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阐述技工院校实用型《与人交流》课程的开发与运用,为培养技工院校学生良好的与人交流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与人交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帮助学生更加顺畅的融入到技工院校的学习、生活及今后的工作中。
[关键词]技工院校 与人交流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F713.3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9-0252-01
21世纪是一个注重沟通、强化交际的时代,与人交流的能力将成为未来世界竞争的最重要武器之一。因此,欧美发达国家教育界将与人交流能力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从我国技工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即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复合型、创新型高技能人才来看,培养技工院校学生具有良好的与人交流能力,不但是学生融入技工院校生活、与人和谐相处、完善自我人格的基础,而且是面临毕业求职、面试,以及走向工作岗位,快速适应社会角色转变和职业环境的重要技能。
一 研究背景
(一)与人交流的地位与作用
1、任何一个人在达成他人生的各项愿望过程中,都难免会遇到需要与他人合作的机会,而别人对你的协助意愿和配合程度,往往决定了你是否顺利以及是否能加速达成目标。你在一生中都面临着与他人沟通交流。
2、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成熟的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希望自己在别人眼里是重要的,是被人注意的;但是很多人并不懂得怎样与别人沟通,或者是习惯了自己的沟通方式,不注意言行举止,便往往取得与沟通前相反的结果,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尴尬。我们不是生活在真空里,每一天,都会因为种种事情和大量的人接触,而接触便有了解,有了解便有了沟通。
3、好的沟通技巧及说服力,可让你处处遇贵人,时时有资源,别人做不到的事,你做得到,一般人要花5年才能达成的目标,你可能只需要2年。因为沟通及说服能力可让你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获得更多的机率与资源,减少犯错的机会和摸索的时间,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协助与认可。因此我们说:生命的品质就是沟通的品质。
4、职业教育学生大多处在16—25岁之间,个人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趋于成熟,充满青春活力,思维敏捷活跃,正是人生中接受教育、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关键阶段。学生作为一个承载社会、家长高期望值的群体,主要任务是努力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培养自己的专业技能,并在道德品质、能力素养方面不断锻炼。在国家教育政策和教育环境的保证下以及家庭的主要经济资助下,进行文化知识学习,培养自身多种能力,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使自身成长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技工院校学生具有良好的与人交流的能力,不但能使学生尽快融入技工院校生活中,而且在面临毕业求职、面试,以及走向工作岗位时,掌握快速适应社会角色转变和职业环境的重要技能。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目前,对于与人交流能力培养的研究,国内外的学者都在进行积极的探索。依据美国沟通大师Nido Qubein的观点,一个人在工作上的成功,有85%是取決于是否能有效的与人交流以及人际关系的好坏。就组织而言,一个成功的企业必须能随时与不同的客户,组织內不同层级、不同部门人员之间的交流沟通,才能有效的进行工作。我们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提高通用职业素质是现在技工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
目的:针对目前技工院校课程体系开发过程中,对于通用职业素质课程体系建设的迫切需求,贴合技校生的学习与就业实际情况,开发出一门以实用、够用为原则的《与人交流》课程,培养学生的与人交流能力,提高通用职业素质。全部课程以技校生职业生涯中所需要解决的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采用行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以及在情境中综合运用能力的授课实践等。
很多求职者都有这样的体验:没有高学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等条件,可能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但据调查发现,沟通障碍(不善交际与言谈),更有可能将求职者挡在成功的大门之外。因此,技工院校实用型《与人交流》课程的开发,是为培养技工院校学生良好的与人交流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与人交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能够掌握与人交流的基本原理和技巧、方法,全面提高与人交流的能力,帮助学生更加顺畅的融入到技工院校的学习、生活及今后的工作中。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围绕《技工院校实用性与人交流课程的开发与建设》这一主题,在分析学生困扰极其交流能力原因的基础上,确定以下内容:
自我意识的辅导,即自我认识辅导,自我接纳辅导,自我控制辅导。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愉快地接纳自我,有效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自信地与他人交流。
