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姿态”

来源 :公共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841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最普遍、最为公众熟知的公共艺术形式,户外雕塑对建设城市空间、参与公众文化生活一直有着重要作用。随着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户外雕塑也得到了蓬勃发展,获得了越来越广阔的展示空间。大量优秀作品涌现的同时,也难免出现许多粗制滥造、立意不高、艺术水准低下的户外雕塑。曾在网络上评出的“全国十大最丑雕塑”,引发公众的热议与关注,引起诸多共鸣,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户外雕塑的整体水平尚需提高。
  于2014年10月18日在山东美术馆开幕的“中国姿态第三届中国雕塑大展”除展出室内雕塑作品外,还以文献展的方式展示了90余件户外雕塑作品,它们代表了2011至2014年间我国公共雕塑领域的成果和创作状态。在这里,让我们跟随展览的指引,一起回顾和思考户外雕塑的相关话题。
  在材质使用上,户外雕塑不像室内雕塑那样有更为广泛和随意的选择,尤其是在室内雕塑与装置作品的界限日益模糊的今天.在室内雕塑中常见的布料、日常用品、植物藤蔓等材质,并不适用于大型户外雕塑。户外雕塑基本限于铜、金属、不锈钢、大理石等几种常见材料,材质选择上的限制,要求艺术家们深入了解和挖掘材料性质、特点,同时实现创新性的拓展。此次展览的作品中,雕塑家们利用不同材料的颜色、质感、肌理、体量的变化和对比,形成了极为丰富的表现力,同时也将雕塑语言与材质选择很好地融为一体,更充分地实现了对主题的传达。《大玩伴》便是一件将材料特性与主题表达巧妙结合的作品。作者将粗重的不锈钢丝如同捆麦秆一样捆出动物的形状,这种令人联想起儿时和乡村生活的捆扎手法,将麦秆置换成象征现代工业的不锈钢丝,再加之体量的庞大,形成一种有趣的反差和对比,令人耳目一新。这不禁使人联想到儿时“玩伴”与今日“玩伴”的巨大差别,而昔日的劳作、休憩方式,又有多少能免于工业化浪潮的席卷和取代?
  在雕塑语言和作品风格上,入选作品涵盖具象、抽象、意象等多种语言,呈现极为多元的面貌。其中的具象作品在语言选取上也十分丰富,既有纯粹写实手法,也有夸张、变形、想象,以及对形体概括化、装饰性的处理。可以说创作者更注重造型本身的趣味性与美感,以形体自身的张力和形式感增强表现力,同时深化对主题的传达。
  《奔小康》将人物体态动作进行夸张表现,以概念化的动态和手势形象地体现出特定的时代和社会状态,同时作者也以人物头、足、手与身体的色彩变化,突出层次,强化了整齐划一的动势感。雕塑《云起落》将人和云的形象做简化处理,并通过材质在质感、色彩、位置上的变化,形成一种有趣的对比。具有现代工业意味的不锈钢材质与装饰性的人和云朵搭配在一起.意外地产生出富于诗意的效果,使人想到若以坐看云卷云舒的心态面对人生起落,便能获得一份悠然与闲适。《骑士》将人物和动物的形体做简化、概括、几何化的处理.神情诙谐,使作品具有极强的形式感与装饰性。《波光》是以写实手法塑造了密集的鱼群,但因作者对整体造型巧妙的布局,这件不锈钢材质的雕塑如同让人看到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之下,成群的鱼儿在阳光中疾游而过,可谓增添了许多言外之意。
  抽象雕塑在此次展览作品中也占据一定数量。相比具象雕塑,它们更注重材料自身的质感,将材质的肌理、色彩与造型更好地结合,通过线、面、体的组合变化,在原本无为、无形的空间之中占有和分割空间,将雕塑本体语言对空问的运用展现得更为充分,通过高低、大小、疏密、粗细等变化,通过形体的交错穿插.塑造出有机的空间韵律和节奏。如《空间无限》,通过不锈钢柱的排列变化体现空间中的韵律;《和而不同》以不同体块的穿插组合、并置与变化传达主题概念。
