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国报刊发行八大创新报告

来源 :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liu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是我国报刊传媒发展史上十分重要的一年,作为报刊经营的核心业务,报刊发行面临更大的挑战。但在激烈的竞争中,各家报刊社各出奇招,各显神通,演绎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报刊发行竞争画面。报刊社、政府和民间团体三股力量的交互博弈使我国报刊发行的格局显得十分复杂而又分外靓丽。
  
  中央党报
  开启发行破冰之旅
  
  《人民日报》首开自主发行实验。中央级党报在我国肩负着特殊的政治使命,其发行量也比较大,但一直被迫采用单一的邮发渠道。邮政投递时效性差,且错漏等现象频频发生。党报发行服务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已经成为制约党报发展的关键因素。“党报发行必须进市场!”2004年中央领导首次对中央党报发行做出重要批示:“存量靠行政,增量靠市场。”在这一政策的推动下,2005年,《人民日报》在天津市委托天津日报社发行,标志着中央党报正式拉开了自主发行改革的序幕。中央党报今后将采取委托发行和多渠道发行的模式,中央党报将自主地在全国各地寻找优秀的发行代理商,邮局将只是众多发行商中的一个,平等地参与报刊发行的市场竞争。这标志着在我国采用了50多年的“统一邮发”模式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中央党报是我国“统一邮发”体制留下的最后一块堡垒,因而《人民日报》自主发行实验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东南快报》
  “租报发行”新概念
  
  2005年4月19日,福建《东南快报》率先推出“租报”发行策略,即读者只需交纳48元的定金,报纸免费送到家,月底由报社派发行员回收旧报并承诺:发行员上门回收旧报时统一着装、自带鞋套,倡导更加人性化的细节服务。该发行策略推出后的几天时间里,市民一度把它当作一件“稀奇事”奔走相告,《东南快报》8条发行热线天天爆满,电话订单连创新高。3天过后,《东南快报》的竞争对手《海峡都市报》迅速模仿跟进,宣布启动“45元看一年”活动,引入“租报”的崭新发行理念和形式,打出“最佳品质、最低价格、最优服务”的响亮口号。这次活动刚刚推出,就在福州城引发强烈反响。活动第一天,该报分布在大街小巷的订报摊上订报的读者甚至排起了长队。仅从2005年4月22日~30日,该报发行部就收订24857份,其中新订单接近20000份。
  当前,国内报纸已进入名副其实的“厚报”时代,卖一年旧报所得的价钱跟一份报纸的订阅价已经没有多大的差距。如果再加上订阅报纸的赠品的价值,两者之间的差价基本上没有了。与其苦苦劝说读者掏腰包订阅,不如租报更容易扩展订户。同时,旧报纸留在读者家里也派不上用场,租报这种崭新的发行模式,省去了订户处理废旧报纸的麻烦,读者也满意。
  在世界报刊发行史上,租报发行确属我国首创,也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报纸发行量。
  但租报发行也有一些问题。其一、发行员必须每个月上门收回报纸,大大增加了工作量。这种工作量的增加,意味着每一位发行员,要在做好日常订报、收报工作的前提下,每个月花费大约10天的时间,挨家挨户回收废旧报纸。回收废旧报纸绝对不是件轻松的活:每个发行员都必须学会用秤、看秤,学会调整秤头和秤杆,如果订户提供的报纸达不到回收要求,还会引起一些麻烦与纠纷。其二,“租报发行”仍然属于价格战的一种,其结果是报纸发行价格的进一步下降,无疑使本来竞争已经十分激烈的发行市场更加充满了血腥味。租报发行导致报纸经营成本的大幅度上扬,也预示着报社将承担更大的市场风险。
  
