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健康概念与日常行为的关系

来源 :科学时代·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d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健康我们每个人都关心的问题。健康的概念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也不断更新。在不同时期,因健康概念的不同,引导人们产生不同的且与之相适应的健康观念,进而影响人们的日常行为和日常生活习惯。
  [关键词] 健康 概念 日常行为
  健康,英文名health,熟悉到我们每天都要说上几遍的词,但我们都能正确理解它的含义吗?对大多数非医务工作者来说,没有疾病就是健康的概念已深入人心、根深蒂固,是他们自然而又觉得非常正常的解释,因而让很多影响自己健康的行为听之任之,比如吸烟,他可能知道会影响健康,但不会认为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健康的表现。一个日本博士说过一句话:“中国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可能每个都想极力反对,我们可以不服气,但我们的确不得不重视对健康知识的了解,笔者认为,清楚认识健康的概念就是我们应学的第一堂课。本文试图从不同阶段的健康概念与引导个体不同的日常生活行为方式或习惯,来说明正确理解健康定义的重要性。
  1、生物医学模式时代的健康
  在我国,一些词典通常将“健康”简单地定义为“机体处于正常运作状态,没有疾病”。《辞海》将健康定义为:“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通常用人体测量、体格检查和各种生理指标来衡量”。国外,在生物医学模式时代, “健康就是没有疾病”的概念也一直被广泛接受和认可。生物医学模式时代的健康定义最主要的特点是:把人作为生物有机体来对待,因此没有疾病就成了健康的判断标准, “无病、无残、无伤”就成了对健康最朴素、最单纯的理解。这些都是传统的健康概念,在生物医学模式时代也被公认是正确的,在我国,至今还被广大群众所认可和接受。
  2、社会医学模式时代的健康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展,人们对健康与疾病的认识逐步深化,健康的概念也不断发展。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提出了新的定义:“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well-being),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虑弱”。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身体不虚弱的状态,而是包含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的全面的状态,即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健康的概念由过去的生理健康(一维)发展到生理、心理健康(二维) 又发展到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良好(三维) ,再发展到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完善(四维),就是今天人们常说的四维健康概念。不难看出健康的概念有质的变化:突破了“无病即健康”的狭隘的、消极的、低层次的健康观;对健康的解释从“生物人”扩大到“社会人”的范围,把人的社会交往与人际关系、道德水准和健康联系起来,同时也强调了社会文化、政治和经济对健康的影响;从个体健康扩大到群体健康,以及人类生存空间的完美。
  3、不同时期的健康观念对人们日常行为的影响
  在生物医学模式阶段,人们注重健康的行为主要表现在增强体质和已发疾病的治疗,如加强体育锻炼,规律作息,增强体质,有病治病,及时解除病痛或让已患的疾病及时得到控制,以免对自己的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等等。而对焦虑、抑郁、不能处理与周围大多数的关系这类问题,不会认为是健康问题,是不健康的表现,对吸毒、酗酒等习惯会归类于不良嗜好,要遵守道德准则、家庭关系和睦这些问题更认为是与健康八杆子打不着的,相应也就不会对这些司空见惯的问题从健康角度加以重视。
  现在的健康定义,涉及到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几乎涵盖了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要求我们每个人不仅要注意防病治病,更要由消极被动的治疗疾病变为积极主动的掌握健康,按“健康”的要求规范自己的日常生活行为,调整自己对事物的处理方式或态度,如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除对未来有严重影响的不良嗜好(如吸毒、酗酒等),适时调整自己的心理、情绪,让自己总处于身心愉悦状态,注重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利于社会和谐、环境健康,进而让自己更健康等等。由此不难想象,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达到这种“四维健康”标准,不仅会感到体质增强、患病率明显下降,而且会感到生活非常幸福、人生特别有意义,整个社会也会变得特别和谐。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不同时期的健康定义引导人们产生不同的健康观念,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现代社会医学模式下健康的定义是整体的、现代的健康观,有着丰富、深蕴的内涵,对医务工作者来说,除了医治病人身体的疾病,还要注意病人是否存在“心病、社会病、道德缺损病”。大学生很少感受到疾病的痛苦,对健康问题经常处于漠视状态,及时传播现代的健康理念是我们高校卫生工作者的职责。学生通过对健康的正确理解,不断规范自己的言行,既有利于学生个体的健康,也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作者简介:
  倪高飞,1975.4,男,籍贯:四川省资阳市,工作单位:四川省内江职业技术学院,职称: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临床。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个性化血压管理对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患者高灌注的影响. 方法:将296例在医院接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患者,2008年4月-2010年6月140例为对照组,2010年7月-2013年9月1
会议
会议
目的:探讨气道管理方法在口腔颌面外科术后留置鼻插管婴幼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7月收治入外科监护室口腔颌面外科术后留置鼻插管的婴幼儿患者32
会议
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ISBN 978-7-5097-5044-5本套书共辑录民国时期广西省政府、省民政厅、省建设厅、省教育厅以及广西工业试验所、中国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营养管在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后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方法:总结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120例食管癌患者在胸腹腔镜下行
会议
“3G时代,移动营销将会以五彩缤纷的形式出现,如何吸引消费者眼球又不引起消费者反感?这需要的不仅是技术。” “3G era, mobile marketing will be colorful in the form
丹尼尔·李伯斯金的设计实践重在叙述人物性格、解读重要事件、再现历史意义.本文尝试在建筑叙事视域下重新审视李伯斯金具有代表性的设计实践,从行动、组构、还原三个层面解
目的:探讨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对策. 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在呼吸科ICU进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机械通气患者76例,其中男性60例,女
会议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性复苏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2009年至2013年医院急救科收治38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损伤严重度评分25.31±6.10分,患者早期
会议
自20世纪以来,宋徽宗绘画研究在作品真伪、绘画中的政治性、绘画中的艺术性三方面取得了丰富成果.但是,宋徽宗的双重身份和文化政策对于其绘画的影响鲜有人涉及.进入21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