  而许多以意象手法表现的雕塑,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精巧构思,通过传神写意,展现令人回味的意境和神韵。这种极具东方智慧的表达方式,深得中国美学的精髓,令人回味无穷。如《记忆》便是作者将几块看似随意选取的石材顶面塑造成水面般的光亮,其上有大小交叠、深浅不一的涟漪,树木与天空的倒影因涟漪的存在而变得模糊和破碎。这恰如往事在脑海中泛起的波纹.当现实的倒影与记忆交错,一切都变得不再真切了。作者用此种手法表现了“记忆”这一心理活动带给人的印象,若有若无、亦真亦幻,却如涟漪一般难以平复。《千年城池》以象征性的手法,力求传达“城市”的初始状态和历史缩影,通过象形地描摹城市不同的功能分区、边缘与中心,使人感受到其间的劳作生活和昼夜运转。《春江月明》同样以意象化的手法,体现水中明月倒影波纹浮动的感觉,周围环境在其上的映照,也恰如水面呈现岸边景象,令人如同真的来到江边月下,感受到春日晚风的吹拂。《高山流水》则以棱角分明的坚硬体块代表山石之刚性,以轻柔起伏的线条代表水之柔性,非常神似地传达出高山流水的意境美。《风》以巨大金属体块弯折、飘动的感觉,表现“风”吹来的状态,具有极强的形式感。
  除关注雕塑本体的材料、语言之外,户外雕塑作为公共环境艺术中的有机构成部分,还必须注重与城市空间和周围环境的和谐互动。雕塑与建筑、园林一同建构着城市空间,以自身的体量、形状和色彩构成着区域空间。因而艺术家在创作之前必须明确雕塑所处的环境,以恰当的线条变化、色彩对比、尺度起伏与周围景观形成互动和呼应。《上善若水》以悬于空中的不锈钢象征水的状态和存在,十几株粗壮挺拔的树木从其间穿插生长,植物与不锈钢共同组成作品,既意象化地诠释了水与生命的主题,又与周围园林融为一体,可谓是雕塑与环境融合最直观的例子。《行囊——从长春到N个城市》是以不锈钢做成巨大的背包,打开的拉链中溢出盛开的鲜花。这一雕塑曾在不同的城市进行安放、展出,每到一地,行囊中便种植此城市的代表性花草。在不同城市、不同季节的旅行中,“行囊”的变化也体现着时光流变与生命更迭。
  相较物理空间和物质实体上的互动,户外雕塑更要注重与城市文化的互动。与室内雕塑作品强调独立的审美、传达作者自我艺术理念不同,户外雕塑需更多关注与城市和公众的对话。如同哈贝马斯(Jurgen Habermas)描述的那样,公共艺术乃是艺术家和公众之间的一场对话:它着重于人与人之间松散的联系,而不是市场或政府的利益。这种联系,即基于特定地域、历史沿革、人文遗产和经济水平之上的文化关联与回应。传统的公共雕塑往往以乌托邦式的方式体现此种联系——将社会情感理想化,将历史进行神话。中外雕塑史上大量的领袖形象、英雄人物均属此类。而在当下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和文化背景下,有更多的户外雕塑担当社会批评角色,以独特的方式介入历史、社会,促发公众的思考和反省;也有许多雕塑者专注于对普世价值的关注和表达,此种普遍关切能够突破特定区域、民族的界限而面向全人类,生命、宇宙、自然以及由此引发的哲思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此类雕塑作品也因此具有永远鲜活的生命力。   《妈妈,您在哪?》便是这样一件关注土壤、生态和环境的作品。因干燥而布满裂痕的土地中央,有一小片残留的雨水,一群小蝌蚪聚集在中央,充满绝望地游动、张望。雕塑中间的水分会随天气变化而减少或增多,更加直观地展现了自然和生态的变化。而“妈妈”这一称谓也具有了双关性,失去土壤和水分,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都将不复存在。
