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灰姑娘型故事在世界各地的流传范围广泛,而其中的男性形象少有探知。本文从王子形象的破除、未婚夫的分类、未婚夫痴情的原因、灰姑娘受到迫害的原因四方面解读灰姑娘型故事中的男性形象。
[关键词]灰姑娘 男性形象
[中图分类号]I10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0-0106-02
古今中外,灰姑娘型故事反复出现有着广大的心理层面原因:当代社会,家中宠儿,随着童话的从小灌输,人人培养着公主,或者预备成为脱胎换骨后的灰姑娘。但是作为一个经典童话故事,其暗含用美貌换取婚姻,要求灰姑娘有巨大的忍耐力才能承担起完成婚姻的考验,却是鲜有人愿意面对的。著名民俗学者刘晓春总结灰姑娘的母题:传统的灰姑娘型故事为后母型与命运转折型的复合,同时为少男少女的成年考验,即通过考验即可以成人和结婚。而灰姑娘的基本情节为:灰姑娘受到继母及其异胞姐妹的虐待,丧失原有的小姐身份,成为佣人;通过超自然的帮助参加舞会或节日庆典;在庆典中认识王子,却丢失识别身份的信物;最后完成身份的验证。而本文从较少探知的男性形象来解读灰姑娘型故事。
一、王子身份的破除
我们通过梳理灰姑娘型故事中出现的王子形象,发现实际其身份多种多样:
如唐代笔记小说《叶限》,男主人公为海岛的陀汗王,而本人并没有出现在节日的庆典上。通过叶限精巧别致的鞋子(其轻如毛,履石无声),希望捕到主人,一探究竟。此时陀汗王便有奇幻之心。随后在和叶限结婚后,又起贪念,向鱼骨(叶限的神奇力量源泉)讨要珠宝。可见其形象实则国家级别的贪得无厌之辈。甘肃东乡族的《白羽飞衣》中,神奇的相助者是一位老人家,而与继母一起逼婚的是黑胡子男人,最后和继母一起变成了烟熏色的小鸟。格林童话《没有手的姑娘》中,没有企图侵占家产的继母,却存在一个无能而贪婪的父亲,受恶魔的诱惑亲手砍下了女儿的双手。恶魔数次逼亲不成,即使在其嫁给国王后,还数次陷害没有手的姑娘及其儿子。《娅扁和娅郎》中,是由于姐姐的陷害,妹妹被父母扔到深山,花鞋被岩鹰叼走,巴贵射鹰得鞋,寻找主人。结成夫妇后,姐姐继续陷害妹妹致死,而巴贵则设计将姐姐关进猪笼,变成五指猪娘。神奇力量帮助妹妹复活。
当前中国主流的灰姑娘型故事中,王子由贵族的身份,变为成功的商人。作为爱情故事的主角,就注定这位商人的主要时间是充裕的,也就意味着,他是空闲的,才有大把的时间谈恋爱。而目前中文世界里,当前用来形容这种阶级差明显的爱情流行词汇就是“霸道总裁”。其百度指数在2015年达到媒体指数的峰值,即媒体当天发布“霸道总裁”94次;而搜索指数则从2011年到2014年的缓慢增长,到2014年7月13日这一周,出现第一次高峰搜索,达到3600次,而目前最高的一次峰值检索则是在2015年8月9日这一周。霸道总裁一词,首先出现在同名言情小说中,随后兴起于电视剧,典型的代表为张翰所饰演的各种角色。而现实生活中,则常用于代指为自己公司进行宣传的主要负责人,如京东的刘强东。这种新兴的电商与传统的商品广告的推广对象,将原本推销(过多的)产品形象放弃,而选取了代言人的形式。
因而,王子角色的身份在各个阶层都有所体现,实际则是未婚夫的美化形象。而和灰姑娘不同的是其自由选择婚姻的权利,即可以帮助异性收获幸福。这种强大的男权文化下,女性只能依存,并遵守男性审美的价值体系和审美(即美貌、善良和能干)。而灰姑娘型故事中,丈夫的真实身份,上到国王、王子、贵族,下到平民,都是地位比女性要高,可以说,在男权社会,男性本身即代表着地位和经济独立。因而在故事的具体叙事上,模式则为传统的“落难女子与多情王子”。
二、未婚夫的分类
