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现代职教体系;规范教学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9-0013-02
一、参与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职校要积极做“乘法”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是江苏省积极探索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一个新途径,它着眼于探索职业教育学生新的升学路径,更加注重过程中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的建立。教育质量问题是学校发展的核心问题,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在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过程中,职校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技能培训优势和高校的理论教学优势,积极与高校做“乘法”。职校最大的优势是教育性与职业性的紧密融合、与企业产业的高度吻合;高校最大的优势是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所以在合作过程中,职校与高校可以共同开展对课程标准、课程内容和教学大纲的修订,中职阶段的课程以打基础、重应用、强实践为主,强化学生专业认知,建立职业概念,重视实际动手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工作场景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性。要注重学生基础素质教育与职业素养培养,课程设置要由浅入深,教学内容要衔接有序。这样学生到了本科阶段,在专业资质、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提升方面才会有更大的空间,更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规范教学管理、提升教学质量的基础在于职校要擅长做“减法”
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直接关乎人才培养的质量。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教师教的质量是教学质量保证的源头。
主管部门关于教学的规范很多,也经常会不断地检查、督导。这些检查、督导无非就是强调教师教学过程的规范化,强调正确处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强化教育规范管理的过程中,学校不妨做做“减法”:面对众多的规范、条例,不是一味地增加再增加规定和要求,用条条框框束缚住教师的手脚,而是将管理规范简化为教学基本常规,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精细化执行,鼓励教师积极探索教学改革,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将课堂教学基本要求明确化、简洁化,要求教师理解并熟练运用于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务处和系部两级管理,强化教师日常授课准备、授课过程、作业布置、教学考核等教学基本环节的规范性,注重对整个教学过程的管理与监控。这样执行后,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同时充分发挥督导工作在教学常规把控中的独特作用,坚持以导为主,以督为辅,促进教学过程的规范和教学质量的提升。这些简明扼要、具备很强的可操作性的要求和规范被教师正确理解、完全执行,必然会持续改进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教学质量的特色在于职校要推动做“加法”
学校特色是学校教育质量的载体,也是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体现,学校特色建设的过程也是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的过程。
职业学校的特色自然与行业企业紧密相连,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才是真特色。由于企业介入不深,职校从课程体系到课堂教学内容等各方面均有着浓郁的学科色彩,反映职业需求和企业实际业务流程的课程改革不够深入。职校在提升教学质量的过程中,要积极推动学校与行业、企业的合作,积极做“加法”:学校 企业 行业 政府 ……当更多的主体参与了办学,当职校的教学围绕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的需求时,培养出来的学生自然就成为受企业欢迎的人才。目前许多职业学校根据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要求开始实施现代学徒制。现代学徒制就需要学校积极做“加法”,主动联系行业企业,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校、企业的深度参与和教师、师傅的深入指导为支撑,通过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教师与师傅的联合传授,实现对学生技能的培养。例如我校正在实施的“四位一体”现代学徒制,由张家港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德国职教集团、张家港中专校四方共同建设:政府提供资金保障,行业企业提供岗位用工标准与要求、岗位需求和实践机会,德国职教集团提供教学标准,学校根据行业企业要求,参照德方标准,改革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组织实施教学。这样的“加法”,使得职教课堂在教学内容上实现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在教学师资上实现学校教师、企业能工巧匠互访互派,共同参与教学;在学习模式上实现学生既在学校学习理论与基础技能,同时还要到企业了解岗位职责和职业内容,学生学到真技能,成为与行业企业发展要求吻合的优秀劳动者。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9-0013-02
一、参与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职校要积极做“乘法”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是江苏省积极探索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一个新途径,它着眼于探索职业教育学生新的升学路径,更加注重过程中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的建立。教育质量问题是学校发展的核心问题,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在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过程中,职校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技能培训优势和高校的理论教学优势,积极与高校做“乘法”。职校最大的优势是教育性与职业性的紧密融合、与企业产业的高度吻合;高校最大的优势是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所以在合作过程中,职校与高校可以共同开展对课程标准、课程内容和教学大纲的修订,中职阶段的课程以打基础、重应用、强实践为主,强化学生专业认知,建立职业概念,重视实际动手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工作场景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性。要注重学生基础素质教育与职业素养培养,课程设置要由浅入深,教学内容要衔接有序。这样学生到了本科阶段,在专业资质、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提升方面才会有更大的空间,更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规范教学管理、提升教学质量的基础在于职校要擅长做“减法”
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直接关乎人才培养的质量。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教师教的质量是教学质量保证的源头。
主管部门关于教学的规范很多,也经常会不断地检查、督导。这些检查、督导无非就是强调教师教学过程的规范化,强调正确处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强化教育规范管理的过程中,学校不妨做做“减法”:面对众多的规范、条例,不是一味地增加再增加规定和要求,用条条框框束缚住教师的手脚,而是将管理规范简化为教学基本常规,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精细化执行,鼓励教师积极探索教学改革,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将课堂教学基本要求明确化、简洁化,要求教师理解并熟练运用于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务处和系部两级管理,强化教师日常授课准备、授课过程、作业布置、教学考核等教学基本环节的规范性,注重对整个教学过程的管理与监控。这样执行后,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同时充分发挥督导工作在教学常规把控中的独特作用,坚持以导为主,以督为辅,促进教学过程的规范和教学质量的提升。这些简明扼要、具备很强的可操作性的要求和规范被教师正确理解、完全执行,必然会持续改进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教学质量的特色在于职校要推动做“加法”
学校特色是学校教育质量的载体,也是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体现,学校特色建设的过程也是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的过程。
职业学校的特色自然与行业企业紧密相连,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才是真特色。由于企业介入不深,职校从课程体系到课堂教学内容等各方面均有着浓郁的学科色彩,反映职业需求和企业实际业务流程的课程改革不够深入。职校在提升教学质量的过程中,要积极推动学校与行业、企业的合作,积极做“加法”:学校 企业 行业 政府 ……当更多的主体参与了办学,当职校的教学围绕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的需求时,培养出来的学生自然就成为受企业欢迎的人才。目前许多职业学校根据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要求开始实施现代学徒制。现代学徒制就需要学校积极做“加法”,主动联系行业企业,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校、企业的深度参与和教师、师傅的深入指导为支撑,通过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教师与师傅的联合传授,实现对学生技能的培养。例如我校正在实施的“四位一体”现代学徒制,由张家港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德国职教集团、张家港中专校四方共同建设:政府提供资金保障,行业企业提供岗位用工标准与要求、岗位需求和实践机会,德国职教集团提供教学标准,学校根据行业企业要求,参照德方标准,改革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组织实施教学。这样的“加法”,使得职教课堂在教学内容上实现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在教学师资上实现学校教师、企业能工巧匠互访互派,共同参与教学;在学习模式上实现学生既在学校学习理论与基础技能,同时还要到企业了解岗位职责和职业内容,学生学到真技能,成为与行业企业发展要求吻合的优秀劳动者。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