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造就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被提上议事日程,于是有不少教育工作者在理论和实践上对这种创新教育机制做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下面就自己在教学中如何培养英语素质的谈谈体会。
一、中学生学英语的素质表现及其心理特征
(一)素质表现。中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的综合提高。而学生对此的认识不够深入,能力表现差异也明显,全面突破的学生比较少。存在的问题具体如下:
1."听"的方面,注意力不集中,听的范围窄,而且过分的拘泥于个别单词的意思,抓不住整体大意,听后茫然一片,不知所云。
2."说"的方面,学生心理障碍严重,自信心不够,往往羞于开口,不敢开口,有"哑巴"英语的现象。
3."读"的方面,学生词汇量不够,知识面窄,分析判断推理能力及综合领悟与评价能力有待提高。
4."写"的方面,学生单词拼写错误多,汉语式英语的表达不少,写作技能掌握不够。
(二)心理特征。由于缺乏健康的学习心理,许多中学生特别是农村偏远地区的中学生,对英语的重视不够,加之教师引导不够,导致学生对英语产生由新奇、冷漠、畏惧到厌恶的心理,究其原因有如下障碍:
1. 兴趣的障碍。学生的兴趣障碍在于教师教法陈旧,死板,那种满堂灌的教学让老师感到费力,学生也感到无味,昏昏欲睡,没有学习的动机和省悟,只是象机器一样被动地接受,没有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
2. 语言环境及学习意识的障碍。中国学生生活在非英语环境中,缺少运用语言的机会,这无疑是学生英语学习的一大障碍。不公如此,学生自信心不够,害羞心理严重,不敢开口,说一句英语唯恐他人耻笑。
3. 需要的障碍。学生的社会接触少,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更少,学生的语言实践机会也就更少,学习兴趣得不到进一步培养,个性发展,个性特长得不到充分发挥,英语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也就得不到增强,而当代电子科技的迅猛发展,对英语的学习无疑是一种挑战,于是素质教育已到刻不容缓的地步。
二、中学生英语素质如何培养
(一)从人格入手,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的生命个体,理应得到教师的尊重和信任,学生只有得到人格的尊重和信任,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创新的主体,很多学生英语口语水平始终提不高,课堂上不敢开口,就是自信心不够,唯恐自尊心受到伤害,这就要求教师给于正确开导和鼓励,尊重、理解、信任学生,以情感教育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心理作全方位的辅导,树立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观念,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很大的发展潜能,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分层次教学,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能与教师交流,让每个学生都能更多展现自我、参与自我,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二)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兴趣是学生积极认识事物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倾向,是学生成才的起点,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原动力,老师应自觉地将其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1. 正确处理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愉快地学。教師要真诚理解、关心、信任每一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能用过激、过偏、过重的语言讽刺、挖苦和打击学习差的学生,对学生要耐心,要以情服人,赢得学生尊敬和信赖,学生因为对你敬仰而对你教的学科爱不释手。
2. 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提高自身内在素质和专业水平,才能有效地挖掘教材情趣,灵活科学地利用教材,采用新颖独特、多样的教学方式,加之内在素质表现出来的风趣幽默,你的课堂定能有感染力;多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计算机、多媒体、投影仪等,自然而贴切地创设语言环境,采用启发式、开放式、讨论式、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并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学习,体验成功,有成就感。
3. 丰富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为进一步培养和巩固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实践出真知,实践出人才,人的创造性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英语作为一种运用性语言,是离不开课外活动这个素质教育阵地的。于是学校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需要和特长,根据自愿自主的原则开展一些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课外实践活动,如英语口语角活动,实地观感活动,讲故事、诗歌朗诵比赛,英语歌曲、相声、小品比赛,英语单词接龙比赛,书法、写作比赛等等。
(三)创设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学生生活在一个非英语环境中,缺少运用语言的机会,这也是大多数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一个障碍。要克服这个障碍,我们要自觉地为自己多创设学英语的环境,来尽快提高自己运用英语的能力,如:多与来我国参观访问的外国人交往,多参与外国旅游团的活动。如果没有这样的机会,你也可以找一些想练习说英语的人彼此协商,每天交谈必须用英语,谈的方式和内容很多,学生们可以随意交谈,看到什么谈什么,想到什么谈什么,尽量用英语思维,用英语表达,万一表达不贴切,可以用肢体语言,或每天选定一个话题,事先准备好足够的词汇和材料,大家在一起集体讨论,各抒己见;或者利用课余时间,找个清静的场所大家坐在一起听收音机里的英语新闻,英语语法节目等等,然后每人把自己听到的内容说出来大家听,互相纠正错误,取长补短。
