影响。所以进一步的研究可以将创造性的评估方式作为调节变量,分析不同创造性评估方式下人格类型与创造性的关系。
第三,本文没有利用具体的数据得出与创造性最相关的人格特质是哪些。未来可以采用元分析的方法,通过效应量的计算,对与创造性相关的人格特质进行更精确的比较。
第四,以往创造性人格的研究方法以文献分析法和调查法为主。然而,创造性人格是个体在完成创造性活动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并且个体在创造性活动中的表现并不是由其人格特征独立决定,而是与其智力、知识、环境等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人格特征在与其他因素发生交互后可能会发生改变,所以说创造性人格特征的表现具有情境性。文献分析法和调查法都脱离了创造性情境,会导致人格特征与创造性活动的分离,未来研究如果能够采用有效的测量方法,对个体在创造性活动过程中实时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进行分析,相信会得到更有价值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