人际交流的辅导,主要是学会交流中的一些方法和态度,改变不善言辞,不善沟通的交往习惯。
(二)研究方法
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以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经验总结法、比较研究法。
具体措施:
1、选取试点班级。
通过试点班级的授课,应用并实践研究成果,进一步指导完善课题。
2、理论结合实际。
既注重系统理论知识介绍,又突出实际训练和实践能力提高,结合模块化组合与体验式教学,力求做到“课堂讲练结合、重在掌握,课后学以致用、注重实效”;对帮助学生毕业后走上社会就业、寻求职业岗位工作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3、分模块教学
从人际沟通与交流的基本原理、目标、原则、形式,以及演讲、谈判、会议组织、交际礼仪等知识,结合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的基本方法与技巧、克服沟通障碍的方法及技巧、管理沟通和跨文化沟通的基本原则和策略等,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划分出不同层次的模块。在实践和情景模拟训练中逐渐提高学习者的应用能力。
四、研究思路,创新与预计突破的难题
(一)研究思路
当今社会是网络开放了世界、封闭了人,竞争的加剧使得人群之间越来越隔离,经济发展呼唤人际沟通、和谐社会要求人际交流,为此许多院校注意到这一社会实际问题,技工院校作为向社会输出高技能、高素质、实用型人才的技术类院校,提倡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这一教育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强调交流、合作的作用。
(二)创新与预计突破的难题
着力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不断提升学生的通用职业素质。
1、创新课程理念,着力体现工学一体。本课程通过体验、感悟、反思,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的统一。在课程中充分体现以工作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理念。通过感知、理解、决策、实施等環节开发工作页,将必备的知识学习与教学情境有机结合;通过情景、参与和互动,形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
2、创新课程思想,着力实现服务专业。深入企业,走近专业,了解行业发展动态以及专业教学的典型工作任务,解读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关注职业能力元素,努力寻找结合点,将学生交流能力培养与专业学习相互渗透,从而促使本门课程真正做到服务专业、接轨行业。
参考文献
[1] 梁柳青、周刚、李钢,管理成功的前提——有效沟通,工程机械2001(12)
[2] 吕革新.与人合作能力训练手册[M].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编.人民出版社,2007,7。
[3] 童山东,钟华.与人交流能力训练手册[M].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编.人民出版社,2007,7。
[关键词]技工院校 与人交流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F713.3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9-0252-01
21世纪是一个注重沟通、强化交际的时代,与人交流的能力将成为未来世界竞争的最重要武器之一。因此,欧美发达国家教育界将与人交流能力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从我国技工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即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复合型、创新型高技能人才来看,培养技工院校学生具有良好的与人交流能力,不但是学生融入技工院校生活、与人和谐相处、完善自我人格的基础,而且是面临毕业求职、面试,以及走向工作岗位,快速适应社会角色转变和职业环境的重要技能。
一 研究背景
(一)与人交流的地位与作用
1、任何一个人在达成他人生的各项愿望过程中,都难免会遇到需要与他人合作的机会,而别人对你的协助意愿和配合程度,往往决定了你是否顺利以及是否能加速达成目标。你在一生中都面临着与他人沟通交流。
2、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成熟的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希望自己在别人眼里是重要的,是被人注意的;但是很多人并不懂得怎样与别人沟通,或者是习惯了自己的沟通方式,不注意言行举止,便往往取得与沟通前相反的结果,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尴尬。我们不是生活在真空里,每一天,都会因为种种事情和大量的人接触,而接触便有了解,有了解便有了沟通。
3、好的沟通技巧及说服力,可让你处处遇贵人,时时有资源,别人做不到的事,你做得到,一般人要花5年才能达成的目标,你可能只需要2年。因为沟通及说服能力可让你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获得更多的机率与资源,减少犯错的机会和摸索的时间,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协助与认可。因此我们说:生命的品质就是沟通的品质。
