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广,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其中包括学生的自学能力、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以及归纳总结能力,由此也产生了许许多多的教学模式,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而“自学一互帮一释疑一建网”教学模式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教学模式,下面笔者对该模式的各个环节作简单介绍。
第一环节:自学
在这一环节中,凡能让学生自学的内容,要尽可能让学生自学,当然,自学不是让学生随心所欲、毫无目的地学,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与组织下进行,该环节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环节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效指导需要解决“学什么”与“怎样学”的问题——或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或提供大致思路,要求学生形成完整的逻辑体系,教师的有效组织需要解决“愿意学”的问题,按照“三维目标体系”,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样需要良好的学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需要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需要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因此,在实施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明指向、巧点拨、善诱导、严要求、会调控。
第二环节:互帮
在该环节中,学生经过互帮、小组讨论等形式,解决自学中出现的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同时在互帮的过程中增进了彼此间的友谊。
但在实践过程中,这个环节操作不好往往会流于形式,得不到实效,主要问题有:
①少数人动,多数人不动,能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要是一些学习能力较强、表现欲较强的学生,而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活动被忽视甚至被掩埋。
②秩序混乱,学生的讨论不是围绕着教学要点,而是不着边际、漫无目标,或者学生不会倾听、收效甚微。
③教师游离在外,教师在课堂上缺少捕捉和判断有效信息的能力,缺乏有效的点拨、提升和中肯的评价。
因而,有效的互助讨论应具备如下条件:
一是形成相对稳定的互助群体,有得力的负责人(即需要有小组长负责);
二是有明确的互助讨论目标和具体的学习内容;
三是教师要介入学生的讨论,及时发现学生讨论中不能自行解决的问题,为下面的释疑环节搜集信息;
四是时间上要予以保证,不能浅尝就止,
第三环节:“释疑”
在这个环节,就是针对学生在自学与互帮中提出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有重点地讲解,启发学生自己解决疑难问题。
在释疑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清晰,清晰授课,是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也就是要求教师用明确的语义、适中的语速、清晰的层次、流畅的表达给学生解疑释惑。
二是恰切,讲解的深度、难度要适应学生当前水平或略高于当前水平,但不能超出学生的理解水平,
三是启发,所谓“不愤不启,不诽不发”,要让学生学会积极的思考。
四是点拨,何为点拨?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
第四环节:建网
该环节是对当堂学习内容或某一问题的解决进行总结疏理,形成一个知识网络系统,本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把握学习重点,进而达到巩固学习内容的目的。
总结的方法多种多样,可引导学生自主建网,也可师生共同回顾本节内容,大量研究表明,只有自主建构的知识才能持久、深刻,而没有经过自主建构的知识是不牢固的。
下面笔者就以《摩擦力》为例,简单介绍该模式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具体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请几个同学到前面分别用缠了皮筋和没缠皮筋的筷子夹弹子看谁夹的快。
(说明:让学生运用自己动手实验,激起研究摩擦力的兴趣,提出问题:什么是摩擦力呢?)
2 进行新课
2.1认识摩擦力
首先我采用模式中的自学部分,让学生按照我设计的实验方案亲自感受摩擦力。
(1)双手并拢,用力推或拉其中一只手,使其中一只手在另一只手掌上运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
(2)双手并拢,保持双手不动,也不用力推或拉,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
(3)双手并不靠拢,使双手做相向运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
(4)双手并拢,保持双手同时向上运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
接着应用模式中的互帮,小组讨论,完成以下问题。
①产生摩擦力的条件是什么?
②摩擦力产生在什么地方?
③摩擦力向哪个方向?
④摩擦力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交流,教师再加以补充修正(即释疑),从而形成了正确的结论,得到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作用点及方向,从而形成正确的摩擦力定义,
①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一是: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二是:两个物体发生相对运动。
②摩擦力的作用点:接触面上。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④摩擦力的作用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
(说明:这个环节采用了模式中的四个环节,有学生自己实验(即自学),讨论互帮解决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作用点及方向,并通过教师释疑得到正确的结论,从而归纳得到摩擦力的定义即知识建网)。
2.2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首先教师释疑,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摩擦力的测量方法,并引导学生互帮讨论解决:为什么拉力等于摩擦力。
(该环节主要应用模式中的释疑、互帮和建网环节,摩擦力的测量若由学生讨论解决可能既费时又效果不佳,所以采用教师演示的方法,可以节约时间,又将探究的重点移向后边的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上。)
◆环节一、提出问题
教师根据刚刚得到的摩擦力的产生的条件、方向、作用点,力的三要素中只有摩擦力的大小未知,提出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系?
◆环节二、猜想
学生互帮讨论完成猜想: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有哪些,讨论后请小组成员谈本组的猜想以及猜想的依据对于学生的猜想,教师应该加以鼓励,并及时加以引导。
学生的猜想:决定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有:重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运动的速度、接触面积的大小等等,到底哪些观点是正确的呢?对于重力这一个错误因素,是大多数学生认为相当然的影响因素,老师引导学生做实验加以排除,把重力的影响因素自觉地改为压力,实验方案是:’
①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使手在桌面上运动,感受摩擦力的大小。
②增大手对桌面的压力,用力推,使手在桌面上运动,感受摩擦力的大小。
学生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分析手的重力不变,但因为压力的增大而摩擦力增大,从而排除了重力的因素,正确引导到压力的影响因素上。
(该环节主要应用模式中的互帮和释疑环节,先由学生互帮讨论完成猜想,教师再通过释疑得到正确的猜想。)
◆环节三:设计实验
为了便于学生的自学,我设计了以下题目,让学生先自我思考,再讨论。
①如何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采用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②如何改变压力的大小?
