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临床实习在医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实现医学生向医生过渡的关键环节。肿瘤学科专业性强,对于理论和操作能力的要求高,同时在诊断、治疗以及临床操作的锻炼和医疗观念的树立等方面对于医学生的临床实习来说都具有其独特性。
【关键词】肿瘤科 临床实习 体会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b)-0171-02
临床医学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临床实习是医学生教育培养中最重要的环节,是每个医生成长过程中的必须阶段。一年的轮转科室实习和三个月的选科实习让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对各种疾病的认识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初步积累临床经验和加深对医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的过程。一年半的临床实习阶段让我们认识到:临床实习是从医学生转变为临床医生最重要的过渡。带教老师是其中的关键性因素。下面以肿瘤科为例,进行简要阐述。
1 临床实习对于医学生培养的重要作用
1.1 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及临床技能
一名医师的培养和成长是漫长而艰苦的,临床实习是这一艰难历程的开端, 临床实习是实现医学生向医生过渡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将其所学医学基本理论、知识与临床思维、技能相结合的教学过程,是对临床操作流程的熟悉过程,是医学生向医生过渡的关键阶段,是手能力的最佳时期。[1]刚进入临床实习时,不能对自己准确定位。面对新收入院的病人,不知道问诊从哪里下手;面对一堆辅助检查资料,不清楚从哪里入手分析;更谈不上制定详细的诊疗计划了。但是经过一个月左右对医院临床操作流程的熟悉,经过临床带教老师的悉心指导,我们逐渐熟悉了一些问诊的技巧,学会了如何分析辅检资料,还需要做哪些进一步检查,掌握了病历的书写。通过近一年半的临床实习,培养了我们一些基本的臨床操作技能,如腹穿、骨穿、胸穿、腰穿等;同时教会了我们应该如何收治病人。临床思维能力和操作技能都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1.2 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
做一名优秀的医生,单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实际操作能力,是不够的,更需要有良好沟通能力。实习是真正接触医疗工作和病人的开始,是培养沟通能力的第一步。在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与病人良好的沟通能力,显的尤为重要。随着社会物质财富和个人文化修养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多的了解医疗行业,但又不可能完全的理解。医疗模式已经从原来的单向医嘱变成了双向沟通。对肿瘤病人,而医生所能做到的是:及时缓解,偶尔治愈,始终关怀。而肿瘤病人所最需要的恰恰就是心理上的安慰。但是医学生阅历浅,社会经验少,人际交往能力及与病人沟通的能力有限。在老师的指导下,医学生亲自采集病史管理病人能够有效的培养医患沟通能力。在与患者的接触过程中,应该始终做到舍身处地,从患者的实际利益出发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医疗过程与患者多交流,随时与患者沟通,完善各相关的医疗环节,及时消除医患之间的误解和矛盾,让病人感到心理上的关怀,树立起“治一个病人,交一个朋友”的积极观念,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1.3 培养医学生良好的医德风尚
医学模式正在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化。这对新医学模式实践主体的医学生无疑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及职业道德要求。[2]尤其是肿瘤科的病人,绝大多数的病人的疾病都无法治愈,大多数病人都在生命的边缘挣扎,我们更应该设身处地了解患者对疾病的痛苦、无助、恐惧、甚至绝望。作为一名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医学生,在进行各种治疗时,我们不仅要充分考虑到患者的病情,更要充分考虑患者的经济状况、精神状况、家庭关系、工作性质、人际关系等,即从疾病与病人的生活环境两方面综合考虑治疗。我们的患者是一个有完整生理活动而且有思想、有感情的病人。我们应该对患者充满同情和爱心,尊重患者的选择,以病人为中心,将病人利益放到最高的位置上,医学生在实习时跟随老师诊治过程中,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换位思考。
2 肿瘤科临床实习应重视的几个方面
2.1 肿瘤学科的独特之处