   “深度服务”
  细节取胜
  
  随着竞争激烈程度的不断升级,发行行业竞争的内容形式变得更加复杂化。单纯的价格竞争已不具备太大的意义,竞争需要企业理念上的创新。服务,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提到了无比重视的高度。企业由产品为导向的营销理念转化为以服务为导向的营销理念。报刊发行界也渐渐开始认识到了服务创新的重要性。服务,是诚信至上的诉求,服务,是饱含敬畏的用心。报刊发行要放大服务的细节,倡导细致入微的全新服务理念。2005年4月,《重庆商报》迎来了创刊8周年纪念日。怎么庆祝自己的生日?该报别具一格,提出了回报读者的特殊形式:全体发行员统一行动,上门为每位订户洗报箱。接着,该报提出一项硬性规定:发行员要每周为读者清洗报箱一次。与此同时,《新京报》在2005年大征订期间提出 “一报两投” 特色服务:周一至周五投办公室,周六、周日投家里。而《新京报》还要求发行员不仅要送报上楼,而且要求发行员如看见读者门口留有垃圾,也要一并带下楼来,丢入垃圾桶内,服务可谓细致入微。
  当前的报刊发行服务已经不再停留在准时、准确投递的标准上,在基本满足订户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还要追加“深度服务”的理念,要进一步为读者提供超额的服务项目,让读者感到非常满意。洗报箱这一小小的服务细节正是贯彻深度服务理念的绝好示例。
  
  “报刊共舞”的
  “双百万现象”
  
  过去,国内报刊界有一个传统:期刊社不经营报纸,而报界一般也不经营期刊,即使办期刊,多数也不太成功,形成了报纸和期刊“井水不犯河水”的局面。近年来这种“报”与“刊”泾渭分明的格局正在被打破。1997年,湖北日报报业集团推出《楚天都市报》,由于其准确的市民定位,坚持“三贴近”,发行量迅速飙升,自2000年起达到100万份。同年10月,湖北日报报业集团又推出了《特别关注》杂志,到2005年5月期发量突破100万份,被誉为“21世纪中国期刊市场跃出的一匹黑马”。这样,湖北日报报业集团成为全国唯一一家拥有“双百万”报刊的报业集团。
  在发行经营上,《特别关注》分为两步走,首先全力依靠集团强大、统一的全省发行配送网做好省内市场。2000年春,集团凭借《楚天都市报》遍布全省的8000多人的配送网,一改以往订报赠送雨伞等纪念品的做法,在春节期间出版《特别关注》春节号,一次赠送80万册,在省内读者中获得了良好口碑。从此《特别关注》一炮打响,迅速走红。然后,以省内市场成效为号召,敲开全国各地、市、县邮局和经销商的大门,建立完全扁平化的营销网络,顺利进入全国零售网点。《特别关注》经营的成功再次显示了渠道对期刊经营的特殊意义,也表明报和刊之间的鸿沟并非不可逾越,二者的整合将是历史的发展方向。
  
  《环球时报》
   登陆香港
  
  加入WTO后的报刊市场已经不可避免地具有了全球化的某些特色,一些境外媒体想方设法试图进入大陆报刊市场。但国内多数报刊缺乏全球市场意识,仍满足于经营省、市等区域性报刊市场。2005年4月1日起,《环球时报》正式在香港发行,并完全与内地同步上市。作为内地权威的国际新闻类报纸,《环球时报》将为香港读者提供国际新闻的深度报道,现香港各大报摊和100家OK便利店均有发售,每份售价5港元,每期发行量1万份。上市当天,广告客户即接到了来自香港地区的业务电话,广告效果立竿见影。《环球时报》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发行,成为率先进入香港市场的内地国际时政新闻报纸。香港作为国际化城市,众多国际知名企业均在香港设立分支机构,并通过香港向内地辐射,《环球时报》在香港发行,极大地提升了该报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环球时报》自1993年创刊至今,一直保持高速发展势头:出版周期从每周1期发展到每周4期,再到2006年改出日报;发行量从每期8万份发展到突破200万份,年度广告额达到2.3亿元。《环球时报》的“走出去”发展战略为内地名牌报纸进一步拓展发行空间提供了新的思路。
  
