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网络移动终端的普及,大学生群体暴露于海量信息碎片中,这对高校的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提出了全新要求。本文首先分析信息碎片化的特点,进而厘清其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形成的挑战,在此基础上,从高校党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学生工作者等角度,进行了应对挑战的现实思考。
关键词:信息碎片化;意识形态安全;高校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其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理应引起充分重视。高校的意识形态安全是指高校教工和大学生能够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占主导地位不动摇的状态。由于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而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关键是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思想意识中占主导地位不动摇,并培养他们自觉维护、捍卫、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
1 信息碎片化的主要特点
信息碎片化(information fragmentation)是移动通信技术和数字化生存发展的必然结果——信息DNA不断被创造并成为人与人间的基本交换物,同时,信息传播呈现出主体的去中心化、发布与接收的即时性、数量的激增与泛滥等特征。
1.1 信息主体的去中心化
主体的非特定化是互联网的重要特征。迈克尔.海姆认为,互联网“捕捉每一件事情,首先是作为共享的项目,继而作为新闻,最后则是争论的问题。网络培育了持续不断的讨论,在这类讨论当中交互作用高速运行,一个人可同时与多个人连接,绕过已有的等级制。”互联网的发展突破了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介在信息传播方面的限制:一方面是信息发布主体的固定性限制,智能手机使个体在信息传播时可以轻易绕过传统的等级制,将自我构建为主体——人人皆可发声,人人皆是潜在的自媒体;另一方面是主体间交流互动的空间界限,生活于不同地域、国家的人们可随时实现线上互联互通。自媒体时代,小到一张个人自拍,大到关涉国家民族的政治事件,均可成为网民热议的话题。自媒体蓬勃发展,微博、微信朋友圈、快手、抖音等应用用户众多的实际,都是信息发布主体去中心化特征的体现。
1.2 信息收发的即时性
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全天候在线发声已不存在技术上的壁垒,主体如不加节制,可处于不间断的信息输出和接受过程中,“刷手机”俨然成为某种生活方式。以微信朋友圈为例,其中既有同学朋友展示的生活动态,也有他们转发的真伪莫辨信源不明的消息。信息的迅速更新意味着需要深入思考、小心求证的内容很快便被新的信息覆盖甚至淹没,这导致人们对严肃事件的认知往往停留于表层,虚假错误的信息也很难被及时澄清。
1.3 信息量的激增与泛滥化
信息主体的自媒体化和信息收发的即时性必然导致信息数量激增。“数字化的写作几乎是无阻力的。你直接在屏幕上系统论述自己的思想。你不必考虑是在写开头还是中间或是结尾……把飞着的思想抓过来就行了。”技术进步使得信息创作与更新皆无阻力,这使得信息爆炸、信息泛滥已然成为时代特征。但在生物学意义上,人类能有意义地顾及到的内容总是有限的。过量信息消耗時间、蚕食精力,对此如不加警惕,可能的结果是:人们陷入“信息之海”,无暇甚至无意深思。
2 信息碎片化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提出新的挑战
信息碎片化从信息涵盖的内容、信息传播的形式以及信息的数量等方面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构成挑战。
2.1 良莠不齐的碎片化信息内容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提出挑战
碎片化信息中的泛娱乐化内容以及持续不断的广告轰炸容易使大学生滋生自我中心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倾向,这是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倡导的价值观相悖的。更值得注意的是:自媒体的普及使得碎片化信息中的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言论、唱衰和抹黑中国的论调,歪曲历史和丑化英雄人物的所谓“解密”等内容传播起来十分“便捷”。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对中国的意识形态渗透不仅没有停止,反而更加频繁且更具隐蔽性。“面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发展,‘共产主义渺茫论’等各种错误理论乘虚而入;面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中国威胁论’‘经济崩溃论’‘环境破坏论’等论调竞相上演……(西方国家)凭借自身优势,大肆推销‘普世价值’‘宪政民主’等,颠覆人们的精神信仰和价值观念,消解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大学生可轻易接触到这类政治立场错误的信息,又往往难辨真伪,碎片化信息中这类内容的传播无疑是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最大威胁。
2.2 时时更新的碎片化信息传播形式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提出挑战
