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概念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基础,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概念是物理知识的基础,物理知识体系是以概念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二是物理概念是物理教学的基础,物理学习的很多品质是在概念学习中建立起来的。作为物理教学的优秀传统,概念教学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一种现象,即长期以来物理概念教学有两种倾向,一是传统的应试教育状态下,物理概念教学很多时候是为了考试而服务的,因此概念教学存在着机械记忆化的倾向;二是新课程改革以来,由于强调教学方式的改变,因此对于包括概念在内的物理教学,往往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层面上,至于概念教学的原始追求与教学机制,有点不再被教师所关注了。笔者以为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也就是说不论在怎样的教学环境下,还应当让学生在符合学习规律的情境下,在符合物理概念学习特点的情境中,实施物理概念的教学。
1物理概念教学的本来意义
在课程改革进入新阶段之际,如果我们物理老师追问自己一下:什么是物理概念?物理概念教学在整个物理教学中有什么样的地位与作用?……这些问题恐怕不是每个物理教师都能迅速地回答出来的,更别谈在新的课程标准视角下对其进行理解了。
综合各方面的资料信息,我们知道物理概念是对物质特性及物理现象与过程的本质属性的反映。物理概念既是物理知识框架的基础,也是物理学习的基础。一般认为物理概念作为物理知识的基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物理规律是建立在物理概念基础上的。关于这一点笔者的理解是,物理概念作为对客观世界物理属性的一种反映,本质上是通过一个简单的术语来阐述一个较为复杂的意思。比如说“力”的概念,在学生熟悉力这个概念之前,他们对力可能有着各种各样的理解,但在了解了概念之后,就统一地认为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了,也就是说用“力”一个字就可以代表“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这个意思了。那么,在后续的规律学习中,力就成了一个基本的概念而不再需要解释。比如说在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中当我们说“当一切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学生看到“外力”想到的就是力,而不需要再想到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等情形。因此,一言以蔽之,概念就是对物理事物属性建立一个基本的、直觉的认识。另一方面是学生的学习方面。在学生最初接触的概念学习中,学生会习得与物理相关的好多内容。比如说学生会知道物理概念是如何构建的,尤其是对于一些有着相似定义规律的概念而言更是如此,如比值法定义的概念速度、密度、功率、比热容等;再如一些非物理知识概念,如单位换算是物理学习中的重要技能性概念,如果不掌握其实质,那每学习一个新的概念都需要进行单位换算的训练,如果掌握了单位换算的实质,意识到不同单位的换算,往往就是某个物理国际单位中的主单位前面加上不同的修饰字,那有了前面一两个单位换算,别的新单位的换算就有了一个基础了。
所以说,概念的作用在物理学习中是基础性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物理教学中必须以此为基础,扎实抓好。
2物理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
物理概念教学“怎样教”才是有效的?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在于学生最终是不是记住了概念的定义,而在于学生能不能熟练地运用概念,能不能将概念生活化、逻辑化、知识化,也就是说能不能在生活中有意识地用物理概念来解释一些事情,能不能通过逻辑推理将概念纳入到更为广泛的物理知识当中去。要达到这样的教学水准,就必须高度重视教学策略的运用,在笔者看来,以下一些教学策略是值得考虑的:
一是要注意将物理概念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经验基础相联系。初中物理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与学生原有数学基础关系较近。例如在初二阶段的物理中,声音传播完全与数学图像的建构能力相一致,而运动中速度的概念、公式等均与数学关系密切,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成为物理学习的重要基础;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较近。力、运动、声、光等概念在日常生活中就有运用,而实像、虚像等概念在生活中也有原型,比如照镜子时的自己就是像,只是学生不知道叫像而已。因此,只要将学生原有的前概念转变为物理概念,那物理概念的教学就算圆满了。
二是要注意概念教学的组织形式。一个概念怎样形成,取决于学生对概念的建构过程。我们为什么说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不能真正理解概念呢?是因为这个过程缺少自主建构,只是机械记忆,因此对于学生当时理解概念极具负面影响。但有意思的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注意到,一段时间后学生能够对原来采用的灌输式教学所掌握的概念也能理解,其实这正是学生在一段时间内自我构建的结果,但对于复杂的概念往往就没有这样的效果。因此还是需要在新知学习时,就要注重学生的自主构建,也就是说自主构建概念是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
三是要注意概念教学的要求把握。习惯于应试的教师往往要求学生对概念的定义一字不拉地记下来,这其实是不太需要的,也是不符合概念教学规律的。前面已经说过,概念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对概念形成一种直觉,谈到某个概念时就能产生一种较好的直觉。显然,这种直觉不是靠记忆来完成的,而是靠理解来完成的。因此概念教学要求的把握标准,就在于判断学生能不能在新的情境中立即了解概念的含义。如“人们常常利用水作为冷却剂是利用了水的什么特点”这一问题中,我们要的不是能够说出比热的定义,而是要求能够在此问题情境中反映出比热的概念。
3对于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总结
