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戏曲作为中华民族的国粹,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的一支“牡丹”。戏曲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演变,其声腔曼妙委婉、韵律动人;其人物形象饱满、鲜明生动;其故事感人至深、脍炙人口。戏曲纵横古今、博雅通实、韵律无穷,是一门品赏不尽的艺术。 作为一个古老的民族,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歌谣。如果说戏剧是西方的歌谣,那么戏曲则是古老中国五千年灿烂辉煌文明史上的优美歌谣。中国戏曲是门博大精深的艺术,发展至今在全国已拥有300多个戏曲剧种。
其中,“二人台”便是众多地方小戏中的一种,是河套地区的民间戏曲,俗称“打玩意儿”。清光绪年间,在蒙汉民歌和“丝弦坐腔”基础上,吸收山西河曲一带传来的民间歌舞发展而成。清末明初,在土默川一带出现了二人台职业小班。起初,二人台角色只有一丑一旦,以“摸帽戏”的形式分饰多种角色,后来进一步发展成扮演固定人物的民间小戏。
【关键词】:起源 表演程式 发展 创新 融合 传承
“ 二人台”是起源于河曲,流传于晋北、内蒙西部、陕西北部、河北张家口等地的地方小戏。它在表演程式上属于“两小”戏。角色仅有小丑、小旦或小生、小旦两人,表演生动活泼,唱腔洒脱奔放,委婉流畅,深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二人台最初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人台的传统剧目约有 120个,内容多取材劳动人民的现实生活,富有浓郁的生活情趣,而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以及百姓对文化精神领域的更高要求,戏曲也要不在不丢传统的前提下寻求发展新路径,有机融合当下文化,不断创新进取,使之得以更好地传承与发扬。
正 文:
“二人台”起源于山西河曲,发展于内蒙古,是活跃在晋北、陕北、内蒙古西部、冀北等地的民间歌舞戏曲剧种,它产生于清代中后期,至今约有三百年的发展历史,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被革命文艺工作者始称为二人台。经过长期发展完善,至今已有近百个曲剧目。二人台是国务院确定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剧种之一。它的修辞方法丰富多变而兼用,是研究汉语音韵学、音韵修辞以及词语修辞等不可多得的材料。 它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二人台的唱词有的苍凉,有的悲苦,有的诙谐,有的欢快,有着较高的艺术水平,即使在那些最悲凉的唱词中,也充满了生命的律动和顽强,表现出一种蓬勃向上的精神。二人台早期被称为“打坐腔”,初期只是老百姓围坐在家中或地头说唱的一种自娱形式,慢慢发展到有化妆、有道具、有音乐、有舞蹈,并且吸收了戏剧的某些成分,据道光版《万全县志》记载,当时的二人台“不取资,不化妆,不动作,随意围坐,唱而不演”。进而称为“打玩艺儿”或“社火玩艺儿”,有了服装道具,也有了化妆。
二人台集民歌、舞蹈、曲艺、戏剧等多种文艺表演形式于一身,反映了当地人民的淳朴生活,有些流传下来的原生态曲调和剧目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十分生动感人。无论是早期的二人台的唱词,还是时下流行的唱词,都是整个二人台的基石和灵魂。
二人台的唱词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来自于晋西北、晋中、雁北、河北一带的民歌、秧歌,如《小放牛》《吃醋》《十里墩》等。二是来自于山西河曲民歌,如《五哥放羊》《绣荷包》等。三是来自于内蒙古西部民歌,如《种洋烟》《水刮西包头》《阿拉奔花》等。
二人台《走西口》这一经典剧目故事是发生于清朝末年时期的民间爱情故事,一个叫孙玉莲的年轻女子新婚不久丈夫就要走西口离家远行了,小夫妻分别在即千叮咛万嘱咐,一首撕心裂肺的民歌《走西口》家喻户晓成为一段历史的生动写照。俗话说:“男人走口外,女人挖苦菜”。
