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最普遍、最为公众熟知的公共艺术形式,户外雕塑对建设城市空间、参与公众文化生活一直有着重要作用。随着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户外雕塑也得到了蓬勃发展,获得了越来越广阔的展示空间。大量优秀作品涌现的同时,也难免出现许多粗制滥造、立意不高、艺术水准低下的户外雕塑。曾在网络上评出的“全国十大最丑雕塑”,引发公众的热议与关注,引起诸多共鸣,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户外雕塑的整体水平尚需提高。
于2014年10月18日在山东美术馆开幕的“中国姿态第三届中国雕塑大展”除展出室内雕塑作品外,还以文献展的方式展示了90余件户外雕塑作品,它们代表了2011至2014年间我国公共雕塑领域的成果和创作状态。在这里,让我们跟随展览的指引,一起回顾和思考户外雕塑的相关话题。
在材质使用上,户外雕塑不像室内雕塑那样有更为广泛和随意的选择,尤其是在室内雕塑与装置作品的界限日益模糊的今天.在室内雕塑中常见的布料、日常用品、植物藤蔓等材质,并不适用于大型户外雕塑。户外雕塑基本限于铜、金属、不锈钢、大理石等几种常见材料,材质选择上的限制,要求艺术家们深入了解和挖掘材料性质、特点,同时实现创新性的拓展。此次展览的作品中,雕塑家们利用不同材料的颜色、质感、肌理、体量的变化和对比,形成了极为丰富的表现力,同时也将雕塑语言与材质选择很好地融为一体,更充分地实现了对主题的传达。《大玩伴》便是一件将材料特性与主题表达巧妙结合的作品。作者将粗重的不锈钢丝如同捆麦秆一样捆出动物的形状,这种令人联想起儿时和乡村生活的捆扎手法,将麦秆置换成象征现代工业的不锈钢丝,再加之体量的庞大,形成一种有趣的反差和对比,令人耳目一新。这不禁使人联想到儿时“玩伴”与今日“玩伴”的巨大差别,而昔日的劳作、休憩方式,又有多少能免于工业化浪潮的席卷和取代?
在雕塑语言和作品风格上,入选作品涵盖具象、抽象、意象等多种语言,呈现极为多元的面貌。其中的具象作品在语言选取上也十分丰富,既有纯粹写实手法,也有夸张、变形、想象,以及对形体概括化、装饰性的处理。可以说创作者更注重造型本身的趣味性与美感,以形体自身的张力和形式感增强表现力,同时深化对主题的传达。
《奔小康》将人物体态动作进行夸张表现,以概念化的动态和手势形象地体现出特定的时代和社会状态,同时作者也以人物头、足、手与身体的色彩变化,突出层次,强化了整齐划一的动势感。雕塑《云起落》将人和云的形象做简化处理,并通过材质在质感、色彩、位置上的变化,形成一种有趣的对比。具有现代工业意味的不锈钢材质与装饰性的人和云朵搭配在一起.意外地产生出富于诗意的效果,使人想到若以坐看云卷云舒的心态面对人生起落,便能获得一份悠然与闲适。《骑士》将人物和动物的形体做简化、概括、几何化的处理.神情诙谐,使作品具有极强的形式感与装饰性。《波光》是以写实手法塑造了密集的鱼群,但因作者对整体造型巧妙的布局,这件不锈钢材质的雕塑如同让人看到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之下,成群的鱼儿在阳光中疾游而过,可谓增添了许多言外之意。
抽象雕塑在此次展览作品中也占据一定数量。相比具象雕塑,它们更注重材料自身的质感,将材质的肌理、色彩与造型更好地结合,通过线、面、体的组合变化,在原本无为、无形的空间之中占有和分割空间,将雕塑本体语言对空问的运用展现得更为充分,通过高低、大小、疏密、粗细等变化,通过形体的交错穿插.塑造出有机的空间韵律和节奏。如《空间无限》,通过不锈钢柱的排列变化体现空间中的韵律;《和而不同》以不同体块的穿插组合、并置与变化传达主题概念。