  邮发提速 “邮老大” 市场意识的真觉醒
  
  报刊发行业务是中国邮政的基础性和支柱性业务之一,但长期以来,邮发的费用高而服务水平差,引起广大报刊社的严重不满。自1985年《洛阳日报》率先自办发行,到2005年全国已有800多家报纸脱离了邮发渠道。曾经数十年在中国发行界一枝独大、盛气凌人的“邮老大”终于感到了生存的危机。2005年8月1日,中国邮政宣布对近千种邮发报刊进行提速。提速后,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武汉、郑州、成都、重庆、沈阳、西安等10个中心城市辐射周边600公里范围内,邮政将保证10个小时内完成干线运输,使110个城市能够保证提速报刊实现当日上市,其中60多个城市实现当日上午上市。在几十年的邮发史上,邮政发行部门首次推出个性化服务,为每一份提速报刊都量身订做了一套最有效的“发运时限计划”,确保提速区域范围内提速报刊实现当天投递。这次邮政报刊发行全面提速,显示了邮政报刊发行面向市场、实现市场最大化的勇气,是邮发市场意识真觉醒的重要标志。
  
  《英语周报》
  中标央视黄金时段
  
  报刊本身是媒体,他们热心于给别人做广告,可通常忘了给自己做广告。在报刊发行界,报社一般都不肯投入宣传推广费用,而只在自己的报纸上打一个广告。但严格来讲,在自己的报刊上做广告很难达到扩大发行的目的,因为没有订阅或购买这份报纸的读者看不到这样的广告。在不同媒介竞争越来越激烈、报刊发行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报刊要加大宣传推广的力度,重视塑造品牌形象,在非平面媒体上做广告尤其重要。今年,我国报刊在发行宣传推广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来自山西的英文报纸——《英语周报》首次中标央视黄金时段15秒广告,是央视广告招标历史上第一份中标的报纸。《英语周报》以约700万元拿到《焦点访谈》后一个标段,开创了报刊文化产业参与央视黄金资源竞标的先河。《英语周报》期发量达到1600万份,年销售额达到3亿多元,是我国目前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在我国外语教辅行业中排号第一,在全国的英语报纸发行中占据50%以上的市场。《英语周报》的创举表明:现在已经有报刊传媒开始重视品牌建设,而品牌建设的核心手段之一就是品牌传播。因此,广告传播尤其是优势传媒的传播成为很多传媒企业争抢的资源。
  