肿瘤学是一门建立在掌握了临床内外科以及其他相关科室基础以及临床知识基础上的一门学科,该学科综合性强,涉及范围广。通常一个器官的肿瘤往往会涉及到全身机体多个器官系统的反应,所以在进入肿瘤科实习之前,首先应该先进行内科外科等科室实习,掌握临床基本疾病的诊治,在此基础上综合应用,排除非肿瘤的可能性,并对肿瘤病人尤其是恶性肿瘤晚期病人全身情况较差的进行全身综合治疗。肿瘤学科是涉及到全身各个部位各个器官的学科,已经不是在按照身体部位划分的学科,通常一旦涉及肿瘤转移以及淋巴结清扫时肿瘤外科的手术范围相对也较大,这就要求我们具有扎实的解剖知识和极强的动手能力,在争取能够彻底切除肿瘤组织的前提下,带给病人尽量小的痛苦和较高的生活质量。肿瘤手术切除后的放化疗以及护理,这也与临床其他科室有所不同。放疗还是化疗的选择,化疗药物、放疗种类的选择,以及术后给予的护理,这些都是非常专业的知识,这就需要肿瘤医生不仅要掌握对基本疾病治疗的知识,还需要掌握更多的肿瘤专科的知识。例如对于乳腺癌患者,术前对于疾病的确诊、分期、以及是否需要术前辅助化疗、手术方式的选择、是否具备保乳的条件、术后是否需要治疗、是选择放疗还是化疗等,这些都是肿瘤科医生必须要考虑到并且制定严密的治疗方案的。
2.2 肿瘤科病人的特殊性
基于目前恶性肿瘤的死亡率高,治疗周期长,很多病人在初诊时往往会有一个心理难以承受的反应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和经济压力。肿瘤病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尤其是肿瘤中晚期的病人,一方面要遭受疾病及治疗过程中的巨大痛苦;另一方面,面临着肿瘤抗争过程中随时可能因肿瘤复发转移甚至最后以失败告终的巨大心理压力。在医学高度发达的今天,心理因素日益成为很多疾病发病和治疗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对于肿瘤学来说,这一点更为重要,对于肿瘤患者,在强调综合治疗的同时,要加强心理上的疏导和治疗,帮助肿瘤患者树立积极的生活观念和战胜肿瘤的信心。
3 肿瘤科的带教老师的重要作用
3.1 学生的医德培养
医疗是一个特殊的行业。“病家求医,寄以生死”,医务人员与病人这一医德关系是生死所寄,性命攸关的,它涉及千家万户,男女老少,各行各业,管着每个人的生老病死,影响面很广。因此“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在历史上,医疗这一行业一直为人们所称颂和赞誉。但是现在由于部分医生医德的沦丧使医生受到了质疑,使医患关系十分紧张,医疗纠纷异常增多。这十分不利于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从未来医生的教育上入手。加强对医学生的医德教育。实习是医学生真正进入这一圣洁行业的开端。是医德建立的起始,带教老师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带教老师是大部分学生第一个深入接触和了解的医生,他们多数会以带教老师的行为道德为准则去继续自己的职业生涯。因此带教老师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行为对学生的影响,要为人师表,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给学生树立一个正面的榜样。在对学生讲解医疗方案的选择时要从医德的角度进行分析。教会学生如何将医德的要求用于实际。技术不好可以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得到锻炼,进行学习,还可以提高。但是道德坏了,就无可挽回了。作为一种信念力量,医德有高度的自制性,对学生以后的发展也极为重要。带教老师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医德: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2,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3,培养学生的同情心;4,教会学生对病人进行心理辅助治疗的方法;5,帮助学生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6,养成学生尽职尽责,恪守职业规则的习惯;7,要求学生尊重病人的隐私和自己选择权等权利;8,要求学生主动告知病人医疗情况,与病人及时沟通。
3.2 学生的专业技术和思维训练
肿瘤的临床表现是错综复杂的,常常缺乏特异性表现,尤其是早期肿瘤,往往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或体征,亦或为基础疾病以及并发症所掩盖。由于上述肿瘤的特殊性,在进入肿瘤科实习初期,实习生往往感到困惑。因此,带教老师的引导就显得格外重要。通过对病人仔细问诊和体检,分层次地进行病情的剖析、讲解、激发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引导他们利用自己学的课本知识与临床资料相结合、提高对肿瘤临床表现的认识和诊断能力,更加明确肿瘤疾病从发生发展到选择治疗方案的各个环节。帮助学生树立全面的临床思维方式,切身的去感受和接触医疗工作中的各项环节,能够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化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更要注重在临床实践中掌握课本之外的技巧和观念,理论知识的掌握并不能够代表操作技能的提高,提供一些基本的实际操作机会如各种手术切口的换药,伤口的拆线,基本的打结和缝合技术等,并能够让实习生熟悉和掌握。目前外科切除是肿瘤治疗学中的重要的一方面,对于手术前的准备,手术方式的选择,术中的无瘤观念,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处理,术后的各种辅助治疗,这些都需要带教老师在临床工作中对实习生进行耐心的讲解和示范,争取能够使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掌握规范的操作和诊治观念,争取让实习生在各自的医学道路上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参考文献
[1] 朱为民,黄文祥,谈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医学教育探索,2006,(8):765-766.