走西口作为中国历史上持续三百多年的一次大规模的移民潮,并不始于清代,但官府允准汉民进入口外,却是康熙三十五年才开始的。据同治年间所修的《河曲县志》记载,圣祖仁皇帝特允鄂尔多斯之请,以故河保营得与蒙古交易,又准河民垦蒙地,岁与租籽,河邑民多在口外贸易贩运各物,河邑人耕商塞外草地,春夏出口,岁暮而归,但能经营力作,皆足养家糊口,走西口成了河曲人度灾荒谋生计的主要生活方式。河曲人走西口通常有两条线路,一条从水西门渡口过河,踏上旱路进入内蒙西部,西口通常是必经之路;一条是经过水路,两次渡河进入内蒙准格尔旗,土默特川,那西口到底是在哪儿呢?西口最初指山西右玉的杀虎口,是长城中的一个关口,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汉族人走口外官府是严禁定居的。
二人台传统戏《走西口》里只有两个人物,玉莲(小旦)、太春(小生),当玉莲已背影出场的方式,手绢花来表现她打扫屋子,开始唱道介绍自己“家住在太原,爹爹名叫孙朋安,所生下我这一支花,起名就叫孙玉莲,玉莲一十八岁整,刚和太春哥配成婚,好比是那个蜜蜂见了一朵花,倒叫玉莲喜呀喜在心。”玉莲的表演方式是用了基本功的台布出场,从眼神到动作表演出一个传统女子的美,演出了刚结婚的那种甜蜜与幸福;太春出场的唱词:“咸丰整五年,山西遭年限,有钱的粮满仓,受苦人一个一个真可怜;太春去借粮,一颗也没借上,回到家里头,该咋对玉莲讲;二姑舅捎来一份信,他说西口外好收成,我有心那个走西口,不知玉莲依存不依存;”他手捧一个空的粮袋子上场表现出了一种无奈,又没有任何办法,因为当时的情景就是连温饱都难以解决,要活活的被饿死吗!被逼无奈只有走西口这一条出路;当太春进门与玉莲诉说实情,确定要走西口时,两人表现的恋恋不舍及撕心裂肺的唱段(哭板),玉莲表现的不光是不舍还有一种埋怨在里面,因为他们是新婚夫妇(唱词:“正月里娶过门,二月西口外行”)从演员的身段和动作变现那种难舍难分,在没有任何办法是,玉莲只有让他走西口并很关心的安顿了知心话(“坐船你要坐船舱,你不要坐船头,恐害怕那个刮风下雨风摆浪打,摆浪摆浪摆在哥哥河里头;走路……吃饭……”)体现了对太春的关心,让他自己照顾好自己,最后玉莲在家里为太春祈祷平安的早回家。
“二人台”在传承与发展的历程中,唱腔形式丰富多样,它与晋、陕、蒙三地的民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广泛散播于民间草根阶层,特别是河曲的民間社班,目前仍然以原生态常年存在于三省不同地区和乡村百姓生活中。山西河曲“二人台”源远流长,是蒙汉音乐文化的结晶。它植根于河曲叙事民歌,汲取了“信天游”、“爬山调”的音乐元素,经历了“三打”、“风搅雪”、“打软包”等发展阶段,最终形成今日业余剧团和专业剧团并存的格局。“二人台”艺人们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演唱风格,如推、闪、躲、让、屹挞字、花字花调等演唱技巧,赋予“二人台”别具风格的韵味和艺术魅力。这些演唱方法和技巧具有一定的自然性和开放性,同时,也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二人台至今已发展流传于晋、陕、蒙、冀、甘五个省区。笔者认为,出于“二人台”本体发展的需求,也是喜爱“二人台”的广大观众的需求,更是艺术市场的需求,对“二人台”的改良势在必行。
结束语:
笔者通过本文本文试从发声方法、语言使用和润腔手法、表演形式体现等多个方面对“二人台”演唱方法进行改良的探索,希望能为二人台的发展有一些启发,最终使其在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艺术形式的特色基础上,博采众长,更好的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戏曲表演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
[2]《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 曲艺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
[3]《中国戏曲曲艺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