划分未婚夫的根据不是人品,而是根据故事的情节进程。未婚夫作为男性,其外貌没有精确描述过。由此可以看出,对于未婚夫的研究主要不是依据其外表,而是根据其行动,其真实的品质是在实际行动中体现的。
一类是只负责等待、派人寻找灰姑娘的简单化的王子或国王,他们没有在灰姑娘发生困难、展现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遵循道德原则,使人不被本能所控制)时给予相应的帮助,相反,则在和灰姑娘的婚姻中,后续扮演了邪恶的亲人角色。如《叶限》中的国王,婚后妄图利用叶限的神奇力量,但只得到一次满足后便失效。可以想象,叶限日后的婚姻生活,如没有体现更有价值的可能,实际应该是被国王所嫌弃的。
一类是在更为简单的灰姑娘故事中常见的王子类型,在与灰姑娘结婚后,故事便停止。在此类故事中,王子单纯地扮演着灰姑娘的拯救者。如《白兔姑娘》,同样是因为白兔姑娘每天在家中干活、容貌美丽,便接受其为妻,使得灰姑娘从守寡待死的困境中逃离。
一类是在灰姑娘发生困难时持续帮助、甚至是复仇的丈夫。如《娅扁和娅郎》中的巴贵为妻子复仇,此时我们也可以认定,巴贵对于灰姑娘的爱情是真挚的,也是真正意义上的爱情。
三、未婚夫痴情的原因
痴情未婚夫有不可复制性,而他们选择灰姑娘的原因:一是源于找鞋子的缘由,鞋子为一对,为适宜的定情及验证婚姻的信物。刘晓春认为以鞋验证,与长江中下游的婚俗有关。鞋在中文世界里与谐同音,安徽芜湖,在婚娶时会夫妇换鞋,意为“同鞋——同谐”。京族男女相爱后,男方托媒人将自己编写的情歌和花履送往女家。如果女方拿出的木履能够左右配对成功,即为天作之合;如果左右无法匹配,则验证失败,不能结合。由此可见,未婚夫首先与灰姑娘两厢情愿后,是根据相应的民俗,由媒人或他人寻找,进行验证女方家庭意愿和其他意见的过程。
而在《叶限》的故事中,则出现了未见其人,只根据鞋子寻觅的特殊情形。法国人沙里昂记叙了东亚的一座女人岛独特的习俗。此岛距离日本不远,仅有女人。每年一月有日本船登岛交易。船到后,船中人数通知女王。女王则安排同等人数女子迎接,并各携标有记号的鞋子一双,胡乱扔在沙滩上后离开,随后,船上男子按鞋索人。即使是丑陋的男子拾到了女王的鞋,女王也不能拒绝。我们不探讨此习俗出现的原因和其正确性,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此习俗在保证当地人的生活秩序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而未婚夫用鞋寻人,以鞋验婚,实际是受社会约定俗成的习俗影响。而当今社会,以鞋验婚只能发生在婚礼现场,所以此重要民俗的衰落,都是在指向,灰姑娘型故事的重要因素在发生异变,未婚夫痴情的原因更多偏向了下面一条。 二是未婚夫通常因为本我(id,受到快乐、满足的支配,并作为动力。所追求的为性潜能,其他各种原始欲望,吃喝和各种舒适。本能、生物性的部分,即食色性也)的原因选择灰姑娘为妻:美貌、善良,同样也是男性审美的体现,这也是有的学者认为灰姑娘的本质实际是用美貌换取婚姻的原因。
四、灰姑娘遭受迫害、虐待的原因
其原因依次为:姐妹和继母的欺凌、母亲的缺失、父亲形象的缺失。在研究中,我们发现灰姑娘受到的迫害,都是来自亲人(父母、姐妹),他们或主谋或从犯。
