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扎根发芽,长大后开花结果。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涵。良好的家风能使孩子健康快乐茁壮地成长,并把它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使自己为国家的富强、繁荣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家庭;良好的家风;传承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一部完善的宪法可以让一个国家的社会和谐。社会和谐了国家才会稳定富强。同样,一个家庭优良的家风可以让一个家庭和谐,家庭和谐了,每个人的身心才会和谐,生活才会幸福。
提起家风,脑海中会浮现出南宋诗人陆游倾其一生为子孙留下的家训26则,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影响深远。清代第一才子纪晓岚的家训“四戒”“四宜”,内容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映生辉,让人受益无穷。每当想到这些,我便更加深切地感悟到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
有人说家风即是诚信做人,也有人说家风即是尊老爱幼;有人说家风即是勤劳仁慈,也有人说家风即是节俭文明。尽管家风有着文字上的界说,可是在每个人的心里,家风其实有着不一样的内涵。
我出生在吴忠市区远郊的一个农村家庭,父母目不识丁,讲不出多么深奥的名言警句或者制定出高端的家规,他们踏踏实实做事,本本分分做人,用自己最朴实的语言和实际行动来影响着我,教育着我,也改变着我。
记得在我六七岁的时候,正处在农村大集体劳动挣工分、购物靠各种“票”的时代,家里缺衣少粮,奶奶还被划分为“地主”四类分子。从我记事起爷爷就不在人世了,奶奶就一直在我们家里随着我的父母過。大伯和小叔叔家怕奶奶的成分受牵连,几乎与奶奶断绝来往。即使奶奶有病了,他们也不管不顾,我看不惯就对父母说:“奶奶是大家的,为什么只让我们一家负担啊?我们太吃亏了!”母亲则笑笑说:“孩子,孝顺奶奶是应该的。吃亏是福!”“我们照顾奶奶,明着去,暗里来。”虽然当时我不太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可是我现在想起来确实是有道理。这里,家风就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百善孝为先”。
在生产队劳动时,父母虽然因为奶奶的“地主”成分受白眼,我们上学也因为是“地主”的后代受同学的欺负,可是父母在外面受了气回到家里看到奶奶,就忘记了一切,对奶奶嘘长问短,母亲赶快烧火做饭。虽然少油寡肉,可是全家人能吃到母亲变着花样做的饭菜感觉特别幸福。父亲常说,“老人是家中宝”“有奶奶在,我们的生活才有奔头”。奶奶身体虚弱,为了给奶奶补身体,家里就养了许多的鸡、鸭、羊。虽然喂养这些家禽很辛苦,可家里生活改善全靠它们。鸡鸭用来自己吃,羊肉卖了补贴家里用,能吃上羊杂碎也是一顿美味佳肴。我们一家人总能感受到家庭和睦,亲情挚爱。这里,“和谐生活,竭尽向上”是家里的法宝。
每次家里准备宰鸡鸭时,父亲就对我说:“三丫头,去请姑妈来吃鸡肉!”我心里总是不想去,因为姑妈来了我们又少吃几块肉了。母亲知道我的小心思,就悄悄地对我说“:你爹心里念叨你大姑家里孩子多,你不请来,你爹咋能咽下去呢!”当我看到母亲将煮好的鸡肉按家里的人口一碗一碗分开,又把鸡腿鸡胸给了奶奶姑妈,我就在旁边噘起了嘴。而母亲说:“奶奶是老人,姑妈是客人,你爹又干重体力活,你不吃鸡爪子难道让他们来吃吗?”妈妈忙碌辛苦到最后只能啃个无人吃的鸡头解解嘴馋而无怨无悔。这里,家风即是“满招损,谦受益”的谦让舍得。