从形式上看,信息碎片化的显著特征是信息更新的即时性。这诚然使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受众可及时浏览“最新消息”,但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小觑。一方面,时时更新的信息易使大学生沉溺于信息碎片之沼。信息碎片的生产速度远快于个体可理解与消化的速度,自制力不强的大学生容易沉迷其中难以自拔。他们异化为反复点击的工具,智能手机反而成为“主人”;另一方面,时时更新的信息易使大学生满足于视觉刺激的图像之流。信息碎片超越文字与声音限制,越来越多地采用更为生动的动画、小视频等形式。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抖音”和“快手”等应用就是以大量生产小视频为主。小视频的特点是短小、直白、搞笑,以吸引眼球和增加转发为“第一要务”。持续不停的“刷新”使大学生难以深入思考,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他们认真理解与领会要义;浅显生动的小视频风行,无形中又影响着大学生对信息形式的偏好,与之相比,作为意识形态宣讲主阵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课堂便容易招致“过分严肃”、“形式刻板”的批评。
2.3 海量碎片化信息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提出挑战
这是一个信息泛滥的时代,大学生置身信息洪流之中。海量信息碎片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毋庸讳言的是,海量信息碎片会占用大学生大量精力,智能手机不断闪现消息通知和最新推送,自制力不强的大学生难以弃之不理,这自然缩短了他们停留于包括意识形态宣传等内容在内的特定主题的时间;其次,碎片化信息中过多关于自我经验的书写再度强化了互联网的“去中心化”特征并突显出“自我”,而主流意识形态恰恰要求适度的“中心化”和“大局观”;再次,海量信息碎片中不乏虚假和错误的内容,这给“思政课”教师和其他学生工作者带来了及时纠偏与澄清的压力;最后,海量的碎片信息侵蚀了大学生对意义的容纳能力。信息只假定一种有意义的境域,却不能保证这样一种境域。陷入“信息之海”,容易折损大学生对真正的知识、智慧和价值观等的感受和把握能力。 作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内容完整、表述严谨、理论性强、环环相扣。然而,碎片化信息从内容、形式、数量等多个方面改变着大学生的信息获取行为和心理,也势必影响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接受的主动性、完整性和深刻性,而这是关系到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大问题。
3 信息碎片化时代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现实思考
信息碎片化时代,要确保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高校各级各类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坚定立场、明确职责、善于学习,加强合作。
3.1 高校党委应当增强守护意识形态安全的大局意识
高校党委作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领导者和谋划者,应当切实增强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大局意识。增强大局意识,就是要做到“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为此,高校党委应当从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局出发,深刻理解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重大意义。一方面,只有确保高校的意识形态安全,才可能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可见,中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有其意识形态维度的规定性,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决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十分重要。另一方面,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有助于夺取在思想意识斗争中的最终胜利。各种社会思潮都十分重视吸引大学生群体,其中也包括种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如果任由这类思想在大学生中“攻城略地”,那么高校的意识形态安全势必面临严峻威胁。这就需要高校党委端正态度、深化认识、加强调研,从总体上把握信息碎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实际。
3.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增强守护意识形态安全的陣地意识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思想领域的矛盾和斗争错综复杂,有时还表现得相当激烈,思想领域的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必然去占领。”要确保高校的意识形态安全,关键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在大学生的思想中占主导地位不动摇。“思政课”正是大学生系统而完整地接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主渠道。信息碎片化时代,信息主体的去中心化、信息传输的即时性及信息量的激增等特点无疑也给“思政课”教师带来重重挑战。面对挑战,思政课教师必须增强信心、自觉自律、加强学习,以期守护好“思政课”这一传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渠道、主阵地。
