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具有经济、教育、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而解决就业难题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只有通过政府发挥宏观调控职能、扩大就业总量,高校加强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用人单位转变观念等措施,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就业压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就业难 成因 对策
近年来,由于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高校毕业生作为劳动力市场主体的重要部分,其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客观认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探索解决就业难的对策,对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成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够完善。第一,社会就业总量和结构性矛盾突出。近年来,由于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比例下降;行政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人员精简分流;企业技术革新,减员增效;从而导致城镇失业人员增加,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社会就业总量也随之增加。在这种总量就业困难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缺乏宽松的环境。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高校毕业生从1999年的92万人发展到2009年的611万人,而2010年将达到630万人,十年间规模扩大了6倍多。但由于扩招的同时缺乏促进就业的有效规划,导致了高校毕业生供过于求。虽然随着我国GDP的不断增长,为毕业生提供的就业岗位也随之不断增加,但与庞大的毕业生人数相比,供需矛盾仍然突出。
第二,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未能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经济增长是就业岗位增加的必要前提。近年来,我国GDP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0%左右,即使是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仍然保持较快增长,但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没有为包括大学生在内的高素质劳动力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
各地政府为了提高GDP,通过增加投资与提高技术水平来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由于为吸引投资而片面地强调劳动力的成本优势,忽视了人力资本投入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目前这种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如果得不到转变,不仅经济增长难以为继,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
第三,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渠道不畅,市场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尤其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发育还不完善,市场分割较为严重,缺少高效的信息化平台。很多单位录用毕业生要受用人指标的限制;有些人才市场以赢利为目的;一些地方城市尤其是一些大城市,为保证本地户籍劳动力的就业,对于外地生源的高校毕业生采取了种种限制,这种地方保护主义限制了毕业生的自由流动。
高校教育改革及人才培养跟不上社会发展需要。其一,专业设置不合理。目前一些传统专业的社会需求量已经减少,但一些高校依然维持甚至扩大招生规模,导致毕业生就业难以学以致用;还有些高校不注重办学定位,盲目追求热门专业,导致专业结构不合理;学科门类过窄,教学内容陈旧,专业调整跟不上社会对各类人才需求的变化,导致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错位。
其二,人才培养质量不高。高校作为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产品”的生产者,其质量高低决定了“销路”是否通畅。而很多高校的人才培养沿袭计划经济体制的模式,严进宽出,重理论、轻实践,毕业生综合素质不高,知识结构不能适应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其三,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不到位。就业指导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但不少高校重视不够,把就业指导当作行政工作来做,机构不健全,指导内容单一、方法简单、观念落后,指导人员专业化水平不高,未建立起稳定的专业化就业市场和高效的供需服务平台,就业指导服务水平与学生期望尚有较大差距,导致毕业生在走向社会之前,得不到系统的、科学的就业指导。
用人单位人才消费及用人机制不合理。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盲目要求高学历或名牌大学,其选材观念背离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原则和单位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还有些单位为了降低劳动力成本,减少对所聘毕业生培训的投入,对刚毕业的学生却要求有实际工作经验,这种人才高消费和高要求现象加剧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
另外,现有用人机制约束了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吸纳。多年来,国有企事业单位由于有较完善的保障,一直是接收高校毕业生的主渠道之一,但由于现行用人机制的约束,想聘的人进不来,想辞的人却辞不掉,致使很多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满为患,虽急需人才但缺编制,致使高校毕业生到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一年比一年少。中小型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的用人机制虽然更具活力,但由于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使很多毕业生望而却步。
毕业生择业观念和能力素质不适应社会要求。现在很多学生择业观念还停留在计划经济和精英化教育时代,抱着“一次就业定终身”的心态,热衷于选择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以及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外企,依赖父母,不愿到外地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就业,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才流动机制认识不够。
由于高等教育改革滞后,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不少高校重视灌输理论知识的同时,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个人修养的培养,导致毕业生高学历低能力,在进入就业市场后,自身素质与能力难以适应竞争激烈的市场需要,与其他具有工作经验的高素质劳动力相竞争时,自然也就难以获得相应的就业岗位。
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毕业生,不能本着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去对待就业选择和市场竞争,期望值始终居高不下。一方面,不能在客观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合理定位,往往对自己的能力素质评价过高;另一方面,对就业形势和人才市场缺乏正确的认识,职业定位和薪酬要求往往超过实际情况。其结果往往是优秀的有业不就,能力素质欠缺的无业可就,能力素质一般的高不成低不就。
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对策
