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当代大学生书写能力退化现象下的字体设计课程变革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x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当代科技的快速发展,手机电脑的快速普及,传统的手工书写被现代输入系统所替代,人们手写能力出现很大程度的退化,常常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此现象对字体设计课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促使字体设计课程产生变革。文章由此现象产生思考与讨论,提出变革方向与应对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书写能力;字体设计;课程变革
  汉字作为我国上下五千年无数人民的智慧结晶,既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无上瑰宝,又是现代社会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但随着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以及人们逐渐快速的生活节奏,电子化技术快速占领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以及娱乐。人们见到美好的事物习惯运用手机来记录,而不是将它书写下来。在如今人人拥有手机、网络交流快速发展的时代,书写汉字渐渐被弱化,发展空间受限,提笔忘字、书写难看的现象屡见不鲜。字体设计课程作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运用范围众多,波及面较为广泛,受到了巨大的挑战,需要变革来应对如今大学生普遍字体书写能力退化的现象。
  一、当代大学生书写能力退化的原因及对策
  汉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存在,当代社会基本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文盲,面对文字大家都能流利地阅读并且理解其中的意思。但当人们拿起笔准备在纸上书写时常常会有些吃力,感觉明明就在脑子里的汉字却怎么也写不出来。此现象更多地出现在80后、90后的年轻人群中。他们拥有较好的适应能力来创造和适应现如今快速发展的网络时代,对电子产品的适应度远远高于60后、50后的老年人群。然而,相比较而言老年人群中书写能力退化的现象却相对较弱。
  观察如今的培训机构其实不难发现,书法培训班占有一定比例,但是其培训人群大都是小学生,且硬笔书法的培训大于软笔培训。虽然培训人数较多,但坚持将其作为一门兴趣爱好的较少。随着年岁的增长,人们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对汉字的结构笔画的理解以及对汉字书写的重视程度。
  与此同时,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对于学生每个阶段的学习内容的侧重点也都各有不同。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教师会在黑板上一笔一划教导学生书写并阅读,但随着学生识字能力的提升,教师大多习惯于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书法练习从老师每天耳提面命的重点逐步变成了一种兴趣爱好,到了大学它更成为一门艺术专业。老师对学生起到模范作用,教师本身对于字體书写的忽视很大程度影响着学生对字体书写的认真程度。
  科技发展,手机、电脑等电子阅读设备的出现是造成当代大学生书写能力退化的最主要原因。当代大学生习惯于在网络媒体中了解时事新闻多过于纸质文件,网络的流行不但改变了学生的阅读习惯,还加速了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的退化。
  可采取有效的对策来应对学生汉字书写能力退化的现象。首先,提高学生自身对汉字书写的重视程度,培养学生良好的汉字书写习惯,使其对汉字书写拥有浓厚的兴趣,从根本上解决汉字书写退化的问题。其次,加强对教师板书书写能力的培训,要求教师在任何时候、任何阶段都工整书写板书,给学生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最后,合理运用网络媒体,在适应大数据的环境下也注重传承祖先的文化瑰宝,不要让汉字文化在快速发展的时代下逐渐消失。
  二、当代大学生汉字书写能力退化对字体设计课程产生的影响
  字体设计课程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一门专业性基础课程,可以为平面广告设计、标志设计、包装设计打下基础。它是一门由国外三大构成理论以及现代设计教学理念所引进而开设的设计类基础课程。它是现代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平面设计者必修的一门课程。由于字体设计在平面设计中占有特殊地位,使课程本身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同时对设计者的功底也十分考究。
  字体设计课程在我国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只停留在简单的、表层的设计方面。传统的字体设计课程教师习惯于让学生花大量的时间临摹研究已经较为常见的字体,将文字笔画的变化和结构的调整作为教学辅助内容,让学生感受相同的字在不同字体下所体现的不同,以达到教学目的。但当代大学生普遍对文字的解读能力较弱,在此种教学模式下只是机械地去临摹,并不会去思考字体结构以及其字体演变过程。学生提笔忘字,对于字体本身的结构以及笔画顺序都模棱两可,使这门课程的最基本的教学理念难以进行。
  如今网络发展飞快,电子输入的应用率远高于手写,电脑合成智能设计也屡见不鲜。学生专注软件应用的同时,大大降低了对手绘能力的训练,在设计时缺乏创新意识,更习惯于依赖互联网、新媒体等手段的介入来满足知识信息的需求,甚至直接抄袭和复制电脑上的设计作品来草草了事,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设计动手能力以及思维开发能力。
  如今字体设计逐渐受到重视并且在各个领域的设计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人们对字体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了解字体本身最原始的结构也就变得尤为重要。将对字体本身结构的认识与崭新的设计理念相结合,使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艺术性、经济性和使用价值,呈现出丰富的视觉艺术效果,成为传递信息的重要桥梁。提笔忘字的现象让学生对文字的字形掌握能力变得非常弱,无法通过对文字字形来具体了解文字,无疑成为了字体设计路上的一块巨大的绊脚石,局限了学生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式,使字体设计课程无法进行良好的改革。
  三、字体设计课程的发展对策
  (一)融会贯通古今文字,激发学生设计思维