而许多以意象手法表现的雕塑,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精巧构思,通过传神写意,展现令人回味的意境和神韵。这种极具东方智慧的表达方式,深得中国美学的精髓,令人回味无穷。如《记忆》便是作者将几块看似随意选取的石材顶面塑造成水面般的光亮,其上有大小交叠、深浅不一的涟漪,树木与天空的倒影因涟漪的存在而变得模糊和破碎。这恰如往事在脑海中泛起的波纹.当现实的倒影与记忆交错,一切都变得不再真切了。作者用此种手法表现了“记忆”这一心理活动带给人的印象,若有若无、亦真亦幻,却如涟漪一般难以平复。《千年城池》以象征性的手法,力求传达“城市”的初始状态和历史缩影,通过象形地描摹城市不同的功能分区、边缘与中心,使人感受到其间的劳作生活和昼夜运转。《春江月明》同样以意象化的手法,体现水中明月倒影波纹浮动的感觉,周围环境在其上的映照,也恰如水面呈现岸边景象,令人如同真的来到江边月下,感受到春日晚风的吹拂。《高山流水》则以棱角分明的坚硬体块代表山石之刚性,以轻柔起伏的线条代表水之柔性,非常神似地传达出高山流水的意境美。《风》以巨大金属体块弯折、飘动的感觉,表现“风”吹来的状态,具有极强的形式感。
除关注雕塑本体的材料、语言之外,户外雕塑作为公共环境艺术中的有机构成部分,还必须注重与城市空间和周围环境的和谐互动。雕塑与建筑、园林一同建构着城市空间,以自身的体量、形状和色彩构成着区域空间。因而艺术家在创作之前必须明确雕塑所处的环境,以恰当的线条变化、色彩对比、尺度起伏与周围景观形成互动和呼应。《上善若水》以悬于空中的不锈钢象征水的状态和存在,十几株粗壮挺拔的树木从其间穿插生长,植物与不锈钢共同组成作品,既意象化地诠释了水与生命的主题,又与周围园林融为一体,可谓是雕塑与环境融合最直观的例子。《行囊——从长春到N个城市》是以不锈钢做成巨大的背包,打开的拉链中溢出盛开的鲜花。这一雕塑曾在不同的城市进行安放、展出,每到一地,行囊中便种植此城市的代表性花草。在不同城市、不同季节的旅行中,“行囊”的变化也体现着时光流变与生命更迭。
相较物理空间和物质实体上的互动,户外雕塑更要注重与城市文化的互动。与室内雕塑作品强调独立的审美、传达作者自我艺术理念不同,户外雕塑需更多关注与城市和公众的对话。如同哈贝马斯(Jurgen Habermas)描述的那样,公共艺术乃是艺术家和公众之间的一场对话:它着重于人与人之间松散的联系,而不是市场或政府的利益。这种联系,即基于特定地域、历史沿革、人文遗产和经济水平之上的文化关联与回应。传统的公共雕塑往往以乌托邦式的方式体现此种联系——将社会情感理想化,将历史进行神话。中外雕塑史上大量的领袖形象、英雄人物均属此类。而在当下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和文化背景下,有更多的户外雕塑担当社会批评角色,以独特的方式介入历史、社会,促发公众的思考和反省;也有许多雕塑者专注于对普世价值的关注和表达,此种普遍关切能够突破特定区域、民族的界限而面向全人类,生命、宇宙、自然以及由此引发的哲思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此类雕塑作品也因此具有永远鲜活的生命力。 《妈妈,您在哪?》便是这样一件关注土壤、生态和环境的作品。因干燥而布满裂痕的土地中央,有一小片残留的雨水,一群小蝌蚪聚集在中央,充满绝望地游动、张望。雕塑中间的水分会随天气变化而减少或增多,更加直观地展现了自然和生态的变化。而“妈妈”这一称谓也具有了双关性,失去土壤和水分,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都将不复存在。