总之,英语教学要实现效果与方法的和谐统一,要做到教学的科学化,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地探索。
一、中学生学英语的素质表现及其心理特征
(一)素质表现。中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的综合提高。而学生对此的认识不够深入,能力表现差异也明显,全面突破的学生比较少。存在的问题具体如下:
1."听"的方面,注意力不集中,听的范围窄,而且过分的拘泥于个别单词的意思,抓不住整体大意,听后茫然一片,不知所云。
2."说"的方面,学生心理障碍严重,自信心不够,往往羞于开口,不敢开口,有"哑巴"英语的现象。
3."读"的方面,学生词汇量不够,知识面窄,分析判断推理能力及综合领悟与评价能力有待提高。
4."写"的方面,学生单词拼写错误多,汉语式英语的表达不少,写作技能掌握不够。
(二)心理特征。由于缺乏健康的学习心理,许多中学生特别是农村偏远地区的中学生,对英语的重视不够,加之教师引导不够,导致学生对英语产生由新奇、冷漠、畏惧到厌恶的心理,究其原因有如下障碍:
1. 兴趣的障碍。学生的兴趣障碍在于教师教法陈旧,死板,那种满堂灌的教学让老师感到费力,学生也感到无味,昏昏欲睡,没有学习的动机和省悟,只是象机器一样被动地接受,没有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
2. 语言环境及学习意识的障碍。中国学生生活在非英语环境中,缺少运用语言的机会,这无疑是学生英语学习的一大障碍。不公如此,学生自信心不够,害羞心理严重,不敢开口,说一句英语唯恐他人耻笑。
3. 需要的障碍。学生的社会接触少,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更少,学生的语言实践机会也就更少,学习兴趣得不到进一步培养,个性发展,个性特长得不到充分发挥,英语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也就得不到增强,而当代电子科技的迅猛发展,对英语的学习无疑是一种挑战,于是素质教育已到刻不容缓的地步。
二、中学生英语素质如何培养
(一)从人格入手,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的生命个体,理应得到教师的尊重和信任,学生只有得到人格的尊重和信任,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创新的主体,很多学生英语口语水平始终提不高,课堂上不敢开口,就是自信心不够,唯恐自尊心受到伤害,这就要求教师给于正确开导和鼓励,尊重、理解、信任学生,以情感教育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心理作全方位的辅导,树立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观念,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很大的发展潜能,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分层次教学,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能与教师交流,让每个学生都能更多展现自我、参与自我,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二)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兴趣是学生积极认识事物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倾向,是学生成才的起点,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原动力,老师应自觉地将其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1. 正确处理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愉快地学。教師要真诚理解、关心、信任每一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能用过激、过偏、过重的语言讽刺、挖苦和打击学习差的学生,对学生要耐心,要以情服人,赢得学生尊敬和信赖,学生因为对你敬仰而对你教的学科爱不释手。
2. 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提高自身内在素质和专业水平,才能有效地挖掘教材情趣,灵活科学地利用教材,采用新颖独特、多样的教学方式,加之内在素质表现出来的风趣幽默,你的课堂定能有感染力;多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计算机、多媒体、投影仪等,自然而贴切地创设语言环境,采用启发式、开放式、讨论式、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并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学习,体验成功,有成就感。
3. 丰富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为进一步培养和巩固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实践出真知,实践出人才,人的创造性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英语作为一种运用性语言,是离不开课外活动这个素质教育阵地的。于是学校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需要和特长,根据自愿自主的原则开展一些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课外实践活动,如英语口语角活动,实地观感活动,讲故事、诗歌朗诵比赛,英语歌曲、相声、小品比赛,英语单词接龙比赛,书法、写作比赛等等。
(三)创设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学生生活在一个非英语环境中,缺少运用语言的机会,这也是大多数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一个障碍。要克服这个障碍,我们要自觉地为自己多创设学英语的环境,来尽快提高自己运用英语的能力,如:多与来我国参观访问的外国人交往,多参与外国旅游团的活动。如果没有这样的机会,你也可以找一些想练习说英语的人彼此协商,每天交谈必须用英语,谈的方式和内容很多,学生们可以随意交谈,看到什么谈什么,想到什么谈什么,尽量用英语思维,用英语表达,万一表达不贴切,可以用肢体语言,或每天选定一个话题,事先准备好足够的词汇和材料,大家在一起集体讨论,各抒己见;或者利用课余时间,找个清静的场所大家坐在一起听收音机里的英语新闻,英语语法节目等等,然后每人把自己听到的内容说出来大家听,互相纠正错误,取长补短。
总之,英语教学要实现效果与方法的和谐统一,要做到教学的科学化,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