俗话说:“勇敢,事情必成;勤劳,幸福必到。”当然,在我们家可是把勤劳也放在第一位。记得在农村大集体劳动时,父亲是队里的劳力骨干,每天赶着马车去很远的地方拉石头,回来盖队里的队舍、库房等,可以说是起早贪黑很是辛苦,可是父亲从不抱怨,即便是寒冬腊月,父亲也从不旷工一次,为的就是年终多分些粮食让我们家人能吃饱肚子。后来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我的父母干得更起劲了。为了多打粮食,别人家的地翻两遍就可以播种而我家要翻三遍,地要修得平平整整的才能下种。别人家地里的草除个两遍就可以了,而我的父母只要有时间就在自个家的地里转悠,看见有野草,就拔出来,把秧苗密集的移到稀疏的地方,干旱了及时浇水,白天轮不上晚上不睡觉都要把地里的秧苗灌上水。正是父母的辛勤耕耘,同样的田地,不一样的长势。邻居看见我家地里沉甸甸的粮食,都羡慕地说:“老马真的是种田能手啊!”其实我明白我家的粮食打得多是父母的勤劳辛苦换来的。这里,家风就是“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尽管父母种田那么辛苦,农田劳动缺劳力,可是他们没有拖我们姐弟的后腿,让我们都能按时上学读书。在学校教师的引导下,父母也知道:“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孩子才有出息!”因此对于我们的学习积极支持并严加管教。父母虽然不识字,可是每天都要履行检查作业的责任,有时还跑到学校去问问教师我们在学校的表现。父亲常说:“种庄稼要下苦功,才能有好收成。学习也要下苦功才能有好成绩。”还拿“只要功夫深,铁棒也能磨出绣花针”来引导我们学习要刻苦努力。在父母亲的正确引导和慈爱教育下,我家姐弟在班里都很优秀:有当班长的,有当学习委员的,有当少先队大队长的,学习成绩也是名列前茅。最后通过不懈努力,分别陆续地考上了中专、大学,成了村里乃至乡里都是家喻户晓的新闻。最终我们个个学业有成,先后走上了工作岗位,为国家建设和富强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这就是“业精于勤而荒于嬉”的良好家风。
著名法国作家罗兰曾经说过“: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它一面成长,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叶。它又似一架灵敏的摄像机,沿途摄入所闻所见。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织造人格的纤维。环境中每一个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长过程的建材,使这个人的思想感情与行为受到感染,左右着这个人的生活态度。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无形的塑造。”父母的言行影响了我一生,在我结婚之后,面对丈夫九个兄弟姐妹的大家庭,当我为复杂的婆媳关系、妯娌关系、姑嫂关系而苦恼时,就想起妈妈那慈祥的目光,好像在对我说:“孩子,尊老爱幼、与人友好相处才是人生立足的根本。”当我有了孩子,工作和生活兼顾,辛苦而又无人帮忙时,我就想起父亲的瞳孔,那里有鼓励的眼神,在告诉我:“困难总会解决,影响和教育好子女的言行是家里的大事。”
正是父母博大宽厚的胸怀影响着我,正是淳朴善良的家风熏陶着我,才使我坦然面对生活中的困难,积极迎接生活中的一切挑战,对待长辈孝顺有礼;面对工作勤劳热情;遇到冲突谦让大度,让我收获了满满的温暖和幸福。虽然公婆早已去世,可我们兄妹九个的大家庭依然像父母活着一样具有凝聚力、向心力。遇事互相帮忙,有病互相照顾,儿女相互疼爱教育。这个大家庭依然是那么温馨和谐,我深知家风对家庭的重要作用,于是将优良家风传承发扬,在点点滴滴中培养子女的优良品质。如今我已年过半百,子女也都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在单位他们是同事的榜样,在社会他们是优秀的公民,在家里他们是合格的丈夫妻子。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庭就有什么样的人。家庭是一个人人生的起点的地方,也是一个人梦想启航的地方。良好的家风是优良品质在家庭中的积淀和传承,是家庭留给每个成员的宝贵财富。好家风就是一所好学校。古人云:“爱子,教之以义方。”“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我庆幸有对善良博爱勤劳的父母,愿他们缔结的家风代代传承,让良好的家风伴后代一路成长。参考文献:
[1]刘文娟.好家风伴我成长[J].先锋队,2016(17).
