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众所周知:听、说、读、写四项技能是学生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也是学好英语的必由之路。听说领先,读写跟上。听说能力的提高为发展学生其他各项能力如读、写的能力起到促进作用,所以要想真正掌握一门外语必须尽快提高自己的听说水平,只有听得正确,才能读得流畅,说得流利。
关键词:英语;听说能力;方法;课内课外
长期以来,我们的英语教学方法局限于语法翻译法,偏重于知识的传授,片面地追求卷面成绩,忽视了对学生听说能力的进一步培养和提高。为了加强学生的听说能力,笔者在教学的实践中做了如下几点尝试。
一、创造有利环境,激发学习兴趣
听说课应该从传统的教师操纵课堂、学生被动接收的观念中转变过来。“听说课应该是师生合作、相互交流的一个过程,学生是主角,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应当创造一种有利于学习的条件和氛围。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个学生敢于听说的心理环境、一个学生乐于听说的现实场景、一个宽松愉快的人际交往环境。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寓教于乐,学生会潜移默化地领略英语之美,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教师平时要多组织学生听英文歌曲、英语新闻广播、名人演讲。看英文电影、录相,定期举行英语角、英语沙龙、英语晚会等。这些不但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够专注地学,而且可为他们提供语言情景,营造一种和谐的英语氛围,给他们更多反应和交流的机会。这种直观的视听使学生处于一个英语思维的环境中,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听说英语。
二、坚持课前三分钟的free talk
free talk (自由谈)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口语训练方式,在这项训练中,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权,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并可以提前准备。课前由一名学生讲三分钟英语,学生们自拟话题,谈及范围包括校园生活,英语学习,个人轶事,班级活动,地区气候和小故事等。
此项活动不仅使学生们敢于开口讲英语,而且使学生们增长了见识,扩大了词汇量。在这项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起到引导、督促的作用,使学生的free talk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授课中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
中国学生学英语时听的一个主要来源是课堂教学。因此,教师本身的口语表达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开始阶段,授课时放慢讲英语的速度,必要时重复所述内容,用简易的同义词或短语解释词义,用不同的句型转换同一意思的句子,用简单的句子解释段落意思,然后逐步加深,循序渐进,尽量避免用汉语讲述。这样可以烘托英语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听的能力。
四、课堂教学中听说要有机结合
听是说的基础,说是听的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应是同步的,是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我们可以把学习和习得有机地结合起来,尽量加大语言信息刺激量,创设良好的语境,在搞好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训练的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听说能力的培养,在交际中学英语。在开始阶段,应在听的基础上尽量模仿、重复。侧重点是纠正发音,培养英语语感。也可以广泛讨论一些与听力材料有关的话题。先说再听,听完后说。在做完规定的练习后,做一些口头作文,还可组织一些辩论等。
五、利用电化教具,突出听说训练
使用电教手段教学,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色彩鲜艳的幻灯片和录相带,不但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使他们能够专注地学习,而且还为他们提供语言情景,使他们不必借助翻译,通过视听,就能达到理解语言内容的目的。
六、让学生积极参与表演教学
交际是语言的最基本功能。听说过程是一个理解和口头表达的交际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表演,活化课文插图,进行情景教学,把学生带入仿真的生活环境之中,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把课文里的英语真正地和生活结合起来。
七、强化听写方面的练习
听写是要求将有声的课文材料转化成文字材料,它贯穿了英语教学的全过程。在课堂教学中,笔者经常把课文的主要段落和课文的中心大意作为学生听写的主要内容。目的是训练学生运用听的能力,完整地理解一篇短文,并使学生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把不同的词汇和句型结构应用到同一内容中去,使所学的语言易记易用。通过听写,学生的听力、发音、语法、拼写和词汇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都会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并迅速落笔的快速反应能力。
八、扩大知识面,补充背景知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外界接触较少、对异国文化了解甚微,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所以教师们要想方设法丰富学生这方面的知识。“首先要结合课本学习文化背景知识,其次给学生推荐一些有关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传统文化以及不同语言风格的英语经典文学作品”。还可要求学生读英语报刊,不断了解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风俗习惯。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听说英语时游刃有余。
总之,要达到大纲要求,改变目前英语教学的落后状况,在英语教学中,必须加强听说能力的培养,把英语课上成名符其实的英语实践课,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模式,使学生从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转为积极的投入者。
