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上,黄山地区方言种类丰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普通话的推广使用,黄山地区方言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因此,我们有必要采取诸如宣传推广、强化使用、开设课程等的措施加大对黄山方言的保护和传承力度。
关键词:黄山方言,保护,传承,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黄山方言是黄山地区人民在历史上形成的日常交流语言,随着近年来黄山市大力推进旅游目的地建设和推广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普通话逐渐成为黄山地区人民的主要日常交流语言,这使得黄山方言的使用人群大大减少,使用频率大大降低。
一、黄山方言的基本情况
黄山地区多山多水,由于地域的阻隔和交通的不便,历史上该地区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方言种类。如果按按语音差异来进行分类的话,我们可以明显地将黄山方言划分为三类七种。
第一类指吴语宣州片的太平话、三丰话、广阳话,主要分布于太平的仙源、甘棠、新丰、永丰、广阳、乌石和清溪等地区。第二类指徽语中的歙县北乡话、旌德话、郭村话,主要分布在歙县的北乡、旌德县的谭家桥和郭村等地区。第三类指移民方言江淮官话,主要分布在城关地区和一些移民较多的地区,主要使用者也多是移民和由此建立起来的移民家庭、移民村落等聚居点[1]。
上述方言中,吴语与徽语为土著方言,为历史上自然形成,传承至今,使用者多为当地土著居民,江淮官话为移民方言,伴随着移民的迁入,而逐步演变成为移民较多的地区使用的主要日常交流语言。
二、保护和传承黄山方言的意义
方言是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发展的载体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传承的土壤。方言多样性的背后,往往蕴含着文化多样性的精髓。保护和传承黄山方言,具有多种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帮助我们研究历史文化
方言是一个地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活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研究当地历史文化的重要切入点。黄山方言作为历史上黄山地区人民使用的主要语言,几乎承载了该地区历史文化的全部信息。它通过口口相传,将历史上该地区发生的有影响性的事件传承下来,将历史上该地区主要的风俗文化、民间故事、习俗礼节等传承下来,而这些都是我们研究一个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素材。
(二)有利于保护和传承区域文化特色
徽州文化即徽文化,是中国著名的三大地域文化之一。徽州文化不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术界它还被看做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徽州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它所包涵的新安理学、新安医学、新安朴学、新安教育、以至文房四宝、徽菜等,在全国,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和积极影响。保护和传承黄山方言,有利于弘扬优秀徽文化元素,推动优秀徽州文化元素的保护、传承和创新,为子孙后代保留好、传承好这种优秀文化。
(三)有利于保护中华文化的多样性
方言也是中华文明传承的土壤,它赋予了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多样性。当今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趋多样化,诙谐幽默的方言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给大众,能够满足大众的娱乐性需要,更易被大众接收和认可。保护黄山方言,就是保护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就是丰富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代代相承、生生不息、日臻完善的长期过程,对方言的保护有利于中华文化持续走向繁荣。
三、保护和传承黄山方言的对策
生存空间的压缩和使用频率、人数的减少,使得黄山方言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劣。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和传承黄山方言。
(一)加强黄山方言的宣传和推广
政府部门要将保护和传承黄山方言作为一项常规工作开展,每年举行黄山方言的宣传和推广活动。通过在文艺汇演、民宿表演、非遗展示等活动中使用和推广黄山方言,增进人民对黄山方言的亲和性和接受度。采取措施鼓励人们在掌握和使用普通话的同时,能够熟练地运用黄山方言进行日常的交流,增加黄山方言的使用人数和使用频率。
(二)强化黄山方言的使用
支持黄山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等有条件的广播电视机构,开设黄山方言频道,使用黄山方言进行节目的制作和播放,如方言新闻、方言剧目等。方言新闻要突出内容的趣味性和平民化,贴合黄山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将新闻内容家常化、新闻叙事故事化,增强此类节目的吸引力。同时,方言类电视节目在制作和播出时,还要坚持抵制庸俗化的倾向,避免向公众传递錯误的导向。
(三)完善黄山方言有声数据库
2008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在苏州市正式启动了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的建设试点工作,以抢救保存各地的方言。2015年,为了进一步推进徽州方言的抢救保护工作,黄山市计划利用半年时间,逐步建立徽州方言语音数据库。这项工作确定了70多个方言点、112位方言发音人,要求发音人用方言朗读大约1000个单字、1200个词语和50个规定句子[2]。虽然这一工作已经完成,但是目前来看,无论是单字、词语还是句子,特别是句子都存在过少的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黄山方言有声数据库。
(四)开设方言课程
黄山目前有两所高等学校,分别是黄山学院和黄山职业技术学院。可以在这两所高校开设方言选修课程,给学生一个了解黄山方言、认识黄山方言和研究黄山方言的机会。与此同时,在可以在黄山广大的中小学成立方言社、开设方言兴趣课等。只有了解的人多了,方言才会有更鲜活的生命。
参考文献
[1]方阿芳.浅析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过渡语在广播节目中的使用——以徽州方言区黄山交通旅游广播节目为例[J].汉字文化,2019(13):45-48.
[2]张晓,戴旸.徽州方言建档保护策略探析[J].兰台世界,2021(01):99-102.