  纵观此次展览,作品中体现的人文关怀、文化对话涉及方方面面。如《明韵》以明式家具为主题,以整体倾斜、不规则的形式形成趣味性;《墨韵无痕系列》以中国传统水墨画为主题,通过不锈钢体的缺失部分造成落墨白纸的感觉,将梅兰竹石等题材的韵味传达出来;《天井2号》表现传统的四合院、天井生活,在现代生活方式的洪流中追忆那份宁静。也有的雕塑关注历史,如《竹林七贤》、《日落大明宫》等,前者通过直观的形式表现竹林七贤清静无为、超脱放达的品格,后者则以材质对比,通过一系列文化符号再现大明宫昔日的辉煌与颓落。也有的雕塑着眼于民俗和日常生活,展现民众劳作生息场景,如《老汉、驴和狗》、《春晓》、《渔归》等;还有的以时间、天地人神、自然环境等宏大主题为表达对象,如《三生》、《山神》等……可以说从古至今、从微观到宏观,题材包罗万象。实际上,在衡量一件公共艺术的成败时,除美学价值之外,很重要的一点便是要考虑作品的文化关怀与社会内涵。本文开头提到的“十大最丑雕塑”,除了造型丑陋,更重要的是不具备高雅的文化格调,低俗、浅薄的内容难免令人见之生厌。
  当然,一件户外雕塑从设计到实施、落成、最终形成文化互动,涉及到城市管理者、雕塑家、开发商以及公众诸多方面,需要整体机制的推进和多方提升。雕塑艺术家在政治活动、经济发展等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工作,其身处的环境也反过来影响雕塑作品的生成和消弭。早在2012年,乌鲁木齐的“飞天”雕塑之建成、拆除曾一度成为热点新闻,这就是行政管理者、艺术家、公众舆论以各自方式影响公共雕塑的一个典型案例。可见,社会和时代呼唤优秀的雕塑艺术家,同时也需要理性、智慧和具有独立意志的管理者、社会公众。只有经历大浪淘沙还能留存下来的户外雕塑,才有可能成为社会、文化乃至历史的一部分,如同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如同纽约的自由女神像。
  基于这样的前提,本届中国雕塑大展的“公共艺术·户外雕塑”部分,对艺术家和公众便具有了同等重要的意义。让我们一同感受过去三年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变化与成果,同时进行反思和追问,进而思考未来的方向。
其他文献
阿维娃·拉赫玛尼(Aviva Rahmani)是一位生态艺术家,她的公共艺术和生态艺术项目是由多学科成员——科学家、规划者、环保主义者和其他艺术家团队协作完成的。她利用绘画、声音和摄影等多种艺术形式所完成的跨度广泛的项目,既包括纯粹的大地景观重建又包括博物馆场地改造。  拉赫玛尼的早期作品受到多种影响,如受到在纽约大学进行跨学科古典文掌研究的影响,以及面包和木偶剧院(Bread andPuppet
期刊
这是一个后波普的时代,也是一个影像生存的时代。  摄影自它诞生之日起,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与大众的生活紧密相连。与此同时,视觉艺术家在当下与影像媒介之间的深刻联系毫无疑问超越了以往150年里任何一个时间节点,尽管整个现当代艺术史是如此执拗地与摄影艺术(包括技术)的演进和发展犬牙交错、此起彼伏。上世纪20年代,那个擅长摄影术的包豪斯前卫艺术家莫霍利·纳吉诚然发现了这种被称为以“新视觉”观察和表现事物的
期刊
编者按:以艺术走进大众,以生活美学的形塑为圭臬的上海城市艺术博览会(2016年10月21-23日)目前闭幕。整个展会期间,以两个特展的活动尤为精彩,引发了媒体和公众的高度关注。一是由佥江波、章莉莉、何根祥策展的“一竹一世界”,策展人从环保议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出发,秉承地方特有文化记忆的传统竹艺,发掘地方文化基因的传统记亿内容,系统研究地域风格特质的艺术语言,将原属于地方族群与社区独有的生
期刊