4、职业教育学生大多处在16—25岁之间,个人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趋于成熟,充满青春活力,思维敏捷活跃,正是人生中接受教育、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关键阶段。学生作为一个承载社会、家长高期望值的群体,主要任务是努力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培养自己的专业技能,并在道德品质、能力素养方面不断锻炼。在国家教育政策和教育环境的保证下以及家庭的主要经济资助下,进行文化知识学习,培养自身多种能力,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使自身成长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技工院校学生具有良好的与人交流的能力,不但能使学生尽快融入技工院校生活中,而且在面临毕业求职、面试,以及走向工作岗位时,掌握快速适应社会角色转变和职业环境的重要技能。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目前,对于与人交流能力培养的研究,国内外的学者都在进行积极的探索。依据美国沟通大师Nido Qubein的观点,一个人在工作上的成功,有85%是取決于是否能有效的与人交流以及人际关系的好坏。就组织而言,一个成功的企业必须能随时与不同的客户,组织內不同层级、不同部门人员之间的交流沟通,才能有效的进行工作。我们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提高通用职业素质是现在技工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
目的:针对目前技工院校课程体系开发过程中,对于通用职业素质课程体系建设的迫切需求,贴合技校生的学习与就业实际情况,开发出一门以实用、够用为原则的《与人交流》课程,培养学生的与人交流能力,提高通用职业素质。全部课程以技校生职业生涯中所需要解决的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采用行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以及在情境中综合运用能力的授课实践等。
很多求职者都有这样的体验:没有高学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等条件,可能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但据调查发现,沟通障碍(不善交际与言谈),更有可能将求职者挡在成功的大门之外。因此,技工院校实用型《与人交流》课程的开发,是为培养技工院校学生良好的与人交流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与人交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能够掌握与人交流的基本原理和技巧、方法,全面提高与人交流的能力,帮助学生更加顺畅的融入到技工院校的学习、生活及今后的工作中。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围绕《技工院校实用性与人交流课程的开发与建设》这一主题,在分析学生困扰极其交流能力原因的基础上,确定以下内容:
自我意识的辅导,即自我认识辅导,自我接纳辅导,自我控制辅导。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愉快地接纳自我,有效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自信地与他人交流。
人际交流的辅导,主要是学会交流中的一些方法和态度,改变不善言辞,不善沟通的交往习惯。
(二)研究方法
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以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经验总结法、比较研究法。
具体措施:
1、选取试点班级。
通过试点班级的授课,应用并实践研究成果,进一步指导完善课题。
2、理论结合实际。
既注重系统理论知识介绍,又突出实际训练和实践能力提高,结合模块化组合与体验式教学,力求做到“课堂讲练结合、重在掌握,课后学以致用、注重实效”;对帮助学生毕业后走上社会就业、寻求职业岗位工作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3、分模块教学
从人际沟通与交流的基本原理、目标、原则、形式,以及演讲、谈判、会议组织、交际礼仪等知识,结合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的基本方法与技巧、克服沟通障碍的方法及技巧、管理沟通和跨文化沟通的基本原则和策略等,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划分出不同层次的模块。在实践和情景模拟训练中逐渐提高学习者的应用能力。
四、研究思路,创新与预计突破的难题
(一)研究思路
当今社会是网络开放了世界、封闭了人,竞争的加剧使得人群之间越来越隔离,经济发展呼唤人际沟通、和谐社会要求人际交流,为此许多院校注意到这一社会实际问题,技工院校作为向社会输出高技能、高素质、实用型人才的技术类院校,提倡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这一教育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强调交流、合作的作用。
(二)创新与预计突破的难题
着力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不断提升学生的通用职业素质。
1、创新课程理念,着力体现工学一体。本课程通过体验、感悟、反思,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的统一。在课程中充分体现以工作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理念。通过感知、理解、决策、实施等環节开发工作页,将必备的知识学习与教学情境有机结合;通过情景、参与和互动,形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
2、创新课程思想,着力实现服务专业。深入企业,走近专业,了解行业发展动态以及专业教学的典型工作任务,解读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关注职业能力元素,努力寻找结合点,将学生交流能力培养与专业学习相互渗透,从而促使本门课程真正做到服务专业、接轨行业。
参考文献
[1] 梁柳青、周刚、李钢,管理成功的前提——有效沟通,工程机械2001(12)
[2] 吕革新.与人合作能力训练手册[M].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编.人民出版社,2007,7。
[3] 童山东,钟华.与人交流能力训练手册[M].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编.人民出版社,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