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6月1日,《食品安全法》在我国正式实施,此法的实施为我国食品的生产、销售、监管等相关环节上了一道保险,也完善了我国食品安全体系。《食品安全法》是在“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颁布的,它是我们我国法律体系的完善,也是对企业的强制规范。但是,近几年来仍然出现了一些食品安全问题,例如近期的瘦肉精、塑化剂事件。为了进一步解读当前的食品热点问题及所采取的应对措施,本刊记者特别采访了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和知名企业的权威人士,从不同的角度诠释食品安全的现状与趋势,把时下真实的声音传播给企业,为我国食品安全做出贡献。
食品安全问题:不是没有但不多
记者:近几年来三聚氰胺染色馒头、瘦肉精牛肉膏,腐化剂,膨大剂,塑化剂等问题不断出现,一些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现状缺乏信心,感觉迷茫,甚至产生恐慌情绪,各位是怎么看待这些食品安全事件的?
陈君石:我们国家食品安全问题不是没有,而是没有这么多。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和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这两种情况同时存在,才构成了食品安全问题。假冒伪劣食品中只有极少数有安全问题,绝大多数不构成食品安全问题。比如,生产假鸡蛋用的完全是食品添加剂,严格来说,它应该属于假冒伪劣食品范畴。但不应该把所有的假冒伪劣食品都等同于不安全食品,这样无形中就会夸大食品安全事件的数量。
高观:瘦肉精事件对肉制品行业影响重大,造成肉品生产的无效供给和一些消费者的恐慌心理,影响内需的扩大,增加了肉类食品的不安全因素,损害了政府信用、行业诚信区域经济发展、企业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王伟民:在乳业方面,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是,由于三聚氰胺事件,引发了全国老百姓对乳制品的集体不信任,消费者对乳制品仍有很大的疑虑,三聚氰胺事件的阴影并没有完全从老百姓的心中消失。这个后果现在还在由我们的乳品企业承担,消费者大量从国外购买奶粉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洋奶粉主导市场价格也是利用了消费者的信任。2008年以后,由于个别乳品经营者道德的沦丧,以及有关部门在三聚氰胺奶粉销毁事件上的失误,致使部分三聚氰胺奶粉在以后又陆陆续续流入市场,引发了新一轮的食品安全信任危机。
我认为,目前我国的乳制品质量水平是历史上最好的,也是最安全的。目前,乳业行业的洗牌已经基本结束,中国历史上最严厉的乳品企业重新核发生产许可证的措施,淘汰了50%多的乳品企业,我国乳业与世界乳品企业的水平已经基本接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郑镁钢:纵观国内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大多数是因为企业对原材料的把控失当造成的。为了确保食品质量与安全,得利斯早已搭建起农业、畜牧,食品、生物四大产业平台,自己生产饲料、生猪养殖自己把控,构筑从源头到终端全程控制的产业体系。
安全原料来源: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记者:肉类食品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瘦肉精事件的发生对肉制品行业造成一定影响甚至造成了人们的心理恐慌,请介绍下应如何解决好肉类安全问题?“三聚氰胺”、“瘦肉精”都是因为原材料来源出现了问题,那么对于肉类行业而言应如何从源头上保证质量安全呢?
