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把握核心素养结构,激发学生问题意识,注重学生数学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培养,从多角度注重数学核心素养的生成。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生成;教学策略
随着近年来新课改步伐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素质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小学阶段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提升小学生综合素质非常重要,它不仅可以显著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独立思维,进而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结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非常关键。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内涵
“素养”的概念与单纯的态度、技能、认知不同,它是三者的结合,重点强调人的态度、情感及价值观。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具体体现的是数学的知识与技能,综合反映出数学的本质、思想,体现了数学思想的整体性、持久性及综合性。数学课程的内容与目标与核心素养生成直接相关,有助于促进数学课程的科学设计以及数学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学科本质、思想的理解。
二、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生成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整体情况来看,学生核心素养生成中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首先,很多教师认为核心素养与数学技能是等同的。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当前还死盯着书本,认为利用机械性训练即可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通过题海战术提升了数学技能的同时,整体素养就会提升。很明顯这种观念与素质教育发展的理念是格格不入的,这些教师并未认识到核心素养的真实含义,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势必会限制学生探究思维的发展,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生成非常不利;其次,很多教师认为核心素养生成会影响对教学内容的选择,这是当下很多教师都存在的误区,认为教材中很多内容对于核心素养培养无用,实际上学生核心素养生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其中不仅涉及到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还有敢于质疑的能力、学以致用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等,小学数学教学中每节课都与核心素养生成分不开;第三,很多教师认为,数学核心素养的生成与文化氛围分不开。因此,这些教师形成了“唯文化”的思想,这种思维的形成无疑限制了对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生成的教学策略
(一)有效把握核心素养结构
核心素养需要通过具体学科的教学得到体现。这就要求数学教师明确数学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二者的关系,充分认识到核心素养这个大范畴中包括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的一个下位概念,不仅体现了核心素养的一般特质,同时也体现了属于自身的学科特质。所以,教学过程中必须树立起数学核心素养的意识,在了解数学核心素养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学科发展对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同时,基于生成视角搭建利于生成数学核心素养的平台。数学核心素养关乎到从“生”到“成”的转化过程,这个过程与数学活动这一载体是分不开的,所以教师必须树立起生成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数学活动,最终实现意义生成。
(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生成的角度来看,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非常关键,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以学科角度为出发点发现并提出问题,逐渐形成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具体教学之中,笔者为了完成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生成的过程,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农夫的果园中种植了苹果树、桃树及梨树,总棵数中苹果树占1/4,桃树占1/3,梨树占/2/9,学生们按照这些已知条件来自行设计问题。以前都是教师提出问题,由学生们思考并解决,这次笔者反其道行之,让学生来自己设计问题,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学生自行设计问题之后,笔者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解决自己设计的问题,从结果来看基本上学生们都能解决好这些问题,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对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生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注重学生数学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培养
小学数学新课标要求学生提升运用知识的能力,利用数学思维思考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形成数学应用意识。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摆脱传统数学思维概念,从只关注题海战术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注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小学阶段学生年龄较小,未形成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这种情况下教师的引导非常重要,需要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思考、发言,拓展数学思维,形成科学的数学思维理解意识。例如,笔者在“面积单位”这节内容的教学中,首先假设正方形每个边的变成为1cm,提问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学生给出了1dm2的答案,然后抛出问题同理边长是1m的正方形,其面积是1m2,这一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是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搭建学习知识的桥梁,完成知识迁移,有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生成。
四、结语
综上,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涉及到了数学知识、数学能力及情感、价值观等多层面内容,包括数学交流、数学推理、空间理念、数学分析能力等相关内容,综合体现出成长连贯性。教师应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帮助学生形成探究性思维,使其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唤起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生成。
参考文献:
[1]陈敏.聚焦数学核心素养——第六届中国小学数学教育峰会综述[J].人民教育,2015(23):46-47.
[2]李星云.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构建——基于PISA2012的视角[J].课程.教材.教法,2016,36(05):72-78.
[3]陈六一,陈刚.核心素养,诗意的奠基——兼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课堂实现[J].教育科学论坛,2016(20):45-48.