纵观此次展览,作品中体现的人文关怀、文化对话涉及方方面面。如《明韵》以明式家具为主题,以整体倾斜、不规则的形式形成趣味性;《墨韵无痕系列》以中国传统水墨画为主题,通过不锈钢体的缺失部分造成落墨白纸的感觉,将梅兰竹石等题材的韵味传达出来;《天井2号》表现传统的四合院、天井生活,在现代生活方式的洪流中追忆那份宁静。也有的雕塑关注历史,如《竹林七贤》、《日落大明宫》等,前者通过直观的形式表现竹林七贤清静无为、超脱放达的品格,后者则以材质对比,通过一系列文化符号再现大明宫昔日的辉煌与颓落。也有的雕塑着眼于民俗和日常生活,展现民众劳作生息场景,如《老汉、驴和狗》、《春晓》、《渔归》等;还有的以时间、天地人神、自然环境等宏大主题为表达对象,如《三生》、《山神》等……可以说从古至今、从微观到宏观,题材包罗万象。实际上,在衡量一件公共艺术的成败时,除美学价值之外,很重要的一点便是要考虑作品的文化关怀与社会内涵。本文开头提到的“十大最丑雕塑”,除了造型丑陋,更重要的是不具备高雅的文化格调,低俗、浅薄的内容难免令人见之生厌。
当然,一件户外雕塑从设计到实施、落成、最终形成文化互动,涉及到城市管理者、雕塑家、开发商以及公众诸多方面,需要整体机制的推进和多方提升。雕塑艺术家在政治活动、经济发展等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工作,其身处的环境也反过来影响雕塑作品的生成和消弭。早在2012年,乌鲁木齐的“飞天”雕塑之建成、拆除曾一度成为热点新闻,这就是行政管理者、艺术家、公众舆论以各自方式影响公共雕塑的一个典型案例。可见,社会和时代呼唤优秀的雕塑艺术家,同时也需要理性、智慧和具有独立意志的管理者、社会公众。只有经历大浪淘沙还能留存下来的户外雕塑,才有可能成为社会、文化乃至历史的一部分,如同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如同纽约的自由女神像。
基于这样的前提,本届中国雕塑大展的“公共艺术·户外雕塑”部分,对艺术家和公众便具有了同等重要的意义。让我们一同感受过去三年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变化与成果,同时进行反思和追问,进而思考未来的方向。
于2014年10月18日在山东美术馆开幕的“中国姿态第三届中国雕塑大展”除展出室内雕塑作品外,还以文献展的方式展示了90余件户外雕塑作品,它们代表了2011至2014年间我国公共雕塑领域的成果和创作状态。在这里,让我们跟随展览的指引,一起回顾和思考户外雕塑的相关话题。
在材质使用上,户外雕塑不像室内雕塑那样有更为广泛和随意的选择,尤其是在室内雕塑与装置作品的界限日益模糊的今天.在室内雕塑中常见的布料、日常用品、植物藤蔓等材质,并不适用于大型户外雕塑。户外雕塑基本限于铜、金属、不锈钢、大理石等几种常见材料,材质选择上的限制,要求艺术家们深入了解和挖掘材料性质、特点,同时实现创新性的拓展。此次展览的作品中,雕塑家们利用不同材料的颜色、质感、肌理、体量的变化和对比,形成了极为丰富的表现力,同时也将雕塑语言与材质选择很好地融为一体,更充分地实现了对主题的传达。《大玩伴》便是一件将材料特性与主题表达巧妙结合的作品。作者将粗重的不锈钢丝如同捆麦秆一样捆出动物的形状,这种令人联想起儿时和乡村生活的捆扎手法,将麦秆置换成象征现代工业的不锈钢丝,再加之体量的庞大,形成一种有趣的反差和对比,令人耳目一新。这不禁使人联想到儿时“玩伴”与今日“玩伴”的巨大差别,而昔日的劳作、休憩方式,又有多少能免于工业化浪潮的席卷和取代?