高观:肉类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已经确定了肉类食品质量安全的目标,也将采取一些具体措施:首先,把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屠宰场点的数量降下来。其次,支持肉类企业利用优质品牌整合弱势产能,全面推进品牌建设。建立从畜禽养殖,到屠宰加工、制品加工,冷链物流、终端销售各环节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和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增强企业的标准化管理、质量检验检测,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建立产品召回处理机制,及时对不合格产品溯源,加强监测监管,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当前的首要问题是加强行业管理,规范肉类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确保肉类食品质量安全和有效供给。一方面,要加强源头管控。按照上市生猪占年出栏生猪6亿头的70%计算,我国年上市生猪约4.2亿头,如果国家监督抽查比例达到10%,那么每年约有3.78亿头生猪没有经过政府的监督检测而直接进入屠宰环节。因此,所有屠宰加工企业必须严把进货质量关,依法建立检验记录制度。同时,应加大力度建设一些标准化、规模化的优质畜禽原料供应基地。
郑镁钢:得利斯集团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小猪仔的肉制品企业之一,公司在10多个县市建立优质肉猪饲养基地,采取“企业+合作社+养猪场”模式,实行“六统一”管理,即统一供应种猪、统—人工授精,统一供应饲料,统一兽药防疫,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收购生猪。按照这一标准模式,得利斯集团已建立了36个生猪养殖合作社、400个标准化养猪场,年出栏优质商品猪160万头。集团计划于2012年建立100个生猪合作社,建设1000处标准化养殖小区,发展10000个标准化养猪场,达到年出栏优质商品猪500万头的目标。同时,得利斯集团正酝酿在多年成功运作生猪合作社的基础上,发展生猪产业联盟,真正从源头上控制猪肉品质。
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
记者:针对最近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卫生部门公布了102项食品添加剂产品标准,进步规范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请陈院士就此次公布的可用食品添加剂名单,谈谈当前食品添加剂应用的情况是怎样的?
陈君石:在公布的名单里的食品添加剂现有1000多种,包括香精香料等,它们都是经过严格的评估,最终确认是安全的。
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有严格的规定,新的食品添加剂必须经过层层审批,首先要确定它的安全性,然后才可以应用。在《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允许使用的添加剂分为23类,其中食品添加剂334种,食品用香料1850多种。也就是说,只要使用了334种食品添加剂名单以外的产品就属于违法行为。
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很多人误解了食品添加剂,以为只要是食品添加剂就是有害的,其实,食品添加剂国家标准对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都有明确规定,只要在添加剂的限量范围内使用,不会产生任何的食品安全问题。
记者;我们知道乳制品与食品添加剂有着密切的关系,但近些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如“三聚氰胺”、“台湾塑化剂”等,都被认为是在食品中添加了添加剂造成的,以致于很多人认为食品企业应该不用或者少用食品添加剂,请问王秘书长怎样看待这个问题7
王伟民: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工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乳品工业离不开食品添加剂。正是由于食品添加剂的正确应用,促进了我国乳业的发展,乳制品的新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方面做出了贡献,在这一点上食品添加剂功不可没。比如,增稠剂的添加,改良了乳品的品质;香精香料的添加增加了乳品的香味,防腐剂的添加使乳品可以在常温下保存,延长了货架期。
现在人们有一个错误的认识,认为添加到食品中的物质都是食品添加剂,其实这是不正确的。三聚氰胺,塑化剂是不能称为食品添加剂的。只能称为非法添加物,三聚氰胺不是食 品添加剂,而是一种化工原料。台湾的塑化剂事件也是一起非法添加物事件,塑化剂俗语叫邻苯二甲酸酯,是一种被加到起云剂里的工业用品。起云剂是台湾地区的叫法,大陆把它称为乳化剂,乳化剂是食品添加剂,主要成分为棕榈油和软化剂,主要用来防止运动饮料或食品沉淀,增加口感。但是。不法商贩为了节约成本,用塑化剂替代了棕榈油。所以非法添加物才是造成三聚氰胺事件、塑化剂事件的罪魁祸首,对消费者造成了伤害。
食品安全标准:规范下的食品生产
记者:“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行业的发展也需要标准和规范,为了适应食品行业的发展需要,我们国家也正加紧制定新的食品标准,并对一些老的不适合行业发展的旧标准进行修订,请介绍下相关的情况?我们国家的标准与国际标准是否一致?