关键词:英语;听说能力;方法;课内课外
长期以来,我们的英语教学方法局限于语法翻译法,偏重于知识的传授,片面地追求卷面成绩,忽视了对学生听说能力的进一步培养和提高。为了加强学生的听说能力,笔者在教学的实践中做了如下几点尝试。
一、创造有利环境,激发学习兴趣
听说课应该从传统的教师操纵课堂、学生被动接收的观念中转变过来。“听说课应该是师生合作、相互交流的一个过程,学生是主角,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应当创造一种有利于学习的条件和氛围。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个学生敢于听说的心理环境、一个学生乐于听说的现实场景、一个宽松愉快的人际交往环境。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寓教于乐,学生会潜移默化地领略英语之美,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教师平时要多组织学生听英文歌曲、英语新闻广播、名人演讲。看英文电影、录相,定期举行英语角、英语沙龙、英语晚会等。这些不但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够专注地学,而且可为他们提供语言情景,营造一种和谐的英语氛围,给他们更多反应和交流的机会。这种直观的视听使学生处于一个英语思维的环境中,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听说英语。
二、坚持课前三分钟的free talk
free talk (自由谈)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口语训练方式,在这项训练中,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权,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并可以提前准备。课前由一名学生讲三分钟英语,学生们自拟话题,谈及范围包括校园生活,英语学习,个人轶事,班级活动,地区气候和小故事等。
此项活动不仅使学生们敢于开口讲英语,而且使学生们增长了见识,扩大了词汇量。在这项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起到引导、督促的作用,使学生的free talk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授课中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
中国学生学英语时听的一个主要来源是课堂教学。因此,教师本身的口语表达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开始阶段,授课时放慢讲英语的速度,必要时重复所述内容,用简易的同义词或短语解释词义,用不同的句型转换同一意思的句子,用简单的句子解释段落意思,然后逐步加深,循序渐进,尽量避免用汉语讲述。这样可以烘托英语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听的能力。
四、课堂教学中听说要有机结合
听是说的基础,说是听的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应是同步的,是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我们可以把学习和习得有机地结合起来,尽量加大语言信息刺激量,创设良好的语境,在搞好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训练的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听说能力的培养,在交际中学英语。在开始阶段,应在听的基础上尽量模仿、重复。侧重点是纠正发音,培养英语语感。也可以广泛讨论一些与听力材料有关的话题。先说再听,听完后说。在做完规定的练习后,做一些口头作文,还可组织一些辩论等。
五、利用电化教具,突出听说训练
使用电教手段教学,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色彩鲜艳的幻灯片和录相带,不但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使他们能够专注地学习,而且还为他们提供语言情景,使他们不必借助翻译,通过视听,就能达到理解语言内容的目的。
六、让学生积极参与表演教学
交际是语言的最基本功能。听说过程是一个理解和口头表达的交际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表演,活化课文插图,进行情景教学,把学生带入仿真的生活环境之中,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把课文里的英语真正地和生活结合起来。
七、强化听写方面的练习
听写是要求将有声的课文材料转化成文字材料,它贯穿了英语教学的全过程。在课堂教学中,笔者经常把课文的主要段落和课文的中心大意作为学生听写的主要内容。目的是训练学生运用听的能力,完整地理解一篇短文,并使学生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把不同的词汇和句型结构应用到同一内容中去,使所学的语言易记易用。通过听写,学生的听力、发音、语法、拼写和词汇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都会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并迅速落笔的快速反应能力。
八、扩大知识面,补充背景知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外界接触较少、对异国文化了解甚微,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所以教师们要想方设法丰富学生这方面的知识。“首先要结合课本学习文化背景知识,其次给学生推荐一些有关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传统文化以及不同语言风格的英语经典文学作品”。还可要求学生读英语报刊,不断了解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风俗习惯。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听说英语时游刃有余。
总之,要达到大纲要求,改变目前英语教学的落后状况,在英语教学中,必须加强听说能力的培养,把英语课上成名符其实的英语实践课,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模式,使学生从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转为积极的投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