政府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为高校毕业生就业营造宽松的外部环境。政府在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中处于主导地位,各级政府要从社会稳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角度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问题,加大毕业生就业相关制度的改革力度,打破地方保护壁垒,畅通就业渠道,让用人单位真正拥有用人自主权,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同时,要建立完善的就业市场体系,推动毕业生就业市场、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之间的相互贯通和信息共享,加强对就业市场的监管,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各级政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变以GDP为核心的政绩观,努力转换经济增长方式,加大第三产业、中小型企业与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使经济增长方式摆脱对投资与低成本劳动力的依赖,提高人力资本的投入,提升劳动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创造更多的适合高校毕业生从事的知识技能型岗位,充分发挥政府转换职能促进就业的重要作用。
高校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方面,高校必须根据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现状及发展趋势,科学决策办学规模和培养规格,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将招生与就业结合起来,从结构方面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
另一方面,当就业岗位总量一定的情况下,能否就业关键要看求职者自身的素质与竞争力,为此,高校要深化教学改革,以提升学生的素质与就业竞争力为培养目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出与社会需要相适应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为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主择业制度,毕业生必须树立与之相应的就业观念,而正确的就业观念的形成主要靠就业指导。为此,高校应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把就业指导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帮助学生在认识上完成从“精英”向“大众”身份的转变,引导他们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观念,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搭建交流平台,为供需双方提供优质服务,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
用人单位转变选才观念,优化用人机制。用人单位应摒弃学历越高越好、学校名气越大越好的选才观念,用发展的眼光不拘一格选录人才,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优化配置,使高校毕业生这一国家人才资源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同时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加强人才储备,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实习岗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大学生供应渠道;加强对所吸纳毕业生的培训,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岗位,从而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就业竞争力。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先就业后发展”的观念。要把初次就业作为提高专业能力和适应社会的开始,而不是就业的终止,在具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技能以后,再选择和调整自己的最佳工作岗位。在任何地方、任何职业都是可以有所作为的,要适应多种经济形式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改变不切实际地追求高薪和热门职业的倾向,志存高远,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在校期间的成绩、专业、文凭和各类证书固然是用人单位聘用时考虑的重要条件,但用人单位更看重的是综合素质与能力。而能力是人才质量的内在层次,不仅要以知识为基础,而且只能通过训练和实践锻炼,知识才能转化为能力。因此,在校学习期间,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与适应能力,为毕业以后顺利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作者单位:乐山师范学院)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就业难 成因 对策
近年来,由于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高校毕业生作为劳动力市场主体的重要部分,其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客观认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探索解决就业难的对策,对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成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够完善。第一,社会就业总量和结构性矛盾突出。近年来,由于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比例下降;行政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人员精简分流;企业技术革新,减员增效;从而导致城镇失业人员增加,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社会就业总量也随之增加。在这种总量就业困难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缺乏宽松的环境。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高校毕业生从1999年的92万人发展到2009年的611万人,而2010年将达到630万人,十年间规模扩大了6倍多。但由于扩招的同时缺乏促进就业的有效规划,导致了高校毕业生供过于求。虽然随着我国GDP的不断增长,为毕业生提供的就业岗位也随之不断增加,但与庞大的毕业生人数相比,供需矛盾仍然突出。
第二,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未能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经济增长是就业岗位增加的必要前提。近年来,我国GDP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0%左右,即使是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仍然保持较快增长,但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没有为包括大学生在内的高素质劳动力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
各地政府为了提高GDP,通过增加投资与提高技术水平来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由于为吸引投资而片面地强调劳动力的成本优势,忽视了人力资本投入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目前这种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如果得不到转变,不仅经济增长难以为继,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
第三,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渠道不畅,市场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尤其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发育还不完善,市场分割较为严重,缺少高效的信息化平台。很多单位录用毕业生要受用人指标的限制;有些人才市场以赢利为目的;一些地方城市尤其是一些大城市,为保证本地户籍劳动力的就业,对于外地生源的高校毕业生采取了种种限制,这种地方保护主义限制了毕业生的自由流动。
高校教育改革及人才培养跟不上社会发展需要。其一,专业设置不合理。目前一些传统专业的社会需求量已经减少,但一些高校依然维持甚至扩大招生规模,导致毕业生就业难以学以致用;还有些高校不注重办学定位,盲目追求热门专业,导致专业结构不合理;学科门类过窄,教学内容陈旧,专业调整跟不上社会对各类人才需求的变化,导致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错位。