  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字体为宋体、黑体、楷体等,这些文字的演变过程都是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精髓。在课程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强调字体设计课程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对字体在进行信息传达的过程中的识别性与艺术性的理解。可以由了解字体演变过程入手,着重讲解文字的发展史,从中加深学生对字体变化的印象,能够正确完整地把握字的字形、字义。例如,图1为“马”字的演变过程,我们从中不难发现随着时间的变化 “马”字的笔画越来越简化,最起初的早期甲骨文如同依照马的样子描绘出来的,由此得出人类早期的文字与实物有关,或者说最初的汉字是对实物的临摹,随着后期人类文明的发展字体也在一步一步走向成熟。对于字体设计课程来说深入了解文字转变过程,挖掘民族文化是十分有必要的。在作业布置方面,通过引入实际项目和赛事,让学生体验到不同的主题、设计方向,充分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同时,在比赛过程中可以接触到其他选手的设计作品,从而拓宽自己的设计思路,在与大师级设计师切磋的过程中也使他们能够了解自身不足,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   (二)與字体本身意义相结合,提升学生创造能力
  我们常能通过一个字联想到一幅画,在汉字中相同部首的字都有近似的含义或者类似的指定方面。例如,“月”字旁的汉字脚、腿、脸、腰等它们都特指身体的某一部位,具有一定指向性。在此基础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字体偏旁或者部首并将其为设计切入点,如图2从大体上看其为一个“壶”字,为上下结构分布,下部分的“业”作者设计成了一个水壶的形状。这就是典型的将文字的构造与相应物体相结合的例子,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图3中文字内容为“一马平川”,此成语的解释意思为地势平坦的地方,能够纵马疾驰的一片广阔平地,指广阔的平原。在图中的设计,设计师将文字利用俯视视角来描绘,平铺在纸面上,表达一马平川之意,用这几个字来表现广阔无垠的土地,与文字本身意思相呼应。通过这种设计方式不但拓宽了学生的设计思路,使字体结构融入当代学生自己的思维模式,增强字体设计结构的现代,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了解字体本身的结构与含义,以此来改善书写退化的现象。
  (三)字体手绘与电脑效果相结合
  文字最早起源于图画图形,它们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传统的字体设计课程注重图形与文字两者之间的关系,通过手绘的形式来展现不同的字体设计。多媒体的快速发展虽然导致大学生书写能力的下降从而使字体设计课程发生变革,但不可否认的是多媒体有许多地方是手工绘画无法达到和替代的。数字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为视觉空间提供更大的创意可能性。其多变的创作工具,如树枝、木条、麻绳、铁丝等,使设计者可以设计出更具有特性的字体表现形式,创造出不同的艺术字体。多媒体技术让字体变得更加立体,拓宽学生的视觉承载空间和创意思维,多方面的对字体进行设计,进而发展自身创意思维,提升字体设计的直观性与立体性。学生可以将不同文字的形式、造型与多媒体动画结合,不只是把汉字当作单一的图形来对待,借用动画特效进行创意字体设计,使平面的字体动起来。教师在课堂上更多地引入多媒体技术,探索更加先进的学生更容易理解的教学方法,也可以在原有的视觉基础上加入光感、质感等多种感官表现手法,逐步提升字体设计的系统性与多样性,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素材资源来达到设计效果的最佳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当代大学生字体退化现象下的字体设计课程需要引进新的教学理念与思路。字体设计课程作为视觉传达设计一门最基本的技术性课程,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字体书写退化的问题,巩固大学生对汉字的基本结构熟知,才能对未来字体设计课程有一定保障。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以及创新思路,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为以后的字体设计课程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田尚波.对大学生硬笔书法教育教学的思考[J].北方文学(中),2014(6):217.
  [2]危玉然.大学生“汉字书写能力退化”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5(S2).
  作者单位:
   上饶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其他文献
随着大科学时代的到来及科技水平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已经渗透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不仅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发展,还极大地推动了
我把所有的破洞牛仔裤、Beyond的磁带和狗牙项链都收好,郑重地装进一个木头箱子里。于是,那些在青春期发生的事件也都变成了回忆——    我初三那年,正流行Beyond的歌曲,满大街的音像店都在放他们的歌。学校里也满地疯子,不管是人是狗,只要是公的,都得会吼几句Beyond,否则就有OUT掉的嫌疑。  我常穿一条布满破洞的牛仔裤,像只小公鸡一样骄傲地昂着头在校园里游走。老妈搞不懂我为什么要把好端端
田本相的《论》由曹禺1933年写完《雷雨》之后的生活经历出发,对作家进行创作的原动力“对万恶的社会现实的强烈愤恨,对劳苦群众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①的概括已然独具特色。他
目的:探讨应用综合方法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综合治疗.结果:治疗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 要:自新課标提出后,美术创新课堂成为发展美术学科的重要手段,而如何在初中开展有效的创新美术课堂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文章试将具有个性的拼贴艺术和初中招贴设计美术课程相结合,希望以此提高学生美术素养并阐述了拼贴艺术融入招贴设计美术课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其发展与创新。  关键词:拼贴艺术;招贴设计;初中美术  拼贴艺术作为一种艺术手段,最先由立体主义艺术家们提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
20世纪30年代后期我在清华大学社会学系读书,虽然那时候不特别强调教书育人,但师生关系融洽,耳濡目染,受益良多,有些教授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至今不忘.这里介绍我记忆中的潘
丁国斌,中学语文高级教师,镇江市教育局教研室中学语文教研员。  作为自然界的高等动物,人,离不开自然。人是从自然中走出来的,所以从本性上说,人都有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渴望。  但不知从何时起,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变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说起自然,许多同学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我们似乎离开自然太远了也太久了。城市越变越大,而属于“自然”的土地却越来越少,并离我们越来越远;似乎每年只有春游、秋游时,我们才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