首先,“思政课”教师应当增强信心。只要能讲透基本原理,说好中国故事,理清历史脉络,有信仰、有知识、有魅力的“思政课”是完全可能吸引学生放下手机,走出信息碎片的;其次,“思政课”教师应当严于律己。最新颁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强调,要“健全教师理论学习制度,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化、常态化学习,重点加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学习,使广大教师弄懂弄通,入脑入心,自觉用‘四个意识’导航,用‘四个自信’强基,用‘两个维护’铸魂。”如果连“思政课”教师都在课堂上口无遮拦,用信息碎片中不符合史实的“秘闻”、耸人听闻的小道消息“吸引”学生,后果不堪设想;最后,“思政课”教师要加强学习,认真钻研。一方面,要持续不断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思政课”有逻辑、有底蕴、有温度,大学生才可能真心喜爱、终身受益;另一方面,要学习运用新的信息手段,了解舆论热点和学生可能关注的“热搜”话题,必要时将之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及时释疑解惑,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总之,“思政课”教师要树立阵地意识,攻守结合,在增强课程的实效性和吸引力上多下功夫。
3.3 高校学生工作者应当增强守护意识形态安全的创新意识
高校学生工作者在意识形态安全问题上也应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课堂之外加强创新,构筑与学生密切联系的多维网络。为此,一方面,各高校应当与时俱进地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以更多更好的精神产品,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大学生由衷体会到真实校园生活的阳光、向上、有益、有趣,才可能与良莠不齐的碎片化信息保持适当距离。另一方面,高校班主任、辅导员等大学生的“身边人”应当经常性地以班会、座谈会等形式进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阐明利害关系,加强监督和引导。同时,专职学生工作者还可以凭借与学生接触较多的优势,开通个人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对影响较大的新闻事件,进行有针对性的澄清和宣传,从而“变碎为宝”,营造线上线下与学生交流互动的良好氛围。
综上,信息碎片化背景下,高校必须更加重视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只有正视、利用并超越信息碎片化的实际,才可能守住并不断扩大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空间,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诸种社会思潮中不受威胁、地位稳固。
参考文献:
[1] [美]迈克尔.海姆.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2] [美]迈克尔.海姆.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3] 于琛,张俊.习近平新时代意识形态思想的四个维度[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1).
[4]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5]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N].人民日报,2016-12-09(0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思想政治工作专题研究项目“信息碎片化背景下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研究”成果之一(编号:2017SJBFDY546)。
关键词:信息碎片化;意识形态安全;高校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其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理应引起充分重视。高校的意识形态安全是指高校教工和大学生能够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占主导地位不动摇的状态。由于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而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关键是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思想意识中占主导地位不动摇,并培养他们自觉维护、捍卫、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
1 信息碎片化的主要特点
信息碎片化(information fragmentation)是移动通信技术和数字化生存发展的必然结果——信息DNA不断被创造并成为人与人间的基本交换物,同时,信息传播呈现出主体的去中心化、发布与接收的即时性、数量的激增与泛滥等特征。
1.1 信息主体的去中心化
主体的非特定化是互联网的重要特征。迈克尔.海姆认为,互联网“捕捉每一件事情,首先是作为共享的项目,继而作为新闻,最后则是争论的问题。网络培育了持续不断的讨论,在这类讨论当中交互作用高速运行,一个人可同时与多个人连接,绕过已有的等级制。”互联网的发展突破了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介在信息传播方面的限制:一方面是信息发布主体的固定性限制,智能手机使个体在信息传播时可以轻易绕过传统的等级制,将自我构建为主体——人人皆可发声,人人皆是潜在的自媒体;另一方面是主体间交流互动的空间界限,生活于不同地域、国家的人们可随时实现线上互联互通。自媒体时代,小到一张个人自拍,大到关涉国家民族的政治事件,均可成为网民热议的话题。自媒体蓬勃发展,微博、微信朋友圈、快手、抖音等应用用户众多的实际,都是信息发布主体去中心化特征的体现。
1.2 信息收发的即时性
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全天候在线发声已不存在技术上的壁垒,主体如不加节制,可处于不间断的信息输出和接受过程中,“刷手机”俨然成为某种生活方式。以微信朋友圈为例,其中既有同学朋友展示的生活动态,也有他们转发的真伪莫辨信源不明的消息。信息的迅速更新意味着需要深入思考、小心求证的内容很快便被新的信息覆盖甚至淹没,这导致人们对严肃事件的认知往往停留于表层,虚假错误的信息也很难被及时澄清。
1.3 信息量的激增与泛滥化
信息主体的自媒体化和信息收发的即时性必然导致信息数量激增。“数字化的写作几乎是无阻力的。你直接在屏幕上系统论述自己的思想。你不必考虑是在写开头还是中间或是结尾……把飞着的思想抓过来就行了。”技术进步使得信息创作与更新皆无阻力,这使得信息爆炸、信息泛滥已然成为时代特征。但在生物学意义上,人类能有意义地顾及到的内容总是有限的。过量信息消耗時间、蚕食精力,对此如不加警惕,可能的结果是:人们陷入“信息之海”,无暇甚至无意深思。
