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谈话前要有准备
找学生谈话,不能心血来潮,随心所欲,毫无准备。要确实谈话的对象,要真正了解谈话对象。“知彼知已,百战不殆”。谈话前认真做好调研工作,要对谈话对象的思想、心理、问题的原因以及社会、家庭、学习生活环境等,要做到心中有数。根据“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原理,制订谈话方案,选择最好的谈话方法。
二、把握谈话的时机,精心选择谈话的时间、地点及场合
捕捉谈话时机,把握谈话火候,谈话效果将事半功倍。一般情况下,当学生知错认错,试图改变,需要帮助时,当犯了错误,已经自责,需要谅解时,当骤遭不幸,悲痛万分,需要安慰时,当内心抑郁,愁绪满怀,需要排遣时,当取得成绩,满心欢喜,需要认同时,当遇到麻烦,一筹莫展,需要指点时,均是与学生谈话的最佳时机。过早,时机不成熟,“话不投机半句多”;过迟,事过境迁或事态已扩大,于事无补,悔之晚矣。
三、谈话要有明确的目标
找学生谈话,要有明确的谈话主题,即要明确谈什么问题,得到什么目的。找学生谈话,谈话的目标要尽量集中,内容要围绕主题进行,时间不可拉得太长,否则容易引起学生厌倦。要适可而止,让学生有意犹未尽的感觉,这样的谈话最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要遵循谈话的原则
找学生谈话不仅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也是一种思想教育的工作方法,需要遵循学生思想活动规律,贴近学生思想实际,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
一般应遵循如下原则:
1.真诚原则。“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班主任要真心诚意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做到以情感人。惟有真心才能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才能与学生在思想上产生交流,心理上有了沟通,心灵上引起共鸣,学生才能敞开心扉,将内心坦露无遗。在谈话过程中,如果班主任带有厌恶的情绪,甚至皱一皱眉,有一点走神,学生都会敏锐地觉察到。若让学生产生一种被轻视、被愚弄的愤怒,就会引起师生间的对立情绪,影响谈话效果。
2.尊重原则。找学生谈话时,要态度和蔼,给对方以亲切感、实在感,要倾听对方的诉说,让对方把心中的体验、感受、困惑、疙瘩、怒气、忧愁尽情地倾述出来;不要随意打断对方的话语,要与人为善,正面引导,鼓励帮助;不要高声训斥,挖苦讽剌,话难听、脸难看。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这样学生才会为之倾心,与之交心。
3.差异原则。找学生谈话的方式要因人而异,因事施法,不可千人一面。要根据对方的性别、年龄、性格特征、情绪心态,根据谈话的内容、主题、环境等诸多因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的同学是直性子,性情豪爽,谈话就要开门见山。有的同学自尊心较强,谈话要就应含蓄一些,旁敲侧击,慢慢渗入,对方更能容易接受。
五、要运用一定的谈话技巧
谈话是一门综合艺术,它要求班主任有较高的思想修养、道德水准和心理素质,还要有广博的学识,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信息学、美学等综合知识,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灵活运用谈话的技巧,这样,与学生谈话时才能应对自如,游刃有余。
(一)方式技巧
1.循循善诱。交谈中可采用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诱导,或叙述经历、谈感受,或树观点、辨是非,或引典设喻、寓理于情、情理交融,做到忠言顺耳,使学生心悦诚服。觉得教育者既是良师又是益友,产生“亲其师而信其道”之功效。
2.目标激励。对鼓励进步的谈话对象,要帮助其设立恰到好处的奋斗目标,并激励其努力拼搏,不断进取,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生活、学习中的目标。
3.理解安慰。对遭受挫折、打击,或非主观原因成绩骤然下降的学生,一方面要体贴安慰,表示理解,帮助抚平其心灵的创伤,另一方面要帮助其分析原因,使其尽快走出低谷。
(二)言语技巧
1.有理有据。谈话时始终要把握不容置疑的道理,要运用恰当的说理方法,观点鲜明,论证有力,所涉事实要有理有据、准确无误。
2.有节有度。话语要注意分寸,适可而止,批评不可把对方说的一无是处,弄得对方垂头丧气,毫无自信。表扬不可把对方说得完美无缺,吹得对方头脑发昏,得意忘形。同时,话语要做到散而不乱、活而有度、张弛相间、刚柔相济、进退有序。
(三)情态技巧
1.表情亲切 谈话时表情要友善、亲切,目光温和,充满爱心,不可面若冰霜,也不可嬉皮笑脸。
2.手势得当 谈话时要根据话语内容辅以必要的手势,以便于沟通情感,体现言语意图,但手势不宜过于频繁,幅度不宜过大,不宜手舞足蹈,不可翘脚架腿。
3.语调适度 谈话时要随着情绪和气氛变化,采用适当的语调,或轻或重,或缓或急,或大或小,或高或低,以更好地传递思想感情,增强表达效果。
做为小學班主任,要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不要高高在上以“法官”自居,动不动就训人,而应该是以诚恳的态度倾听学生的意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班主任还应该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关心每一位学生。不论家庭好差,不分成绩高低,不分性别,不分是否犯过错,班主任都要一视同仁,公平对待,进而达到融洽师生关系、增强师生感情的目的。要重视与学生谈话的技巧和艺术性,才能和学生愉快的很好的沟通,从而把学生培养成品行端正、情操高尚的人。我祝愿天下所有的教师都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找学生谈话,不能心血来潮,随心所欲,毫无准备。要确实谈话的对象,要真正了解谈话对象。“知彼知已,百战不殆”。谈话前认真做好调研工作,要对谈话对象的思想、心理、问题的原因以及社会、家庭、学习生活环境等,要做到心中有数。根据“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原理,制订谈话方案,选择最好的谈话方法。