陈君石:总的来说,我们国家的标准与国际标准是基本接轨的。但有时候,中国的标准未必跟国际标准一致,也未必跟其他国家的标准一致,因为中国人有中国人的消费习惯和膳食结构,这也是制定我们自己国家标准的主要依据之一。
为了对新的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严格把关。中国成立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它由多部门、多学科的专家组成。截止到目前,审评委员会已经审议通过了276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其中172项已由卫生部公布,其中包括68项新的乳品标准,102项食品添加剂产品标准,66项农药残留标准。
应该说,这几年卫生部会同有关部门,通过专家的支撑,做了大量标准的梳理,整合工作。近期,卫生部还将公布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预包装食品的标签等等一系列食品安全的基础性标准。
高观:肉类行业是一个产业链长,涉及面广科技交叉的产业,肉制品质量安全是肉类行业健康发展的生命线,建立和完善肉类行业标准十分重要。为了更好的服务肉类企业,中国肉类协会汇编了《中国肉类行业标准规范手册》,按照法律、条例、管理办法、养殖技术,肉类加工技术和产品检验检测四太部分组编,并涵盖产业链延伸的畜禽繁育、防疫、饲养,加工、质量,流通和环境保护等各个环节分册,汇集了多年来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和近年来实行和尚未被收录过的行业规范标准830多项,成为企业生产经营遵循的主要依据。
郑镁钢:据我所知我们按国家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的要求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规定的标准,在各生猪基地建设完备的生猪疫病控制监督体系。疫情检测体系及防疫屏障体系。实现生猪养殖全过程监管。
监测与召回:食品安全的一把锁
记者:《食品安全法》首次提出建立国家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制度,请陈院士为我们介绍下卫生部门在风险监测方面的工作情况是怎样的?
陈君石:风险监测首先要预警,比如,对农药残留要提供预警,再根据其对健康风险影响情况,从管理方面看看有没有必要采取措施。另外,要定时定点监测。国家对每个省下达具体监测计划,细分具体监测项目,每年都会产生肘万个宝贵数据。
2010年,卫生部会同六个部门建立了风险监测制度,开展全国风险监测工作。目前,专家们正在对2010年全国风险监测所得到的大量数据做后期评估,不久将会向社会发布中国的食品安全状况。最近,国务院批准成立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编制为200人,正在筹建,并成立理事会,理事会成员也来自各个部委。
另外,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这是全世界第一号食品安全问题,也是我国最重要的食品安全问题。有数据表明,美国两亿多人口,每年发生食源性疾病7200万人次。我国13亿人口,每年仅仅发现1—2万例,食物中毒几百起,依照美国食源性疾病发作率推算,我国食源性疾病漏报率可能高达90%以上。
目前,卫生部已开始着手建立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将提供科学的监测数据,为进行风险评估和科学监管提供重要依据。另外,我们还要参考美国的监测方式,摸清家底,对医院、诊所,家里的病人细致监测。自去年开始,卫生部门对在全国7个省、几百家医院、几万户家庭、大约50万人进行试点监测,每周进行一次访问,主要目的是弄清楚有哪些致病菌。待试点监测发展成熟时,将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记者:《食品安全法》建立了不合格食品召回制度,可食品召回及赔偿对于大部分中国的企业来说还很陌生,请简单介绍下食品召回的情况是怎样的?
陈君石:食品召回是很好的举措,应该说,食品召回和其它的产品召回都是同一性质。但消费者认识完全不同,比如丰田车召回后,消费者继续购买,而某种食品被召回却不行,这个品牌,甚至这类食品都卖不出去,之所以这样,主要是消费者在认识方面存在差距。
白小勇:新修订的食品召回制度的特点有:在召回方式上,取消了现有规定允许“换货”的做法,强调要“对被召回的不安全食品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者予以销毁”。在召回程序上进行了精简,省去了繁复的评估程序,明确要求,“食品生产企业发现其生产的食品属于不安全食品的,应当立即停止生产,并在3日内向地方质量监督部门提交食品召回计划”。食品生产企业对被召回的食品采取无害化处理措施的,不得将无害化处理后的产品重新用于食品生产和销售。不安全食品不能换货,只能销毁,而且要作无害化处理,销毁过程必须环保。
另外,我国食品惩罚性赔偿制度正式建立起来,《食品安全法》第96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造成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企业或者销售企业,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产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
如何健全惩罚性赔偿制度,不妨在生产或销售企业的所在地建立类似于“消费者保护协会”的针对食品消费者的保护组织,一旦发现不合格食品,任何个人和组织都可以向该生产者和销售者要求惩罚性赔偿。与此相配套的是,要建立食品的公益诉讼制度,设立专业的代理机构,由国家财政拨款或社会筹款,专门支持代理机构代表消费者进行食品维权,所支出费用最终由不合格食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承担。
食品安全问题:不是没有但不多
记者:近几年来三聚氰胺染色馒头、瘦肉精牛肉膏,腐化剂,膨大剂,塑化剂等问题不断出现,一些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现状缺乏信心,感觉迷茫,甚至产生恐慌情绪,各位是怎么看待这些食品安全事件的?