2 信息碎片化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提出新的挑战
信息碎片化从信息涵盖的内容、信息传播的形式以及信息的数量等方面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构成挑战。
2.1 良莠不齐的碎片化信息内容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提出挑战
碎片化信息中的泛娱乐化内容以及持续不断的广告轰炸容易使大学生滋生自我中心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倾向,这是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倡导的价值观相悖的。更值得注意的是:自媒体的普及使得碎片化信息中的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言论、唱衰和抹黑中国的论调,歪曲历史和丑化英雄人物的所谓“解密”等内容传播起来十分“便捷”。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对中国的意识形态渗透不仅没有停止,反而更加频繁且更具隐蔽性。“面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发展,‘共产主义渺茫论’等各种错误理论乘虚而入;面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中国威胁论’‘经济崩溃论’‘环境破坏论’等论调竞相上演……(西方国家)凭借自身优势,大肆推销‘普世价值’‘宪政民主’等,颠覆人们的精神信仰和价值观念,消解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大学生可轻易接触到这类政治立场错误的信息,又往往难辨真伪,碎片化信息中这类内容的传播无疑是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最大威胁。
2.2 时时更新的碎片化信息传播形式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提出挑战
从形式上看,信息碎片化的显著特征是信息更新的即时性。这诚然使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受众可及时浏览“最新消息”,但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小觑。一方面,时时更新的信息易使大学生沉溺于信息碎片之沼。信息碎片的生产速度远快于个体可理解与消化的速度,自制力不强的大学生容易沉迷其中难以自拔。他们异化为反复点击的工具,智能手机反而成为“主人”;另一方面,时时更新的信息易使大学生满足于视觉刺激的图像之流。信息碎片超越文字与声音限制,越来越多地采用更为生动的动画、小视频等形式。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抖音”和“快手”等应用就是以大量生产小视频为主。小视频的特点是短小、直白、搞笑,以吸引眼球和增加转发为“第一要务”。持续不停的“刷新”使大学生难以深入思考,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他们认真理解与领会要义;浅显生动的小视频风行,无形中又影响着大学生对信息形式的偏好,与之相比,作为意识形态宣讲主阵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课堂便容易招致“过分严肃”、“形式刻板”的批评。
2.3 海量碎片化信息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提出挑战
这是一个信息泛滥的时代,大学生置身信息洪流之中。海量信息碎片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毋庸讳言的是,海量信息碎片会占用大学生大量精力,智能手机不断闪现消息通知和最新推送,自制力不强的大学生难以弃之不理,这自然缩短了他们停留于包括意识形态宣传等内容在内的特定主题的时间;其次,碎片化信息中过多关于自我经验的书写再度强化了互联网的“去中心化”特征并突显出“自我”,而主流意识形态恰恰要求适度的“中心化”和“大局观”;再次,海量信息碎片中不乏虚假和错误的内容,这给“思政课”教师和其他学生工作者带来了及时纠偏与澄清的压力;最后,海量的碎片信息侵蚀了大学生对意义的容纳能力。信息只假定一种有意义的境域,却不能保证这样一种境域。陷入“信息之海”,容易折损大学生对真正的知识、智慧和价值观等的感受和把握能力。 作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内容完整、表述严谨、理论性强、环环相扣。然而,碎片化信息从内容、形式、数量等多个方面改变着大学生的信息获取行为和心理,也势必影响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接受的主动性、完整性和深刻性,而这是关系到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大问题。
3 信息碎片化时代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现实思考
信息碎片化时代,要确保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高校各级各类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坚定立场、明确职责、善于学习,加强合作。
3.1 高校党委应当增强守护意识形态安全的大局意识