  “发行量认证”
   现身中国报刊界
  
  在西方,报刊发行量认证机构已有上百年历史。目前全世界已有178个国家实行了报刊发行认证制度,但我国在这方面长期处于无序状态,报刊界普遍存在虚报发行量的现象。一些国际广告客户和广告公司在我国进行广告投放时,常常以我国报刊的发行量没有经过认证作为杀价的理由。这种状况如任其发展,最终将损害我国报刊出版业的健康发展。2005年3月15日,国新出版物发行数据调查中心在北京成立。国新出版物发行数据调查中心属非盈利机构,是我国首家从事出版物发行量等数据认证及相关信息调查发布的中介机构。尽管各界从理论上都支持建立报刊发行量稽查制度,但当这样的机构建立后,却没有多少报刊社愿意从行动上支持。国新出版物发行数据调查中心成立以来,只有《收藏界》等非常少的报刊社敢于公布自己的真实发行量。大多数报刊还是担心在目前的情况下公布真实发行量会影响自己的广告收入。
  (作者系武汉工业学院报刊发行研究所副所长)
其他文献
编译/刘再兴    英国的全国性报纸或许是世界上最好的报纸之一,它们独立于政治控制之外,把娱乐内容与新闻信息的生产放在同等重要位置,报纸满是色彩丰富的各类增刊、副刊、Sudoku游戏,附带有免费DVD、电影票和假日促销券等。为什么这些报纸的所有者要费尽心思留住读者呢?购买报纸的读者数量一代一代地在减少,在过去10年中,全国性报纸流失了数百万读者。日报及周末报纸的发行量10年前是3100万份,但到了
期刊
“艾瑞市场咨询”的调查数据表明,2005年中国网络市场接近27亿元,比2004年增长42.1%,预计今年网络广告市场将达到40亿元。  网络本身在不断探索更新更灵活的广告形式来为客户提供服务。在2005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上,出现了除门户网站之外更多可以承载网络广告的载体,例如社区博客、搜索引擎、数字杂志等;网络广告联盟(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中小网站联合在一起形成规模)从2005年初的几个发展到目前的
期刊
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  作为最能引导潮流的创意产业,中国传媒业在这一年注定风生水起。  从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中的急流勇进,到新兴媒体开始向传统媒体与产业伸出和平之手的善意之举,2006年,中国传媒业在经历了2005年的惊醒,迷茫、元奈后,无一不开始以积极的姿态进行各种调整与创新,新老媒体正经历一次涉及整个行业的结构调整与融合。  可圈可点之处实在太多。  年关又近,我们顺应业界
期刊
报刊图书    新闻出版总署通报新闻出版业现状  新闻出版总署图书司2月21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十五”期间中国新闻出版事业发展状况,在全面繁荣的基调下,同时也承认了出版业内产品质量高低不齐、重复出版现象。图书司司长吴尚之介绍,2001年新闻出版总署组织实施了“十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经过三次调整,规划项目最终调整为1552种。截止2005年底,已完成规划和接近完成的重点项目占规划总数的九
期刊
DM(DirectMail)广告即直邮广告,是指向目标客户通过邮寄、直投等方式发布的广告,它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同时成本低廉,还有一定的灵活性。目前,一个以细分目标受众为对象的DM广告群正在形成。本文借用市场营销学理论,从盈利模式、受众需求和延伸营销、跨媒体经营、进入融资市场某方面来分析DM广告的发展空间。    盈利模式探讨    DM广告以广告收入作为主要盈利方式,它采用定向发行,直接传达到最终
期刊
虽然发明手机的主要目的是用来进行语音通话,但是手机与互联网的结合已经使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体。人们通过手机不仅可以通话,还可以上网、阅读新闻、收发E-mail、游戏娱乐、订购商品与服务,等等。手机已不仅仅是现代通信业的代表,越来越成为通讯与计算机技术相融合的产物;而且已经成为网络媒体的延伸与组成要素,成为一种新的媒体,我们不妨称之为手机媒体。  笔者在此给手机媒体定义为:手机媒体是借助手机
期刊
展现印刷文明 扩大国际影响    龙新民做出重要批示、于永湛、石峰主持召开会议  本刊讯(张连章)8月16日下午,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于永湛、石峰同志主持召开会议,听取中国印刷博物馆赴美“印刷之光”展览筹备工作汇报,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于永湛副署长传达了龙新民署长关于“大力支持、努力办好(赴美“印刷之光”)这一展览”的重要批示。在听取了中国出版科研所所长兼中国印刷博物馆馆长郝振省和中国印
期刊
手机报最大的优势是随时、随地、随身,彻底摆脱了传统纸质媒体的时空限制,无论读者身在何处,打开手机就可以方便轻松地阅读新闻信息。此外,手机报纸还能高效快捷地实现与读者的互动,弥补纸媒在互动性上的不足。    3G网站型是手机报未来发展的技术方向    目前,手机报纸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种是彩信手机报;另一种是WAP、I-mode或3G网站类型。第一种类型类似于传统纸媒,就是报纸内容通过电信运营商将新
期刊
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同志在形容外交与外宣的关系时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即“长机”和“僚机”。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王国庆同志进一步指出,外交是“长机”,负责主攻;外宣是“僚机”,担负侧攻和掩护。国际问题报道在服从和服务外交上也应该是“僚机”。因此,从事国际问题报道的同志必须认真研究党和国家的外交方针政策,吃透精神,掌握原则;密切跟踪国际舆论动向,加强对形势的研究和分析;根据舆论斗争的特点,
期刊
刚刚过去的2005年,中国传媒业“拐点”突至,广告经营遭遇“寒流”,增速放缓、盈利下降,许多媒体出现负增长,个别媒体甚至入不敷出,最终难以为继走向关闭。先有京华时报社社长吴海民坦言“都市报的冬天提前来到了”,随后业内人士纷纷惊呼中国报业的冬天到了。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国家实施宏观调控、都市类报纸市场饱和、同质化严重、新兴媒体对广告市场的分流等等。对此,学人、报人亦已多有分析、解读并提出破解之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