在雕塑语言和作品风格上,入选作品涵盖具象、抽象、意象等多种语言,呈现极为多元的面貌。其中的具象作品在语言选取上也十分丰富,既有纯粹写实手法,也有夸张、变形、想象,以及对形体概括化、装饰性的处理。可以说创作者更注重造型本身的趣味性与美感,以形体自身的张力和形式感增强表现力,同时深化对主题的传达。
《奔小康》将人物体态动作进行夸张表现,以概念化的动态和手势形象地体现出特定的时代和社会状态,同时作者也以人物头、足、手与身体的色彩变化,突出层次,强化了整齐划一的动势感。雕塑《云起落》将人和云的形象做简化处理,并通过材质在质感、色彩、位置上的变化,形成一种有趣的对比。具有现代工业意味的不锈钢材质与装饰性的人和云朵搭配在一起.意外地产生出富于诗意的效果,使人想到若以坐看云卷云舒的心态面对人生起落,便能获得一份悠然与闲适。《骑士》将人物和动物的形体做简化、概括、几何化的处理.神情诙谐,使作品具有极强的形式感与装饰性。《波光》是以写实手法塑造了密集的鱼群,但因作者对整体造型巧妙的布局,这件不锈钢材质的雕塑如同让人看到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之下,成群的鱼儿在阳光中疾游而过,可谓增添了许多言外之意。
抽象雕塑在此次展览作品中也占据一定数量。相比具象雕塑,它们更注重材料自身的质感,将材质的肌理、色彩与造型更好地结合,通过线、面、体的组合变化,在原本无为、无形的空间之中占有和分割空间,将雕塑本体语言对空问的运用展现得更为充分,通过高低、大小、疏密、粗细等变化,通过形体的交错穿插.塑造出有机的空间韵律和节奏。如《空间无限》,通过不锈钢柱的排列变化体现空间中的韵律;《和而不同》以不同体块的穿插组合、并置与变化传达主题概念。
而许多以意象手法表现的雕塑,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精巧构思,通过传神写意,展现令人回味的意境和神韵。这种极具东方智慧的表达方式,深得中国美学的精髓,令人回味无穷。如《记忆》便是作者将几块看似随意选取的石材顶面塑造成水面般的光亮,其上有大小交叠、深浅不一的涟漪,树木与天空的倒影因涟漪的存在而变得模糊和破碎。这恰如往事在脑海中泛起的波纹.当现实的倒影与记忆交错,一切都变得不再真切了。作者用此种手法表现了“记忆”这一心理活动带给人的印象,若有若无、亦真亦幻,却如涟漪一般难以平复。《千年城池》以象征性的手法,力求传达“城市”的初始状态和历史缩影,通过象形地描摹城市不同的功能分区、边缘与中心,使人感受到其间的劳作生活和昼夜运转。《春江月明》同样以意象化的手法,体现水中明月倒影波纹浮动的感觉,周围环境在其上的映照,也恰如水面呈现岸边景象,令人如同真的来到江边月下,感受到春日晚风的吹拂。《高山流水》则以棱角分明的坚硬体块代表山石之刚性,以轻柔起伏的线条代表水之柔性,非常神似地传达出高山流水的意境美。《风》以巨大金属体块弯折、飘动的感觉,表现“风”吹来的状态,具有极强的形式感。
除关注雕塑本体的材料、语言之外,户外雕塑作为公共环境艺术中的有机构成部分,还必须注重与城市空间和周围环境的和谐互动。雕塑与建筑、园林一同建构着城市空间,以自身的体量、形状和色彩构成着区域空间。因而艺术家在创作之前必须明确雕塑所处的环境,以恰当的线条变化、色彩对比、尺度起伏与周围景观形成互动和呼应。《上善若水》以悬于空中的不锈钢象征水的状态和存在,十几株粗壮挺拔的树木从其间穿插生长,植物与不锈钢共同组成作品,既意象化地诠释了水与生命的主题,又与周围园林融为一体,可谓是雕塑与环境融合最直观的例子。《行囊——从长春到N个城市》是以不锈钢做成巨大的背包,打开的拉链中溢出盛开的鲜花。这一雕塑曾在不同的城市进行安放、展出,每到一地,行囊中便种植此城市的代表性花草。在不同城市、不同季节的旅行中,“行囊”的变化也体现着时光流变与生命更迭。