高校党委作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领导者和谋划者,应当切实增强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大局意识。增强大局意识,就是要做到“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为此,高校党委应当从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局出发,深刻理解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重大意义。一方面,只有确保高校的意识形态安全,才可能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可见,中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有其意识形态维度的规定性,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决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十分重要。另一方面,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有助于夺取在思想意识斗争中的最终胜利。各种社会思潮都十分重视吸引大学生群体,其中也包括种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如果任由这类思想在大学生中“攻城略地”,那么高校的意识形态安全势必面临严峻威胁。这就需要高校党委端正态度、深化认识、加强调研,从总体上把握信息碎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实际。
3.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增强守护意识形态安全的陣地意识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思想领域的矛盾和斗争错综复杂,有时还表现得相当激烈,思想领域的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必然去占领。”要确保高校的意识形态安全,关键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在大学生的思想中占主导地位不动摇。“思政课”正是大学生系统而完整地接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主渠道。信息碎片化时代,信息主体的去中心化、信息传输的即时性及信息量的激增等特点无疑也给“思政课”教师带来重重挑战。面对挑战,思政课教师必须增强信心、自觉自律、加强学习,以期守护好“思政课”这一传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渠道、主阵地。
首先,“思政课”教师应当增强信心。只要能讲透基本原理,说好中国故事,理清历史脉络,有信仰、有知识、有魅力的“思政课”是完全可能吸引学生放下手机,走出信息碎片的;其次,“思政课”教师应当严于律己。最新颁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强调,要“健全教师理论学习制度,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化、常态化学习,重点加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学习,使广大教师弄懂弄通,入脑入心,自觉用‘四个意识’导航,用‘四个自信’强基,用‘两个维护’铸魂。”如果连“思政课”教师都在课堂上口无遮拦,用信息碎片中不符合史实的“秘闻”、耸人听闻的小道消息“吸引”学生,后果不堪设想;最后,“思政课”教师要加强学习,认真钻研。一方面,要持续不断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思政课”有逻辑、有底蕴、有温度,大学生才可能真心喜爱、终身受益;另一方面,要学习运用新的信息手段,了解舆论热点和学生可能关注的“热搜”话题,必要时将之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及时释疑解惑,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总之,“思政课”教师要树立阵地意识,攻守结合,在增强课程的实效性和吸引力上多下功夫。
3.3 高校学生工作者应当增强守护意识形态安全的创新意识
高校学生工作者在意识形态安全问题上也应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课堂之外加强创新,构筑与学生密切联系的多维网络。为此,一方面,各高校应当与时俱进地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以更多更好的精神产品,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大学生由衷体会到真实校园生活的阳光、向上、有益、有趣,才可能与良莠不齐的碎片化信息保持适当距离。另一方面,高校班主任、辅导员等大学生的“身边人”应当经常性地以班会、座谈会等形式进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阐明利害关系,加强监督和引导。同时,专职学生工作者还可以凭借与学生接触较多的优势,开通个人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对影响较大的新闻事件,进行有针对性的澄清和宣传,从而“变碎为宝”,营造线上线下与学生交流互动的良好氛围。
综上,信息碎片化背景下,高校必须更加重视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只有正视、利用并超越信息碎片化的实际,才可能守住并不断扩大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空间,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诸种社会思潮中不受威胁、地位稳固。
参考文献:
[1] [美]迈克尔.海姆.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2] [美]迈克尔.海姆.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3] 于琛,张俊.习近平新时代意识形态思想的四个维度[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1).
[4]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5]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N].人民日报,2016-12-09(0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思想政治工作专题研究项目“信息碎片化背景下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研究”成果之一(编号:2017SJBFDY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