[4]《中国戏剧史新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5]《中国戏曲文献文学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6]《二人台研究丛书:二人台剧目》,山西人民出版社,2011
其中,“二人台”便是众多地方小戏中的一种,是河套地区的民间戏曲,俗称“打玩意儿”。清光绪年间,在蒙汉民歌和“丝弦坐腔”基础上,吸收山西河曲一带传来的民间歌舞发展而成。清末明初,在土默川一带出现了二人台职业小班。起初,二人台角色只有一丑一旦,以“摸帽戏”的形式分饰多种角色,后来进一步发展成扮演固定人物的民间小戏。
【关键词】:起源 表演程式 发展 创新 融合 传承
“ 二人台”是起源于河曲,流传于晋北、内蒙西部、陕西北部、河北张家口等地的地方小戏。它在表演程式上属于“两小”戏。角色仅有小丑、小旦或小生、小旦两人,表演生动活泼,唱腔洒脱奔放,委婉流畅,深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二人台最初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人台的传统剧目约有 120个,内容多取材劳动人民的现实生活,富有浓郁的生活情趣,而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以及百姓对文化精神领域的更高要求,戏曲也要不在不丢传统的前提下寻求发展新路径,有机融合当下文化,不断创新进取,使之得以更好地传承与发扬。
正 文:
“二人台”起源于山西河曲,发展于内蒙古,是活跃在晋北、陕北、内蒙古西部、冀北等地的民间歌舞戏曲剧种,它产生于清代中后期,至今约有三百年的发展历史,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被革命文艺工作者始称为二人台。经过长期发展完善,至今已有近百个曲剧目。二人台是国务院确定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剧种之一。它的修辞方法丰富多变而兼用,是研究汉语音韵学、音韵修辞以及词语修辞等不可多得的材料。 它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二人台的唱词有的苍凉,有的悲苦,有的诙谐,有的欢快,有着较高的艺术水平,即使在那些最悲凉的唱词中,也充满了生命的律动和顽强,表现出一种蓬勃向上的精神。二人台早期被称为“打坐腔”,初期只是老百姓围坐在家中或地头说唱的一种自娱形式,慢慢发展到有化妆、有道具、有音乐、有舞蹈,并且吸收了戏剧的某些成分,据道光版《万全县志》记载,当时的二人台“不取资,不化妆,不动作,随意围坐,唱而不演”。进而称为“打玩艺儿”或“社火玩艺儿”,有了服装道具,也有了化妆。
二人台集民歌、舞蹈、曲艺、戏剧等多种文艺表演形式于一身,反映了当地人民的淳朴生活,有些流传下来的原生态曲调和剧目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十分生动感人。无论是早期的二人台的唱词,还是时下流行的唱词,都是整个二人台的基石和灵魂。
二人台的唱词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来自于晋西北、晋中、雁北、河北一带的民歌、秧歌,如《小放牛》《吃醋》《十里墩》等。二是来自于山西河曲民歌,如《五哥放羊》《绣荷包》等。三是来自于内蒙古西部民歌,如《种洋烟》《水刮西包头》《阿拉奔花》等。
二人台《走西口》这一经典剧目故事是发生于清朝末年时期的民间爱情故事,一个叫孙玉莲的年轻女子新婚不久丈夫就要走西口离家远行了,小夫妻分别在即千叮咛万嘱咐,一首撕心裂肺的民歌《走西口》家喻户晓成为一段历史的生动写照。俗话说:“男人走口外,女人挖苦菜”。
走西口作为中国历史上持续三百多年的一次大规模的移民潮,并不始于清代,但官府允准汉民进入口外,却是康熙三十五年才开始的。据同治年间所修的《河曲县志》记载,圣祖仁皇帝特允鄂尔多斯之请,以故河保营得与蒙古交易,又准河民垦蒙地,岁与租籽,河邑民多在口外贸易贩运各物,河邑人耕商塞外草地,春夏出口,岁暮而归,但能经营力作,皆足养家糊口,走西口成了河曲人度灾荒谋生计的主要生活方式。河曲人走西口通常有两条线路,一条从水西门渡口过河,踏上旱路进入内蒙西部,西口通常是必经之路;一条是经过水路,两次渡河进入内蒙准格尔旗,土默特川,那西口到底是在哪儿呢?西口最初指山西右玉的杀虎口,是长城中的一个关口,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汉族人走口外官府是严禁定居的。
