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遗传学技术在儿童急性白血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来源 :检验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sn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是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为发病率占首位的小儿临床恶性血液肿瘤疾病.AL可以分为两大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主要临床症状为贫血、出血、器官浸润和感染等,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安全[1].国际上一般通过MICM[综合形态学(morphology)、免疫学(immunology)、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s)、分子生物学(molecule biology)]分型对初诊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准确诊断与规范治疗,以提高患者生存率[2-4].因此,及时、有效的诊断对于AL患儿的预后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140例AL患儿进行检测,探讨联合检测对提高白血病染色体异常检出率的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血清二胺氧化酶、D-乳酸及内毒素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肠道屏障损伤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精神分裂症患者296例(精神分裂症组)、体检健康者99名(正常对照组),检测血清二胺氧化酶、D-乳酸及内毒素水平.将29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年龄(≤51岁、>51岁)和性别分别分组.结果 精神分裂症组血清二胺氧化酶、D-乳酸及内毒素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51岁者之间、男性与女性之间血清二胺氧化酶、D-乳酸及内毒素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二胺氧化酶、D-乳酸和内毒素可作为评估精神分裂症患
目的 研制睾酮冰冻人血清国家标准品,用于血清睾酮检测的正确度评价和标准化.方法 收集含不同浓度睾酮的无脂血、黄疸和溶血的血清,经多重过滤及除菌后分装,制备成2个水平的候选品,-70℃保存.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评估候选品的均匀性.采用线性回归分析评估候选品的稳定性.采用参考方法定值,并分析不确定度.评估候选品的互通性.结果 均匀性评估中,候选品Ⅰ、Ⅱ的F值分别为1.4485和1.5696,均
目的 建立基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的血清睾酮候选参考方法,并采用该方法对临床常规检测方法(微粒子化学发光法)的正确性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睾酮-2,3,4-13C3作为内标,以等体积比的正己烷-乙酸乙酯溶液对样本进行液液萃取,上清液采用氮气吹干后用流动相复溶,进行LC-MS/MS分析.采用五点包括法计算血清睾酮浓度.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C62-A文件和EP15-A3文件对建立的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ID-LC-MS/MS)方法进行性能评价(方法残留、特异性、线