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010375013);校级徽文化融入课程教学教研专项重点项目(2020HWJY01)。
作者简介:张振振(1987-),安徽临泉人,黄山学院教务处科员,研究方向为文化产业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韩影(1997-),安徽临泉人,黄山学院2018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
关键词:黄山方言,保护,传承,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黄山方言是黄山地区人民在历史上形成的日常交流语言,随着近年来黄山市大力推进旅游目的地建设和推广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普通话逐渐成为黄山地区人民的主要日常交流语言,这使得黄山方言的使用人群大大减少,使用频率大大降低。
一、黄山方言的基本情况
黄山地区多山多水,由于地域的阻隔和交通的不便,历史上该地区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方言种类。如果按按语音差异来进行分类的话,我们可以明显地将黄山方言划分为三类七种。
第一类指吴语宣州片的太平话、三丰话、广阳话,主要分布于太平的仙源、甘棠、新丰、永丰、广阳、乌石和清溪等地区。第二类指徽语中的歙县北乡话、旌德话、郭村话,主要分布在歙县的北乡、旌德县的谭家桥和郭村等地区。第三类指移民方言江淮官话,主要分布在城关地区和一些移民较多的地区,主要使用者也多是移民和由此建立起来的移民家庭、移民村落等聚居点[1]。
上述方言中,吴语与徽语为土著方言,为历史上自然形成,传承至今,使用者多为当地土著居民,江淮官话为移民方言,伴随着移民的迁入,而逐步演变成为移民较多的地区使用的主要日常交流语言。
二、保护和传承黄山方言的意义
方言是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发展的载体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传承的土壤。方言多样性的背后,往往蕴含着文化多样性的精髓。保护和传承黄山方言,具有多种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帮助我们研究历史文化
方言是一个地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活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研究当地历史文化的重要切入点。黄山方言作为历史上黄山地区人民使用的主要语言,几乎承载了该地区历史文化的全部信息。它通过口口相传,将历史上该地区发生的有影响性的事件传承下来,将历史上该地区主要的风俗文化、民间故事、习俗礼节等传承下来,而这些都是我们研究一个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素材。
(二)有利于保护和传承区域文化特色
徽州文化即徽文化,是中国著名的三大地域文化之一。徽州文化不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术界它还被看做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徽州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它所包涵的新安理学、新安医学、新安朴学、新安教育、以至文房四宝、徽菜等,在全国,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和积极影响。保护和传承黄山方言,有利于弘扬优秀徽文化元素,推动优秀徽州文化元素的保护、传承和创新,为子孙后代保留好、传承好这种优秀文化。
(三)有利于保护中华文化的多样性
方言也是中华文明传承的土壤,它赋予了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多样性。当今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趋多样化,诙谐幽默的方言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给大众,能够满足大众的娱乐性需要,更易被大众接收和认可。保护黄山方言,就是保护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就是丰富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代代相承、生生不息、日臻完善的长期过程,对方言的保护有利于中华文化持续走向繁荣。
三、保护和传承黄山方言的对策
生存空间的压缩和使用频率、人数的减少,使得黄山方言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劣。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和传承黄山方言。
(一)加强黄山方言的宣传和推广
政府部门要将保护和传承黄山方言作为一项常规工作开展,每年举行黄山方言的宣传和推广活动。通过在文艺汇演、民宿表演、非遗展示等活动中使用和推广黄山方言,增进人民对黄山方言的亲和性和接受度。采取措施鼓励人们在掌握和使用普通话的同时,能够熟练地运用黄山方言进行日常的交流,增加黄山方言的使用人数和使用频率。
(二)强化黄山方言的使用
支持黄山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等有条件的广播电视机构,开设黄山方言频道,使用黄山方言进行节目的制作和播放,如方言新闻、方言剧目等。方言新闻要突出内容的趣味性和平民化,贴合黄山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将新闻内容家常化、新闻叙事故事化,增强此类节目的吸引力。同时,方言类电视节目在制作和播出时,还要坚持抵制庸俗化的倾向,避免向公众传递錯误的导向。
(三)完善黄山方言有声数据库
2008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在苏州市正式启动了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的建设试点工作,以抢救保存各地的方言。2015年,为了进一步推进徽州方言的抢救保护工作,黄山市计划利用半年时间,逐步建立徽州方言语音数据库。这项工作确定了70多个方言点、112位方言发音人,要求发音人用方言朗读大约1000个单字、1200个词语和50个规定句子[2]。虽然这一工作已经完成,但是目前来看,无论是单字、词语还是句子,特别是句子都存在过少的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黄山方言有声数据库。
(四)开设方言课程
黄山目前有两所高等学校,分别是黄山学院和黄山职业技术学院。可以在这两所高校开设方言选修课程,给学生一个了解黄山方言、认识黄山方言和研究黄山方言的机会。与此同时,在可以在黄山广大的中小学成立方言社、开设方言兴趣课等。只有了解的人多了,方言才会有更鲜活的生命。
参考文献
[1]方阿芳.浅析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过渡语在广播节目中的使用——以徽州方言区黄山交通旅游广播节目为例[J].汉字文化,2019(13):45-48.
[2]张晓,戴旸.徽州方言建档保护策略探析[J].兰台世界,2021(01):99-102.
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010375013);校级徽文化融入课程教学教研专项重点项目(2020HWJY01)。
作者简介:张振振(1987-),安徽临泉人,黄山学院教务处科员,研究方向为文化产业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韩影(1997-),安徽临泉人,黄山学院2018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