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以其慎密的逻辑向人们展示着它的美,培根就说过,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小学数学标准中特别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課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的不同,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在教会学生学习的同时,更要培养他们的思维习惯。
数学以其慎密的逻辑向人们展示着它的美,培根就说过,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小学数学标准中特别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的不同,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在教会学生学习的同时,更要培养他们的思维习惯。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思维习惯呢?下面我就我校《基于学生“学”的教学设计改革的策略研究》谈一些我的想法:
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情境创设已经成为新教学的一个显著特征,以情境为基础的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思维欲望。尤其在课堂教学新课引入阶段,通过老师有意识地创设生活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游戏情境,动画情境等,能够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如果设计过程中再给予一些思考的因素,就能瞬间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如我在执教《烙饼问题》一课开课环节,设置了学生熟悉的煮鸡蛋的生活情境:煮一个鸡蛋要5分钟,煮5个鸡蛋要几分钟?让学生抢答,当最快的孩子在回答25分钟以后,我又问学生:还有没有不同答案?立刻引发了其余的思考,学生立刻想到了同时煮这一方法。这一情境的创设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激活了学生思维活动的火花。
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掌握就是将新知迁移到自身旧的知识结构中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旧知识的衔接点最为重要,找准衔接点,学生才能进行有根基的思考,才能让学生主动学习,用旧知内化新知,扩大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如在进行北师大四年级下册《买菜》一课小数加减法教学时,学生先进行了2位小数加2位小数的加法,这时学生都能理解小数点应该对齐;当进行到2位小数与1位小数减法的学习时就会有学生分不清是应该小数点对齐还是数字对齐,这时教师的引导就应该联系之前学生所学知识中小数各数位所表示的意义这一知识衔接点,让学生进行思考,从而让学生真正理解为什么应该将小数点对齐这一重要结论。
课堂提问是启发示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种手段。有效地提问能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供桥梁和阶梯,引导学生思维活动一步步升华,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是在《烙饼问题》一课教学中,我没有直接使用教材中”为什么烙一张饼和同时烙两张都是6分钟”这一问题,而是让学生仔细观察单独烙两张饼和同时烙两张饼后提问:为什么下面这种烙法能节省时间呢?学生回答因为同时烙。接着我再追问:同时烙又是怎么把时间节省起来呢?这一追问让学生的思考由浅往深,不是侧重于知道同时烙就能节约时间,而是侧重于仔细观察两种烙法每次烙饼的张数,从而思考得出节省时间的最佳方法是让锅里每次都有两张饼这一烙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而我们的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但学生很少也很难将它与数学联系起来,以至于对周围慧的数学问题熟视无睹。这就需要作为老师的我们将课堂上的作业进行创新地设置:写数学日记、周报,将新知与生活联系编写题目等等,让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切实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时时留心身边的问题,真正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问题,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总之,要形成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作为数学教师的我们要清楚地意识到培养学生思维习惯地重要性,且要引导得法,从课堂教学入手,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通过各种手段,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最大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参考文献:
《教师如何做好课堂教学设计》 吴小玲 吉林大学出版社
《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艺术(第二版)》 雷 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数学以其慎密的逻辑向人们展示着它的美,培根就说过,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小学数学标准中特别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的不同,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在教会学生学习的同时,更要培养他们的思维习惯。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思维习惯呢?下面我就我校《基于学生“学”的教学设计改革的策略研究》谈一些我的想法:
- 创设情境激活学生思维活动火花
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情境创设已经成为新教学的一个显著特征,以情境为基础的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思维欲望。尤其在课堂教学新课引入阶段,通过老师有意识地创设生活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游戏情境,动画情境等,能够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如果设计过程中再给予一些思考的因素,就能瞬间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如我在执教《烙饼问题》一课开课环节,设置了学生熟悉的煮鸡蛋的生活情境:煮一个鸡蛋要5分钟,煮5个鸡蛋要几分钟?让学生抢答,当最快的孩子在回答25分钟以后,我又问学生:还有没有不同答案?立刻引发了其余的思考,学生立刻想到了同时煮这一方法。这一情境的创设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激活了学生思维活动的火花。
- 找准新旧知识联系,帮助学生找到思维活动的起点。
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掌握就是将新知迁移到自身旧的知识结构中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旧知识的衔接点最为重要,找准衔接点,学生才能进行有根基的思考,才能让学生主动学习,用旧知内化新知,扩大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如在进行北师大四年级下册《买菜》一课小数加减法教学时,学生先进行了2位小数加2位小数的加法,这时学生都能理解小数点应该对齐;当进行到2位小数与1位小数减法的学习时就会有学生分不清是应该小数点对齐还是数字对齐,这时教师的引导就应该联系之前学生所学知识中小数各数位所表示的意义这一知识衔接点,让学生进行思考,从而让学生真正理解为什么应该将小数点对齐这一重要结论。
- 有效提问引导学生思维活动升华
课堂提问是启发示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种手段。有效地提问能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供桥梁和阶梯,引导学生思维活动一步步升华,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是在《烙饼问题》一课教学中,我没有直接使用教材中”为什么烙一张饼和同时烙两张都是6分钟”这一问题,而是让学生仔细观察单独烙两张饼和同时烙两张饼后提问:为什么下面这种烙法能节省时间呢?学生回答因为同时烙。接着我再追问:同时烙又是怎么把时间节省起来呢?这一追问让学生的思考由浅往深,不是侧重于知道同时烙就能节约时间,而是侧重于仔细观察两种烙法每次烙饼的张数,从而思考得出节省时间的最佳方法是让锅里每次都有两张饼这一烙法。
- 作业地创新设置促进学生数学思维习惯养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而我们的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但学生很少也很难将它与数学联系起来,以至于对周围慧的数学问题熟视无睹。这就需要作为老师的我们将课堂上的作业进行创新地设置:写数学日记、周报,将新知与生活联系编写题目等等,让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切实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时时留心身边的问题,真正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问题,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总之,要形成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作为数学教师的我们要清楚地意识到培养学生思维习惯地重要性,且要引导得法,从课堂教学入手,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通过各种手段,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最大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参考文献:
《教师如何做好课堂教学设计》 吴小玲 吉林大学出版社
《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艺术(第二版)》 雷 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