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教学设计中的“博”“思”“雅”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4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的教学设计中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要精心地设计教学过程,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巧妙地进行教学预设,引导学生在文本的阅读中体悟“偶向芦花深处行,溪光山色晚来晴”的惊艳,感受“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的意境,品鉴“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的深意……从而在阅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与作者、课文中的人物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掌握作者的写作方法与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以《伯牙鼓琴》(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一文为例谈谈教师在阅读教学的教学设计中的“博”“思”“雅”。
  一、“博”
  统编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以“一首歌,一幅画,一件小工艺品……一段美好的艺术之旅”作为单元导语开启了学生的阅读之旅,也明晰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落实在“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上。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伯牙鼓琴》是一篇文言文,涉及音乐、文学等相关领域的知识与文化,其中“古今异义”“古琴文化”“古文情境诵读”等都是学生学习课文与理解课文内容需要突破的难点。作为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有广收并蓄的阅读,做到博观约取,教学时才能知宗而用妙。如笔者在教学设计时,结合课文研读了《礼记》《诗经》《文心雕龙》《琴赋》及《中国音乐史》等古今著作的相关章节,进行了教学预设。于是,在教学中当“鼓”字的古今意义学生难以理解时,笔者便引用“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鼓琴”来讲解字义的溯源:在古代“鼓”字与“琴”“瑟”连用,意思是“弹”,现代汉语中“鼓”已经没有这一义项。从而让学生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并在学生心中种下了探究古文之妙的种子。又如古文中“善哉乎”一词中两个语气词连用,朗读时要做到声连而气不断,结果学生在朗读时效果不理想,笔者便结合古籍《五方元音》中的“连音符号⌒”引导学生跟着笔者一起边比画连音符号边读词语,把古文的节奏感和韵味读出来……实践证明,当教师能做到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教学,结合教学内容进行预设,那么,教学中的每一次引导、每一处纠偏、每一句呈词就有了厚植文化的底蕴和积淀,让课堂因响起跌宕昭彰的“博之乐”而变得厚重又不失灵动。
  二、思
  《伯牙鼓琴》寥寥八十字,却饱含情思、哲思。那么,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走进千年前伯牙、子期的知音故事呢?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时结合教学内容去思考,带着学生深入到伯牙、子期的精神世界,去了解其“志”为何?古人常借山水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孔子在《论语·雍也篇》中提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通过山水表达出自己的情怀:做个智慧、仁爱之人。那《伯牙鼓琴》中伯牙的山水里藏着怎样的心志呢?随着这个饶有深意的问题的抛出,学生的思维被启迪,于是,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从“巍巍太山”的琴音里,读懂了“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浩然之气,读懂了“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人生境界,读懂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宏大志向;从“汤汤流水”的琴音里,学生读懂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雍容气度,读懂了“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百折不挠,也读懂了汤汤流水“一路高歌却趋低避高”的谦虚为怀与勇往直前,悟出了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的处世哲学……教学实践证明,教学设计中明晰的“思”路能让立德树人收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三、雅
  汉·蔡邕《琴赋》中记载:“指掌反覆,抑案藏摧,於是繁弦既抑,雅韵复扬。”古琴声雅韵兰心,蕴藉含蓄。伯牙是一代“琴仙”,他清高到琴声只奏与子期听,作为现代人,我们虽然无缘倾听伯牙鼓琴,但名曲《高山流水》《伯牙吊子期》《知音》中的古琴声、琵琶声等早已成为人类文化的瑰宝被永世流传。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把这些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瑰宝巧妙穿插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于是,课堂上古琴声或宽阔苍凉,或流转舒缓,静谧而深沉。文配乐,乐衬文,鼓“巍巍太山”激越高亢,奏“汤汤流水”恢宏壮丽,弹“徐徐清风”舒缓悠扬;埙的音色幽深,悲凄,哀婉,绵绵不绝,其声浊而喧喧在,声悲而幽幽然。学生在学习“伯牙失子期”这一段时,朗朗读书声与埙乐、古琴相得益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而一曲《云裳诉》凄冽悲怆,琵琶的“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与古琴宽广的音域和深沉的音色相遇、相击使伯牙的痛惜与悲伤抒发得酣畅淋漓。在这里,文学与音乐融通合璧,讀书声与古乐声交响辉映,涓涓文化在“雅之乐”里流淌、生长……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能让“博”“思”“雅”流淌在教学预设的每一个细节里,就能让阅读教学的课堂绽放出亮丽的色彩,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有效的提高。