经常出现的主谋为继母和异胞姐妹,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异胞姐妹的处境最为相似,同样到了适婚年龄,争取优质的丈夫。一方采取极为残忍的迫害手段对待亲人,是有着极为深刻的心理原因,即同类内讧和怨恨。在灰姑娘故事中,灰姑娘都是被描述成为美貌的,用美貌吸引了未来丈夫的注意;并且显然,其姐妹是不具备这一特点的。除此之外,灰姑娘本身是心灵手巧的,其制作的鞋,作为爱情的信物,通常象征着本人的审美和女性魅力(刺绣);而其姐妹往往也是没有此项能力的。即灰姑娘本人是满足社会道德要求的,符合优质适婚女性的各种要求的。灰姑娘虽然本人处于家庭的不利处境中,当佣人或被追杀,反而形成了自己的人格,能够比自己的姐妹的心理更加成熟,形成独立见解。哲学家舍勒在《道德建构的怨恨中》认为:“怨恨的根源都跟一种特殊的将自己的价值判断和别人的攀比有关,并且这种价值攀比往往是在等级内进行的。”当比不过别人时,如相貌丑陋、知识不如人、才能也不如别人时,即产生的是怨恨。同等级的人才会发生攀比,每个人都会认为自己的位置是固定的,才会履行自己特别的义务。灰姑娘的姐妹或父母,都安于自己的现成的位置,但是当他们安置灰姑娘的位置时,却发现灰姑娘无论心理和行动上都已经逾越了其被他们界定的规范(自主选择婚姻,自己在神奇力量的帮助下完成难题),同时逾越家庭、社会规范(逃婚等)。而其亲人都是在自我价值的内部实现,然而在同等级的攀比中一旦发现了有人逾越了守株待兔的自我价值,随即引发道德建构上的怨恨,以及相应的迫害行动。
二是来自继母的虐待。古代社会,夫为妻纲,子为母纲。这也就意味着,家庭的主导地位是以男性为主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灰姑娘故事中未婚夫和未婚夫母亲的态度和选择通常是一致的,因为母亲在丧夫后是要由儿子继承家产的,而且她也要听从儿子的话,但只有一种例外,只有在儿子十分孝顺的情况下,母亲的家庭地位高于儿子。
而当继母丧夫后,全部家庭成员为女性时,继母掌握财产的分配权,随即成为家庭地位最高的成员,在分配家庭财产时,必然遵循排挤他生女,从而保障亲生女权益的最大化的原则。当这种“女儿国”的情况出现时,则暂时摒弃了男权文化,完全按照伦理顺序排列,出现问题的原因则是因为家庭财产不能保证公平的分配。
而中西方古代社会由于排斥了女儿的继承权,未婚女儿成为家庭的受供养的一方,她们最终争夺的是丰厚的嫁妆,以选择合适的夫婿继承家业。没有嫁妆的灰姑娘出现时,通常是通过自由恋爱的。当相互的利益出现了冲突时,继母一方首先是胜利方,体现出的人性则是衣着光鲜靓丽,持续地剥削、虐待灰姑娘;而灰姑娘则是在忍辱负重中,努力逃离所处的压力源,不然就会面临继续当佣人或者逼婚嫁给魔鬼、黑胡子男人等等。
还存在一种情况,即使亲父亲健在,却也迫于继母的淫威,默许灰姑娘被虐待和欺凌。在古代,父亲在妻子死后,迫切需要继母来照顾家庭和其他孩子,在东西方大抵都是如此,因而在各种文学作品中都有相关的后母形象为恶魔、巫婆等的存在。父亲在此类灰姑娘故事中的形象要么是弱化不写,要么是性格软弱,从没有在根本上给予灰姑娘任何帮助,但从根本上反而是始作俑者。
而在很多灰姑娘故事中,母亲经常会变为神奇的相助者:神牛、鸟等等。这样的情况都说明灰姑娘的母亲已经死亡。根据流行病学理论,在流行病学转变之前,人类的主要疾病负担来自于传染病、母婴健康和营养问题;而人口的主要死亡率则来自婴儿死亡率和母婴死亡率。至此,我们可以推断的是灰姑娘的母亲往往是骤然离世,使得孤女独自存活。父亲男性形象的弱化,导致其他女性形象的争斗,最终只好由另一位男性结束争斗。
至此,灰姑娘的主要情节可以总结为,面临成年的少女,反抗成为家产的一部分,从而自己选择婚姻,成功超越自己的阶级。灰姑娘的心理成熟早于生理成熟。而灰姑娘的母题有继母虐待型为主和亲人迫害型为辅。男性形象在灰姑娘故事中虽然并不重要,却是故事的始作俑者和最终难题的答案。
【参考文献】
[1]弗拉基米尔雅可夫列维奇普罗普.神奇故事的历史根源[J].中华书局,1996.
[2]刘晓春.多民族文化的结晶——中国灰姑娘故事研究[J].民族文学研究,1995.3.