陈君石:我们国家食品安全问题不是没有,而是没有这么多。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和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这两种情况同时存在,才构成了食品安全问题。假冒伪劣食品中只有极少数有安全问题,绝大多数不构成食品安全问题。比如,生产假鸡蛋用的完全是食品添加剂,严格来说,它应该属于假冒伪劣食品范畴。但不应该把所有的假冒伪劣食品都等同于不安全食品,这样无形中就会夸大食品安全事件的数量。
高观:瘦肉精事件对肉制品行业影响重大,造成肉品生产的无效供给和一些消费者的恐慌心理,影响内需的扩大,增加了肉类食品的不安全因素,损害了政府信用、行业诚信区域经济发展、企业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王伟民:在乳业方面,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是,由于三聚氰胺事件,引发了全国老百姓对乳制品的集体不信任,消费者对乳制品仍有很大的疑虑,三聚氰胺事件的阴影并没有完全从老百姓的心中消失。这个后果现在还在由我们的乳品企业承担,消费者大量从国外购买奶粉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洋奶粉主导市场价格也是利用了消费者的信任。2008年以后,由于个别乳品经营者道德的沦丧,以及有关部门在三聚氰胺奶粉销毁事件上的失误,致使部分三聚氰胺奶粉在以后又陆陆续续流入市场,引发了新一轮的食品安全信任危机。
我认为,目前我国的乳制品质量水平是历史上最好的,也是最安全的。目前,乳业行业的洗牌已经基本结束,中国历史上最严厉的乳品企业重新核发生产许可证的措施,淘汰了50%多的乳品企业,我国乳业与世界乳品企业的水平已经基本接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郑镁钢:纵观国内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大多数是因为企业对原材料的把控失当造成的。为了确保食品质量与安全,得利斯早已搭建起农业、畜牧,食品、生物四大产业平台,自己生产饲料、生猪养殖自己把控,构筑从源头到终端全程控制的产业体系。
安全原料来源: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记者:肉类食品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瘦肉精事件的发生对肉制品行业造成一定影响甚至造成了人们的心理恐慌,请介绍下应如何解决好肉类安全问题?“三聚氰胺”、“瘦肉精”都是因为原材料来源出现了问题,那么对于肉类行业而言应如何从源头上保证质量安全呢?
高观:肉类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已经确定了肉类食品质量安全的目标,也将采取一些具体措施:首先,把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屠宰场点的数量降下来。其次,支持肉类企业利用优质品牌整合弱势产能,全面推进品牌建设。建立从畜禽养殖,到屠宰加工、制品加工,冷链物流、终端销售各环节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和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增强企业的标准化管理、质量检验检测,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建立产品召回处理机制,及时对不合格产品溯源,加强监测监管,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当前的首要问题是加强行业管理,规范肉类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确保肉类食品质量安全和有效供给。一方面,要加强源头管控。按照上市生猪占年出栏生猪6亿头的70%计算,我国年上市生猪约4.2亿头,如果国家监督抽查比例达到10%,那么每年约有3.78亿头生猪没有经过政府的监督检测而直接进入屠宰环节。因此,所有屠宰加工企业必须严把进货质量关,依法建立检验记录制度。同时,应加大力度建设一些标准化、规模化的优质畜禽原料供应基地。
郑镁钢:得利斯集团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小猪仔的肉制品企业之一,公司在10多个县市建立优质肉猪饲养基地,采取“企业+合作社+养猪场”模式,实行“六统一”管理,即统一供应种猪、统—人工授精,统一供应饲料,统一兽药防疫,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收购生猪。按照这一标准模式,得利斯集团已建立了36个生猪养殖合作社、400个标准化养猪场,年出栏优质商品猪160万头。集团计划于2012年建立100个生猪合作社,建设1000处标准化养殖小区,发展10000个标准化养猪场,达到年出栏优质商品猪500万头的目标。同时,得利斯集团正酝酿在多年成功运作生猪合作社的基础上,发展生猪产业联盟,真正从源头上控制猪肉品质。
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
记者:针对最近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卫生部门公布了102项食品添加剂产品标准,进步规范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请陈院士就此次公布的可用食品添加剂名单,谈谈当前食品添加剂应用的情况是怎样的?
