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教学设计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2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简析:
  《司马光》(统编语文三年级上册)是一篇文言文,也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司马光》这篇课文非常简短,只有两句话、七个注释,还配有一幅图,但却讲述了一个脍炙人口的小故事:有一次,司马光和一群孩子在庭院里面玩耍。一个小孩爬上瓮,不小心失足落入水中。大家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捡了块石头,使劲砸瓮。瓮被砸破了,水流了出来,孩子终于得救了。该篇课文虽然是文言文,但多数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文基本一致(如“戏、群、众、石”是“游戏、一群、众人、石头”的意思),也没有特别难读拗口的字词。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给这些字组词,让学生知道这些字的意思,感受文言文和现代文相通的地方,并借助注释、插图、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自主理解课文句子的意思,感悟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机智勇敢、善良果断的品质,并消除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畏难心理,降低学习难度,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为学生学习文言文开个好头。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认识人物
  1.讲述故事。(课件出示司马光砸缸的图片)教师讲述司马光的故事。
  2.认识司马光。课件出示司马光人物简介(北宋文学家、史学家,著有《资治通鉴》)。
  3.板书课题。教师范写生字“司”(强调“司”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为学生的书写提供范例),学生在抄词本上书写。
  4.了解复姓。课件出示“司马”“司徒”“上官”“东方”“公孙”“长孙”“欧阳”“诸葛”等复姓,教师介绍,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有关复姓的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课题中出现的生字“司”随文进行范写,并让学生写在抄词本上,促使学生正确规范地书写汉字。
  二、多种形式,反复诵读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圈出生字。
  2.检查反馈。请个别学生朗读课文,其余学生正音。小组开火车读课文,全班齐读课文。
  3.再读课文。出示画有斜线的课文,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指导学生读出课文词句间的停顿),学生在小组内练读,指名学生展示读,全班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读”是阅读教学永恒的主题,“以读为本”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文言文的教学更应体现这一特点,做到以读为主线,在读中知其意、感其情、明其理。本环节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体现螺旋上升的要求,即自读时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检查反馈时要求把课文读流利,读出一定的感情;读出词语间的停顿时要做到声断气不断,读出节奏,读出韵味,真正体现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的要求。
  三、掌握方法,理解内容
  1.通过对比,发现异同。出示文言文版和现代文版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说出两篇文章有何异同(讲的是同一个故事,但文言文版的故事内容较少)。
  2.归纳方法,理解字词。出示注释,让学生了解部分字词的意思,归纳出方法一:看注释;指导学生观察插图,理解“瓮”“水迸”,归纳出方法二:看插图。
  3.运用方法,理解内容。指导学生结合现代文版的故事,运用看注释与观察插图这两种方法逐句理解课文内容。
  设计意图: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有很多,如果一次性地教给学生,学生不但不能全部掌握,还容易混淆。所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逐步从字词的理解过程中总结出看注释与观察插图这两种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并学会运用,既检验了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又加深了学生对文言文的感受。
  四、熟读成诵,积累经典
  1.指导分段背诵。背诵采用填空的形式分为三段进行,先背起因(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再背經过(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最后背结果(水迸,儿得活)。
  2.练习看图背诵。出示起因、经过、结果三幅图,让学生看图进行背诵。
  设计意图:本篇文言文是要求背诵的,这是教学的重点。采取三段式背诵,不仅降低了难度,而且让学生知道了故事的三要素,为学生“学写一件简单的事”打下基础。看图背诵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课文一定要与插图相结合,知道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背诵是最有效的途径。
  五、补充留白,讲述故事
  1.对比思考,知晓留白。让学生再次对比现代文与文言文,思考:为什么讲的是同一件事,文言文的篇幅却很短呢?(这就是文言文的留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2.进入角色,讲述故事。引导学生进入到故事当中,想一想、演一演。如果你遇到课文中的这种情况,你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呢?(学生分小组交流讲述故事)
  3.书写生字。学生提出识记有困难的字,边交流、边识记、边书写。书写展示,教师学生共同评价。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现代文过渡到文言文。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文言文其实也不难,树立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信心。同时通过对比,让学生发现文言文非常简短,给读者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从而让学生进行角色互换,走进故事中,还原故事,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三年级的学生应该具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而且本课的生字难度也不大。因此,除了“司”之外,让学生自主识字,边识边写,有助于学生记忆生字。
  六、拓展阅读,形成习惯
  1.小结司马光的品质。(聪明机智、沉着冷静、善良果断)
  2.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出色少年的故事。