[3]叶舒宪.结构主义神话学[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社有限公司,2011.
[4]http://index.baidu.com/?tpl=trend
[关键词]灰姑娘 男性形象
[中图分类号]I10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0-0106-02
古今中外,灰姑娘型故事反复出现有着广大的心理层面原因:当代社会,家中宠儿,随着童话的从小灌输,人人培养着公主,或者预备成为脱胎换骨后的灰姑娘。但是作为一个经典童话故事,其暗含用美貌换取婚姻,要求灰姑娘有巨大的忍耐力才能承担起完成婚姻的考验,却是鲜有人愿意面对的。著名民俗学者刘晓春总结灰姑娘的母题:传统的灰姑娘型故事为后母型与命运转折型的复合,同时为少男少女的成年考验,即通过考验即可以成人和结婚。而灰姑娘的基本情节为:灰姑娘受到继母及其异胞姐妹的虐待,丧失原有的小姐身份,成为佣人;通过超自然的帮助参加舞会或节日庆典;在庆典中认识王子,却丢失识别身份的信物;最后完成身份的验证。而本文从较少探知的男性形象来解读灰姑娘型故事。
一、王子身份的破除
我们通过梳理灰姑娘型故事中出现的王子形象,发现实际其身份多种多样:
如唐代笔记小说《叶限》,男主人公为海岛的陀汗王,而本人并没有出现在节日的庆典上。通过叶限精巧别致的鞋子(其轻如毛,履石无声),希望捕到主人,一探究竟。此时陀汗王便有奇幻之心。随后在和叶限结婚后,又起贪念,向鱼骨(叶限的神奇力量源泉)讨要珠宝。可见其形象实则国家级别的贪得无厌之辈。甘肃东乡族的《白羽飞衣》中,神奇的相助者是一位老人家,而与继母一起逼婚的是黑胡子男人,最后和继母一起变成了烟熏色的小鸟。格林童话《没有手的姑娘》中,没有企图侵占家产的继母,却存在一个无能而贪婪的父亲,受恶魔的诱惑亲手砍下了女儿的双手。恶魔数次逼亲不成,即使在其嫁给国王后,还数次陷害没有手的姑娘及其儿子。《娅扁和娅郎》中,是由于姐姐的陷害,妹妹被父母扔到深山,花鞋被岩鹰叼走,巴贵射鹰得鞋,寻找主人。结成夫妇后,姐姐继续陷害妹妹致死,而巴贵则设计将姐姐关进猪笼,变成五指猪娘。神奇力量帮助妹妹复活。
当前中国主流的灰姑娘型故事中,王子由贵族的身份,变为成功的商人。作为爱情故事的主角,就注定这位商人的主要时间是充裕的,也就意味着,他是空闲的,才有大把的时间谈恋爱。而目前中文世界里,当前用来形容这种阶级差明显的爱情流行词汇就是“霸道总裁”。其百度指数在2015年达到媒体指数的峰值,即媒体当天发布“霸道总裁”94次;而搜索指数则从2011年到2014年的缓慢增长,到2014年7月13日这一周,出现第一次高峰搜索,达到3600次,而目前最高的一次峰值检索则是在2015年8月9日这一周。霸道总裁一词,首先出现在同名言情小说中,随后兴起于电视剧,典型的代表为张翰所饰演的各种角色。而现实生活中,则常用于代指为自己公司进行宣传的主要负责人,如京东的刘强东。这种新兴的电商与传统的商品广告的推广对象,将原本推销(过多的)产品形象放弃,而选取了代言人的形式。
因而,王子角色的身份在各个阶层都有所体现,实际则是未婚夫的美化形象。而和灰姑娘不同的是其自由选择婚姻的权利,即可以帮助异性收获幸福。这种强大的男权文化下,女性只能依存,并遵守男性审美的价值体系和审美(即美貌、善良和能干)。而灰姑娘型故事中,丈夫的真实身份,上到国王、王子、贵族,下到平民,都是地位比女性要高,可以说,在男权社会,男性本身即代表着地位和经济独立。因而在故事的具体叙事上,模式则为传统的“落难女子与多情王子”。
二、未婚夫的分类
划分未婚夫的根据不是人品,而是根据故事的情节进程。未婚夫作为男性,其外貌没有精确描述过。由此可以看出,对于未婚夫的研究主要不是依据其外表,而是根据其行动,其真实的品质是在实际行动中体现的。
