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开展学生喜欢的活动?如何将一次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到极致?如何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落在实处?这是一直困扰我的问题。
学生对于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期待之情不言而喻,在活动中急于参与,疲于总结也是情理之中。当新鲜感退去,学生还可以乐此不疲的分享感悟、捕捉收获吗?其实可以。“爱”活动——有一种最深的热爱叫“理解”。如果学生经历活动的全过程,从选择到筹备,像欣赏自己的作品一样参与到活动中,理解活动的价值,自会“痴情”于实践活动。
心理学中期望效应又叫“皮格马利翁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试验说明,教育者只要诚心诚意寄希望于受教育者,那么受教育者将会按教育者的期望去发展。教师对学生的期待,是一种信任,一种鼓励,一种爱,如催化剂、加热剂。如果我们帮助学生建立起适宜的期望目标,就如在学生心头点燃了大厦阶梯上的一盏盏闪亮的明灯,促使他们不断前进,不断攀登。同样,学生对于社会实践活动的理解程度会影响期望,期望会促进对活动的“爱”,“爱”会促成活动的效果。
随着对学生素质教育要求的提高,中考五个考出来的提出,北京市“四个一”活动的推进,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引领学生深入参与并学有所获至关重要。
“愛”活动,让爱国主义落地生根。在庄严的纪念仪式中、在丰厚的文化氛围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我班七年级学生有机会在天安门观礼台观看升国旗仪式。学生如果可以理解这项活动的意义,一定会受益匪浅。讲道理可以帮学生理解,但多少有点浮于表面,学生“信”,但不“服”。在活动的行动之前,有效地开展准备活动,学生实现信服性依从,内驱力催化,则事半功倍。
为了让学生先爱上这次活动,再进行爱的教育,达到让爱国主义落地生根的效果,本次活动进行如下实践。
一、活动准备
(一)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问题:学校每天都进行升旗,每周一都有庄严的升国旗仪式,为什么祖国各地的人们依旧热衷于来到北京,奔赴天安门广场参观升国旗仪式?
学生通过思考与信息搜集、材料整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享:天安门广场的建设与构成特点;天安门广场见证的历史;天安门升旗仪式的要求与《国旗法》;天安门升旗仪式与学校升旗仪式的异同。
(二)生成问题,深度探究
为什么一个国家要有国旗?五星红旗的由来?五星红旗具体是什么样?成为国旗护卫队一员的要求是什么?
收获:知道每一个国家拥有国旗的意义,对国旗产生的尊敬之情。具体理解五星红旗产生的背景,寓意与现如今的象征意义,赞叹设计者的智慧。
深入探究,了解五星红旗颜色、长宽比例、五星位置、大小等细节,体会简洁背后丰厚的内涵,感受爱国的情感在严谨中体现,每一个细节都有严格的界定。简洁美、色彩美、形式美、比例美无处不在,单单一个黄金五角星的比例就足以令人赞叹不已。
对国旗护卫队要求与训练的熟知,产生对参与升国旗仪式成员的敬畏。
二、活动过程
(一)平静通知,等待反馈
告知学生本学年有参加天安门升旗仪式的机会,但不急于说明要求与时间。给学生反应时间,等待学生质疑;强调可能遇到的问题,如纪律要求严格、气温低、出发早等;说明观看地点:天安门观礼台;以自愿为原则;需要提交申请,参与活动。
(二)提出要求,指导申请
申请应含有:是否想参加活动;为什么想参加本项活动;天安门观礼台的特殊意义;对活动中自身行为的要求;预期收获。
(三)相互影响,蝴蝶效应
分享提交的申请内容,传递正能量,影响班级同学。
(四)友情提示,整装待发
学生提出本次活动应有的纪律要求,提示在活动中应关注到的问题,老师进行补充与提炼。
(五)深入活动,满载收获
学生按要求参加天安门升国旗仪式,见证庄严的时刻,身临其境感受祖国的伟大,以身为中国人为荣。
如果老师直接提要求,然后开展活动,学生的收获会比较少。活动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如果采用自愿参加的形式,另需要提交申请,有可能大部分同学选择不参加。但是由学生自主申请,学生对于本次活动的认识将得到提升,为了完成申请,学生可以事先理解活动的目的和要求。为此,前期活动准备的效果是推进后续活动的关键,也是让学生对于此项活动有憧憬、有期待,让“爱”这次活动在心中生根发芽的过程。申请的分享是正能量的传播过程,正如蝴蝶效应指出一个微小的举动,只要正确指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将有可能会产生轰动效应。对于活动有自己的预期,加剧活动过程中的爱国情怀,升国旗过程中国旗护卫队的每一个动作、国歌声的每一个节奏、国旗的每一下飘动都拨动着参与者的心弦,自豪与感动化作对祖国的热爱,扎根心中。机会来之不易的暗示推动学生深度参与,自觉遵规守矩。这不是要求的严格,而是情感的投入。故,活动目标的达成水到渠成。
三、活动总结
(一)行为评价
(二)收获分享
(三)活动感悟
(四)物化成果
活动的提升离不开活动之后的总结。总结不仅是纪律评价,更重要的是收获与感受的分享,甚至是对未来活动的畅想。整个活动一步步推进,不疾不徐才能等待学生去捡拾过程中的“硕果”。分享意犹未尽,物化成果自然内容丰厚,对质的要求远比量重要。
如何将一次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到极致?如何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落在实处?我一直在寻找路径。实践证明,在开展活动之前,让学生爱上这次活动,让每一次活动满载着学生的期盼“千呼万唤始出来”,活动将会走进学生心里。有一种最深的热爱叫“理解”。学生爱活动,爱参与源于对活动的认识。爱国教育是最显著的内驱力实践活动,理解才知伟大,感动才有感受,爱活动,想参与,才能真正让爱国主义落地生根。