(责任编辑
【关键词】家庭;良好的家风;传承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一部完善的宪法可以让一个国家的社会和谐。社会和谐了国家才会稳定富强。同样,一个家庭优良的家风可以让一个家庭和谐,家庭和谐了,每个人的身心才会和谐,生活才会幸福。
提起家风,脑海中会浮现出南宋诗人陆游倾其一生为子孙留下的家训26则,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影响深远。清代第一才子纪晓岚的家训“四戒”“四宜”,内容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映生辉,让人受益无穷。每当想到这些,我便更加深切地感悟到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
有人说家风即是诚信做人,也有人说家风即是尊老爱幼;有人说家风即是勤劳仁慈,也有人说家风即是节俭文明。尽管家风有着文字上的界说,可是在每个人的心里,家风其实有着不一样的内涵。
我出生在吴忠市区远郊的一个农村家庭,父母目不识丁,讲不出多么深奥的名言警句或者制定出高端的家规,他们踏踏实实做事,本本分分做人,用自己最朴实的语言和实际行动来影响着我,教育着我,也改变着我。
记得在我六七岁的时候,正处在农村大集体劳动挣工分、购物靠各种“票”的时代,家里缺衣少粮,奶奶还被划分为“地主”四类分子。从我记事起爷爷就不在人世了,奶奶就一直在我们家里随着我的父母過。大伯和小叔叔家怕奶奶的成分受牵连,几乎与奶奶断绝来往。即使奶奶有病了,他们也不管不顾,我看不惯就对父母说:“奶奶是大家的,为什么只让我们一家负担啊?我们太吃亏了!”母亲则笑笑说:“孩子,孝顺奶奶是应该的。吃亏是福!”“我们照顾奶奶,明着去,暗里来。”虽然当时我不太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可是我现在想起来确实是有道理。这里,家风就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百善孝为先”。
在生产队劳动时,父母虽然因为奶奶的“地主”成分受白眼,我们上学也因为是“地主”的后代受同学的欺负,可是父母在外面受了气回到家里看到奶奶,就忘记了一切,对奶奶嘘长问短,母亲赶快烧火做饭。虽然少油寡肉,可是全家人能吃到母亲变着花样做的饭菜感觉特别幸福。父亲常说,“老人是家中宝”“有奶奶在,我们的生活才有奔头”。奶奶身体虚弱,为了给奶奶补身体,家里就养了许多的鸡、鸭、羊。虽然喂养这些家禽很辛苦,可家里生活改善全靠它们。鸡鸭用来自己吃,羊肉卖了补贴家里用,能吃上羊杂碎也是一顿美味佳肴。我们一家人总能感受到家庭和睦,亲情挚爱。这里,“和谐生活,竭尽向上”是家里的法宝。
每次家里准备宰鸡鸭时,父亲就对我说:“三丫头,去请姑妈来吃鸡肉!”我心里总是不想去,因为姑妈来了我们又少吃几块肉了。母亲知道我的小心思,就悄悄地对我说“:你爹心里念叨你大姑家里孩子多,你不请来,你爹咋能咽下去呢!”当我看到母亲将煮好的鸡肉按家里的人口一碗一碗分开,又把鸡腿鸡胸给了奶奶姑妈,我就在旁边噘起了嘴。而母亲说:“奶奶是老人,姑妈是客人,你爹又干重体力活,你不吃鸡爪子难道让他们来吃吗?”妈妈忙碌辛苦到最后只能啃个无人吃的鸡头解解嘴馋而无怨无悔。这里,家风即是“满招损,谦受益”的谦让舍得。
俗话说:“勇敢,事情必成;勤劳,幸福必到。”当然,在我们家可是把勤劳也放在第一位。记得在农村大集体劳动时,父亲是队里的劳力骨干,每天赶着马车去很远的地方拉石头,回来盖队里的队舍、库房等,可以说是起早贪黑很是辛苦,可是父亲从不抱怨,即便是寒冬腊月,父亲也从不旷工一次,为的就是年终多分些粮食让我们家人能吃饱肚子。后来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我的父母干得更起劲了。为了多打粮食,别人家的地翻两遍就可以播种而我家要翻三遍,地要修得平平整整的才能下种。别人家地里的草除个两遍就可以了,而我的父母只要有时间就在自个家的地里转悠,看见有野草,就拔出来,把秧苗密集的移到稀疏的地方,干旱了及时浇水,白天轮不上晚上不睡觉都要把地里的秧苗灌上水。