  3.推荐阅读。课件出示书名“孔融让梨”“曹植作《七步诗》”“王冕四岁学画”“王羲之七岁通书法”等,让学生课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阅读。
  设计意图:本单元的导语是:美好的品质,犹如温暖的阳光,带给我们希望和力量。这一人文主题,贯穿了整个单元的课文。作为开篇的课文,更应遵循这一主旨。学生在学完课文之后,很容易就能总结出司马光的优秀品质。这时趁热打铁,让学生再说说其他人物的故事,自然地把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最后推荐阅读书目,以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习惯。
其他文献
过去,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教学过程当作一种学生被动接受的特殊的认知活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满堂灌的课堂教学使学生疲惫不堪,本该快乐的童年生活却充满了无奈和困惑。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课堂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乐园,应该尽可能地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魅力,真正喜欢上数学学习,享受幸福的课堂时光。  一、尊重  每一个学生都是动态的、立体的、发展的,教师不能孤立地、片面地看待学生,而应着眼于学生整个人生的成长
期刊
万事趣为先。有效激趣,是有效教学的基础。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激趣,能促进教学的有效性,同时助力深度教学。  一、情境激趣,化枯燥抽象为具体感知,铺垫深度教学  学生在学习知识之前,若能對知识与自己的生活产生连接,特别是自己的生活经历,有助于学生通过熟悉的经历来进一步理解与体会知识的产生,拉近学生和文本的时空距离。  网络让我们可以轻松地找到丰富的资源,但课堂上却不是通过课件一股脑儿地将这
期刊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因为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对问题情境的真实理解,触及学科本质与内涵基础上全身心投入,思维不断深入发展的自主探究性学习。数学学习总是伴随着一个个的问题提出、问题解决中进行的,问题是引导学生思考,驱动他们自主探究,在探究中思维不断深入,在思维深入中领悟知识本质与内涵及其思想方法的深度学习的触发器与助推器。问题驱动的数学课堂教学是
期刊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的“小数除法”是在学生学会了整数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教学的重点是突出“小数点处理问题”,教学的关键是探究“处理小数点的算理”。  一、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是基础  此小节共有3个例题。  例1 王鹏计划4周跑步22.4千米,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列式是22.4÷4=?这是一道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该怎么办呢?可引导学生把千米换成米来计算。这样便得到22.4千米=22400米,2
期刊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的教学设计中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要精心地设计教学过程,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巧妙地进行教学预设,引导学生在文本的阅读中体悟“偶向芦花深处行,溪光山色晚来晴”的惊艳,感受“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的意境,品鉴“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的深意……从而在阅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与作者、课文中的人物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掌握作者的写作方法与技
期刊
“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断(统编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导语)。”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讲述了许多引人入胜的故事,介绍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如诸葛亮足智多谋,武松豪放勇武,孙悟空神通广大,林黛玉多愁善感……阅读古典四大名著,能让读者在阅读中漫步中国古典名著长廊,走近名著中的人物,品读精彩故事,感悟写作技巧。  一、草船借箭,彰显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统编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一
期刊
如果有学校在为安排临时性工作感到头疼的话,东川二小的“工作量化”管理可能是一剂良药;如果有学校在评优评先、晋级评职、绩效分配等方面还存在种种矛盾的话,那东川二小的“工作业绩积分制”值得参考;如果有学校在为迎接各种检查准备材料忙得不可开交的话,那东川二小的“共享电子档案平台”可资借鉴。此外,东川二小的“非统考科目课堂教学月考核”“走课”“活动与教学并重”“两段制”等师训和教育教学工作上的创新做法,均
期刊
教材分析:  《围绕中心意思写》是六年级上册习作单元的作文,要求学生选择一个感受最深的汉字写一篇习作,并想清楚自己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注意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在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就安排有专门的训练,学生有一定的基础,但本次习作要求选择一个汉字来写,难度就变大了。因为汉字的内涵极其丰富。所以,如何帮助学生确定习作的中心意思是本次习作的一个目标。习作的中心
期刊
彝州楚雄有教师二万五千余名,我是其中最为平凡庸碌的一个。由国侨办选派赴泰国任教后,便沾了祖国之光,连德高望重的泰国北部华文教育界老前辈也高看了我一眼,误以为从祖国选派的教师,必定是有两把刷子的。  4月和10月本是我所任教的清迈教联高级中学的两个长假,盼星星盼月亮盼到3月底,我急不可待地订了回国休假的机票。泰北华人村华文教师联谊会的王相贤会长却把我找去,说联谊会旗下的华心学校积弊甚多,华心学校董事
期刊
《巨人的花园》(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一文主要讲了巨人离家七年,孩子们都喜欢到他的花园里玩。巨人回家后,把孩子们赶出花园,并砌起高墙,花园就始终是冬天,直到孩子从小洞爬进花园,春天才来到花园,巨人醒悟就拆了墙,花园又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巨人的花园》一文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  1.结构清晰、人物丰满。这个童话充满着奇妙的想象,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结构清晰完整,紧紧围绕“巨人的花园”展开故事:巨人离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