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分析在老年慢性病随访中应用健康教育措施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社区10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以随机原则将所选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每组有患者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随访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措施,对比两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用药依从性、随访前后的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情绪状态。结果 观察组的健康知识掌握度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观察组的用药依从性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0.00%;以上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前,两组SAS、SDS评分差异不大,P>0.05;随访后,两组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 将健康教育措施应用于老年慢性病的随访中能够有效增强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
关键词:健康教育;老年慢性病;效果
【中图分类号】G4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0--01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老年人口数量日益增多,由于身体机能逐渐减退,老年人群中的慢性病患者越来越多,慢性病已经成为危害老年人身心健康,影响其生活质量的一类主要疾病[1]。因此,有必要加强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的随访,不断改进随访措施,提高随访质量。本次研究将健康教育应用于老年慢性病随访中,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本社区的老年慢性病患者中选出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随机将所选患者分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受教育程度等一般资料方面经对比,结果显示P>0.05,无统计学差异,研究可行。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随访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措施,具体包括:(1)认知教育。向患者讲解慢性病相关知识,包括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提升患者对于自身所患疾病的认识[2]。(2)心理教育。由于长期受疾病困扰,很多患者会出现悲观、消极的情绪,随访人员要加强和患者的沟通、交流,多倾听患者的内心感受,了解其情绪状态,针对性的为患者提供心理疏導。(3)饮食教育。告知患者科学合理饮食的重要性,嘱咐患者一日三餐要规律,多食用清淡、容易消化、维生素丰富的食物,三高患者要严格控制糖、盐、脂肪的摄入,呼吸系统疾病者禁食辛辣、易过敏的食物,以防对呼吸道造成刺激,使病情加重。(4)运动教育。告知患者平常应适当运动,以增强体质,散步、慢跑、打太极等都是比较适宜的运动方式,控制好运动的时间,不要做剧烈运动,以防血压上升、心脏不适等不良情况出现。(5)用药教育。告知患者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擅自改变药量,还可以将药物的使用方法写在纸上,以便患者查看,确保患者正确用药。
1.3观察指标
(1)健康知识掌握度。采用健康知识调查问卷对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调查,根据得分情况划分成掌握、基本掌握、未掌握三个等级,分数分别在80分以上、60-80分、60分以下,健康知识掌握度的计算方法为掌握与基本掌握患者所占比例之和。(2)用药依从性。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三个标准,能够完全遵医嘱正确服药为完全依从;偶尔有错服、漏服的情况,但经引导能够正确服药为部分依从;经常忘记或错服药物甚至是抗拒用药为不依从。用药依从性的计算方法为完全依从率与部分依从率之和。(3)随访前后的情绪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估,得分越高,代表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健康知识掌握度比较
观察组的健康知识掌握度为96.00%,有2例未掌握,对照组为70.00%,有15例未掌握;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用药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用药依从性为98.00%,仅有1例患者不依从,对照组为80.00%,有10例患者不依从;观察组的用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
2.3两组随访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随访前,两组SAS、SDS评分差异不大,P>0.05;随访后,两组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
3讨论
当前,健康教育措施被普遍应用于临床各疾病的随访中,对于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改善疾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将其应用于老年慢性病患者中,通过认知、心理、饮食、运动、用药等方面的健康教育,有效提升了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用药依从性,改善了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状态。研究数据显示,在常规随访基础上增加了健康教育的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度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0.00%,用药依从性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0.00%,随访后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充分证实了健康教育的重要价值。
综上所述,将健康教育措施应用于老年慢性病的随访中能够有效增强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
参考文献:
[1]莫现安.探究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在老年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及其价值[J].健康大视野,2019(003):190.
[2]张玲.健康教育在社区老年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健康必读,2019(033):196.
关键词:健康教育;老年慢性病;效果
【中图分类号】G4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0--01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老年人口数量日益增多,由于身体机能逐渐减退,老年人群中的慢性病患者越来越多,慢性病已经成为危害老年人身心健康,影响其生活质量的一类主要疾病[1]。因此,有必要加强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的随访,不断改进随访措施,提高随访质量。本次研究将健康教育应用于老年慢性病随访中,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本社区的老年慢性病患者中选出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随机将所选患者分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受教育程度等一般资料方面经对比,结果显示P>0.05,无统计学差异,研究可行。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随访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措施,具体包括:(1)认知教育。向患者讲解慢性病相关知识,包括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提升患者对于自身所患疾病的认识[2]。(2)心理教育。由于长期受疾病困扰,很多患者会出现悲观、消极的情绪,随访人员要加强和患者的沟通、交流,多倾听患者的内心感受,了解其情绪状态,针对性的为患者提供心理疏導。(3)饮食教育。告知患者科学合理饮食的重要性,嘱咐患者一日三餐要规律,多食用清淡、容易消化、维生素丰富的食物,三高患者要严格控制糖、盐、脂肪的摄入,呼吸系统疾病者禁食辛辣、易过敏的食物,以防对呼吸道造成刺激,使病情加重。(4)运动教育。告知患者平常应适当运动,以增强体质,散步、慢跑、打太极等都是比较适宜的运动方式,控制好运动的时间,不要做剧烈运动,以防血压上升、心脏不适等不良情况出现。(5)用药教育。告知患者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擅自改变药量,还可以将药物的使用方法写在纸上,以便患者查看,确保患者正确用药。
1.3观察指标
(1)健康知识掌握度。采用健康知识调查问卷对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调查,根据得分情况划分成掌握、基本掌握、未掌握三个等级,分数分别在80分以上、60-80分、60分以下,健康知识掌握度的计算方法为掌握与基本掌握患者所占比例之和。(2)用药依从性。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三个标准,能够完全遵医嘱正确服药为完全依从;偶尔有错服、漏服的情况,但经引导能够正确服药为部分依从;经常忘记或错服药物甚至是抗拒用药为不依从。用药依从性的计算方法为完全依从率与部分依从率之和。(3)随访前后的情绪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估,得分越高,代表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健康知识掌握度比较
观察组的健康知识掌握度为96.00%,有2例未掌握,对照组为70.00%,有15例未掌握;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用药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用药依从性为98.00%,仅有1例患者不依从,对照组为80.00%,有10例患者不依从;观察组的用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
2.3两组随访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随访前,两组SAS、SDS评分差异不大,P>0.05;随访后,两组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
3讨论
当前,健康教育措施被普遍应用于临床各疾病的随访中,对于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改善疾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将其应用于老年慢性病患者中,通过认知、心理、饮食、运动、用药等方面的健康教育,有效提升了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用药依从性,改善了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状态。研究数据显示,在常规随访基础上增加了健康教育的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度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0.00%,用药依从性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0.00%,随访后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充分证实了健康教育的重要价值。
综上所述,将健康教育措施应用于老年慢性病的随访中能够有效增强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
参考文献:
[1]莫现安.探究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在老年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及其价值[J].健康大视野,2019(003):190.
[2]张玲.健康教育在社区老年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健康必读,2019(033):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