陈君石:在公布的名单里的食品添加剂现有1000多种,包括香精香料等,它们都是经过严格的评估,最终确认是安全的。
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有严格的规定,新的食品添加剂必须经过层层审批,首先要确定它的安全性,然后才可以应用。在《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允许使用的添加剂分为23类,其中食品添加剂334种,食品用香料1850多种。也就是说,只要使用了334种食品添加剂名单以外的产品就属于违法行为。
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很多人误解了食品添加剂,以为只要是食品添加剂就是有害的,其实,食品添加剂国家标准对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都有明确规定,只要在添加剂的限量范围内使用,不会产生任何的食品安全问题。
记者;我们知道乳制品与食品添加剂有着密切的关系,但近些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如“三聚氰胺”、“台湾塑化剂”等,都被认为是在食品中添加了添加剂造成的,以致于很多人认为食品企业应该不用或者少用食品添加剂,请问王秘书长怎样看待这个问题7
王伟民: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工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乳品工业离不开食品添加剂。正是由于食品添加剂的正确应用,促进了我国乳业的发展,乳制品的新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方面做出了贡献,在这一点上食品添加剂功不可没。比如,增稠剂的添加,改良了乳品的品质;香精香料的添加增加了乳品的香味,防腐剂的添加使乳品可以在常温下保存,延长了货架期。
现在人们有一个错误的认识,认为添加到食品中的物质都是食品添加剂,其实这是不正确的。三聚氰胺,塑化剂是不能称为食品添加剂的。只能称为非法添加物,三聚氰胺不是食 品添加剂,而是一种化工原料。台湾的塑化剂事件也是一起非法添加物事件,塑化剂俗语叫邻苯二甲酸酯,是一种被加到起云剂里的工业用品。起云剂是台湾地区的叫法,大陆把它称为乳化剂,乳化剂是食品添加剂,主要成分为棕榈油和软化剂,主要用来防止运动饮料或食品沉淀,增加口感。但是。不法商贩为了节约成本,用塑化剂替代了棕榈油。所以非法添加物才是造成三聚氰胺事件、塑化剂事件的罪魁祸首,对消费者造成了伤害。
食品安全标准:规范下的食品生产
记者:“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行业的发展也需要标准和规范,为了适应食品行业的发展需要,我们国家也正加紧制定新的食品标准,并对一些老的不适合行业发展的旧标准进行修订,请介绍下相关的情况?我们国家的标准与国际标准是否一致?