二人台传统戏《走西口》里只有两个人物,玉莲(小旦)、太春(小生),当玉莲已背影出场的方式,手绢花来表现她打扫屋子,开始唱道介绍自己“家住在太原,爹爹名叫孙朋安,所生下我这一支花,起名就叫孙玉莲,玉莲一十八岁整,刚和太春哥配成婚,好比是那个蜜蜂见了一朵花,倒叫玉莲喜呀喜在心。”玉莲的表演方式是用了基本功的台布出场,从眼神到动作表演出一个传统女子的美,演出了刚结婚的那种甜蜜与幸福;太春出场的唱词:“咸丰整五年,山西遭年限,有钱的粮满仓,受苦人一个一个真可怜;太春去借粮,一颗也没借上,回到家里头,该咋对玉莲讲;二姑舅捎来一份信,他说西口外好收成,我有心那个走西口,不知玉莲依存不依存;”他手捧一个空的粮袋子上场表现出了一种无奈,又没有任何办法,因为当时的情景就是连温饱都难以解决,要活活的被饿死吗!被逼无奈只有走西口这一条出路;当太春进门与玉莲诉说实情,确定要走西口时,两人表现的恋恋不舍及撕心裂肺的唱段(哭板),玉莲表现的不光是不舍还有一种埋怨在里面,因为他们是新婚夫妇(唱词:“正月里娶过门,二月西口外行”)从演员的身段和动作变现那种难舍难分,在没有任何办法是,玉莲只有让他走西口并很关心的安顿了知心话(“坐船你要坐船舱,你不要坐船头,恐害怕那个刮风下雨风摆浪打,摆浪摆浪摆在哥哥河里头;走路……吃饭……”)体现了对太春的关心,让他自己照顾好自己,最后玉莲在家里为太春祈祷平安的早回家。
“二人台”在传承与发展的历程中,唱腔形式丰富多样,它与晋、陕、蒙三地的民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广泛散播于民间草根阶层,特别是河曲的民間社班,目前仍然以原生态常年存在于三省不同地区和乡村百姓生活中。山西河曲“二人台”源远流长,是蒙汉音乐文化的结晶。它植根于河曲叙事民歌,汲取了“信天游”、“爬山调”的音乐元素,经历了“三打”、“风搅雪”、“打软包”等发展阶段,最终形成今日业余剧团和专业剧团并存的格局。“二人台”艺人们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演唱风格,如推、闪、躲、让、屹挞字、花字花调等演唱技巧,赋予“二人台”别具风格的韵味和艺术魅力。这些演唱方法和技巧具有一定的自然性和开放性,同时,也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二人台至今已发展流传于晋、陕、蒙、冀、甘五个省区。笔者认为,出于“二人台”本体发展的需求,也是喜爱“二人台”的广大观众的需求,更是艺术市场的需求,对“二人台”的改良势在必行。
结束语:
笔者通过本文本文试从发声方法、语言使用和润腔手法、表演形式体现等多个方面对“二人台”演唱方法进行改良的探索,希望能为二人台的发展有一些启发,最终使其在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艺术形式的特色基础上,博采众长,更好的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戏曲表演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
[2]《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 曲艺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
[3]《中国戏曲曲艺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
[4]《中国戏剧史新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5]《中国戏曲文献文学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6]《二人台研究丛书:二人台剧目》,山西人民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