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但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缺乏自信心,在课堂上不敢开口表达自己的思想,导致课堂出现由少数优等生统领课堂的局面,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将所有学生置身于小组之中,能够极大地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充分挖掘所有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自主探究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等多种能力。
一、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目前,在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老师“灌”得多,学生自主活动少的现象,使学习知识的过程成为一个“被动吸取知识、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而不是“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识”的过程。因此,应该用师生合作的思想代替实际存在的教师讲,学生听,视学生为装知识的容器的做法,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教师还可将某些知识分解成若干小问题,让有些问题的解决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进行。例如,在应用题教学中,我经常把几步计算的应用题:(1)学校买三个书架,一共用75元,平均每个书价多少元?(2)每个书价25元,买5个书架要用多少元?简单应用题学生明白了,然后让学生把两道题合成一道应用题,优生很快编出来了。这时要求优生发扬“一帮一、一对一”的精神,把每组没合并出来的同学帮会,优生非常乐意帮助学困生,因为他们尝到了当“老师”的乐趣,学困生通过同年龄段的人以儿童画语言讲解,也
容易接受,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充分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新知。如在学小数四则运算时,遇到:3.6÷(1.2+0.5)×5这道题时,先让学生说出运算顺序,然后独立去做。当学生做到第二步3.6÷1.7的商除不尽时,学生会感到在计算过程中遇到了麻烦,课堂上出现交头接耳的小小骚动。这时教师不要制止这种“骚动”,要引导学生看书自学、讨论研究,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们带着问题自学讨论,兴趣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收效自然就大。再讲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然后再进一步讨论、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这样不仅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物化出来,在内化为自己的数学思维方法,促进了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三、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
1、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是学生“会学”的重要内容。“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有效途径。例如,在学习6.1×3.6+3.9×3.6时出现这样的错误,(6.1+3.9)×3.6+3.6。造成错误的原因是对运算定律的概念产生混淆。此时,教师不要急于指正,而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对产生错误的原因作出评论,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后,教师再作点评。
2、让学生分组表述思维过程,提供机会让学生讨论。有意识地先让中等生说一说思考问题的过程。如,在讲第九册归总问题时,中等生说的不完善或说错了,组织学生讨论进行评价,指出哪些说法是不合理的?或者哪些地方说得不够完善,应如何矫正。由老师一味地灌输知识,不如让学生自我补充完善效果好。因为这样做既要注意别人对问题是怎样分析的,又要经过自己动脑筛选出正确信息,作出正确的判断,学习积极性才能调动起来。
3、采用小组辩论式。例如,再做归总练习题时,用一种方法做完后,我又问这道题有没有其它解法呢?这时就让各小组进行讨论,再选代表进行答辩。在这个过程中,适当渗透竞争意识,让学生比一比,哪一组辩得最有理,表达最确切,最有说服力,哪个同学的胆量最大,回答问题声音最洪亮,语句最通顺等。
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检查课堂练习和作业改错。小组中先做完练习题的同学经老师判过之后,再检查本组其他同学的学习情况。对于出现的差错和不同的解题方法,在讨论中确定正误。改错题在改完之后先在小组中通过,如果改得不对,错误不出组就反馈到本人手中。这样做充分發挥了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精神,及时弥补了知识缺陷,容易对自己所掌握知识作出正确评价,也提高了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的合群性、集体性,激发合作意识,进而提高合作能力。
一、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目前,在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老师“灌”得多,学生自主活动少的现象,使学习知识的过程成为一个“被动吸取知识、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而不是“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识”的过程。因此,应该用师生合作的思想代替实际存在的教师讲,学生听,视学生为装知识的容器的做法,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教师还可将某些知识分解成若干小问题,让有些问题的解决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进行。例如,在应用题教学中,我经常把几步计算的应用题:(1)学校买三个书架,一共用75元,平均每个书价多少元?(2)每个书价25元,买5个书架要用多少元?简单应用题学生明白了,然后让学生把两道题合成一道应用题,优生很快编出来了。这时要求优生发扬“一帮一、一对一”的精神,把每组没合并出来的同学帮会,优生非常乐意帮助学困生,因为他们尝到了当“老师”的乐趣,学困生通过同年龄段的人以儿童画语言讲解,也
容易接受,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充分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新知。如在学小数四则运算时,遇到:3.6÷(1.2+0.5)×5这道题时,先让学生说出运算顺序,然后独立去做。当学生做到第二步3.6÷1.7的商除不尽时,学生会感到在计算过程中遇到了麻烦,课堂上出现交头接耳的小小骚动。这时教师不要制止这种“骚动”,要引导学生看书自学、讨论研究,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们带着问题自学讨论,兴趣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收效自然就大。再讲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然后再进一步讨论、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这样不仅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物化出来,在内化为自己的数学思维方法,促进了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三、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
1、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是学生“会学”的重要内容。“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有效途径。例如,在学习6.1×3.6+3.9×3.6时出现这样的错误,(6.1+3.9)×3.6+3.6。造成错误的原因是对运算定律的概念产生混淆。此时,教师不要急于指正,而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对产生错误的原因作出评论,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后,教师再作点评。
2、让学生分组表述思维过程,提供机会让学生讨论。有意识地先让中等生说一说思考问题的过程。如,在讲第九册归总问题时,中等生说的不完善或说错了,组织学生讨论进行评价,指出哪些说法是不合理的?或者哪些地方说得不够完善,应如何矫正。由老师一味地灌输知识,不如让学生自我补充完善效果好。因为这样做既要注意别人对问题是怎样分析的,又要经过自己动脑筛选出正确信息,作出正确的判断,学习积极性才能调动起来。
3、采用小组辩论式。例如,再做归总练习题时,用一种方法做完后,我又问这道题有没有其它解法呢?这时就让各小组进行讨论,再选代表进行答辩。在这个过程中,适当渗透竞争意识,让学生比一比,哪一组辩得最有理,表达最确切,最有说服力,哪个同学的胆量最大,回答问题声音最洪亮,语句最通顺等。
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检查课堂练习和作业改错。小组中先做完练习题的同学经老师判过之后,再检查本组其他同学的学习情况。对于出现的差错和不同的解题方法,在讨论中确定正误。改错题在改完之后先在小组中通过,如果改得不对,错误不出组就反馈到本人手中。这样做充分發挥了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精神,及时弥补了知识缺陷,容易对自己所掌握知识作出正确评价,也提高了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的合群性、集体性,激发合作意识,进而提高合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