[2] 蒲庆华,赵渝,王子卫.浅论实习医生综合能力的培养[J].西北医学教育,2005,13(3):329-330.
【关键词】肿瘤科 临床实习 体会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b)-0171-02
临床医学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临床实习是医学生教育培养中最重要的环节,是每个医生成长过程中的必须阶段。一年的轮转科室实习和三个月的选科实习让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对各种疾病的认识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初步积累临床经验和加深对医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的过程。一年半的临床实习阶段让我们认识到:临床实习是从医学生转变为临床医生最重要的过渡。带教老师是其中的关键性因素。下面以肿瘤科为例,进行简要阐述。
1 临床实习对于医学生培养的重要作用
1.1 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及临床技能
一名医师的培养和成长是漫长而艰苦的,临床实习是这一艰难历程的开端, 临床实习是实现医学生向医生过渡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将其所学医学基本理论、知识与临床思维、技能相结合的教学过程,是对临床操作流程的熟悉过程,是医学生向医生过渡的关键阶段,是手能力的最佳时期。[1]刚进入临床实习时,不能对自己准确定位。面对新收入院的病人,不知道问诊从哪里下手;面对一堆辅助检查资料,不清楚从哪里入手分析;更谈不上制定详细的诊疗计划了。但是经过一个月左右对医院临床操作流程的熟悉,经过临床带教老师的悉心指导,我们逐渐熟悉了一些问诊的技巧,学会了如何分析辅检资料,还需要做哪些进一步检查,掌握了病历的书写。通过近一年半的临床实习,培养了我们一些基本的臨床操作技能,如腹穿、骨穿、胸穿、腰穿等;同时教会了我们应该如何收治病人。临床思维能力和操作技能都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1.2 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
做一名优秀的医生,单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实际操作能力,是不够的,更需要有良好沟通能力。实习是真正接触医疗工作和病人的开始,是培养沟通能力的第一步。在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与病人良好的沟通能力,显的尤为重要。随着社会物质财富和个人文化修养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多的了解医疗行业,但又不可能完全的理解。医疗模式已经从原来的单向医嘱变成了双向沟通。对肿瘤病人,而医生所能做到的是:及时缓解,偶尔治愈,始终关怀。而肿瘤病人所最需要的恰恰就是心理上的安慰。但是医学生阅历浅,社会经验少,人际交往能力及与病人沟通的能力有限。在老师的指导下,医学生亲自采集病史管理病人能够有效的培养医患沟通能力。在与患者的接触过程中,应该始终做到舍身处地,从患者的实际利益出发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医疗过程与患者多交流,随时与患者沟通,完善各相关的医疗环节,及时消除医患之间的误解和矛盾,让病人感到心理上的关怀,树立起“治一个病人,交一个朋友”的积极观念,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1.3 培养医学生良好的医德风尚
医学模式正在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化。这对新医学模式实践主体的医学生无疑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及职业道德要求。[2]尤其是肿瘤科的病人,绝大多数的病人的疾病都无法治愈,大多数病人都在生命的边缘挣扎,我们更应该设身处地了解患者对疾病的痛苦、无助、恐惧、甚至绝望。作为一名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医学生,在进行各种治疗时,我们不仅要充分考虑到患者的病情,更要充分考虑患者的经济状况、精神状况、家庭关系、工作性质、人际关系等,即从疾病与病人的生活环境两方面综合考虑治疗。我们的患者是一个有完整生理活动而且有思想、有感情的病人。我们应该对患者充满同情和爱心,尊重患者的选择,以病人为中心,将病人利益放到最高的位置上,医学生在实习时跟随老师诊治过程中,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换位思考。
2 肿瘤科临床实习应重视的几个方面
2.1 肿瘤学科的独特之处
肿瘤学是一门建立在掌握了临床内外科以及其他相关科室基础以及临床知识基础上的一门学科,该学科综合性强,涉及范围广。通常一个器官的肿瘤往往会涉及到全身机体多个器官系统的反应,所以在进入肿瘤科实习之前,首先应该先进行内科外科等科室实习,掌握临床基本疾病的诊治,在此基础上综合应用,排除非肿瘤的可能性,并对肿瘤病人尤其是恶性肿瘤晚期病人全身情况较差的进行全身综合治疗。肿瘤学科是涉及到全身各个部位各个器官的学科,已经不是在按照身体部位划分的学科,通常一旦涉及肿瘤转移以及淋巴结清扫时肿瘤外科的手术范围相对也较大,这就要求我们具有扎实的解剖知识和极强的动手能力,在争取能够彻底切除肿瘤组织的前提下,带给病人尽量小的痛苦和较高的生活质量。肿瘤手术切除后的放化疗以及护理,这也与临床其他科室有所不同。放疗还是化疗的选择,化疗药物、放疗种类的选择,以及术后给予的护理,这些都是非常专业的知识,这就需要肿瘤医生不仅要掌握对基本疾病治疗的知识,还需要掌握更多的肿瘤专科的知识。例如对于乳腺癌患者,术前对于疾病的确诊、分期、以及是否需要术前辅助化疗、手术方式的选择、是否具备保乳的条件、术后是否需要治疗、是选择放疗还是化疗等,这些都是肿瘤科医生必须要考虑到并且制定严密的治疗方案的。