一类是只负责等待、派人寻找灰姑娘的简单化的王子或国王,他们没有在灰姑娘发生困难、展现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遵循道德原则,使人不被本能所控制)时给予相应的帮助,相反,则在和灰姑娘的婚姻中,后续扮演了邪恶的亲人角色。如《叶限》中的国王,婚后妄图利用叶限的神奇力量,但只得到一次满足后便失效。可以想象,叶限日后的婚姻生活,如没有体现更有价值的可能,实际应该是被国王所嫌弃的。
一类是在更为简单的灰姑娘故事中常见的王子类型,在与灰姑娘结婚后,故事便停止。在此类故事中,王子单纯地扮演着灰姑娘的拯救者。如《白兔姑娘》,同样是因为白兔姑娘每天在家中干活、容貌美丽,便接受其为妻,使得灰姑娘从守寡待死的困境中逃离。
一类是在灰姑娘发生困难时持续帮助、甚至是复仇的丈夫。如《娅扁和娅郎》中的巴贵为妻子复仇,此时我们也可以认定,巴贵对于灰姑娘的爱情是真挚的,也是真正意义上的爱情。
三、未婚夫痴情的原因
痴情未婚夫有不可复制性,而他们选择灰姑娘的原因:一是源于找鞋子的缘由,鞋子为一对,为适宜的定情及验证婚姻的信物。刘晓春认为以鞋验证,与长江中下游的婚俗有关。鞋在中文世界里与谐同音,安徽芜湖,在婚娶时会夫妇换鞋,意为“同鞋——同谐”。京族男女相爱后,男方托媒人将自己编写的情歌和花履送往女家。如果女方拿出的木履能够左右配对成功,即为天作之合;如果左右无法匹配,则验证失败,不能结合。由此可见,未婚夫首先与灰姑娘两厢情愿后,是根据相应的民俗,由媒人或他人寻找,进行验证女方家庭意愿和其他意见的过程。
而在《叶限》的故事中,则出现了未见其人,只根据鞋子寻觅的特殊情形。法国人沙里昂记叙了东亚的一座女人岛独特的习俗。此岛距离日本不远,仅有女人。每年一月有日本船登岛交易。船到后,船中人数通知女王。女王则安排同等人数女子迎接,并各携标有记号的鞋子一双,胡乱扔在沙滩上后离开,随后,船上男子按鞋索人。即使是丑陋的男子拾到了女王的鞋,女王也不能拒绝。我们不探讨此习俗出现的原因和其正确性,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此习俗在保证当地人的生活秩序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而未婚夫用鞋寻人,以鞋验婚,实际是受社会约定俗成的习俗影响。而当今社会,以鞋验婚只能发生在婚礼现场,所以此重要民俗的衰落,都是在指向,灰姑娘型故事的重要因素在发生异变,未婚夫痴情的原因更多偏向了下面一条。 二是未婚夫通常因为本我(id,受到快乐、满足的支配,并作为动力。所追求的为性潜能,其他各种原始欲望,吃喝和各种舒适。本能、生物性的部分,即食色性也)的原因选择灰姑娘为妻:美貌、善良,同样也是男性审美的体现,这也是有的学者认为灰姑娘的本质实际是用美貌换取婚姻的原因。
四、灰姑娘遭受迫害、虐待的原因
其原因依次为:姐妹和继母的欺凌、母亲的缺失、父亲形象的缺失。在研究中,我们发现灰姑娘受到的迫害,都是来自亲人(父母、姐妹),他们或主谋或从犯。
经常出现的主谋为继母和异胞姐妹,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异胞姐妹的处境最为相似,同样到了适婚年龄,争取优质的丈夫。一方采取极为残忍的迫害手段对待亲人,是有着极为深刻的心理原因,即同类内讧和怨恨。在灰姑娘故事中,灰姑娘都是被描述成为美貌的,用美貌吸引了未来丈夫的注意;并且显然,其姐妹是不具备这一特点的。除此之外,灰姑娘本身是心灵手巧的,其制作的鞋,作为爱情的信物,通常象征着本人的审美和女性魅力(刺绣);而其姐妹往往也是没有此项能力的。即灰姑娘本人是满足社会道德要求的,符合优质适婚女性的各种要求的。