其二,人才培养质量不高。高校作为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产品”的生产者,其质量高低决定了“销路”是否通畅。而很多高校的人才培养沿袭计划经济体制的模式,严进宽出,重理论、轻实践,毕业生综合素质不高,知识结构不能适应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其三,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不到位。就业指导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但不少高校重视不够,把就业指导当作行政工作来做,机构不健全,指导内容单一、方法简单、观念落后,指导人员专业化水平不高,未建立起稳定的专业化就业市场和高效的供需服务平台,就业指导服务水平与学生期望尚有较大差距,导致毕业生在走向社会之前,得不到系统的、科学的就业指导。
用人单位人才消费及用人机制不合理。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盲目要求高学历或名牌大学,其选材观念背离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原则和单位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还有些单位为了降低劳动力成本,减少对所聘毕业生培训的投入,对刚毕业的学生却要求有实际工作经验,这种人才高消费和高要求现象加剧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
另外,现有用人机制约束了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吸纳。多年来,国有企事业单位由于有较完善的保障,一直是接收高校毕业生的主渠道之一,但由于现行用人机制的约束,想聘的人进不来,想辞的人却辞不掉,致使很多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满为患,虽急需人才但缺编制,致使高校毕业生到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一年比一年少。中小型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的用人机制虽然更具活力,但由于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使很多毕业生望而却步。
毕业生择业观念和能力素质不适应社会要求。现在很多学生择业观念还停留在计划经济和精英化教育时代,抱着“一次就业定终身”的心态,热衷于选择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以及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外企,依赖父母,不愿到外地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就业,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才流动机制认识不够。
由于高等教育改革滞后,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不少高校重视灌输理论知识的同时,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个人修养的培养,导致毕业生高学历低能力,在进入就业市场后,自身素质与能力难以适应竞争激烈的市场需要,与其他具有工作经验的高素质劳动力相竞争时,自然也就难以获得相应的就业岗位。
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毕业生,不能本着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去对待就业选择和市场竞争,期望值始终居高不下。一方面,不能在客观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合理定位,往往对自己的能力素质评价过高;另一方面,对就业形势和人才市场缺乏正确的认识,职业定位和薪酬要求往往超过实际情况。其结果往往是优秀的有业不就,能力素质欠缺的无业可就,能力素质一般的高不成低不就。
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对策
政府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为高校毕业生就业营造宽松的外部环境。政府在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中处于主导地位,各级政府要从社会稳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角度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问题,加大毕业生就业相关制度的改革力度,打破地方保护壁垒,畅通就业渠道,让用人单位真正拥有用人自主权,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同时,要建立完善的就业市场体系,推动毕业生就业市场、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之间的相互贯通和信息共享,加强对就业市场的监管,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各级政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变以GDP为核心的政绩观,努力转换经济增长方式,加大第三产业、中小型企业与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使经济增长方式摆脱对投资与低成本劳动力的依赖,提高人力资本的投入,提升劳动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创造更多的适合高校毕业生从事的知识技能型岗位,充分发挥政府转换职能促进就业的重要作用。
高校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方面,高校必须根据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现状及发展趋势,科学决策办学规模和培养规格,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将招生与就业结合起来,从结构方面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
另一方面,当就业岗位总量一定的情况下,能否就业关键要看求职者自身的素质与竞争力,为此,高校要深化教学改革,以提升学生的素质与就业竞争力为培养目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出与社会需要相适应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为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主择业制度,毕业生必须树立与之相应的就业观念,而正确的就业观念的形成主要靠就业指导。为此,高校应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把就业指导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帮助学生在认识上完成从“精英”向“大众”身份的转变,引导他们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观念,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搭建交流平台,为供需双方提供优质服务,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
用人单位转变选才观念,优化用人机制。用人单位应摒弃学历越高越好、学校名气越大越好的选才观念,用发展的眼光不拘一格选录人才,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优化配置,使高校毕业生这一国家人才资源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同时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加强人才储备,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实习岗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大学生供应渠道;加强对所吸纳毕业生的培训,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岗位,从而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就业竞争力。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先就业后发展”的观念。要把初次就业作为提高专业能力和适应社会的开始,而不是就业的终止,在具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技能以后,再选择和调整自己的最佳工作岗位。在任何地方、任何职业都是可以有所作为的,要适应多种经济形式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改变不切实际地追求高薪和热门职业的倾向,志存高远,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在校期间的成绩、专业、文凭和各类证书固然是用人单位聘用时考虑的重要条件,但用人单位更看重的是综合素质与能力。而能力是人才质量的内在层次,不仅要以知识为基础,而且只能通过训练和实践锻炼,知识才能转化为能力。因此,在校学习期间,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与适应能力,为毕业以后顺利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作者单位:乐山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