陈君石:总的来说,我们国家的标准与国际标准是基本接轨的。但有时候,中国的标准未必跟国际标准一致,也未必跟其他国家的标准一致,因为中国人有中国人的消费习惯和膳食结构,这也是制定我们自己国家标准的主要依据之一。
为了对新的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严格把关。中国成立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它由多部门、多学科的专家组成。截止到目前,审评委员会已经审议通过了276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其中172项已由卫生部公布,其中包括68项新的乳品标准,102项食品添加剂产品标准,66项农药残留标准。
应该说,这几年卫生部会同有关部门,通过专家的支撑,做了大量标准的梳理,整合工作。近期,卫生部还将公布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预包装食品的标签等等一系列食品安全的基础性标准。
高观:肉类行业是一个产业链长,涉及面广科技交叉的产业,肉制品质量安全是肉类行业健康发展的生命线,建立和完善肉类行业标准十分重要。为了更好的服务肉类企业,中国肉类协会汇编了《中国肉类行业标准规范手册》,按照法律、条例、管理办法、养殖技术,肉类加工技术和产品检验检测四太部分组编,并涵盖产业链延伸的畜禽繁育、防疫、饲养,加工、质量,流通和环境保护等各个环节分册,汇集了多年来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和近年来实行和尚未被收录过的行业规范标准830多项,成为企业生产经营遵循的主要依据。
郑镁钢:据我所知我们按国家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的要求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规定的标准,在各生猪基地建设完备的生猪疫病控制监督体系。疫情检测体系及防疫屏障体系。实现生猪养殖全过程监管。
监测与召回:食品安全的一把锁
记者:《食品安全法》首次提出建立国家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制度,请陈院士为我们介绍下卫生部门在风险监测方面的工作情况是怎样的?
陈君石:风险监测首先要预警,比如,对农药残留要提供预警,再根据其对健康风险影响情况,从管理方面看看有没有必要采取措施。另外,要定时定点监测。国家对每个省下达具体监测计划,细分具体监测项目,每年都会产生肘万个宝贵数据。
2010年,卫生部会同六个部门建立了风险监测制度,开展全国风险监测工作。目前,专家们正在对2010年全国风险监测所得到的大量数据做后期评估,不久将会向社会发布中国的食品安全状况。最近,国务院批准成立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编制为200人,正在筹建,并成立理事会,理事会成员也来自各个部委。
另外,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这是全世界第一号食品安全问题,也是我国最重要的食品安全问题。有数据表明,美国两亿多人口,每年发生食源性疾病7200万人次。我国13亿人口,每年仅仅发现1—2万例,食物中毒几百起,依照美国食源性疾病发作率推算,我国食源性疾病漏报率可能高达90%以上。
目前,卫生部已开始着手建立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将提供科学的监测数据,为进行风险评估和科学监管提供重要依据。另外,我们还要参考美国的监测方式,摸清家底,对医院、诊所,家里的病人细致监测。自去年开始,卫生部门对在全国7个省、几百家医院、几万户家庭、大约50万人进行试点监测,每周进行一次访问,主要目的是弄清楚有哪些致病菌。待试点监测发展成熟时,将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记者:《食品安全法》建立了不合格食品召回制度,可食品召回及赔偿对于大部分中国的企业来说还很陌生,请简单介绍下食品召回的情况是怎样的?
陈君石:食品召回是很好的举措,应该说,食品召回和其它的产品召回都是同一性质。但消费者认识完全不同,比如丰田车召回后,消费者继续购买,而某种食品被召回却不行,这个品牌,甚至这类食品都卖不出去,之所以这样,主要是消费者在认识方面存在差距。
白小勇:新修订的食品召回制度的特点有:在召回方式上,取消了现有规定允许“换货”的做法,强调要“对被召回的不安全食品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者予以销毁”。在召回程序上进行了精简,省去了繁复的评估程序,明确要求,“食品生产企业发现其生产的食品属于不安全食品的,应当立即停止生产,并在3日内向地方质量监督部门提交食品召回计划”。食品生产企业对被召回的食品采取无害化处理措施的,不得将无害化处理后的产品重新用于食品生产和销售。不安全食品不能换货,只能销毁,而且要作无害化处理,销毁过程必须环保。
另外,我国食品惩罚性赔偿制度正式建立起来,《食品安全法》第96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造成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企业或者销售企业,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产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
如何健全惩罚性赔偿制度,不妨在生产或销售企业的所在地建立类似于“消费者保护协会”的针对食品消费者的保护组织,一旦发现不合格食品,任何个人和组织都可以向该生产者和销售者要求惩罚性赔偿。与此相配套的是,要建立食品的公益诉讼制度,设立专业的代理机构,由国家财政拨款或社会筹款,专门支持代理机构代表消费者进行食品维权,所支出费用最终由不合格食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