灰姑娘虽然本人处于家庭的不利处境中,当佣人或被追杀,反而形成了自己的人格,能够比自己的姐妹的心理更加成熟,形成独立见解。哲学家舍勒在《道德建构的怨恨中》认为:“怨恨的根源都跟一种特殊的将自己的价值判断和别人的攀比有关,并且这种价值攀比往往是在等级内进行的。”当比不过别人时,如相貌丑陋、知识不如人、才能也不如别人时,即产生的是怨恨。同等级的人才会发生攀比,每个人都会认为自己的位置是固定的,才会履行自己特别的义务。灰姑娘的姐妹或父母,都安于自己的现成的位置,但是当他们安置灰姑娘的位置时,却发现灰姑娘无论心理和行动上都已经逾越了其被他们界定的规范(自主选择婚姻,自己在神奇力量的帮助下完成难题),同时逾越家庭、社会规范(逃婚等)。而其亲人都是在自我价值的内部实现,然而在同等级的攀比中一旦发现了有人逾越了守株待兔的自我价值,随即引发道德建构上的怨恨,以及相应的迫害行动。
二是来自继母的虐待。古代社会,夫为妻纲,子为母纲。这也就意味着,家庭的主导地位是以男性为主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灰姑娘故事中未婚夫和未婚夫母亲的态度和选择通常是一致的,因为母亲在丧夫后是要由儿子继承家产的,而且她也要听从儿子的话,但只有一种例外,只有在儿子十分孝顺的情况下,母亲的家庭地位高于儿子。
而当继母丧夫后,全部家庭成员为女性时,继母掌握财产的分配权,随即成为家庭地位最高的成员,在分配家庭财产时,必然遵循排挤他生女,从而保障亲生女权益的最大化的原则。当这种“女儿国”的情况出现时,则暂时摒弃了男权文化,完全按照伦理顺序排列,出现问题的原因则是因为家庭财产不能保证公平的分配。
而中西方古代社会由于排斥了女儿的继承权,未婚女儿成为家庭的受供养的一方,她们最终争夺的是丰厚的嫁妆,以选择合适的夫婿继承家业。没有嫁妆的灰姑娘出现时,通常是通过自由恋爱的。当相互的利益出现了冲突时,继母一方首先是胜利方,体现出的人性则是衣着光鲜靓丽,持续地剥削、虐待灰姑娘;而灰姑娘则是在忍辱负重中,努力逃离所处的压力源,不然就会面临继续当佣人或者逼婚嫁给魔鬼、黑胡子男人等等。
还存在一种情况,即使亲父亲健在,却也迫于继母的淫威,默许灰姑娘被虐待和欺凌。在古代,父亲在妻子死后,迫切需要继母来照顾家庭和其他孩子,在东西方大抵都是如此,因而在各种文学作品中都有相关的后母形象为恶魔、巫婆等的存在。父亲在此类灰姑娘故事中的形象要么是弱化不写,要么是性格软弱,从没有在根本上给予灰姑娘任何帮助,但从根本上反而是始作俑者。
而在很多灰姑娘故事中,母亲经常会变为神奇的相助者:神牛、鸟等等。这样的情况都说明灰姑娘的母亲已经死亡。根据流行病学理论,在流行病学转变之前,人类的主要疾病负担来自于传染病、母婴健康和营养问题;而人口的主要死亡率则来自婴儿死亡率和母婴死亡率。至此,我们可以推断的是灰姑娘的母亲往往是骤然离世,使得孤女独自存活。父亲男性形象的弱化,导致其他女性形象的争斗,最终只好由另一位男性结束争斗。
至此,灰姑娘的主要情节可以总结为,面临成年的少女,反抗成为家产的一部分,从而自己选择婚姻,成功超越自己的阶级。灰姑娘的心理成熟早于生理成熟。而灰姑娘的母题有继母虐待型为主和亲人迫害型为辅。男性形象在灰姑娘故事中虽然并不重要,却是故事的始作俑者和最终难题的答案。
【参考文献】
[1]弗拉基米尔雅可夫列维奇普罗普.神奇故事的历史根源[J].中华书局,1996.
[2]刘晓春.多民族文化的结晶——中国灰姑娘故事研究[J].民族文学研究,1995.3.
[3]叶舒宪.结构主义神话学[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社有限公司,2011.
[4]http://index.baidu.com/?tpl=tr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