2.2 肿瘤科病人的特殊性
基于目前恶性肿瘤的死亡率高,治疗周期长,很多病人在初诊时往往会有一个心理难以承受的反应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和经济压力。肿瘤病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尤其是肿瘤中晚期的病人,一方面要遭受疾病及治疗过程中的巨大痛苦;另一方面,面临着肿瘤抗争过程中随时可能因肿瘤复发转移甚至最后以失败告终的巨大心理压力。在医学高度发达的今天,心理因素日益成为很多疾病发病和治疗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对于肿瘤学来说,这一点更为重要,对于肿瘤患者,在强调综合治疗的同时,要加强心理上的疏导和治疗,帮助肿瘤患者树立积极的生活观念和战胜肿瘤的信心。
3 肿瘤科的带教老师的重要作用
3.1 学生的医德培养
医疗是一个特殊的行业。“病家求医,寄以生死”,医务人员与病人这一医德关系是生死所寄,性命攸关的,它涉及千家万户,男女老少,各行各业,管着每个人的生老病死,影响面很广。因此“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在历史上,医疗这一行业一直为人们所称颂和赞誉。但是现在由于部分医生医德的沦丧使医生受到了质疑,使医患关系十分紧张,医疗纠纷异常增多。这十分不利于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从未来医生的教育上入手。加强对医学生的医德教育。实习是医学生真正进入这一圣洁行业的开端。是医德建立的起始,带教老师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带教老师是大部分学生第一个深入接触和了解的医生,他们多数会以带教老师的行为道德为准则去继续自己的职业生涯。因此带教老师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行为对学生的影响,要为人师表,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给学生树立一个正面的榜样。在对学生讲解医疗方案的选择时要从医德的角度进行分析。教会学生如何将医德的要求用于实际。技术不好可以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得到锻炼,进行学习,还可以提高。但是道德坏了,就无可挽回了。作为一种信念力量,医德有高度的自制性,对学生以后的发展也极为重要。带教老师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医德: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2,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3,培养学生的同情心;4,教会学生对病人进行心理辅助治疗的方法;5,帮助学生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6,养成学生尽职尽责,恪守职业规则的习惯;7,要求学生尊重病人的隐私和自己选择权等权利;8,要求学生主动告知病人医疗情况,与病人及时沟通。
3.2 学生的专业技术和思维训练
肿瘤的临床表现是错综复杂的,常常缺乏特异性表现,尤其是早期肿瘤,往往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或体征,亦或为基础疾病以及并发症所掩盖。由于上述肿瘤的特殊性,在进入肿瘤科实习初期,实习生往往感到困惑。因此,带教老师的引导就显得格外重要。通过对病人仔细问诊和体检,分层次地进行病情的剖析、讲解、激发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引导他们利用自己学的课本知识与临床资料相结合、提高对肿瘤临床表现的认识和诊断能力,更加明确肿瘤疾病从发生发展到选择治疗方案的各个环节。帮助学生树立全面的临床思维方式,切身的去感受和接触医疗工作中的各项环节,能够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化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更要注重在临床实践中掌握课本之外的技巧和观念,理论知识的掌握并不能够代表操作技能的提高,提供一些基本的实际操作机会如各种手术切口的换药,伤口的拆线,基本的打结和缝合技术等,并能够让实习生熟悉和掌握。目前外科切除是肿瘤治疗学中的重要的一方面,对于手术前的准备,手术方式的选择,术中的无瘤观念,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处理,术后的各种辅助治疗,这些都需要带教老师在临床工作中对实习生进行耐心的讲解和示范,争取能够使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掌握规范的操作和诊治观念,争取让实习生在各自的医学道路上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参考文献
[1] 朱为民,黄文祥,谈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医学教育探索,2006,(8):765-766.
[2] 蒲庆华,赵渝,王子卫.浅论实习医生综合能力的培养[J].西北医学教育,2005,13(3):329-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