相较物理空间和物质实体上的互动,户外雕塑更要注重与城市文化的互动。与室内雕塑作品强调独立的审美、传达作者自我艺术理念不同,户外雕塑需更多关注与城市和公众的对话。如同哈贝马斯(Jurgen Habermas)描述的那样,公共艺术乃是艺术家和公众之间的一场对话:它着重于人与人之间松散的联系,而不是市场或政府的利益。这种联系,即基于特定地域、历史沿革、人文遗产和经济水平之上的文化关联与回应。传统的公共雕塑往往以乌托邦式的方式体现此种联系——将社会情感理想化,将历史进行神话。中外雕塑史上大量的领袖形象、英雄人物均属此类。而在当下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和文化背景下,有更多的户外雕塑担当社会批评角色,以独特的方式介入历史、社会,促发公众的思考和反省;也有许多雕塑者专注于对普世价值的关注和表达,此种普遍关切能够突破特定区域、民族的界限而面向全人类,生命、宇宙、自然以及由此引发的哲思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此类雕塑作品也因此具有永远鲜活的生命力。 《妈妈,您在哪?》便是这样一件关注土壤、生态和环境的作品。因干燥而布满裂痕的土地中央,有一小片残留的雨水,一群小蝌蚪聚集在中央,充满绝望地游动、张望。雕塑中间的水分会随天气变化而减少或增多,更加直观地展现了自然和生态的变化。而“妈妈”这一称谓也具有了双关性,失去土壤和水分,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都将不复存在。
纵观此次展览,作品中体现的人文关怀、文化对话涉及方方面面。如《明韵》以明式家具为主题,以整体倾斜、不规则的形式形成趣味性;《墨韵无痕系列》以中国传统水墨画为主题,通过不锈钢体的缺失部分造成落墨白纸的感觉,将梅兰竹石等题材的韵味传达出来;《天井2号》表现传统的四合院、天井生活,在现代生活方式的洪流中追忆那份宁静。也有的雕塑关注历史,如《竹林七贤》、《日落大明宫》等,前者通过直观的形式表现竹林七贤清静无为、超脱放达的品格,后者则以材质对比,通过一系列文化符号再现大明宫昔日的辉煌与颓落。也有的雕塑着眼于民俗和日常生活,展现民众劳作生息场景,如《老汉、驴和狗》、《春晓》、《渔归》等;还有的以时间、天地人神、自然环境等宏大主题为表达对象,如《三生》、《山神》等……可以说从古至今、从微观到宏观,题材包罗万象。实际上,在衡量一件公共艺术的成败时,除美学价值之外,很重要的一点便是要考虑作品的文化关怀与社会内涵。本文开头提到的“十大最丑雕塑”,除了造型丑陋,更重要的是不具备高雅的文化格调,低俗、浅薄的内容难免令人见之生厌。
当然,一件户外雕塑从设计到实施、落成、最终形成文化互动,涉及到城市管理者、雕塑家、开发商以及公众诸多方面,需要整体机制的推进和多方提升。雕塑艺术家在政治活动、经济发展等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工作,其身处的环境也反过来影响雕塑作品的生成和消弭。早在2012年,乌鲁木齐的“飞天”雕塑之建成、拆除曾一度成为热点新闻,这就是行政管理者、艺术家、公众舆论以各自方式影响公共雕塑的一个典型案例。可见,社会和时代呼唤优秀的雕塑艺术家,同时也需要理性、智慧和具有独立意志的管理者、社会公众。只有经历大浪淘沙还能留存下来的户外雕塑,才有可能成为社会、文化乃至历史的一部分,如同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如同纽约的自由女神像。
基于这样的前提,本届中国雕塑大展的“公共艺术·户外雕塑”部分,对艺术家和公众便具有了同等重要的意义。让我们一同感受过去三年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变化与成果,同时进行反思和追问,进而思考未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