学生对于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期待之情不言而喻,在活动中急于参与,疲于总结也是情理之中。当新鲜感退去,学生还可以乐此不疲的分享感悟、捕捉收获吗?其实可以。“爱”活动——有一种最深的热爱叫“理解”。如果学生经历活动的全过程,从选择到筹备,像欣赏自己的作品一样参与到活动中,理解活动的价值,自会“痴情”于实践活动。
心理学中期望效应又叫“皮格马利翁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试验说明,教育者只要诚心诚意寄希望于受教育者,那么受教育者将会按教育者的期望去发展。教师对学生的期待,是一种信任,一种鼓励,一种爱,如催化剂、加热剂。如果我们帮助学生建立起适宜的期望目标,就如在学生心头点燃了大厦阶梯上的一盏盏闪亮的明灯,促使他们不断前进,不断攀登。同样,学生对于社会实践活动的理解程度会影响期望,期望会促进对活动的“爱”,“爱”会促成活动的效果。
随着对学生素质教育要求的提高,中考五个考出来的提出,北京市“四个一”活动的推进,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引领学生深入参与并学有所获至关重要。
“愛”活动,让爱国主义落地生根。在庄严的纪念仪式中、在丰厚的文化氛围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我班七年级学生有机会在天安门观礼台观看升国旗仪式。学生如果可以理解这项活动的意义,一定会受益匪浅。讲道理可以帮学生理解,但多少有点浮于表面,学生“信”,但不“服”。在活动的行动之前,有效地开展准备活动,学生实现信服性依从,内驱力催化,则事半功倍。
为了让学生先爱上这次活动,再进行爱的教育,达到让爱国主义落地生根的效果,本次活动进行如下实践。
一、活动准备
(一)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问题:学校每天都进行升旗,每周一都有庄严的升国旗仪式,为什么祖国各地的人们依旧热衷于来到北京,奔赴天安门广场参观升国旗仪式?
学生通过思考与信息搜集、材料整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享:天安门广场的建设与构成特点;天安门广场见证的历史;天安门升旗仪式的要求与《国旗法》;天安门升旗仪式与学校升旗仪式的异同。
(二)生成问题,深度探究
为什么一个国家要有国旗?五星红旗的由来?五星红旗具体是什么样?成为国旗护卫队一员的要求是什么?
收获:知道每一个国家拥有国旗的意义,对国旗产生的尊敬之情。具体理解五星红旗产生的背景,寓意与现如今的象征意义,赞叹设计者的智慧。
深入探究,了解五星红旗颜色、长宽比例、五星位置、大小等细节,体会简洁背后丰厚的内涵,感受爱国的情感在严谨中体现,每一个细节都有严格的界定。简洁美、色彩美、形式美、比例美无处不在,单单一个黄金五角星的比例就足以令人赞叹不已。
对国旗护卫队要求与训练的熟知,产生对参与升国旗仪式成员的敬畏。
二、活动过程
(一)平静通知,等待反馈
告知学生本学年有参加天安门升旗仪式的机会,但不急于说明要求与时间。给学生反应时间,等待学生质疑;强调可能遇到的问题,如纪律要求严格、气温低、出发早等;说明观看地点:天安门观礼台;以自愿为原则;需要提交申请,参与活动。
(二)提出要求,指导申请
申请应含有:是否想参加活动;为什么想参加本项活动;天安门观礼台的特殊意义;对活动中自身行为的要求;预期收获。
(三)相互影响,蝴蝶效应
分享提交的申请内容,传递正能量,影响班级同学。
(四)友情提示,整装待发
学生提出本次活动应有的纪律要求,提示在活动中应关注到的问题,老师进行补充与提炼。
(五)深入活动,满载收获
学生按要求参加天安门升国旗仪式,见证庄严的时刻,身临其境感受祖国的伟大,以身为中国人为荣。
如果老师直接提要求,然后开展活动,学生的收获会比较少。活动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如果采用自愿参加的形式,另需要提交申请,有可能大部分同学选择不参加。但是由学生自主申请,学生对于本次活动的认识将得到提升,为了完成申请,学生可以事先理解活动的目的和要求。为此,前期活动准备的效果是推进后续活动的关键,也是让学生对于此项活动有憧憬、有期待,让“爱”这次活动在心中生根发芽的过程。申请的分享是正能量的传播过程,正如蝴蝶效应指出一个微小的举动,只要正确指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将有可能会产生轰动效应。对于活动有自己的预期,加剧活动过程中的爱国情怀,升国旗过程中国旗护卫队的每一个动作、国歌声的每一个节奏、国旗的每一下飘动都拨动着参与者的心弦,自豪与感动化作对祖国的热爱,扎根心中。机会来之不易的暗示推动学生深度参与,自觉遵规守矩。这不是要求的严格,而是情感的投入。故,活动目标的达成水到渠成。
三、活动总结
(一)行为评价
(二)收获分享
(三)活动感悟
(四)物化成果
活动的提升离不开活动之后的总结。总结不仅是纪律评价,更重要的是收获与感受的分享,甚至是对未来活动的畅想。整个活动一步步推进,不疾不徐才能等待学生去捡拾过程中的“硕果”。分享意犹未尽,物化成果自然内容丰厚,对质的要求远比量重要。
如何将一次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到极致?如何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落在实处?我一直在寻找路径。实践证明,在开展活动之前,让学生爱上这次活动,让每一次活动满载着学生的期盼“千呼万唤始出来”,活动将会走进学生心里。有一种最深的热爱叫“理解”。学生爱活动,爱参与源于对活动的认识。爱国教育是最显著的内驱力实践活动,理解才知伟大,感动才有感受,爱活动,想参与,才能真正让爱国主义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