如同欧洲的其他国家一样,在过去的15年里,关于市区和郊区空间的城市概念在德国同样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至少,在那些自身专业与大都会现象密切相关的建筑师、规划师、艺术家和理论家们的眼中,是这么认为的。其中,尤以那些没有受到过上世纪60至80年代意识形态和审美争论影响的年轻人为甚。他们非常希望,且不得不找到自己在面对城市生活中新老问题时的立场,诸如全球一体化、亚洲的极端动态发展以及廉价航班带来的变革等等现
期刊
涂鸦和街道艺术早已成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天都有新作品出现,原有的作品则随之消失。这些创造性表达、临时性标识和文字涂写,成为今天城市公共空间中不断变化的艺术样式。  街头艺术很容易被视为破坏行为。不过,在“谁拥有这座城市?”(Who Owns the City)艺术项目中,德国汉诺威的年轻人与建筑师、艺术家和通讯设计师合作,清晰演绎出隐蔽在街道艺术背后的公共空间中的新艺术形式,从而建立起一个
期刊
20多年来,柏林有一群被称为“英奇观念”(ingesidee)的艺术家,一直致力于公共空间项目的探索,他们创造了众多让每个人都能理解的调皮可爱的公共艺术作品。  他们的标志是绝对完美的小写字母“i”,只是将顶部原有的一个点,变成向两侧分开的两个点。实际上在德语中不存在这个字,因此成为只被“英奇观念”创意小组(以下简称“英奇小组”)艺术家们所使用的标志。这个标志是由平面设计师克努特·拜尔(Knut
期刊
“追梦时空——2014上海雕塑艺术邀请展”于2014年11月12日在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拉开帷幕。本次展览由上海市城市雕塑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共同主办,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承办,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上海油画雕塑院及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联合协办。  展览邀请批评家李晓峰先生担任策展人,邀约了99位上海雕塑艺术家及相关艺术家的约150件(组)作品,展陈了1980年以来上海雕塑的
期刊
首届“Shanghai Prajectl上海种子”以“远景2116”为主题,由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馆长李龙雨(Yongwoo Lee)与伦敦蛇形画廊艺术总监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Hans ulrichObrist)担任联合艺术总监,于2016年9月4日正式开幕。作为一场独特的思想盛宴,它不仅仅聚焦艺术、人文,而且创造性地涵盖了科学、技术、医学和生态等多个领域,试图在学科碰撞中激发出新的对话与交
期刊
班克西(Banksy)是英国匿名涂鸦艺术家、政治激进分子、电影导演以及画家,他的身份是未知的。但据可靠消思称,他名为罗宾·古宁哈姆(Robin Gunningham),曾经就读于每年学费需9,240英镑的布里斯托天主教学校。也有人猜测班克西是位女性,或者班克西实际上是由七名艺术家组成的团体。有人指出,班克西隐秘身份的主要原因在于涂鸦是一种不法行为。  班克西创作了具有讽刺性的街头作品和具有煽动性的
期刊
JR(1983-)是一个笔名,他既是摄影师,也是艺术家,他的真实身份尚未公开。他称自己为摄影涂鸦,他在公共场合迅速地张贴大幅的黑白照片(以免被人发现),这一行为使得这些作品看起来像是花钱雇来的涂鸦艺术家作品。他认为街头是“世界上最大的画廊”,他从巴黎的街头开始这一行为。JR的作品“经常挑战广泛持有的偏见并还原那些广告和媒体传播所修饰过的图像”。JR的作品结合了艺术和行为,涉及到承诺、自由、身份和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