正是父母的辛勤耕耘,同样的田地,不一样的长势。邻居看见我家地里沉甸甸的粮食,都羡慕地说:“老马真的是种田能手啊!”其实我明白我家的粮食打得多是父母的勤劳辛苦换来的。这里,家风就是“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尽管父母种田那么辛苦,农田劳动缺劳力,可是他们没有拖我们姐弟的后腿,让我们都能按时上学读书。在学校教师的引导下,父母也知道:“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孩子才有出息!”因此对于我们的学习积极支持并严加管教。父母虽然不识字,可是每天都要履行检查作业的责任,有时还跑到学校去问问教师我们在学校的表现。父亲常说:“种庄稼要下苦功,才能有好收成。学习也要下苦功才能有好成绩。”还拿“只要功夫深,铁棒也能磨出绣花针”来引导我们学习要刻苦努力。在父母亲的正确引导和慈爱教育下,我家姐弟在班里都很优秀:有当班长的,有当学习委员的,有当少先队大队长的,学习成绩也是名列前茅。最后通过不懈努力,分别陆续地考上了中专、大学,成了村里乃至乡里都是家喻户晓的新闻。最终我们个个学业有成,先后走上了工作岗位,为国家建设和富强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这就是“业精于勤而荒于嬉”的良好家风。
著名法国作家罗兰曾经说过“: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它一面成长,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叶。它又似一架灵敏的摄像机,沿途摄入所闻所见。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织造人格的纤维。环境中每一个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长过程的建材,使这个人的思想感情与行为受到感染,左右着这个人的生活态度。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无形的塑造。”父母的言行影响了我一生,在我结婚之后,面对丈夫九个兄弟姐妹的大家庭,当我为复杂的婆媳关系、妯娌关系、姑嫂关系而苦恼时,就想起妈妈那慈祥的目光,好像在对我说:“孩子,尊老爱幼、与人友好相处才是人生立足的根本。”当我有了孩子,工作和生活兼顾,辛苦而又无人帮忙时,我就想起父亲的瞳孔,那里有鼓励的眼神,在告诉我:“困难总会解决,影响和教育好子女的言行是家里的大事。”
正是父母博大宽厚的胸怀影响着我,正是淳朴善良的家风熏陶着我,才使我坦然面对生活中的困难,积极迎接生活中的一切挑战,对待长辈孝顺有礼;面对工作勤劳热情;遇到冲突谦让大度,让我收获了满满的温暖和幸福。虽然公婆早已去世,可我们兄妹九个的大家庭依然像父母活着一样具有凝聚力、向心力。遇事互相帮忙,有病互相照顾,儿女相互疼爱教育。这个大家庭依然是那么温馨和谐,我深知家风对家庭的重要作用,于是将优良家风传承发扬,在点点滴滴中培养子女的优良品质。如今我已年过半百,子女也都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在单位他们是同事的榜样,在社会他们是优秀的公民,在家里他们是合格的丈夫妻子。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庭就有什么样的人。家庭是一个人人生的起点的地方,也是一个人梦想启航的地方。良好的家风是优良品质在家庭中的积淀和传承,是家庭留给每个成员的宝贵财富。好家风就是一所好学校。古人云:“爱子,教之以义方。”“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我庆幸有对善良博爱勤劳的父母,愿他们缔结的家风代代传承,让良好的家风伴后代一路成长。参考文献:
[1]刘文娟.好家风伴我成长[J].先锋队,2016(17).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