二、把握谈话的时机,精心选择谈话的时间、地点及场合
捕捉谈话时机,把握谈话火候,谈话效果将事半功倍。一般情况下,当学生知错认错,试图改变,需要帮助时,当犯了错误,已经自责,需要谅解时,当骤遭不幸,悲痛万分,需要安慰时,当内心抑郁,愁绪满怀,需要排遣时,当取得成绩,满心欢喜,需要认同时,当遇到麻烦,一筹莫展,需要指点时,均是与学生谈话的最佳时机。过早,时机不成熟,“话不投机半句多”;过迟,事过境迁或事态已扩大,于事无补,悔之晚矣。
三、谈话要有明确的目标
找学生谈话,要有明确的谈话主题,即要明确谈什么问题,得到什么目的。找学生谈话,谈话的目标要尽量集中,内容要围绕主题进行,时间不可拉得太长,否则容易引起学生厌倦。要适可而止,让学生有意犹未尽的感觉,这样的谈话最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要遵循谈话的原则
找学生谈话不仅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也是一种思想教育的工作方法,需要遵循学生思想活动规律,贴近学生思想实际,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
一般应遵循如下原则:
1.真诚原则。“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班主任要真心诚意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做到以情感人。惟有真心才能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才能与学生在思想上产生交流,心理上有了沟通,心灵上引起共鸣,学生才能敞开心扉,将内心坦露无遗。在谈话过程中,如果班主任带有厌恶的情绪,甚至皱一皱眉,有一点走神,学生都会敏锐地觉察到。若让学生产生一种被轻视、被愚弄的愤怒,就会引起师生间的对立情绪,影响谈话效果。
2.尊重原则。找学生谈话时,要态度和蔼,给对方以亲切感、实在感,要倾听对方的诉说,让对方把心中的体验、感受、困惑、疙瘩、怒气、忧愁尽情地倾述出来;不要随意打断对方的话语,要与人为善,正面引导,鼓励帮助;不要高声训斥,挖苦讽剌,话难听、脸难看。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这样学生才会为之倾心,与之交心。
3.差异原则。找学生谈话的方式要因人而异,因事施法,不可千人一面。要根据对方的性别、年龄、性格特征、情绪心态,根据谈话的内容、主题、环境等诸多因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的同学是直性子,性情豪爽,谈话就要开门见山。有的同学自尊心较强,谈话要就应含蓄一些,旁敲侧击,慢慢渗入,对方更能容易接受。
五、要运用一定的谈话技巧
谈话是一门综合艺术,它要求班主任有较高的思想修养、道德水准和心理素质,还要有广博的学识,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信息学、美学等综合知识,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灵活运用谈话的技巧,这样,与学生谈话时才能应对自如,游刃有余。
(一)方式技巧
1.循循善诱。交谈中可采用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诱导,或叙述经历、谈感受,或树观点、辨是非,或引典设喻、寓理于情、情理交融,做到忠言顺耳,使学生心悦诚服。觉得教育者既是良师又是益友,产生“亲其师而信其道”之功效。
2.目标激励。对鼓励进步的谈话对象,要帮助其设立恰到好处的奋斗目标,并激励其努力拼搏,不断进取,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生活、学习中的目标。
3.理解安慰。对遭受挫折、打击,或非主观原因成绩骤然下降的学生,一方面要体贴安慰,表示理解,帮助抚平其心灵的创伤,另一方面要帮助其分析原因,使其尽快走出低谷。
(二)言语技巧
1.有理有据。谈话时始终要把握不容置疑的道理,要运用恰当的说理方法,观点鲜明,论证有力,所涉事实要有理有据、准确无误。
2.有节有度。话语要注意分寸,适可而止,批评不可把对方说的一无是处,弄得对方垂头丧气,毫无自信。表扬不可把对方说得完美无缺,吹得对方头脑发昏,得意忘形。同时,话语要做到散而不乱、活而有度、张弛相间、刚柔相济、进退有序。
(三)情态技巧
1.表情亲切 谈话时表情要友善、亲切,目光温和,充满爱心,不可面若冰霜,也不可嬉皮笑脸。
2.手势得当 谈话时要根据话语内容辅以必要的手势,以便于沟通情感,体现言语意图,但手势不宜过于频繁,幅度不宜过大,不宜手舞足蹈,不可翘脚架腿。
3.语调适度 谈话时要随着情绪和气氛变化,采用适当的语调,或轻或重,或缓或急,或大或小,或高或低,以更好地传递思想感情,增强表达效果。
做为小學班主任,要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不要高高在上以“法官”自居,动不动就训人,而应该是以诚恳的态度倾听学生的意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班主任还应该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关心每一位学生。不论家庭好差,不分成绩高低,不分性别,不分是否犯过错,班主任都要一视同仁,公平对待,进而达到融洽师生关系、增强师生感情的目的。要重视与学生谈话的技巧和艺术性,才能和学生愉快的很好的沟通,从而把学生培养成品行端正、情操高尚的人。我祝愿天下所有的教师都做学生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