其他文献
一、研究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知识的不断更新,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许多令人惊叹的设计发明都是多学科多领域共同合作的结果,例如人工智能在家居领域的普及、多元化理念的服装设计等,不难看出,对综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的分科教学难以顺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分科教学将完整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分割,看似降低了教师教学的
期刊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中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一)介绍“1拃”的长度。  教师示范1拃(从大拇指到中指的长度叫作“1拃”),学生亲自动手体会“1拃”。  (二)学生测量活动。  1.学生动手测量课桌长有几拃?指生汇报。  2.五名高矮不一的同学测准备好的绳子的长度有几个脚掌长?学生汇报。  (三)交流、讨论  1.量的都是课桌的长,为什么测
期刊
2014年9月,因为工作调整,我第一次走进保山市关爱学校,一个从教多年的小学教师,由此踏上了特殊教育学习的道路,开启了新的、不一样的教师之路。  第一次接触特殊孩子,惊讶、手足无措、茫然,历历在目。然而,多年以后的今天,却为自己能从事这样一份善良的职业感到自豪。就像某一天有人问我:“你们学校的学生是不是很可怕。”“没有呀,他们多可爱,纯真,无邪,与世无争,形容的就是他们。”我马上回答道。我是特校教
期刊
“咱们学校的学生情况这么特殊,既找不出多少成长的闪光点拿出来亮相,也不适合搞大规模的期末表彰活动,同往年一样,学校买了些奖状和笔记本,各班主任自行回班发放下去鼓励鼓励学生再好好强调一下假期安全就出校吧!”学生放假前一天,学校领导做了这样的部署。  走出会议室,内心里颇有一种“年年岁岁花相似”的怅然。如此表彰,一次两次,孩子们看着写有自己名字的奖励还有些兴奋和自豪,但几年老调长弹下来后便没有新鲜劲了
期刊
下派到腾冲龙川江畔做了一年五合乡人,接触到崇岭翠林中一位长期上访的女村民,她听说五合村来了个工作队长,非要见识见识。初秋时节,她跟村领导要了我的手机号码,恳切地约我见面。  驻村不解民愁苦,不如下地种红薯。抱着这个想法,我走了四公里多的山路,早上十点多如约到她家与她相见。她五十来岁,长相大方,个子高挑,衣着整洁,举止文静,院落蓬勃的瓜果蔬菜、活泼的鸡鸭猪牛昭示着她的勤劳,很难想象她会有太多的苦水。
期刊
小学数学通过课堂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思想,并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掌握更多的数学规律,逐步构建数学知识體系,并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进一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课堂教学中最难上的课型是复习课,由于缺乏了新授课的新鲜感,学生感觉比较厌倦,参与意识不强,容易造成老师“一言堂”,有些学生甚至觉得上不上这节课没什么区别,更别提教学效果了。如果在复习课堂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期刊
过去,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教学过程当作一种学生被动接受的特殊的认知活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满堂灌的课堂教学使学生疲惫不堪,本该快乐的童年生活却充满了无奈和困惑。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课堂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乐园,应该尽可能地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魅力,真正喜欢上数学学习,享受幸福的课堂时光。  一、尊重  每一个学生都是动态的、立体的、发展的,教师不能孤立地、片面地看待学生,而应着眼于学生整个人生的成长
期刊
万事趣为先。有效激趣,是有效教学的基础。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激趣,能促进教学的有效性,同时助力深度教学。  一、情境激趣,化枯燥抽象为具体感知,铺垫深度教学  学生在学习知识之前,若能對知识与自己的生活产生连接,特别是自己的生活经历,有助于学生通过熟悉的经历来进一步理解与体会知识的产生,拉近学生和文本的时空距离。  网络让我们可以轻松地找到丰富的资源,但课堂上却不是通过课件一股脑儿地将这
期刊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因为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对问题情境的真实理解,触及学科本质与内涵基础上全身心投入,思维不断深入发展的自主探究性学习。数学学习总是伴随着一个个的问题提出、问题解决中进行的,问题是引导学生思考,驱动他们自主探究,在探究中思维不断深入,在思维深入中领悟知识本质与内涵及其思想方法的深度学习的触发器与助推器。问题驱动的数学课堂教学是
期刊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的“小数除法”是在学生学会了整数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教学的重点是突出“小数点处理问题”,教学的关键是探究“处理小数点的算理”。  一、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是基础  此小节共有3个例题。  例1 王鹏计划4周跑步22.4千米,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列式是22.4÷4=?这是一道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该怎么办呢?可引导学生把千米换成米来计算。这样便得到22.4千米=22400米,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