物理概念的教学在整个物理学习中起基础性作用,这种基础性作用不仅体现在学生的认知结构当中,也体现在学生的认知过程当中。尊重学生的自主构建性,是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重要价值取向。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概念教学,关键在于让学生将概念内化到日常的物理学习中,能够成为用物理语言交流时的自觉行为。而要达到这个要求,就必须注重教学方式的选择,而教学方式的选择又是以自身的教学理念为依据的。既然如此,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最根本要求,还是在于物理教师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地改善自身教学行为,才能实现包括概念教学在内的思路拓展。
1物理概念教学的本来意义
在课程改革进入新阶段之际,如果我们物理老师追问自己一下:什么是物理概念?物理概念教学在整个物理教学中有什么样的地位与作用?……这些问题恐怕不是每个物理教师都能迅速地回答出来的,更别谈在新的课程标准视角下对其进行理解了。
综合各方面的资料信息,我们知道物理概念是对物质特性及物理现象与过程的本质属性的反映。物理概念既是物理知识框架的基础,也是物理学习的基础。一般认为物理概念作为物理知识的基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物理规律是建立在物理概念基础上的。关于这一点笔者的理解是,物理概念作为对客观世界物理属性的一种反映,本质上是通过一个简单的术语来阐述一个较为复杂的意思。比如说“力”的概念,在学生熟悉力这个概念之前,他们对力可能有着各种各样的理解,但在了解了概念之后,就统一地认为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了,也就是说用“力”一个字就可以代表“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这个意思了。那么,在后续的规律学习中,力就成了一个基本的概念而不再需要解释。比如说在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中当我们说“当一切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学生看到“外力”想到的就是力,而不需要再想到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等情形。因此,一言以蔽之,概念就是对物理事物属性建立一个基本的、直觉的认识。另一方面是学生的学习方面。在学生最初接触的概念学习中,学生会习得与物理相关的好多内容。比如说学生会知道物理概念是如何构建的,尤其是对于一些有着相似定义规律的概念而言更是如此,如比值法定义的概念速度、密度、功率、比热容等;再如一些非物理知识概念,如单位换算是物理学习中的重要技能性概念,如果不掌握其实质,那每学习一个新的概念都需要进行单位换算的训练,如果掌握了单位换算的实质,意识到不同单位的换算,往往就是某个物理国际单位中的主单位前面加上不同的修饰字,那有了前面一两个单位换算,别的新单位的换算就有了一个基础了。
所以说,概念的作用在物理学习中是基础性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物理教学中必须以此为基础,扎实抓好。
2物理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
物理概念教学“怎样教”才是有效的?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在于学生最终是不是记住了概念的定义,而在于学生能不能熟练地运用概念,能不能将概念生活化、逻辑化、知识化,也就是说能不能在生活中有意识地用物理概念来解释一些事情,能不能通过逻辑推理将概念纳入到更为广泛的物理知识当中去。要达到这样的教学水准,就必须高度重视教学策略的运用,在笔者看来,以下一些教学策略是值得考虑的:
一是要注意将物理概念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经验基础相联系。初中物理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与学生原有数学基础关系较近。例如在初二阶段的物理中,声音传播完全与数学图像的建构能力相一致,而运动中速度的概念、公式等均与数学关系密切,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成为物理学习的重要基础;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较近。力、运动、声、光等概念在日常生活中就有运用,而实像、虚像等概念在生活中也有原型,比如照镜子时的自己就是像,只是学生不知道叫像而已。因此,只要将学生原有的前概念转变为物理概念,那物理概念的教学就算圆满了。
二是要注意概念教学的组织形式。一个概念怎样形成,取决于学生对概念的建构过程。我们为什么说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不能真正理解概念呢?是因为这个过程缺少自主建构,只是机械记忆,因此对于学生当时理解概念极具负面影响。但有意思的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注意到,一段时间后学生能够对原来采用的灌输式教学所掌握的概念也能理解,其实这正是学生在一段时间内自我构建的结果,但对于复杂的概念往往就没有这样的效果。因此还是需要在新知学习时,就要注重学生的自主构建,也就是说自主构建概念是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
三是要注意概念教学的要求把握。习惯于应试的教师往往要求学生对概念的定义一字不拉地记下来,这其实是不太需要的,也是不符合概念教学规律的。前面已经说过,概念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对概念形成一种直觉,谈到某个概念时就能产生一种较好的直觉。显然,这种直觉不是靠记忆来完成的,而是靠理解来完成的。因此概念教学要求的把握标准,就在于判断学生能不能在新的情境中立即了解概念的含义。如“人们常常利用水作为冷却剂是利用了水的什么特点”这一问题中,我们要的不是能够说出比热的定义,而是要求能够在此问题情境中反映出比热的概念。
3对于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总结
物理概念的教学在整个物理学习中起基础性作用,这种基础性作用不仅体现在学生的认知结构当中,也体现在学生的认知过程当中。尊重学生的自主构建性,是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重要价值取向。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概念教学,关键在于让学生将概念内化到日常的物理学习中,能够成为用物理语言交流时的自觉行为。而要达到这个要求,就必须注重教学方式的选择,而教学方式的选择又是以自身的教学理念为依据的。既然如此,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最根本要求,还是在于物理教师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地改善自身教学行为,才能实现包括概念教学在内的思路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