作者简介:雷厚兵,贵州省务川自治县浞水镇河坝小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生成;教学策略
随着近年来新课改步伐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素质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小学阶段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提升小学生综合素质非常重要,它不仅可以显著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独立思维,进而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结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非常关键。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内涵
“素养”的概念与单纯的态度、技能、认知不同,它是三者的结合,重点强调人的态度、情感及价值观。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具体体现的是数学的知识与技能,综合反映出数学的本质、思想,体现了数学思想的整体性、持久性及综合性。数学课程的内容与目标与核心素养生成直接相关,有助于促进数学课程的科学设计以及数学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学科本质、思想的理解。
二、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生成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整体情况来看,学生核心素养生成中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首先,很多教师认为核心素养与数学技能是等同的。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当前还死盯着书本,认为利用机械性训练即可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通过题海战术提升了数学技能的同时,整体素养就会提升。很明顯这种观念与素质教育发展的理念是格格不入的,这些教师并未认识到核心素养的真实含义,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势必会限制学生探究思维的发展,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生成非常不利;其次,很多教师认为核心素养生成会影响对教学内容的选择,这是当下很多教师都存在的误区,认为教材中很多内容对于核心素养培养无用,实际上学生核心素养生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其中不仅涉及到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还有敢于质疑的能力、学以致用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等,小学数学教学中每节课都与核心素养生成分不开;第三,很多教师认为,数学核心素养的生成与文化氛围分不开。因此,这些教师形成了“唯文化”的思想,这种思维的形成无疑限制了对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生成的教学策略
(一)有效把握核心素养结构
核心素养需要通过具体学科的教学得到体现。这就要求数学教师明确数学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二者的关系,充分认识到核心素养这个大范畴中包括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的一个下位概念,不仅体现了核心素养的一般特质,同时也体现了属于自身的学科特质。所以,教学过程中必须树立起数学核心素养的意识,在了解数学核心素养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学科发展对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同时,基于生成视角搭建利于生成数学核心素养的平台。数学核心素养关乎到从“生”到“成”的转化过程,这个过程与数学活动这一载体是分不开的,所以教师必须树立起生成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数学活动,最终实现意义生成。
(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生成的角度来看,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非常关键,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以学科角度为出发点发现并提出问题,逐渐形成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具体教学之中,笔者为了完成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生成的过程,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农夫的果园中种植了苹果树、桃树及梨树,总棵数中苹果树占1/4,桃树占1/3,梨树占/2/9,学生们按照这些已知条件来自行设计问题。以前都是教师提出问题,由学生们思考并解决,这次笔者反其道行之,让学生来自己设计问题,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学生自行设计问题之后,笔者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解决自己设计的问题,从结果来看基本上学生们都能解决好这些问题,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对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生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注重学生数学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培养
小学数学新课标要求学生提升运用知识的能力,利用数学思维思考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形成数学应用意识。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摆脱传统数学思维概念,从只关注题海战术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注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小学阶段学生年龄较小,未形成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这种情况下教师的引导非常重要,需要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思考、发言,拓展数学思维,形成科学的数学思维理解意识。例如,笔者在“面积单位”这节内容的教学中,首先假设正方形每个边的变成为1cm,提问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学生给出了1dm2的答案,然后抛出问题同理边长是1m的正方形,其面积是1m2,这一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是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搭建学习知识的桥梁,完成知识迁移,有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生成。
四、结语
综上,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涉及到了数学知识、数学能力及情感、价值观等多层面内容,包括数学交流、数学推理、空间理念、数学分析能力等相关内容,综合体现出成长连贯性。教师应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帮助学生形成探究性思维,使其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唤起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生成。
参考文献:
[1]陈敏.聚焦数学核心素养——第六届中国小学数学教育峰会综述[J].人民教育,2015(23):46-47.
[2]李星云.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构建——基于PISA2012的视角[J].课程.教材.教法,2016,36(05):72-78.
[3]陈六一,陈刚.核心素养,诗意的奠基——兼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课堂实现[J].教育科学论坛,2016(20):45-48.
作者简介:雷厚兵,贵州省务川自治县浞水镇河坝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