第一环节:自学
在这一环节中,凡能让学生自学的内容,要尽可能让学生自学,当然,自学不是让学生随心所欲、毫无目的地学,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与组织下进行,该环节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环节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效指导需要解决“学什么”与“怎样学”的问题——或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或提供大致思路,要求学生形成完整的逻辑体系,教师的有效组织需要解决“愿意学”的问题,按照“三维目标体系”,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样需要良好的学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需要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需要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因此,在实施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明指向、巧点拨、善诱导、严要求、会调控。
第二环节:互帮
在该环节中,学生经过互帮、小组讨论等形式,解决自学中出现的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同时在互帮的过程中增进了彼此间的友谊。
但在实践过程中,这个环节操作不好往往会流于形式,得不到实效,主要问题有:
①少数人动,多数人不动,能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要是一些学习能力较强、表现欲较强的学生,而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活动被忽视甚至被掩埋。
②秩序混乱,学生的讨论不是围绕着教学要点,而是不着边际、漫无目标,或者学生不会倾听、收效甚微。
③教师游离在外,教师在课堂上缺少捕捉和判断有效信息的能力,缺乏有效的点拨、提升和中肯的评价。
因而,有效的互助讨论应具备如下条件:
一是形成相对稳定的互助群体,有得力的负责人(即需要有小组长负责);
二是有明确的互助讨论目标和具体的学习内容;
三是教师要介入学生的讨论,及时发现学生讨论中不能自行解决的问题,为下面的释疑环节搜集信息;
四是时间上要予以保证,不能浅尝就止,
第三环节:“释疑”
在这个环节,就是针对学生在自学与互帮中提出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有重点地讲解,启发学生自己解决疑难问题。
在释疑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清晰,清晰授课,是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也就是要求教师用明确的语义、适中的语速、清晰的层次、流畅的表达给学生解疑释惑。
二是恰切,讲解的深度、难度要适应学生当前水平或略高于当前水平,但不能超出学生的理解水平,
三是启发,所谓“不愤不启,不诽不发”,要让学生学会积极的思考。
四是点拨,何为点拨?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
第四环节:建网
该环节是对当堂学习内容或某一问题的解决进行总结疏理,形成一个知识网络系统,本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把握学习重点,进而达到巩固学习内容的目的。
总结的方法多种多样,可引导学生自主建网,也可师生共同回顾本节内容,大量研究表明,只有自主建构的知识才能持久、深刻,而没有经过自主建构的知识是不牢固的。
下面笔者就以《摩擦力》为例,简单介绍该模式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具体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请几个同学到前面分别用缠了皮筋和没缠皮筋的筷子夹弹子看谁夹的快。
(说明:让学生运用自己动手实验,激起研究摩擦力的兴趣,提出问题:什么是摩擦力呢?)
2 进行新课
2.1认识摩擦力
首先我采用模式中的自学部分,让学生按照我设计的实验方案亲自感受摩擦力。
(1)双手并拢,用力推或拉其中一只手,使其中一只手在另一只手掌上运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
(2)双手并拢,保持双手不动,也不用力推或拉,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
(3)双手并不靠拢,使双手做相向运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
(4)双手并拢,保持双手同时向上运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
接着应用模式中的互帮,小组讨论,完成以下问题。
①产生摩擦力的条件是什么?
②摩擦力产生在什么地方?
③摩擦力向哪个方向?
④摩擦力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交流,教师再加以补充修正(即释疑),从而形成了正确的结论,得到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作用点及方向,从而形成正确的摩擦力定义,
①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一是: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二是:两个物体发生相对运动。
②摩擦力的作用点:接触面上。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④摩擦力的作用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
(说明:这个环节采用了模式中的四个环节,有学生自己实验(即自学),讨论互帮解决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作用点及方向,并通过教师释疑得到正确的结论,从而归纳得到摩擦力的定义即知识建网)。
2.2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首先教师释疑,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摩擦力的测量方法,并引导学生互帮讨论解决:为什么拉力等于摩擦力。
(该环节主要应用模式中的释疑、互帮和建网环节,摩擦力的测量若由学生讨论解决可能既费时又效果不佳,所以采用教师演示的方法,可以节约时间,又将探究的重点移向后边的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上。)
◆环节一、提出问题
教师根据刚刚得到的摩擦力的产生的条件、方向、作用点,力的三要素中只有摩擦力的大小未知,提出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系?
◆环节二、猜想
学生互帮讨论完成猜想: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有哪些,讨论后请小组成员谈本组的猜想以及猜想的依据对于学生的猜想,教师应该加以鼓励,并及时加以引导。
学生的猜想:决定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有:重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运动的速度、接触面积的大小等等,到底哪些观点是正确的呢?对于重力这一个错误因素,是大多数学生认为相当然的影响因素,老师引导学生做实验加以排除,把重力的影响因素自觉地改为压力,实验方案是:’
①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使手在桌面上运动,感受摩擦力的大小。
②增大手对桌面的压力,用力推,使手在桌面上运动,感受摩擦力的大小。
学生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分析手的重力不变,但因为压力的增大而摩擦力增大,从而排除了重力的因素,正确引导到压力的影响因素上。
(该环节主要应用模式中的互帮和释疑环节,先由学生互帮讨论完成猜想,教师再通过释疑得到正确的猜想。)
◆环节三:设计实验
为了便于学生的自学,我设计了以下题目,让学生先自我思考,再讨论。
①如何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采用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②如何改变压力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