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w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提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今天,我们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阔视野,大力提倡“敢想、敢说、敢写”的作风,努力培养学生的作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一、命题的新突破。要启发学生创新性思维,文题应激活学生的创造潜能,形成“怪诞”的想法,并通过细密的构思,在文章中使之合理化。进行这种具有创造思维的训练,教师在命题上应有新的突破。(一)命题要新颖。好的文题,会像鲜花吸引蜜蜂那样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例如:题目《二十年后的我》、《太空旅游》、《月球上的新移民》就能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写出充满美好和想象的内容。(二)命题注意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假如我有了钱》、《长大想当……》,这样的题目学生一见就会兴趣顿生,写起来就有时代感、新气息。
  二、立意的新角度。庄子说:“语之所贵者,意也。”清代王夫之更是将“意”(即主题)比作三军之统帅。这些表述,都很形象地表明了立意在文章写作和评价中的重要地位。立意最忌老生常谈,人云亦云。比如,以“沟通”为话题写作,很多学生不约而同地以“我们要和父母多多沟通”为中心,选取一两个故事来表达。这些文章,立意一般,读来味同嚼蜡。同样是写“窗”,著名学者钱钟书的散文《窗》和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短篇小说《窗》或提出了“窗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的精辟议论,或通过“窗”让读者看到了善恶两个灵魂的猛烈撞击,立意新颖,不落俗套。为此,教师要帮助学生选择独特的角度,另辟“蹊径”,找到与众不同的“视角”。如反映差生受歧视的文章多如牛毛,学生们笔下的差生遭遇大多相同:老师冷嘲热讽,同学另眼相向,父母拳脚相加。而一篇题为《差生也走运》这样写的:数学晚自习,大家都在聚精会神地抄黑板上的作业。所有的差生在最后一排,眼睛近视没法抄。于是“我”斗胆向前面的同学“借眼镜”,正好被数学老师误以为讲小话,于是老师一声狮子吼:“讲话,罚你在讲台边抄。看你还讲不讲话!”我前往讲台上抄作业,三下五除二地抄好,于是引得无数差生的羡慕,周围的难兄难弟一边抄我的,一边说:“你真幸运,老师罚你上去,这么快就抄完了,要是我也被罚上去就好啦!”听到他们的羡慕声,我心头涌上一种从未有过的幸运和满足。以后,差生们如法炮制,聪明的以一人的站换来了后面全体同学的方便。全文以幸运写不幸,以乐境写哀情,多么独特的角度!
  三、题材的新拓展。教师要开拓中学生的社会生活视野,培养他们勤观察、善思考,面向社会、接触实际的良好意识和能力,力求做到写作题材与学生生活合拍,从而使作文内容生活化。这样,不仅解决了作文“无事可写”的问题,而且有助于写出内容充实、富有新意的好文章。如一个学生写《荒》,先写农村许多人外出打工——田荒,再写菜园无人管理——园荒,最后写家里无人照管孩子,父母干脆让读书的姐姐下学带小孩——人荒,这样一组织材料,使文章的主题显得特别深刻。另一个以《中国人怎么喜欢忘记苦难》,叙述了青年人对中华民族那段灾难深重的历史的淡忘,在观看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后的漠然,人人都追求享受,对这种现象猛烈抨击,提出“遗忘苦难,遗忘历史,就是堕落!”鲜明的观点振聋发聩。
  四、布局的新构思。作文最忌平淡无奇。如写某个人物时,可以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有个学生写《妈妈不求“爷”了》一文,开始写“妈妈”信神,磕头祷告,求财神赐福,这是“抑”。然后,敬“财神爷”总不发财。后来,妈妈信了哥哥的话,不再信神,成了养鸡专业户,发了,终于明白:“想发财还得靠自己。”这是“扬”。有的可采用悬念,使读者关注人物的命运或事态的发展,产生一种迫不及待读下去的浓厚兴趣。还有的可采用巧合法。
  总之,创新意识是中学生应培养和具备的优良心理素质之一,也是现代教育的需要。只有多角度、多方式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不断提高他们的作文质量。
其他文献
本文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实际出发,阐述了加强大学生党员人格教育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党员人格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对策、建议。
研究了蝗虫微孢子虫病在青海草原蝗虫种群中的传播途径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小区应用微孢子虫后30d,蝗虫校正虫口减退率达56.45%,感病率为28%;蝗虫虫粪不能携带微孢子虫,
新疆第一代棉铃虫成虫发生期间,用2种有机酸和4种杀虫剂处理杨枝把,研究棉田诱集棉铃虫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有机酸处理后的杨枝把诱集数量明显比对照多,其中前3d平均诱集数量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论是字、词、句、篇等基础知识教学,还是作品的阅读和赏析,都包含着许多美的成分和因素。因此语文教学离不开美育,美育融会在语文教学中,特别是表现在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课本中许多文学作品,不仅塑造了形象鲜明栩栩如生的典型人物,展示了人类生活的广阔空间和社会生活的宏伟画卷,而且记录了人类的文化、科学、艺术、思想、情感等,这些都包蕴着无穷的美的特质和因素,至于文学作品的艺术形式
新学期伊始,学校语文组里听课活动又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开课老师在每堂课都努力体现出语文的课改精神。认真听课之余,真让人受益匪浅。可大家在评课时也发现存有偏离语文课改精神的问题,存在剑走偏锋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对文本解读、研读的缺失,或者说是对文本语言本身品味的忽视,的确值得反思总结。通过阅读教学书刊发现,当前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抛弃甚至贱视文本(课文)教学的倾向。这种对文本的解读、研读的缺失,大而言
赤眼蜂(Trichogramma)是害虫生物防治中应用最广的天敌之一,利用赤眼蜂防治害虫,以大规模一次繁殖出来,不进行冷藏,直接应用于田间效果最好[1].但若受生产能力限制或为解决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